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47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7年11月05日
號次:第6829號
總統出席「全球女性科學家會議」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97年10月27日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應邀在「全球女性科學家會議」開幕典禮致詞,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各國女性科學家來台與會,並祝福會議順利成功。
總統表示,此次與會外國女性科學家包括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印度、中國大陸、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其中主講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凱勒博士(Dr. Evelyn Fox Keller)為《基因的世紀》(The Century of Gene)及《感受有機體》(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m)兩書的作者,而在會議開幕之前也舉辦資深女性科學家與年輕學者的特別會議,為兩者提供了極佳的經驗交流機會,而此次會議也將討論女性以科研為終身志業時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困難。
總統指出,一般來說,女性在觀察上更細心,思考更有洞察力,遇到挫折時也更為堅忍,這些良好特質對於科研工作者是必要的。他並引用美國耶魯大學每日新聞(Yale Daily News)本年5月1日的報導表示,過去40多年來,女性參與科學研究的比例已從3%提高到20%;而台灣的這項數字已由2002年的18.3%,到2006年的19.5%,行政院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有關女性申請的合格比例為6.3%,相較於男性申請者的5.7%,顯示女性的研究品質優於男性,然而不可否認的,女性在科研領域仍是少數。
總統也以台灣大學Lee Inn-in教授所寫〈My Growth, Struggle and Choice〉一文的觀點認為,該文明確點出女性科學家必須面對的掙扎與選擇,顯示社會與家庭給與職業婦女的壓力,包括:面對問題的態度、領域選項、事業規劃的困境、家庭與事業的衝突、婚姻與工作環境的適應、無法達到學術要求的挫折感、獨自研究的孤寂、職業婦女的憂慮以及面對兒女的罪惡感等。
總統並強調,政府完全支持女性參與科學領域,並將以實際作法,啟動性別政策及措施,例如將重點置於對性別主流化的瞭解、教育機會平等、培育潛力女性,以及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同時為符合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公約的規定,政府將制定兩性平等法,消除傳統上對職業婦女的負面觀感;在社會福利方面,政府也會檢討幼兒及老人照料服務,發展照料產業以及建立社區與社會支援體系。總統說,在政策決定過程中,我國已將性別平等的理念融入,也將納入性別衝擊評估、整合政府各部門的性別預算,有助消除對女性科研人員的阻礙與偏見,並藉以建立多元、容忍及自由的研究環境。
總統也表示,我們應給予女性更為寬廣與自由的空間,以展現才華、發揮潛能,如此才能進一步鼓勵更多女性從事與科學有關的工作,而女性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最終將對國家與社會作出貢獻,使得科技成為提升人類福祉的驅動力量。
總統並以家人為例說,女性勝於男性,而我國1946年所制定的憲法雖有性別平等規定,但實質平等的落實要到1991年修憲以後,我國國會女性立委比例達20%,台北市議會女性議員也超過三分之一,女性優異的表現,已有很大進步,確實也讓男性備感壓力。
總統最後祝福會議順利圓滿,與會人員在參與會議討論之餘,也能在停留期間多消費,相信女性在這方面的表現也遠勝過男性。
副總統出席「第20屆亞茈秅~會」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97年10月24日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上午出席在陽明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第20屆亞太生化年會」開幕典禮,以英文致詞,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訪賓遠來與會,並預祝年會圓滿成功。
副總統表示,年會的舉辦主要是向所有與會國家長年在生化科技所做的努力與貢獻,敬致謝意,今天現場有來自15個國家的貴賓,齊聚一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相當有意義。
副總統指出,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自1980年代早期開始,我政府即投入大量人、物力,推動生化科技成為台灣的「明星產業」之一,與台灣顯有績效的IT產業相互輝映。而現在他可以很驕傲地說,由於專家學者的努力,台灣在相關產業的表現十分亮麗,已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副總統表示,藉由此項年會的辦理,不僅可以進行意見交流,讓彼此在生化科技研發再上層樓,更可以結合成產業鍊,創造實際的利益,促進國家的繁榮與進步;他指出,我國科會已制訂生化科技區域合作計畫,期盼各會員國能加強互動,讓科學真正促進人類的和平、繁榮與福祉。
副總統最後再度感謝訪賓來台,並祝福會議順利進行,也請訪賓能利用在台期間,深入地體會台灣、瞭解台灣,並愛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