賴清德 總統
賴清德先生1959年出生於新北萬里礦工家庭,成長背景和醫師實證邏輯訓練,造就其善於體察基層民意且精準尋找解方的獨特施政風格,深獲民眾信賴。
賴清德先生先後畢業於臺灣大學復健醫學系、成功大學學士後醫學系,並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他也是臺灣少見兼具第三醫學復健、第二醫學醫療和第一醫學公共衛生專長的醫師。
1994年,賴清德先生時任成大醫院總醫師,臺灣正進行第一次省長民選,他擔任民主進步黨籍省長候選人陳定南的臺南醫師後援會會長,開始投入公共事務。
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之際,追隨民主前輩的腳步,棄醫從政,在臺南市以第一高票當選國大代表,承擔起廢除國大代表的歷史任務。
1998年,當選臺南市立法委員,發揮專長,深耕衛環社福委員會,同時在地方累積超過十萬份的「服務病歷」,專業問政與紮實服務並重,獲市民肯定,連任四屆立委(1999-2010)。
立委任內,獲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鑑「問政表現第一名」,擔任民進黨團幹事長,展現領導和協調長才,也率團前往日本、美國進行國會外交。除了擔任立法院跨黨派厚生會會長,也加入「推動臺灣加入WHO遊說團」,共7度出訪,包括韓國、日本、美國及歐盟等22個國家。2004年獲選為美國國務院「全球領袖菁英計畫」訪問學者。
2010年,當選臺南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的第一任市長,清廉勤政和高效率施政形象,締造出為人稱道的「臺南新政」。2014年,競選連任時,不僅獲得臺南選舉史上最高得票率72.9%,更創下臺灣解嚴後縣市首長選舉的最高得票率紀錄。
市長任內(2010-2017),亦積極推動城市外交,密切和日本政府、國會、和民間維持交流,推動締結姊妹市,在文化、觀光、體育、農業及救災上展現良好成效。 2014年,訪問美國華府,與國務院及國安會負責亞太事務官員進行專題會談,也在著名智庫「史汀生中心」和「2049計畫研究所」發表英文專題演說,以民進黨英文縮寫DPP,闡述臺灣在民主(Democracy)、和平(Peace)與繁榮(Prosperity)三個面向的成就。2016年,應以色列政府邀請參加「全球市長會議」,是當年唯一來自亞洲城市的市長。2017年,再度訪問華府,與華府著名智庫的專家針對印太情勢、美中關係以及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的國際經貿建制,進行深入討論。
2017年,臨危受命承擔責任,北上接任行政院長(2017-2019),籌組「做實事」的內閣,擘劃「文化臺灣、綠能矽島、智慧國家、公義社會、幸福家園」五大施政目標,而任內立定的「安居樂業、生生不息、均衡臺灣」三大願景,成果已一一呈現。
2019年5月,前往日本國會眾議員會館以「臺日令和新關係」為題發表演講,與跨黨派數十名國會議員及秘書舉行會談,強調在新的國際情勢下,臺、日在印太戰略下合作的必要性。
2019年11月,時值香港反送中運動,臺灣身處亞洲民主陣營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民主體制遭受空前威脅,接受蔡英文總統之邀,搭檔參選第15任正副總統選舉,站在鞏固臺灣民主體制的前線,走遍全國各地輔選,守護臺灣民主,協助蔡英文總統高票連任、民主進步黨國會過半,「英德配」贏得歷史性的817萬票。
2020 年2月受邀出席華府第68屆國家祈禱早餐會,是美國與我國斷交41年來,出席層級最高人士,開啟雙方外交新頁;2020年5月,宣誓就任第15任副總統。
2023年1月,兼任民進黨主席。同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第16任總統選舉,2024年1月順利當選,是台灣1996年總統民選以來,第一位打破8年政黨輪替慣例、且具有醫師專業及以副總統身分參與競選成功的總統;5月宣誓就任第16任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