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9年07月02日
出席陳文成事件39週年紀念晚會 副總統盼民主價值能夠真正落實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副總統出席「陳文成事件39週年紀念晚會」

賴清德副總統今(2)日晚間出席「陳文成博士紀念晚會」,他引陳博士當時被警總約談時不斷強調的「我支持民主」、「我一直希望臺灣進步」,送給所有參與今晚活動的朋友,希望大家能夠團結在一起,守護臺灣,也幫助香港,讓民主的價值能夠落實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世界獲得真正的和平。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他提到,陳文成博士在39年前的今天被警總人員帶走,隔天在臺灣大學圖書館前的廣場被發現,但是很不幸地已經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死亡的原因為何、誰該負責,真相始終未明,這個事件讓家屬十分哀痛,更讓社會大眾非常不捨。一個31歲的年輕人無緣無故失去寶貴的生命,一位優秀傑出的臺灣子弟再也無法為臺灣繼續打拼。

副總統說,在陳文成事件後,有一個又一個民主鬥士投入民主運動,大家共同推動臺灣的民主。總統府前秘書長陳菊曾提到,在那個戒嚴、專制的年代,沒有言論自由,也沒有集會結社的自由,她也沒有把握能否戰勝專制獨裁。但是她抱持著理想及信念,努力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最後突破了專制與獨裁的限制;今天臺灣的民主成就,已經遠遠超過他們當時的想像。

副總統提到,當年有很多人因為投入民主運動而失去寶貴生命,今天總統在臉書上也公開發表聲明,轉型正義的腳步不會停滯。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會更加努力還原真相,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共同為臺灣的未來打拼,追求民主、深化民主;特別在中國人大常委會強行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後,我們更應該團結在一起,如同總統所說的:「臺灣的過去式,不該是香港的現在式和未來式。」

副總統認為,相信香港也有很多像陳文成博士這樣子的人,投入香港的民主運動。行政院目前也已經成立「臺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提供香港人民必要的支持與人道協助;不久前,美國眾議院也一致通過《香港自治法案》,這表示大家都希望能夠幫助香港,不要讓香港走向臺灣過去這段艱難的路。

副總統也提到,陳文成博士當時被警總約談時,不斷強調「我支持民主」、「我一直希望臺灣進步」。這兩句話他一直記在心中。同時,他也把這兩句話送給今晚參加活動的所有朋友,希望大家能夠團結在一起,守護臺灣,也幫助香港,讓民主的價值能夠落實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世界獲得真正的和平,「這也是39年後的今晚,舉辦這場紀念晚會,所應該擁有的時代意義」。

活動結束後,副總統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陳文成博士已經遇難39週年,雖然促轉會極力調查,目前也僅知道政府應該要負責,但整個過程的真相尚未公諸於世。總統今天也特別強調,轉型正義的腳步不會停止,他相信促轉會主任委員楊翠及其他委員也會孜孜不倦的發掘真相,不僅是陳文成博士的案件,還有其他不幸、不公不義的案件也都會公諸於世,以達成社會轉型正義,也讓社會可以團結,為臺灣的未來共同努力。

副總統接著指出,特別是在「港版國安法」通過之後,就像是一口猛烈的大刀,不但揮向香港追逐民主自由的人民,同時也揮向了全世界。這不僅是民主的汙點,也是國際笑話。在這種狀況之下,臺灣更應該要團結面對中國的武力威脅,當然也應該要團結給予香港人民必要的協助。

副總統也呼籲中國一定要傾聽香港人民的聲音,否則香港追求民主的浪潮,將掩蓋共產政權,國際社會也會予以中國嚴厲制裁,中國必然會遭受到極大的困難,這絕對不是中國之福,也不是國際社會之福。

副總統強調,這部「港版國安法」並不適用於臺灣,在當今的局勢,臺灣除了要從過去的追求民主、深化民主以外,現在也要捍衛國家主權、捍衛臺灣民主。他引陳文成博士的話「我追求民主,我一直希望臺灣進步」,這樣的理念我們共同來團結。

針對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遭國民黨持續反制事,副總統表示,在過去這一段黑暗的歷史裡,有許許多多人投身民主工作,不顧自己的生命,也不顧家庭的幸福,像蔡焜霖、陳欽生等民主前輩,今晚都有出席。陳菊前秘書長也是一位代表性人物,也非常適合讓國人知道她一生為臺灣民主、自由、人權而奮鬥,大家應該要清楚了解這一點,任何一些不具事實的批評,我們應該要睜開眼睛看清楚。他也鼓勵立法院不分朝野的委員,應該要實質審查,不必在審查之前就刻意給予不具備事實的批評,這樣對陳菊前秘書長或是對國家及社會都不是很好。

接著,副總統在主辦單位的陪同下,於「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前獻花,現場氣氛莊嚴肅穆。包括民主前輩蔡焜霖、陳欽生、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翠、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臺大學生會會長凃峻清、美國陳文成基金會董事黃靜芝及董事長楊黃美幸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2月28日
總統出席二二八事件紀念儀式 承諾將落實轉型正義 追求社會和解 團結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28)日上午出席「二二八事件78周年中樞紀念儀式」,代表國家再度道歉。並表示,政府將加速政治檔案開放、追查真相,進一步落實轉型正義,追求社會和解,避免類似二二八不幸事件歷史重演。 總統強調,人民作主的國家才能避免國家機器再度傷人,他會團結臺灣,不分族群,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臺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並期許大家一起努力,捍衛國家的主權不變、守護民主自由憲政體制不變、確保人民安居樂業、不容侵略併吞、不容二二八歷史重演的決心不變。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我第一次以總統身分出席二二八事件中樞紀念儀式,首先,我要代表國家再度道歉!並向當年所有勇敢面對威權的受難者表示敬意;向不幸喪失寶貴生命的受難者表示哀悼;向逃過死劫,如今仍然健在的受難者表示關懷;也向所有家屬表示慰問之意,我的心一直都跟你們在一起。 二二八事件已經78年了,當年死裡逃生的受難者,也在無情的歲月中漸漸凋零,最近,使人欽佩,劫後餘生都為轉型正義打拚的彰化縣二二八關懷協會創會長林才壽前輩也離開人世,受難者每一次的離開,都讓我們很不捨。 我在這裡希望每一位離開我們的受難者,都能捨去世間一切勞苦,安享天堂自由自在。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不是族群衝突,現在追思紀念也不是在製造族群衝突。把整個二二八事件推給族群衝突是毫無反省、毫無歉意,完全不負責任,非常不應該的行為。 二二八發生的原因是當年臺灣社會已經開始享受現代化的文明,夜晚、白日門都不用關;當時的主要交通工具─腳踏車也不必鎖;雞、鴨就一籠一籠飼養在門口,不必煩惱會被偷抓,這是當時的臺灣社會。 但是來自大陸的軍隊,經過北伐、抗日、剿匪,連年戰爭,他們的生活水準當然和臺灣社會無法比較,他們偷、搶、破壞,生活文明的落差引起社會天怒人怨,一片反彈,加上陳儀部隊軍紀敗壞,以及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下,為了確保能來臺灣統治,所以犯下滔天罪行,無計其數無辜的人被捉、被關、被打、被殺,造成家破人亡,很多家屬也因此避走海外,臺灣社會損失一個世代的菁英!對臺灣的衝擊無法統計。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社會禁忌,數十年期間,臺灣人有耳沒嘴,不敢談論,因為在高壓政治下沒有人敢言論,表示自己的意見,一直到臺灣人民共同打拚,國家民主化之後,政府才開始道歉、賠償、恢復名譽、立碑、放假紀念,成立基金會,每年舉辦紀念儀式。 我們要肯定在二二八轉型正義當中每一位參與付出的人,轉型正義目前已經有相當進展。但是像薛化元董事長說的,目前臺灣社會還有聲音,為何只有受害者,並沒加害者;受害真相為何仍然不明。這樣除了無法完全告慰受難者以及家屬,社會也無法得到真正和解。 所以未來,我本人、卓院長、行政院相關部會應該要協助二二八基金會,這幾年來社會各界在轉型正義,特別是在加害者資料這部分,應該要一一完整讓社會知道,在這基礎上,我們來共同打拚,追求社會和解,能夠團結合作。 但是,我們也知道,追查歷史的真相並不容易,像是1980年2月28日發生的林宅血案,至今仍然未破案。不過,近年來,針對林宅血案公布的調查或研究報告,無法排除國家涉入此案,也確實證明情治機關妨礙偵辦,甚至破壞關鍵證據。所以林宅血案政府責任無可推辭,今天我代表政府,向林家道歉! 未來針對二二八事件,我將率領政府繼續打拚: 第一,   加速政治檔案開放,追查真相: 去年,我已經要求國安局針對戒嚴時期,局內約100萬件的檔案資料,以人工方式再次逐一清查其中的政治檔案,預計今年5月以前完成,並在6月之前報請國發會檔案管理局審定,公開、查明真相。 第二,   政府會進一步落實轉型正義: 對於威權統治時期侵害人權事件的發生地,文化部啟動審議程序,保存更多「具有轉型正義意義的場所」,包括林宅血案的發生所在地—義光教會,是在獨裁威權時期,侵害人權的歷史現場。 我要請文化部,啟動審議程序,將義光教會列為「具有轉型正義意義場所」,予以保存、維護。我希望,世世代代臺灣人都能走進歷史的現場,反省、思考威權統治對人權、自由的破壞,共同深化臺灣的民主發展。 第三,避免類似二二八不幸事件歷史重演: 每一年二二八的紀念儀式,不僅僅是追思懷念受難者,慰問家屬,撫平傷痛,同時也是希望以歷史為借鏡,確保歷史不再重演。 我們已經知道,有主權才有國家;有國家才有民主;有民主人民才能作主;人民作主的國家才能避免國家機器再度傷人。 我們也都知道,中國並沒有放棄武力併吞臺灣,臺灣的主權、臺灣的民主、臺灣人民作主,最大的威脅是來自中國。近年來,中國並未放棄武力併吞臺灣,加強文攻武嚇,利用臺灣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環境,吸引國人,黑道幫派、電視名嘴、政黨,甚至現役退役軍警,進行統戰滲透分化,企圖顛覆臺灣。根據國安局的報告,去年,因共諜案起訴人數共64人,是2021年的四倍。 由此可見,臺灣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身為總統,我的使命就是團結臺灣,不分族群,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臺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我會團結臺灣,希望大家永遠捍衛國家的主權不變、守護民主自由憲政體制不變、確保人民安居樂業、不容侵略併吞、不容二二八歷史重演的決心不變,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包括總統府資政吳樹民、行政院長卓榮泰、內政部長劉世芳、文化部長李遠、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立法委員吳沛憶、張雅琳、郭昱晴,以及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8月31日
總統主持平復國家不法儀式 代表國家向遭遇國家不法行為對待的前輩及家屬們致歉 強調持續推進轉型正義 讓國人團結
賴清德總統今(31)日下午主持「『誌過去,致未來』-平復國家不法暨頒發名譽回復證書聯合典禮」時表示,藉由今天的公開活動,他要以總統身分、代表國家,向所有遭遇國家不法行為對待的前輩及家屬致上最深的歉意,並向在那個年代,為臺灣未來奮鬥犧牲的每一位前輩表達最大敬意。他強調,有真相、才有和解,政府也會持續推進轉型正義工作,讓國人真正團結在一起。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是第2年舉辦「平復國家不法暨頒發回復名譽證書聯合典禮」。在促轉會完成階段性任務後,行政院成立人權及轉型正義處,繼續推動「轉型正義會報」,並由行政院院長擔任召集人、由六大部會來承接轉型正義業務。 總統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將率領行政院繼續推動各項法制,保護受難前輩,並維護他們的尊嚴。今天的活動,除了卓院長親自出席,各相關部會的首長及立法委員也都有出席,這代表政府及社會各界都持續關心轉型正義的議題,並有決心推動轉型正義各項工作,讓那個年代不幸受到打壓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恢復他們的名譽,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正義。 總統說,過去多年來,他不論是在地方或中央政府任職,幾乎每一年都會參加紀念政治受難者的活動。但是最近幾年,受難前輩們一個一個離開我們,也讓他有很深的感觸。對轉型正義來說,時間不是朋友,而是敵人,因為這是一段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我們必須不斷努力,讓過去受到傷害的人,可以早日恢復名譽、獲得賠償,才是真正落實公平正義。 總統指出,政府透過恢復名譽、撤銷判決、發放賠償金等方式面對過去的錯誤。藉由今天的公開儀式,為這些在白色恐怖時期、遭遇國家不法行為對待的前輩們平復冤屈。他要以總統身分、代表國家,向所有在場及未能到場的前輩和家屬們,致上最深的歉意;也向在那個年代,每一位為臺灣未來奮鬥犧牲的前輩表示最大敬意。 總統表示,二二八事件與之後的白色恐怖,是臺灣最悲慘的一段歷史。許多政治犯被隨意判刑,要忍受與心愛的家人、朋友生離死別;甚至被要求搭建自己的監牢,何其痛苦。 總統提及,從1949年開始,臺灣經歷了全世界非常長的戒嚴時間,在數十年間,受難者不分省籍、身分、族群,都受到極大的傷害。許多臺灣人因此不敢說、也不敢抬頭追求屬於臺灣人應該有的「天光」。直到1987年2月,李勝雄律師、鄭南榕先生、黃昭凱先生、林宗正牧師等民主運動前輩,在臺南市舉辦第一場要求政府平反二二八的遊行,才點燃了一波接一波的民主化運動。在許多前輩的犧牲奉獻下,臺灣人終於迎來自由民主的時代,專制獨裁走入歷史,也讓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獲得平反。 總統認為,「有真相、才有和解」適用在每一個事件。針對監察院陳菊院長剛才提到的「林宅血案」及「陳文成事件」,我們也會持續努力調查。希望那個年代發生的不幸事件,都能找到真相,才能確實對得起被冤枉的人及家屬。 總統強調,威權時期的歷史需要政府持續進行深層的反省、檢討;我們也要繼續為受難者平反、持續推進轉型正義的工作,讓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事實,藉由真相,才能讓大家真正團結在一起。 總統說,「記憶歷史的黑暗,打開臺灣願景的窗,活在燦爛自由的國家」,正是今天典禮想傳達的意象。他會記取陳秀潔師母的話持續努力,結合臺灣各界團隊合作,守護臺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不讓前輩白白犧牲。 總統認為,堅強勇敢的臺灣人,不僅是壓不扁的玫瑰,更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的番薯。為了國家更好的未來,讓我們繼續銘記歷史,一起團結打拚。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平復國家不法儀式,並親頒名譽回復證書予政治受難者邱煌生前輩及受難者家屬代表陳秀潔(紀秋郎前輩遺孀)、吳永清(吳金燦前輩之子)。 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監察院長暨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內政部長劉世芳、法務部長鄭銘謙、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教育部長鄭英耀、文化部長李遠、立法委員柯建銘、張雅琳、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及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董事長張文貞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4月21日
緬懷民主前輩余登發、余陳月瑛 總統:持續傳承臺灣民主化故事 讓世世代代都能珍惜民主、守護民主
蔡英文總統今(21)日下午前往高雄出席「余登發、余陳月瑛紀念音樂會」,感念兩位民主前輩對臺灣民主自由的貢獻。並表示,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就是為了讓社會更了解歷史,繼續推動臺灣民主化發展。她期盼大家能以各種方式傳承臺灣民主化的故事,讓每一個世代的人都能珍惜民主、守護民主。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再次參加「余登發、余陳月瑛紀念音樂會」,和大家一起紀念余登發及余陳月瑛前縣長。她要感謝八卦寮文教基金會余政憲董事長的邀請,並感謝余董事長的用心,讓社會了解兩位民主前輩的貢獻。 總統指出,余登發及余陳月瑛前縣長一生為臺灣民主打拚。45年前,余登發前縣長受到政治迫害,有很多民主前輩走上街頭抗議政府,這就是「橋頭事件」。後來,這個遊行也成為推動臺灣民主發展的重要關鍵。 總統說,今天現場也有當年參加遊行的前輩,她感謝大家為臺灣勇敢站出來,因為有大家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臺灣才能走向民主化的道路。 總統提到,記得她上次參加音樂會時,曾說過「臺灣民主化的故事一定要一說再說」,要以各種方式呈現臺灣民主化的故事,就是希望讓每一個世代的人都能珍惜民主、守護民主。 總統指出,過去8年來,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工作,也是為了讓社會更了解歷史,繼續推動臺灣民主化發展。現在,促轉會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接下來的工作,行政院也會持續推動。 總統強調,臺灣的民主需要每一個人的力量。就像今天,大家一起來參加音樂會,就是要讓臺灣民主化的故事可以持續傳承。希望未來,守護臺灣民主的這條路,大家也能繼續一起走下去。 最後,她要再次感謝余登發及余陳月瑛前縣長,以及所有民主前輩為臺灣民主自由的貢獻,並祝福今天的活動順利成功。 隨後,總統驅車前往「岡山嘉峰惠峰宮」參香,祈求保佑臺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為「霈澤廣溥」匾額揭匾。 包括監察院長陳菊、高雄市長陳其邁、立法委員邱志偉、許智傑、林岱樺、賴瑞隆、黃捷及八卦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政憲伉儷、惠峰宮主任委員李瑞霖等亦分別出席今日行程。
詳細內容
113年04月07日
出席鄭南榕追思紀念會 總統:民主自由已是臺灣人內建基因 盼持續與民主陣營站在一起 貢獻良善力量 讓臺灣走向更開放未來
今(7)天是「言論自由日」,蔡英文總統上午出席「鄭南榕殉道35周年追思紀念會」,感念鄭南榕先生的勇氣與犧牲,啟發臺灣人民積極爭取民主開放的社會。在走過艱辛的民主化道路後,臺灣成為亞洲民主自由最重要的地方,去年的人類自由指數及經濟學人今年公布的民主指數,臺灣都位居亞洲第一,這些成果來自全體臺灣人民的努力。 總統指出,威權主義擴張與假訊息攻擊是全球性的挑戰,也對臺灣的民主自由形成莫大威脅。她表示,民主自由的價值已經是臺灣人內建的基因,期盼臺灣持續與民主陣營站在一起,堅定守護民主及自由,貢獻良善力量,讓臺灣走向更開放的未來,也為身在臺灣感到驕傲。   總統致詞內容: 今天是鄭南榕殉道35周年,也是我們國定的「言論自由日」。這個日子提醒著我們,臺灣的民主自由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在許多前輩的血淚拚搏之下,才有今天的民主臺灣。 當年,鄭南榕的勇氣和犧牲啟發臺灣人民,積極爭取民主開放的社會。在走過艱辛的民主化道路後,言論自由成為了臺灣重要的民主燈塔,臺灣更成為亞洲民主自由最重要的地方。 我們看到,無論是去年的人類自由指數,或是經濟學人在今年公布的民主指數,臺灣都是亞洲第一。這些成果來自全體臺灣人民的努力。 然而,我們擁有的民主自由並非屹立不搖。威權主義的擴張和假訊息的攻擊是全球性的挑戰,也對臺灣的民主自由形成莫大的威脅。 臺灣站在民主防線的最前緣,這幾年來,我們也和民主國家加強合作,分享防制假訊息的經驗,為守護民主自由的價值而努力。 促進民主發展的工程需要凝聚各方的力量,更需要世代的傳承。對我們這一代的人來說,過去威權統治的臺灣是我們成長的記憶。 但對下一代的年輕人而言,在音樂祭上舉著傳達自己理念的旗幟、在網路上論述自己的想法和立場,都是習以為常的生活,因為民主自由的價值已經是臺灣人內建的基因。 今天,我們一起站在這裡緬懷鄭南榕,也要讓更多人了解歷史和國家發展的軌跡。因此,政府除了訂定言論自由日,也在過去8年,系統性地推動轉型正義的工程,持續深化臺灣的民主,打造更開放的社會,就是希望能夠實現鄭南榕所說,要讓臺灣成為一個自由的國度。 這幾天,除了在金寶山的紀念儀式,在全國各地也都有音樂會、展覽等相關活動,我要謝謝所有長期為深化民主、捍衛言論自由而努力的民間團體以及年輕夥伴。 我也期待,臺灣能因為共享的普世價值,持續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貢獻良善的力量,向世界證明,我們就是「好國好民」的臺灣,我們也以身在臺灣,並為臺灣的民主感到驕傲。 我們也會以鄭南榕的精神為指引,堅定不移地守護民主、守護自由,讓臺灣走向更開放的未來。   隨後,總統由鄭南榕遺孀、總統府資政葉菊蘭等人陪同,步行至鄭南榕之墓「自由之翼紀念碑」前獻花致意。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行政院長陳建仁、監察院長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文化部次長王時思、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4月06日
出席「100%言論自由:鄭南榕和自由時代」開幕記者會 副總統盼團結守護臺灣主權 保障民主、自由與人權
賴清德副總統今(6)日下午出席「100%言論自由:鄭南榕和自由時代」特展開幕記者會時表示,未來他將更努力守護臺灣主權,保障民主、自由與人權,並推動「社會改造、國家重建」工程,讓大家更了解自由民主得來不易,應加以珍惜;也會持續推動轉型正義工作,讓受難者得到平反與道歉。期盼大家持續團結,以勇氣帶來力量、確保自由,從而得到幸福。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明天就是鄭南榕先生殉道35週年紀念日。每年4月7日前後,我們都相聚在一起,感念Nylon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也期許重現他的精神,讓大家更了解言論自由得來不易,不僅是國家的重要資產,也是我們應該珍惜的價值。 副總統認為,臺灣從過去專制獨裁的時代,走到幸福自由的今日,過程中有千萬人犧牲奉獻。其中,鄭南榕絕對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Nylon主張「100%言論自由」,創辦的《自由時代》是當時國民黨政權查禁次數最多的刊物;但Nylon仍未改變意志,甚至以性命來體現100%言論自由的價值,令人相當敬佩。 副總統指出,Nylon也是社會運動的行動家。他發起1986年「519綠色行動」、1987年「228和平日促進運動」及1988年「新國家運動」等社會運動,充分展現其行動力。因為這些實際行動,社會才有機會凝聚更多人、更大力量,達到今天民主自由的成果。 副總統表示,臺灣的自由程度在國際評比中表現出色,但仍受到許多威脅。未來他上任後,要積極推動3項重要工作。第一,更加努力守護臺灣主權,保障民主、自由與人權,絕不讓過去不幸的歷史重演。大家要團結一致,凝聚國內與國際力量,守護臺灣主權,讓民主自由的制度延續下去。 副總統說,第二,透過不斷反省、檢討過去種種事件,讓大家更了解自由並非從天而降,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未來他將推動「社會改造、國家重建」工程,讓每個人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確實明白民主的價值並加以珍惜,以建立社會的韌性,抵抗虛假訊息對臺灣社會的影響。第三,持續推動轉型正義工作,讓受苦難與迫害的人得到平反與國家的道歉,並恢復受害者名譽。 副總統分享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名言:「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自由的秘密是勇氣」。人民的團結與勇氣帶來力量、確保自由,從而得到幸福。他用這句話與大家共同勉勵,並感謝每一位長時間為臺灣社會貢獻的人士。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參觀展區。包括總統府資政葉菊蘭、監察院長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文化部長史哲、內政部次長吳堂安、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大使謝長廷、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7月01日
總統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 籲國人不分政黨朝野相挺國軍 支持國防預算 以實力達成真和平
賴清德總統今(1)日晚間出席「國際獅子會MD300A 1區真情服務分享成功」並進行「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談「國防」。總統感謝全體國軍奉獻、捍衛國家,並強調,政府持續提升國軍待遇與福利,推動國防改革,期盼國人不分朝野政黨共同相挺國軍,全力支持國防預算,透過實力達成真和平。 總統致詞時表示,從去年520就職以來,一直思考如何團結國人、朝野、國家,一方面推動國家進步,另一方面抵抗外來併吞,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及自由的生活方式,因此接受各社團的邀請進行十講。 總統說,第一講是講國家,引用國際法及臺灣的歷史,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統治過臺灣,臺灣的主權也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臺灣在民主、自由、人權、普世價值、經濟產業、科技發展、防疫等各方面的成就,百工百業都是國際上的隱形冠軍,代表臺灣是外國肯定的國家,這些都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應該要好好守護、珍惜。 總統接著說,第二講是團結,特別引用民進黨《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內容是臺灣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只要認同臺灣這塊土地,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不管是中華民國認同或是臺灣認同,都是屬於國家認同的方式,應該彼此尊重、互相接納。要團結中華民國派的反共,以及臺灣派的護臺,反共護臺,臺灣才會安全,民主、自由、人權才能永續發展,後代子孫才能在這裡代代相傳。 總統也提到,第三講談憲政體制,固然中華民國憲法是在中國大陸時期所制定,但在李登輝前總統的領導下,來自臺灣人民所選出來的國大代表,經過七次修憲,已完成以臺灣為主體的民主共識。現在的憲法增修條文也明定,包括總統、五院各憲政機關的權責,彼此尊重、互相制衡,民主才能可長可久,走得更遠。臺灣的憲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就是給予臺灣人民直接民主—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如果立法院或地方議會,沒有重視民意,沒有通過法律,人民可以創制;如果通過的法律不符合人民需求,人民可以複決。如果人民選出的立法委員表現不如人民所願,人民可以根據憲法推動罷免。也就是說,民主的問題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不管是透過釋憲,由憲法法庭判決立法院通過的法案是否合憲,經過不斷地判決、解釋,讓憲政體制能更加穩固,人民也能運用權利表達主張,同樣是民主深化的一環。 總統針對第四講「國防」,首先說明國防的目的。依據憲法第137條第1項:「中華民國之國防,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另外,憲法第138條則明定:「全國陸海空軍,須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以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因此每一次為國軍將領晉階、授階時,都用憲法勉勵國軍將領效忠國家、愛護人民。 總統提到,國軍是一支有能力保護國家的勁旅,也獲得國際社會正面肯定。國軍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也為臺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換句話說,中華民國與臺澎金馬是生命共同體。此外,也以1949年古寧頭戰役及1958年八二三砲戰為例,說明國軍的戰力。總統說,兩場戰役均為反共護臺,為守護臺澎金馬、守護中華民國,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不分義務或志願役,軍民合作,一起為守護家園奮戰,並擊敗侵略者。因此,要感念當時英勇奮戰的國軍與民眾,才有今天穩定的社會。 總統也提到,國軍不只是保家衛國,無論是花蓮、臺南大地震、颱風甚至是疫情、禽流感,都可以看到國軍協助救災抗災、復原重建。臺灣有軍愛民、民敬軍的傳統,更感謝全體國軍捍衛國家的奉獻。軍人以生命保家衛國,是一項崇高的志業,對於國軍的貢獻,全國人民都要心存感激並做國軍的後盾。 總統表示,政府持續提升國軍待遇與福利力挺國軍,除了近年來軍公教加薪,今年3月也宣布提高志願役與戰鬥部隊加給。此外,蔡前總統任內推動「興安專案」提供國軍更優質的住訓環境,截至今年6月共修整營舍87案,是數十年來最具規模的營舍更新。接下來政府還會推動「展興專案」,從明年到2031年持續用具體行動提升官兵住用品質,支持國軍。 總統說,政府也精進對國軍眷屬的照顧,包含育兒協助、準公共化的托嬰托育合作、醫療照顧跟補貼等,並重視軍人的在職進修、強化職能培訓,以及增加與駐地附近學校的進修合作。為彰顯軍隊人性化管理,開放軍人出國自由行,且自今年7月開始,6家國籍航空國際線航班,將提供「軍人優先登機」服務。此外,推動九三軍人節現役軍人到賣場購物享打折優惠,也歡迎更多企業響應,共同展現對國軍的尊敬。上述國軍重要的福利及改革措施,在顧立雄部長知軍、愛軍,且發揮專業的領導下獲致諸多成果。 談及當前情勢中國威脅增強,總統指出,中國的軍事預算從2000年開始一路增加,2025年已破8兆新臺幣,相較20年前,中國軍費成長7倍以上。即便是國民黨執政時期,中國軍費連續多年以兩位數規模快速成長,中國軍事費用的提升,與臺灣任何政黨執政無關。中國的威脅持續壓迫到區域和平,且已踏出第一島鏈,甚至也已跨過第二島鏈到第三島鏈。臺灣受威脅,周邊國家也都受到威脅。此外,中國國家發展的目標是要在西太平洋稱霸,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也是中國的目的。也就是說,如果臺灣被併吞了,中國不會因此而停止,只不過是更有力量去進行區域性的擴張。 總統表示,中國對臺灣文攻武嚇不斷,包括高強度的灰色地帶侵擾,以及滲透統戰我國現役、退役軍人,透過公開我國軍人個資、不實攻擊國軍、貶抑國軍、誇大共軍以及網路上的騷擾攻擊等,企圖透過輿論戰、心理戰,營造不信任與恐懼,打擊國軍士氣。另亦頻繁透過軍機、軍艦、無人機等干擾臺灣,甚至試射飛彈及針對性演習,企圖威嚇國軍和國人。 總統認為,面對中國的威脅,臺灣一定要全力推動國防改革,包括持續務實推展各項國防革新要務,從俄烏戰爭、以哈戰爭、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中得到經驗,接軌創新思維與科技運用,加速國防產業自主升級並提升國軍戰力。不僅要提升國防力量,還要跟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有道是天助自助者,臺灣要提升國防力量,達到有實力的真和平,這就是國防改革的目標。 總統指出,我國的軍事戰略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也就是應對灰色地帶襲擾,聯合反登陸、濱海及灘岸作戰、縱深防禦與持久作戰,打造戰略持久與固守韌性,建立足以嚇阻並完全挫敗敵人的能力。國軍的作戰戰略是「多域拒止、韌性防衛」,加強不對稱戰力、快速戰備應變、去中心化運作、以拒止取代控制、整合嚇阻及無上限增高敵人執行任務的困難與風險,達到保護國家的目標。 談及我國當前的國防訓練,總統表示,在維持戰訓本務與軍隊紀律的前提下,展開以人為本、減法思維,建構現代化國軍;要讓部隊官兵感受到被尊重、關懷與照顧,積極破除形式主義的行政負荷,強化部隊的彈性、靈活與創新;也要和世界一流的美軍合作、協訓與交流,大幅提升實戰化的訓練;並擴大投資新興科技與資通電戰力、打造更堅實的後備部隊、精進後勤支援效能、強化精神戰力與士氣,這些都是我國國防訓練模式。 面對中國逐年攀升的國防預算,總統提到,馬英九政府時期,國防預算並未增加反而逐年減少,國防預算GDP占比降到約2%的水準。蔡英文前總統上任後,逐年提高國防預算,展現「強國防、挺國軍」的意願,從2016年的3596億元到去年的6068億元,提升80.74%,已占GDP2.5%。近來舉行的北約領袖峰會,北約國承諾2035年之前,國防預算將增加到GDP5%。總統接著說,他也在上任後宣布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總統感謝美國政府持續落實對臺承諾,近5年有30次軍售協助我國取得先進武器,有效強化我軍嚇阻與防衛固守能力,包含海馬士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M1A2T戰車、MQ-9B無人機、彈簧刀300型、Altius600M攻擊型無人機、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等,這些都符合我國的需要。並提到,美國對臺灣相當支持,多次動用「外國軍事融資」(FMF)與「總統撥款權」(PDA)無償軍援臺灣,金額累計超過900億新臺幣(31.13億美元)。另亦透過多項軍事協訓、共同演訓與交流計畫,強化國軍戰力,顯見美國對臺灣的支持。 總統強調,臺灣也要國防自主,帶動國防工業,目前成果包括勇鷹新式高教機、海鯤號潛艦、雲豹輪型甲車、磐石艦、紅隼火箭彈,以及雄風、天弓與天劍系列等。在臺美國防工業合作上,去年美方26家無人機、無人機反制系統、水面水下無人艇與無人載具、軍事通訊系統與人工智慧系統廠商共同訪臺,要打造臺美國防共同供應鏈。綜上,臺灣不只是軍購,還要國防自主,臺美共同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如此一來,臺灣不僅安全,有自己的國防工業,經濟也因此而進步。 總統認為,守護國家不能完全都依靠國軍,民眾、各社團、地方政府都應該要合作,因此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訂定維持政府、社會民生必要功能持續運作、必要時支持國軍行動等三大目標,這也是該委員會的重點。總統說,當我們有準備、更安全,增強全民防衛力量,就是最堅強的嚇阻,具體成果包括目前已有逾1萬名替代役男取得EMT-1證照,年度訓練達15.4萬人次,鼓勵民間投入防災士訓練。另外,全國368個鄉鎮市區陸續成立防災協作中心,中央與地方串聯在一起,各縣市都要進行「城鎮韌性演習」,讓社會有更完備的力量可以自救,也有餘力支援國防。 總統表示,國防即國安,但立法院卻凍刪國防預算,令人惋惜。並指出,臺灣海峽是全球五分之一海運貿易的重要通道,臺海的和平穩定牽動全球經濟及自由貿易體系。臺灣安全是全世界的問題,臺海和平穩定才符合國際利益。因此,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周邊國家都逐年增加軍事預算,蔡前總統任內及現在也都在增加。很可惜在野黨先前在國會凍刪國防預算,讓國際社會誤解臺灣沒有保護自己國家的決心。 總統進一步指出,今年國防預算遭立法院凍刪總額為史上最高,刪除共計84億元,並且一度被凍結達899.4億元,其中也包含海鯤號等。此外,許多人認為國家應發展無人機產業,因此中科院預定在嘉義民雄建立「無人機與航太產業園區」,絕對有其必要,可惜在今年的預算審查中,民雄園區預算遭凍結50%。再者,凍刪國防預算並非「解凍」就好,除了影響作業,也會影響國際視聽,許多國際友人關切臺灣刪凍國防預算,是不是沒有守護自己的決心,所釋出的錯誤訊號,大大影響臺灣的形象,以及誤解臺灣沒有自我防衛的決心。 總統強調,透過實力才能達成真正的和平,對和平有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因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但是和平絕對不是靠一紙協議,或是應侵略者的要求就有辦法達到。總統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教訓為例說明:在二次大戰前,當時人們認為讓侵略者嚐到甜頭就可以得到和平,但結果並非如此;另一個教訓就是侵略必敗。所以,曾經的被侵略者更不該成為侵略者,危害臺灣習以為常的民主、自由與和平,臺灣永遠不會主動發起戰爭,而是要守護國家、守護區域和世界的現狀與和平。 談及行政院運用歲計賸餘編列4,100億元特別預算,總統指出,特別預算用於支持產業、保護就業、照顧民生及強化國防韌性。其中,強化國防韌性編列1,500億元,主要分為強化國土防衛能量、強化臺灣海域監偵,以及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等三個面向。但是,在野黨提出每人普發一萬元的政策,共計需要2,300億元。政府希望編列1,500億元用於國防韌性,另以1,000億元補助台電,補貼COVID-19期間配合政府不調漲的虧損,讓台電不要漲價,穩定物價。 總統指出,七月「國家團結月」包括每年國軍都有的漢光演習及各縣市政府進行「城鎮韌性演習」,期盼達到有準備、更安全的目標。團結必勝、侵略必敗;臺灣越安全,世界就越安全;準備越充分,世界民主就越強韌,希望大家相挺國軍,全力支持國防預算。國家是大家的,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期盼不分政黨、不分朝野共同支持國防、外交等重要事項。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翁源水、秘書長潘孟安、國際獅子會MD300A 1區總監孟淑芬、總召鍾鎮宇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