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8年12月06日
出席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 副總統:整合臺灣醫療優勢與電子資通訊科技專業,積極投入全球醫療大健康產業發展
副總統出席「2019 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

陳建仁副總統今(6)日上午出席「2019 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時表示,醫療與科技的結合,正快速地革新大健康產業範疇與未來生活,整合臺灣長期累積的醫療優勢與電子資通訊科技專業,讓兩大產業進一步升級,將可成為帶動下一世代經濟奇蹟的主力火車頭;未來臺灣將以更積極的角色,投入推動全球醫療大健康產業之發展工作。

副總統以英文致詞表示,非常高興受邀參加2019 MEDTEX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的開幕式,也很榮幸邀集來自美國、日本、以色列、英國、荷蘭、瑞士、義大利、俄羅斯等超過30位在醫療資訊、醫療AI、細胞治療、藥物開發、創業投資領域的重要國際領袖,齊聚在這裡,提出對醫療科技創新應用的精闢見解,十分感謝大家的蒞臨指教。

副總統提到,創新,是經濟能持續健康成長的秘訣。因為,創新能帶來新穎的技術產品與服務,協助市場開拓競爭藍海;而持續累積的創新能量,則能夠改變既有市場、社群運作的規則,並進一步帶動社會進步,增進人類福祉。

副總統認為,醫療與科技的結合,正快速地革新大健康產業範疇與未來生活,如果能把臺灣長期累積的醫療優勢與電子資通訊科技專業進一步整合,將能帶動跨領域的多元創新,擴大國內外產業鏈合作及市場規模,搶進下一波全球重點產業布局,並讓臺灣重要的醫療與科技兩大產業進一步升級,成為帶動臺灣下一個世代經濟奇蹟的主力火車頭。

副總統指出,為了讓創新落實、具備市場價值,總統上任後,政府積極推動包含生技醫療產業在內的「5加2產業創新研發計畫」,作為驅動臺灣下一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經過3年多來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臺灣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的「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已被評為全球四大創新國家之一。

副總統接著說明,面對美中貿易戰所帶來的全球政經結構改變,政府除全力解決「五缺」問題、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外,經濟部並成立「投資臺灣事務所」單一窗口,積極協助企業排除投資困難,有計畫地吸引臺商回國投資,今年總投資金額已超過新台幣7,000億元。

副總統提到,政府的努力也反映在經濟成長上,臺灣已經連續3季經濟成長率超越韓國、香港及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第1名,股市萬點已不再是驚喜,而是一種生活的日常。

副總統希望透過MEDTEX建構的創新交流平台,能協助包含臺灣在內的亞太各國,在醫療結合科技的創新應用上,獲得更多的跨國、跨領域的合作契機;這同時也宣示未來臺灣將以更積極的角色,投入推動全球醫療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工作。

最後,副總統邀請在場的海內外貴賓,在論壇結束後能繼續參觀在1樓及4樓會場舉行的「2019臺灣醫療科技展」,透過更深入介紹,了解臺灣在醫療、生技與科技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術、產品與服務,相信一定能在展會期間得到更豐碩的收穫。

包括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副會長楊泮池、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7日
總統出席健康台灣全國論壇 盼凝聚醫界力量 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
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下午出席「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與醫界討論國家健康政策,期盼凝聚醫界力量,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他也邀請大家透過論壇參與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並提供建議,讓國家健康政策的推動更成功,也為民眾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總統致詞時表示,去年4月27日,他與醫界相約要每年相聚一次,討論國家健康政策。從那天起,他一直期待今天的到來,也感謝大家撥出寶貴時間出席會議。他是臺灣第一位具醫療背景的民選總統,時常思考如何團結醫界及社會各界,提升全國人民的健康福祉,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也希望臺灣的智慧醫療和智慧醫院成為世界的領頭羊,讓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讓世界擁抱臺灣。 總統感謝陳志鴻教授成立「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在全國舉辦5場分區論壇,也感謝全國各地的醫界朋友參與論壇,在去年第一屆「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中,提出「十大建言」與「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倡議。並指出,為了實踐這些目標,他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邀請來自全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參與,共同推動健康臺灣。 總統表示,政府積極將大家的寶貴意見納入國家政策並推動,以嘉惠全國人民。例如今年的健保總額相較去年增加531億元,如果加計公務預算,還會多181億元,實質成長率超過8%。期盼讓醫界有足夠的經費與服務空間,回饋在病人的健康福祉上,同時提高醫療從業人員的薪資及改善工作條件。 總統提到,從74年至今,癌症一直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5萬多名國人的寶貴生命被剝奪。因此,政府將癌症列為主要防治對象,擴大篩檢經費40億元,從28億元增加至68億元;同時推動基因定序檢測及精準治療,希望對癌症醫療有更好的幫助。另外,並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先編列50億元預算,未來也會持續編列。 談到醫藥韌性,總統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中非常重要的其中一項,就是要建立醫藥韌性。在全球化的產業鏈中,包括藥品在內的許多商品,原料、設備、生產製造可能都在不同國家。基於兩岸的特殊情勢,國際社會建議臺灣應具備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觀點,尤其在藥物方面,對原料、製造、成品等都要有全盤規劃。這部分也會在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中討論並推動。 關於健保永續議題,總統表示,關心健保財務是政府的責任,行政院日前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利用歲計賸餘挹注健保及勞保基金,行政團隊會確保健保財務狀況不至出現問題。 總統強調,自古以來,醫療的精神就是「以人為本」。因此,健保體制下的醫療行為也不能脫離「以人為本」的精神。他也和大家分享他對健保制度的想法,可試行由各地區自行管理健保總額,不必再經由健保署核定,由該區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診所互相合作,推動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不僅能協助病人獲得妥適的醫療照顧,也有助於引進健康促進的概念,提升民眾的健康福祉。 總統鼓勵醫界人士踴躍參加一年一度的「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他指出,這個論壇有幾項意義,第一,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讓醫界能發揮公民力量,參與政府決策及監督政策的執行。第二,展示落實健康台灣願景的決心,讓大家檢視過去一年政府作為,針對不足之處予以鞭策並提供意見,凝聚醫界的力量。 總統進一步指出,第三,過去30年來,醫療人員在健保制度下服務病人,獲得全國的肯定與支持,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不過,健保制度仍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期待透過這個平台,讓醫界一起參與調整健保制度,相信借助醫界的智慧,能讓健保制度調整得越來越好。 總統感謝臺北榮民總醫院提供活動場地,讓大家有機會每年一度見面交流,也感謝大家的參與,期盼醫界人士經由「健康台灣全國論壇」提供意見,讓國家的資源透過這個平台,讓健康臺灣的推動更加成功,也為民眾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志鴻、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及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CYBERSEC 2025 臺灣資安大會」 強調協助提升各行業資安防護韌性 達成「國家資通安全戰略2025」 三大目標">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5日
總統出席「CYBERSEC 2025 臺灣資安大會」 強調協助提升各行業資安防護韌性 達成「國家資通安全戰略2025」 三大目標
賴清德總統今(15)日上午出席「CYBERSEC 2025 臺灣資安大會開幕式」時指出,政府已公布「國家資通安全戰略2025」,訂定「國家資通安全發展方案」,包括強化全社會資安防禦韌性、豐富資安產業生態系及構築新興科技防禦技術等三大目標。未來會持續推動國產自主研發資安產品和服務,鼓勵投資資安新創,協助各行各業提升資安防護韌性,讓臺灣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總統致詞時表示,這是他連續第4年受邀出席「臺灣資安大會」,首先他要代表政府感謝主辦單位「電週文化事業」長期以來對資安領域的付出,也謝謝國內外貴賓共襄盛舉,一起促進資安合作交流。 總統指出,「臺灣資安大會」規模一年比一年盛大,且已成為亞洲最具指標性的資安交流平台。今年不但有超過300場專業演說,匯聚400家以上全球資安品牌,預估參與的專業人士更超過2萬人。尤其,當數位威脅持續提升,無論個人或組織都無法單獨面對,今年大會特別強調團隊力量,將主軸設計為「Team Cybersecurity」,匯聚全球重量級資安專家,分享經驗深化交流,不但符合追求數位安全需求,且有助於打造全球資安聯防體系,真的令人相當佩服。 總統表示,臺灣身處第一島鏈關鍵防線,不僅面對中國軍事武力威脅,在網路世界裡也站在全球資安風險最前線。像是去年政府網際服務網,每天平均遭受侵擾達到240萬次,是前年的兩倍。過去這幾個月,臺灣接連發生遭到CrazyHunter勒索軟體攻擊事件,攻擊目標還包括醫院、學校、上市櫃公司,目前檢警單位已偵破是中國駭客所為,這些都顯示臺灣遭到網路駭客侵擾情形越來越嚴峻。 總統指出,為了落實「資安即國安」精神,他在行政院長任內就推動「資安產業發展行動計畫」,之後政府也陸續通過《資訊安全管理法》,成立「數位發展部」及「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蔡英文前總統在第二個任期也推動「資安即國安2.0」國家戰略,將「資安卓越」計畫納入「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大力支持資安產業發展。 總統提到,去年他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也特別邀請民間組織和專家共同參與,希望持續強化關鍵基礎設施、電信、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讓臺灣成為資安堅韌之島,進一步發展資安產業。上個月他提出17項國安因應策略,其中在資安部分,也要求主管機關應採取積極有效作為,防止惡意攻擊者透過網路、應用程式、AI等工具,危害臺灣資安環境。 總統強調,上週也已正式公布「國家資通安全戰略2025」,並根據此戰略訂定「國家資通安全發展方案(2025年至2028年)」,三大目標包括:強化全社會資安防禦韌性、豐富資安產業生態系,以及構築新興科技防禦技術,提升國家數位韌性。同時為了完善資安法制環境,數發部正在修訂「資通安全管理法」,希望藉由制度面及法制面雙管齊下,確保百工百業信賴的共同基礎—「資安防護」越來越好。 總統表示,面對無所不在的資安挑戰,需要不斷強化應變能力和管理機制,政府會持續推動國產自主研發資安產品和服務,也會鼓勵投資資安新創。我們要協助各行各業,提升資安防護韌性,讓臺灣產業更加蓬勃發展。今天現場有來自各國的代表,相信臺灣推動資安的經驗,也有助於未來與各國互助交流,建立彼此更緊密的夥伴關係。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所有先進對資安的投入與貢獻,期盼一起努力,為臺灣資安發展創造更多成果,讓臺灣更安全、產業更蓬勃發展。總統也在主辦單位導覽下,參觀「臺灣資安館」。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數發部次長闕河鳴、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臺灣資安大會創辦人谷祖惠、主席吳其勳、「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及各國駐臺使節代表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4日
總統接見北科大3系所友會 強調政府稅收應持續投資經濟、強化國防力量及社會投資 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生活
賴清德總統今(14)日上午接見「社團法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及資訊與財金管理系等3系所友會」,肯定北科大校友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對臺灣經濟發展的貢獻。並指出,臺灣經濟有所發展、稅收增加,政府將稅收運用在持續投資經濟、強化國防力量及社會投資三大面向,期盼透過教育栽培人才、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改善人民生活,讓國家變得更好。 總統致詞時表示,看到大家備感親切,他很榮幸3年前在北科大111周年校慶時,獲頒北科大「榮譽校友」,對於能和大家成為校友,他也感到相當光榮。 總統指出,北科大創校114年來,不僅是臺灣開辦最早的工業學府,發展歷程更深深影響臺灣的技專教育制度,對臺灣的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具有巨大貢獻。目前臺灣上市櫃公司有許多負責人都來自北科大,特別是臺灣在國際上引以為傲的科技產業,很多都是北科大校友努力打下的基礎,北科大對臺灣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貢獻。 總統說,今天來自三系所友會的校友,除了在企業經營、數位轉型、科技應用及金融管理等領域持續推動創新,更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展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提升臺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大家都是臺灣產業能夠穩健向前行的重要推手,他要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指出,這些年來臺灣走過疫情挑戰,經濟表現成績亮眼,而國際趨勢瞬息萬變,面對貿易戰、關稅戰等經濟風險,我們要步步為營,才能化危機為轉機,並順勢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因此,對於美國政府公布新的關稅政策,政府很早就開始準備,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也率領團隊,公布了9大面向、20項措施,預計投入880億元經費,針對各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總統說,臺灣已與美國展開談判,第一階段的談判過程順利,我們會持續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以及保障產業發展的目標下,與美國進行談判工作。他也希望利用此次挑戰,化為臺灣的機會,推動「臺灣加1」,也就是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總統提到,他在去年520上任後,定位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為了讓企業立足臺灣,政府積極改善臺灣投資環境,並鬆綁法律、減稅,解決改善水、電、土地、人力、人才等問題,以及延長歡迎臺商回臺投資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等「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並推出投資抵減等措施,就是要讓企業在臺灣這塊土地深根茁壯。 總統表示,為了協助臺灣企業布局全球,政府積極與友盟國家簽訂投資保障協定,協助企業界到友盟國家布局。此外,也積極與友盟國家洽簽雙邊經貿備忘錄或協定,像是與美國洽簽「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分別與加拿大、澳洲、英國簽訂相關經貿合作倡議,就是希望臺灣可以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透過多邊解決貿易障礙問題,讓臺灣產品行銷全世界。 談及臺灣經濟成長,總統感謝產業界這幾年來共同打拚;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達4.59%,是亞洲四小龍第一,贏過日本、美國及歐盟主要國家,也高於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蔡前總統剛上任時,股市是8千多點,卸任時2萬多點,上漲超過150%。此外,近期也有許多國內外藝人在臺舉辦演唱會,代表臺灣經濟在各行各業努力下有所成長,並反映在各種面向上。 總統指出,經濟發展,稅收得以增加,政府將稅收用在幾個方向。第一,持續投資經濟,我們不僅持續改善臺灣投資環境、強化科技產業,也特別幫助中小微型企業。行政院提出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通路發展等三對策,並提出普惠貸款、租稅優惠及信保機制等三項配套措施,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持續發展。 總統接著說,第二,強化國防力量。因為地緣政治變化,我們要靠實力獲得和平,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透過強化國防力量的過程,發展國防工業,與友盟國家合作,讓臺灣智慧機械或相關產業得以升級轉型。 總統也提到,第三,強化社會投資。政府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0到6歲的小孩自己帶,政府每個月給予育兒津貼,第一胎5,000元、第二胎6,000元、第三胎7,000元。0-2歲幼兒托育補助,送托公共化托育機構每月補助第一胎7,000元、第二胎8,000元、第三胎9,000元;送托準公共服務者每月補助第一胎1萬3,000元、第二胎1萬4,000元、第三胎1萬5,000元。2-6歲幼兒就學補助,就讀公立、非營利及準公共幼兒園者,第一胎家長每月繳費分別為1,000元、2,000元、3,000元,第2胎、第3胎以上再優惠,政府共編列超過1,200億元經費,就是希望可以減輕年輕夫婦的負擔。 總統表示,政府也擴大高中職免學費範圍、拉近公私立大專學雜費的差距,並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提供每年1.5-2萬元的補助。他認為,教育非常重要,政府透過教育栽培人才,個人透過教育取得專業知識、改善生活,使國家變得更好,當經濟變好,國人稅收增加,國家在遇到疫情、地震等重大事件時,中央才有能力應變;或在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時,政府也才有辦法照顧受到影響的中小企業,並能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強化國防,確保國家安全。 訪賓一行由經濟部次長江文若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1日
總統與機械器具業者座談傾聽心聲 期盼共同團結合作化危機為轉機
賴清德總統今(11)日上午前往臺中與機械器具業者座談,說明政府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所提出的「五大因應策略」及「產業支持計畫」,並傾聽產業界的意見與心聲,希望讓政策更符合業界需求,以及未來臺灣產業發展需要,並期盼與產業界團結合作,將危機轉化爲機會,讓臺灣產業繼續進步,國家繼續向前行。 總統致詞時表示,川普總統當選後,即多次提出要對全世界每一個國家課徵對等關稅,總統府、行政院及所有政府團隊都有密切關注情勢變化,並做好各種情形的準備。因此,當川普總統在臺灣時間4月3日凌晨發布對等關稅政策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4日下午即率領行政團隊向國人說明產業支持計畫,提出「9大面向、20項措施、總經費880億元」,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面對川普總統關稅所提出的產業支持計畫。 面對美國提出的「對等關稅」問題,總統指出,他在4月5日及6日下午,分別在總統官邸與ICT產業及中小型企業代表進行座談。感謝各界理事長撥冗出席並提出寶貴意見,他也在兩次座談會後,以錄影方式針對政府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包括對美談判策略,希望臺灣比照《美墨加協定》(USMCA)的方式與美國談判,並從零關稅開始談起,期盼藉此機會加強臺美多年來的經貿合作關係。 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們也要對美進行採購,包括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以及工業、農業產品等,如果沒有平時的盤點與討論,行政院不可能在4月3日川普總統公布後,馬上就在4日下午提出對策。此外,他也相信臺中的機械器具產業,絕對有實力協助美國再工業化,臺灣有其重要性,希望在擴大對外投資時,也能強化臺灣的經濟及產業實力。 總統指出,美國長期關切許多國家出現洗產地的情況,我們也要藉此機會好好面對。政府與美國談判的策略和方向,就是從雙方貿易協定開始談起,並借助採購、投資、降低非關稅貿易障礙、解決洗產地等問題,盡力降低臺灣的對等關稅,相信產業都願意與政府共同合作。 總統說,政府第一時間就將臺灣的對策與計畫遞送至美國政府,並得到正面回應。美國政府已將包含臺灣在內75個國家的對等關稅先降至10%,臺灣也在美國政府第一批談判名單內。政府會做好準備與美國談判,確保國家利益、保護產業未來發展。 總統強調,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臺灣一定要繼續發展,經濟一定要繼續轉型、進步,這就是臺灣精神。臺灣不是沒有遭遇過難關,我們遇過2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危機,也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臺灣,但我們不僅度過難關,還讓產業體質進一步提升。在蔡前總統領導下,大家團結合作,讓臺灣經濟成長率達3%以上。因此,面對此次美國關稅,我們一定要嚴肅因應,他也希望大家團結,朝野能給予支持,相信定能度過難關。 談及日前提出的「五大因應策略」,總統說,未來全民智慧化時代來臨,臺灣經濟一定要升級,善用人工智慧,讓各行各業升級轉型、更具競爭力。另外,他在去年520就職演說時提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策略,也要利用此機會調整為「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將國家經濟發展策略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 總統接著說,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提出的產業支持計畫,或是他向國人報告的「五大因應策略」,一定都有不足之處。因此,他與行政團隊將進行產業座談,昨日卓院長赴桃園,今日他來臺中與業界座談,聆聽大家寶貴的意見與心聲,希望讓政策更符合業界需求,並且更符合未來臺灣產業發展的需要。 最後,總統感謝機械器具業者出席今日座談會,提供政府寶貴建言,共同因應此次美國關稅,希望讓危機轉化為機會,讓臺灣產業繼續進步,國家繼續向前行。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及經濟部長郭智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0日
賴清德總統於「彭博社」撰文闡明臺灣回應對等關稅政策的核心原則 強調臺美共享經濟與安全利益將克服國際經貿環境的動盪變局
賴清德總統以「深化臺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為題的投書,本(10)日刊登於「彭博社」,向全球讀者闡明臺灣對於臺美貿易之戰略思考,以及未來將透過對話努力排除雙方貿易障礙、增加臺美投資,並將關稅化解為零。 賴總統表示,臺美夥伴關係建立在對自由與民主的堅定信念,雙方歷年來並肩抵禦共產主義的擴張。此外,臺美是緊密經貿夥伴,除了台積電最近宣布在美國的高投資,臺灣也將努力強化在製造業及創新領域的雙邊合作。臺灣是貿易大國,長期目標將與各國建立公平及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因此,我國將持續鼓勵臺灣企業擴大美國等全球布局,也會致力深化臺美兩國之間的商業合作。 賴總統進一步表示,將以此精神回應美國川普總統的對等關稅政策,包括以降低臺美間所有關稅為共同目標,尋求重啟貿易談判;擴大對美在能源、農業、工業及軍售方面的採購;增加雙方投資量能;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以及鄭重回應美方對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商品違規轉運問題。 賴總統強調,這些行動形塑臺灣在變動的經貿局勢下前進的基礎路徑圖,將臺美經濟關係的挑戰轉化為經濟動能、韌性與策略調整的新機會。全球不確定性因中國的強勢擴張而日益升高,更緊密的貿易關係不僅有助健全經濟,更是區域安全的重要支柱。 賴總統表示,上述戰略奠基於對臺美長久友誼的承諾,對公平互惠貿易利益的堅實信念,以及對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堅定貢獻。未來有信心,臺美共享的經濟與安全利益,不僅能克服國際經貿環境的動盪變局,更將定義未來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彭博社」是美國知名財經新聞媒體,也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事務暨經濟金融政策期刊之一,針對全球重要商業、財經事件提供重要且深入的觀點分析及報導,影響力遍及各國政府、全世界企業與市場決策圈,長年以來被視為財經與商業報導的權威媒體,亦為全球國際與金融關係相關領域人士重要資訊來源,影響力廣泛深遠。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6日
總統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五大因應策略 強調政府會與民間合作 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廣出路
針對近日美國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對臺灣加徵32%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賴清德總統今(6)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政府會採取五項因應策略,包括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形塑「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聴之旅。並強調,面對當前挑戰,政府會與民間攜手合作,也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對策,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大家好。 美國政府近日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臺灣也名列其中,加徵32%,這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各國已經紛紛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預期全球經貿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臺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的挑戰,舉步必然維艱,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轉危為安。 這段期間,感謝社會各界提供寶貴的意見,政府極為重視,將列為決策的參考。 然而,如果冷靜、仔細分析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去年,臺灣對美國出口金額是1,114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23.4%,其他75%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往美國的產品,其中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就占了65.4%,這表示臺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臺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但我們要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臺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半個多世紀,臺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疫情衝擊等,一次又一次的嚴酷考驗,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更上層樓,也更具韌性。面對當前的挑戰,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夠支持,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