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60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3年06月23日
號次:第6582號
總統主持黃埔建軍暨建校八十週年慶典活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十六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陸軍官校主持黃埔建軍暨建校八十週年慶典活動,在聽取陸軍官校相關簡報後,並進行閱兵、分列式、校閱學生部隊。總統在致詞時也強調,「黃埔精神」的核心|「犧牲、團結、負責」,應該與時俱進,融入歷史的脈動,賦予嶄新的生命,更應該再注入「勇氣、信仰與信任」的新時代意義,以作為延續下一個八十年的新價值。
總統致詞內容為:
欣逢黃埔建軍八十週年紀念,阿扁很高興能夠以三軍統帥的身分再次來到高雄鳳山,與各位齊聚在黃埔的搖籃,共同見證黃埔光榮的歷史。剛才阿扁看到在場同學們陽光燦爛的臉龐、堅毅挺拔的身軀,以及整齊壯盛的隊伍,心中除了感動和欣慰,也讓我想起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一部重播的電影|「搶救雷恩大兵」。
今年六月六日適逢諾曼地登陸六十週年,「搶救雷恩大兵」就是以諾曼地登陸的歷史性D-Day做為故事背景,描述一支美軍特殊任務小組深入敵區、勇往直前,只為執行上級交付任務,救出雷恩大兵的英勇故事。阿扁特別記得小組救出雷恩時,排長臨終前向雷恩說的那一句話,他說:「你要珍惜這一切!」
黃埔建軍八十年,期間國家歷經了多次的動盪,從北伐到抗戰,從綏靖到台海,黃埔先賢犧牲奮鬥,用自己的鮮血,寫下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的壯烈詩篇,的確,我們真的應該珍惜這一切!
八十年前黃埔草創之際,中華民國仍處於軍政時期,外有列強侵略,內有軍閥割據,「黨國一體」的觀念深植軍心與民心。八十年後的中華民國,經過民主改革的洗禮及軍隊國家化的實踐,台灣已經是一個多元民主的社會體制。
我們擁有蓬勃又具有活力的族群;我們可以自由表達不同的主張;我們的軍人是以服膺國家與人民為己任,而非為一黨或個人而效忠;儘管民主仍不夠完美,我們仍然胼手胝足、同心協力致力於憲政體制的改造與民主的深化,這些都是我們要珍惜的成績和價值,也是「黃埔精神」必須持續精進的動力。
特別現階段中華民國仍然面臨對岸的威脅,這個威脅,除了是來自一個仍然以黨領軍、以軍領政,不符民主國家常態的威權體制之外,它更對中華民國的國家安全及在國際生存空間,構成最嚴重的傷害。因此,「國家一體」的觀念,絕對是維繫中華民國政府及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生命、安全與福祉最重要的要素。
所謂「國家一體」的觀念,指的是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軍,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軍隊,不管政黨如何輪替,都不能撼搖國軍「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中心信念。國軍要「為國家的生存發展而戰」、「為百姓的安全福祉而戰」、「為台灣的民主自由而戰」。簡單的說,誰要侵犯台澎金馬、誰要併吞中華民國,誰就是我們的敵人,這一點絕不能有任何的模糊和懷疑。
就像黃埔雖然起源於廣東黃埔,但是卻在台灣鳳山欣欣茁壯一樣,「黃埔精神」的核心|「犧牲、團結、負責」,更應該與時俱進,融入歷史的脈動,賦予嶄新的生命。阿扁認為,傳統的「黃埔精神」,應該再注入「勇氣、信仰與信任」的新時代意義,以作為延續下一個八十年的新價值。
從前的黃埔人,只見忠義,不見生死,犧牲自我的生命,成就國家民族的大義,這種「犧牲」的精神造就「嶽H精神」的偉大傳承。今天的黃埔人,身處不同的時空環境,更應該發揮「勇氣」的情操,不逞匹夫之勇,而是要能夠認清挑戰、堅持使命、意念清明、無畏恐懼、犧牲享受、體現民主,這樣才能捍衛憲法、保家衛國。
長久以來,「團結」一直是「黃埔精神」的核心標竿。從前的黃埔人團結在軍事領導者的指揮之下,馳騁疆場、忠實的完成任務。現在的黃埔人則是發揮「信仰」國家民主憲政體制的精神,保衛國土、服務人民。換句話說,「團結」精神的發揮,必須建立在「信仰國家體制」與「信仰憲政規範」的基礎之上,不會因為領導者的更迭,而產生「效忠國家」與「國家認同」的混淆,進而影響「敵我意識」的判斷,真正的團結,應該發揚反武力威脅、爭民主自由的傳統來愛台灣。
黃埔的第三個精神就是「負責」的精神。黃埔人從過往到現在,始終期許要對部屬負責,要對官長負責,要對歷史負責,所以黃埔人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力與執行力,向來值得稱許。領導固然應該要植基於「依法行政」、「依法行事」、「合理管教」與「嚴格紀律」的前提上,但是我們是民主法治的國家,一切作為仍然要符合法治,尤其不應拘泥於意識形態。成功領導的關鍵,在於領導者能否「視兵如親」,用真心誠意的信任來統御部屬,因此,「負責」與「信任」是一體的兩面,缺一不可。
阿扁身為中華民國的總統,深切知道台灣社會的穩定與繁榮發展,是責無旁貸的任務。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政府與人民的契約書,所以阿扁在五二○就職典禮的演說中,不但將「團結台灣」、「穩定兩岸」、「安定社會」、「繁榮經濟」等列為政府未來施政的首要目標,同時也對全體國民承諾,將依循現行憲法及增修條文的程序,完成憲政改造工程,以期在卸任之前交給國人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
憲改工程,不是「修憲」與「制憲」的文字之爭,重要的是,我們要透過「合憲」的程序,催生一部「新憲」。這部新憲法不會碰觸國家的主權、領土與統獨問題,而是以實現政府良好治理與政府體制改造為依歸,所以仍然是我們國軍必須全力捍衛的憲法,這是阿扁的承諾,也是大家共同要實現的理想,絕對不容外界予以扭曲。
阿扁接任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時也曾經宣誓「將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國家安全攸關人民福祉,尤其面對中共與日俱增的對台威脅之際,唯有超越黨派與個人私利才能強化自我防衛,也只有建立「有效反制」的能力,國軍才能「有效嚇阻」中共可能的軍事蠢動。
各位貴賓、各位中華民國國軍的生力軍們,我們正面臨一個新世代與新精神的復興!面對新的時代,我們必須重新發揚「黃埔精神」。這個新精神,承襲著老黃埔「犧牲、團結和負責」的成就和血汗,也賦予新黃埔「勇氣、信仰與信任」的使命和願景。讓我們共同努力,用具體的成績,驕傲地向我們的後代子孫說:「你們要珍惜這一切!」
最後,敬祝中華民國國運昌隆,黃埔精神永垂不朽,各位貴賓、各位家長、各位同學健康快樂!謝謝大家!
副總統召開「人權科技之旅」返國記者會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十一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召開「人權科技之旅」返國記者會,與國人同胞分享本次出訪的感想,並提出「經營新兩岸關係」的新外交戰略。
副總統表示,此行出訪可說是一場外交交響樂團的精采演出,是政府相關單位通力合作的結果,她擔任的只是指揮工作。此行圓滿成功,她首先對於相關工作夥伴表達感謝之意。
副總統並與大家分享此行的感想。她指出,此次出訪除了她個人進行訪問之外,也由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及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分別進行相關訪問,成果十分豐碩。在過境美國期間,訪團一行受到高規格接待,在過境拉斯維加斯時,便曾因為壯觀的警衛陣容而引起各國觀光客的留意與詢問,而過境舊金山時,三十七輛哈雷機車開道引導,壯觀的陣容也引起許多民眾的注目。副總統表示,在舊金山,下榻的FAIRMONT飯店,是當年簽署聯合國憲章所在地及舊金山合約的會場,深具歷史意義,當年簽署聯合國憲章的四十七國國旗仍懸掛在會場中,其中也包括中華民國的國旗,此外,在下榻期間,飯店大廳中也同時懸掛了美國國旗與中華民國國旗。「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些在在顯示了我國與美國關係的友好。
副總統並就此行訪問的結果,提出新外交戰略思維:「經營新兩岸關係」。她指出,我國的主要邦交國集中在中美洲,我們應透過太平洋,以全球化、區域化的觀點,經營新兩岸關係。在區域組織方面,以歐盟為例,歐盟結合了二十五個歐洲國家,已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區域聯合組織;在美洲,區域整合的趨勢也行之有年,目前幾個比較重要的組織,包括中美洲統合組織及美洲國家組織,後者含括加拿大、美國及南美洲,在規模上足以與歐盟抗衡。我國目前已是中美洲統合組織的觀察員,未來應在中美洲統合組織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對美洲國家組織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國與中美洲國家關係深厚久遠。目前中華民國與中美洲國家定期舉行高峰會,兩年舉行一次,一次在中美洲,一次在我國,去年即是在我國舉辦。此外,中美洲國家的副元首論壇去年也作成決議,邀請中華民國副總統成為永久觀察員。
有鑑於此,副總統強調,未來我國外交可朝下列方向推動:
第一、外交工作應有區域整合觀念,不宜各自為政。她建議日後可借重熟悉當地語言及區域政治文化的無任所大使,對該區域內的各駐外館處進行協調,以有效達成外交資源的區域整合。
第二、鼓勵產業東進、海外創業。副總統指出,國內因人口密度高、土地價格高及勞動成本逐年提昇,因此許多產業紛紛外移,目前雖然有許多台商西進大陸,然而在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未正常化之前,台商在大陸沒有保障,她強調,雞蛋不能只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因此她鼓勵產業東進,做好全球佈局。
第三、推行「雙贏外交策略」。副總統指出,我各邦交國國情不一、發展不同,我國對友邦的合作支援策略也該因應差異而不同。例如,薩爾瓦多土地肥沃,因此她將號召國內農村青年,以國際農場開發的方式,由薩國提供土地,我國提供產銷技術,進行示範性開發;哥斯大黎加則對我國科技發展深感興趣,我們可以台灣經驗協助哥國進行e化;瓜地馬拉擁有獨一無二的馬雅文化,安地瓜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我們可以號召國內人士一同為這個世界古文明的遺產而共同努力。她說,在民主、和平、人權之外,我國的科技與文化成就如能受到世界肯定,則台灣將成為本世紀全世界的模範生。
第四、繼續推動「拉丁情、台灣愛」的活動。副總統指出,相對於中美洲國家對於台灣的深入了解,我國對拉丁美洲國家的了解相當有限,為此,她也提出具體做法來促進雙邊交流,包括:鼓勵雙方大學生透過Email方式交筆友、邀請當地知名文化表演團體來台進行巡迴演出、定期舉辦拉丁農場活動展售拉丁美洲產品、鼓勵國人多多前往拉丁美洲國家旅遊等等。
第五、發起「送愛心到拉丁美洲」活動,鼓勵國人認養中美洲小孩。
副總統最後向國人預告,本年八月初將有「民主太平洋大會」系列活動展開,除了八月十三日開幕的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之外,月初還有世界青年菁英營的活動,邀請二十多國青年菁英前來,以促進青年的國際交流,這項活動也保留了一半的名額給國內有志青年,希望對國際事務有興趣的年輕朋友可以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