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691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4年08月17日
號次:第6646號
總統出席「灌溉台灣 與世界接軌-愛是幸福嘉年華」活動
中華民國94年8月7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出席「灌溉台灣 與世界接軌-愛是幸福嘉年華」活動,並致詞。
總統致詞後,偕同教育部長杜正勝、外交部次長高英茂等人,以奉茶方式表達對「教育百人團」的敬意,並將杯中所剩餘的一口茶,灌溉在排列成台灣的樹苗上,此外,總統也播種在國合會駐外技術團所捧、代表五大洲的泥土上,正式啟動了「灌溉台灣 與世界接軌-愛是幸福嘉年華」開幕儀式,象徵永續進行灌溉台灣與放眼國際的行動力。
隨後,總統一一頒發獎座給第1屆教育百人團當選人,並為第2屆準候選人及宣講團大愛計程車隊代表授旗,期許將「灌溉台灣」的精神繼續往外宣揚。
結束開幕儀式後,總統至廣場內攤位區與民眾同歡,並至南廣場參觀由本府主辦的「相招來畫總統府」寫生活動,民眾參與情形非常踴躍,現場洋溢歡樂氣氛。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的高興,看到這麼多在台灣與世界各個角落默默灌溉耕耘的伙伴們,齊聚在這個地方,以嘉年華的方式,將「灌溉台灣 與世界接軌」的行動與成果,一起用最熱鬧有趣的方式來呈現。
有句話說:「認真學、打拚做」,是台灣人從以前到現在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做事精神的寫照。台灣人不怕惡劣環境、努力工作的態度,是最讓人感動的。還記得去年,在這個地方,有一群來自全台灣各地的人,說要去灌溉台灣;他們有的是律師、有的是果雕師、有的是失傳技藝的老師傅,還有倒著跑的奇人、台灣盲眼阿甘、也有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當初阿扁非常的好奇,是什麼樣的力量把這一群毫不相干、不同職業的人聚集在一起,樂此不疲的做一些旁人認為是「傻事」的事情?他們告訴阿扁,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有許多值得灌溉的地方、值得傳承的事情,雖然他們只是小人物,做的只是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事情,但是他們希望憑著熱情與傻勁,來延續一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衷心地感謝教育部與公共網路文教基金會,將這一群人集合起來,用類似農耕隊的方式,深入台灣的每一個地方去作教育的傳承。這一群人的名字,叫做「教育百人團」,而他們在做的事情,一點一滴都是在灌溉台灣。「教育百人團」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藉由各行各業專業人士的奉獻與努力,來創造出全新的教育新版圖,發揮教學相長的新動力。
第1屆的教育百人團,一共有339個機關團體推薦報名,154位通過初審、104位進入複審,最後經由審慎的遴選程序提名了88位準候選人。這些候選人以長達一年的時間,個別執行他們提出的「灌溉台灣」挑戰方案,除了深入社區、學校教學之外,也秉持「以一傳百」的精神灌溉無數的民眾。他們在執行各自的挑戰方案過程當中,堅毅的精神感動了許多參與的民眾。共計全台灣舉辦了541場活動、號召了3133個宣講團,並且已經有超過200萬的民眾參與相關活動。第1屆教育百人團的正式成員最後總共有64位,這是台灣第1次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聯合推動的全民學習運動,有這樣的成績,阿扁感到非常的欣慰。
「教育百人團」灌溉台灣的行動,以農耕隊的方式持續進行,將經驗和智慧傳承給其他人,當然這也讓阿扁想到,台灣對外提供技術援助也已經邁入第45個年頭,40多年來,我們可敬的農耕隊隊員也是憑藉堅忍不拔的毅力,在外國的土地上展現我們台灣人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友好國家的人民除了從台灣農耕隊、技術團學習生產技術之外,也在這些團員的身上看到一股感人至深的堅持,他們看到台灣人為了讓國家在國際上生存,願意冒著戰亂與疫疾的危險,忍受和家人長久的分離,背負沈重的工作壓力,將不可能化為可能。我們的農耕隊、技術團也證明了只要我們有信心,大家一定能化困難為奇蹟。
目前在總統府所舉辦的「台灣對外技術援助45週年慶成果觀摩展」,以文物展示的方式,告訴大家台灣駐外農耕隊、技術團的故事,大家可以從這些文物當中,看到這些隊員、團員在烈日下揮汗工作的影子,也彷彿可以聽到,他們跟我們友邦國家人民分享收成喜悅時的笑聲。阿扁總是深深記得在出訪的時候,拜訪我們農技團的情形,看著團員們燦爛的笑容,握著他們因為工作努力而粗糙的雙手,阿扁知道這些團員有很多不為外人所知的辛苦,也很心疼他們。今天,國內的教育深耕與國外的技術援助,兩者的理念如此契合,讓阿扁深深感到:愛,是希望,愛也是力量。在座的各位,都是用愛來替人家創造幸福。
再過幾天,8月11日,也就是「阿扁總統電子報」創刊發行滿200期的日子,這份電子報已經和民眾建立起將近4年的感情,每一次出刊,也都代表著阿扁和大家的距離又更加地接近,因為阿扁可以和大家分享心情、溝通想法。每個禮拜四電子報的出刊都是阿扁的期待,為了慶祝這份成長的喜悅,總統府特別也在今天舉辦「2005相招來畫總統府」寫生活動,非常感謝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協助規劃這個活動。現場我們都已經看到有一些同學開始作畫或準備參加比賽,阿扁期許大家盡情發揮創意,把心中的總統府畫出來,同時也把今天在活動現場所感受到的氣氛、所體會到感人的人、事、物都畫下來,畫出「幸福」的感覺,也要預祝同學們都有不錯的成績!最後,阿扁要再次祝福每一位嘉賓、先進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幸福無限。
副總統出席「阿爸的新衫觀摩會」
中華民國94年8月7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出席由台灣衫全民推動聯盟在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所舉辦的「阿爸的新衫觀摩會」。會中除觀賞各界報名參加觀摩會的作品外,並於現場觀眾由48件作品中票選出20件代表作後,親自頒發紀念品,感謝設計者或提供者的共襄盛舉,並合影留念。
由於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父親節,副總統致詞時先祝福天下所有父親們佳節快樂,並表示,上午她在出門前突然想到,一生勞苦的父親因為農務辛勤沒穿過西裝,而現在台灣幾乎每位男士都穿西裝、打領帶,好像代表了身分地位,但在夏天卻是苦不堪言,因此3年前她就提出男士脫下西裝的構想,因為不僅對男士便利,對女士也有好處,至少辦公室不必因為男士穿著西裝而開強冷氣,讓女性同仁覺得冷涼,此外更可以節省不少電力資源。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台灣的用電量幾乎15%用在冷氣空調方面,但由於京都議定書已頒布,且日本小泉首相亦率先帶頭脫下西裝,隨後行政院謝院長也穿上代表高高屏特色的高屏衫亮相,而總統也做出指示推動綠色生活文化,其中台灣衫的推行就是重要的一環。
副總統表示,由於我們是個民主國度,不可能總統說要穿什麼,大家就跟著穿,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台灣衫的推動需要全民的參與,今天在父親節前夕舉辦觀摩會,一方面感念天下父親的辛苦,一方面也是期盼能為他們找出合適美觀且穿起來怡然輕鬆的服裝。副總統強調,今天的觀摩會經由公開票選,不僅符合民主程序,另一方面也能凝聚文化認同,她希望在場所有參與者,都能秀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穿出台灣、穿出男子漢」。
在行政院謝長廷院長及貴賓代表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主任胡澤民致詞後,48件觀摩作品以5人一組方式陸續進行走秀,包括企業界、設計師乃至年輕學子所設計的各式符合台灣衫意念服飾一一展現在觀眾眼前,雖然不是專業模特兒,但每位展示者的勇氣與落落大方的態度贏得現場熱烈掌聲。隨後並有6位立法委員貴賓包括李俊毅委員、莊碩漢委員、蔡同榮委員、柯建銘委員、尤清委員及林豐喜前立法委員等參加走秀行列,展現他們在問政之餘,輕鬆的一面。
在完成走秀節目表演後,工作人員即刻進行計票工作,此時副總統再度應邀致詞,她首先感謝大家提供如此精彩的服飾,讓大家盡情欣賞。她幽默地指出,30年前她提出新女性主義,今天則可能被指為「重男輕女」,因為台灣衫首先推行的是男性上班服,而不是女性服飾。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服裝分成幾類,包括國服、禮服、上班服、生活服及休閒服等,今天台灣衫則是由上班服起始,而在觀摩會展出的作品更融合了本土、傳統與創新風格,所展現的材質也融入高科技技術,顯示出台灣衫不僅本土,更是國際。副總統同時向現場來賓介紹本週六即將登場的「民主太平洋聯盟(DPU)」與會貴賓所將穿著的大會服裝,白色輕鬆的棉布,印有DPU字樣,並搭配象徵海洋精神的圖繡,展現十足台灣風味,也獲得熱烈掌聲。
副總統告訴與會來賓,今年9月17日中秋節前夕將推出新女性上班服觀摩會,她表示,傳說中嫦娥登月,然而現在嫦娥也要下凡來了,21世紀新女性要穿著什麼樣的工作服,希望大家能像今天一樣共同集思廣義。
副總統最後表示,英文的take off有兩種意思,一是脫下,一是起飛,希望台灣衫能為台灣男士脫下束縛,讓台灣起飛、進軍國際,讓我們的文化創意產業登上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