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副總統今(24)日上午出席「僑務委員會『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開幕典禮」,親頒海外師鐸獎予獲獎老師,並期勉僑委會跟教育部持續推動海外華語教育,讓我們的正體華語深耕歐美主流社會,讓僑教的華語教學更加順利,也讓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展現功能,為我們下一代的華語教育奠定更好的基礎。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總統感謝今年榮獲「終身成就獎」的海外老師們,在僑界作育英才,也傳達臺灣多元文化、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此外,今年的海外師鐸獎也包括「教學創新獎」、「多元華語教學獎」以及「最佳新人獎」,這些獎項代表了在僑界的老師生生不息,同時運用創新、多元等各種方式,教導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看到了未來華語僑教的希望。
副總統認為,現在是臺灣推動華語教學最好的時機。一方面是全球學習華語的需求越來越增加,對於華語教學有很大的鼓勵作用。另方面,由於西方世界對於中國輸出威權主義型態產生疑慮,在這種狀況之下,華語教學必須仰賴臺灣承擔更多責任。此外,臺灣是正體的華語,不僅連貫古今,且能與過去的古文化做串連,因此,他也要勉勵僑委會更加努力推動華語教學。
副總統指出,臺灣與美國在2020年12月啟動「臺美教育倡議」(Taiwan-U.S. Education Initiative)後,有系統性地整合雙方的資源,並建立制度化結構,推動華語教學,對臺灣及美國都有莫大的幫助,近兩年來,也獲致良好成果。臺灣除了派出更多受過訓練的華語教師到美國,美國也積極地讓更多年輕人來臺灣學習華語,彼此之間的交流合作較以往更加頻繁密切。他也請僑委會及教育部研議跟其他有華語需求的國家,簽訂類似的教育倡議,加強華語的推動與合作。
副總統表示,語言是文化的靈魂,學習一國的語言,就有機會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文化,建立起更好的友誼,從而去推動包括經貿等各種關係。他期勉僑委會跟教育部持續推動海外華語教育,讓我們的正體華語深耕歐美主流社會,讓僑教的華語教學更加順利,也讓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展現功能,為我們下一代的華語教育奠定更好的基礎。
隨後,副總統親頒「終身成就獎」、「教學創新獎」、「多元華語教學獎」以及「最佳新人獎」等獎項予獲獎老師,並參觀臺灣智能教育產業展區。
包括僑委會副委員長呂元榮、教育部次長蔡清華、美國在臺協會文化新聞組組長蘇戴娜(Diane Sovereign)及海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明穎等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