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695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3年01月07日 號次:第6558號

總統年終談話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發表年終談話,和全體國人在新的一年共同約定「顧台灣、拚幸福」的目標,並以「相信台灣」的信念和大家共勉。
總統年終談話內容為:
敬愛的父老鄉親、海內外國人同胞們,大家晚安:
又到了歲末年終的夜晚,幾個小時之後,我們即將和二○○三年道別,迎接二○○四年的到來。農曆的春節不久之後也要來臨,阿扁在這裡先跟全國同胞拜個早年,祝福大家:迎接大好年、安定大賺錢。
明年是猴年,閩南話形容小孩子叫做「猴囡仔」,因為是如此躁動不安、卻又充滿了活力。過去三年多,台灣民主轉型的過程,其實也是如此。
面對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很多人一開始都不太能夠適應,朝野之間難免會有選舉留下來的怨氣,兩岸之間一時也無法化解彼此的疑慮,但是如果我們拋開意識型態的對立,用冷靜、理性的心情來反省,其實是整個台灣社會已經歷經了一次民主的大轉型。
如果沒有政黨輪替,過去五十年盤根錯節的黨國體制不會瓦解。沒有政黨輪替,過去政府所犯下的歷史錯誤無法一一平反,政黨所侵占的財產也不可能歸還給人民。沒有政黨輪替,我們不可能看到司法的獨立、軍隊國家化和情治單位的法制化。沒有政黨輪替,台灣仍然充滿黑金、習慣賄選。當然,如果沒有政黨輪替,朝野政黨也不可能建立「非核家園」的共識,更不可能讓「公民投票」和「憲政改革」變成台灣社會的主流意見。
這些過去長期被壓抑的民主腳步來得如此之快,所以難免有些人無法適應,但是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因為兩千三百萬人民憑著意志和勇氣,已經踏出「民主台灣」的一大步。
過去三年多,儘管面臨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加上國際恐怖攻擊、反恐戰爭,以及SARS疫情的衝擊,台灣人民的韌性和打拚,還是在逆境中讓產業轉型復甦。也許有人到現在還在唱衰台灣、看壞未來,但是,讓我們客觀地想一想,如果這幾年台灣的經濟沒有進步,我們的外匯存底怎麼能夠從二○○○年五月的一千一百多億美元,增加到今年十一月底的二千零二十八億美元?如果我們真的對自己那麼沒信心,為什麼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比起大多數國家都要來得好?為什麼「世界經濟論壇」的二○○三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將台灣的排名列在世界第五位、亞洲第一名?
阿扁在這裡,也要跟國人同胞報告幾個數字。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雖然在第二季受到SARS的影響,但是第三季就提高到百分之四點一八,第四季更有將近百分之五的成長。失業率在今年的十一月降到百分之四點七一,為兩年半以來的最低,就業的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十一萬三千人。此外,攸關整體經濟發展的金融改革,三年多以來,一共打消了呆帳超過一兆元,而銀行逾放比也由九十一年四月時的百分之八點零九最高峰,穩定下降到九十二年十一月份的百分之五點○一。
數字如果無法傳神地描述台灣經濟發展的願景,那就讓事實來說話。國人同胞應該已經注意到,縱貫全島的高速鐵路全線土木工程,已接近完工,明年即將開始試車。支援中山高速公路的第二高速公路將全面通車,今年過年大家可以舒服、快速地回家團圓。北宜高速公路的雪山隧道終於貫通,大高雄地區的水質改善了,基隆河的整治全面動工。股市和房市的交易也愈來愈熱絡,大家都期待今年可以過個豐收的好年。這些都是「進步台灣」的事實,任何人都不能抹煞政府與人民共同的努力。所以,永遠不要低估台灣的生命力,更不能看輕自己的實力,只要有心,只要團結,我們一定能夠再創「繁榮台灣」。
「民主台灣」與「繁榮台灣」之所以可貴,在於兩千三百萬人民一直秉持著數百年前先民渡過黑水溝的精神,日夜匪懈地耕耘這塊屬於我們自己的土地,在這裡披荊斬棘、安身立命,並且持續進步、持續繁榮,讓太平洋邊的小小島嶼成為國際上無法忽視的重要角色。
台灣一直被國際社會當作一個成功的故事,而不是一個問題。我們感謝國際友邦長期對台灣民主的支持,以及對台海和平的關注。我們更要呼籲對岸的北京當局,公開放棄武力的威脅、撤除針對性的飛彈部署,否則,再多的鄉愁、再多的柔性訴求也無法拉近台灣人民的心。
透過理性的公民投票,來維護一個「和平台灣」的現狀,不但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基本人權,更是我們對後代子孫負責的作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創造繁榮、愛好和平,沒有理由強迫我們和後代子孫將武力的威脅視為理所當然,更不能將我們實踐民主、維護和平的努力當作「挑釁」。
親愛的鄉親父老、國人同胞,在民主轉型、世局變動的關鍵年代,台灣最需要的,是一股持續安定與改革進步的力量,來保護我們辛苦努力、得來不易的成果。所以,「顧台灣、拚幸福」是阿扁和全體國人在新的一年共同的約定。
逆境中,台灣人民依然挺進,依然以汗水厚植百年根基,理由只有一個:因為我們「相信台灣」。因為相信,所以沒有恐懼。因為相信,所以就有力量。因為相信,所以可以成就理想。面對全新的一年,阿扁願意以這樣的信念和大家共勉。
謝謝大家。並祝大家新年快樂。

副總統訪視桃園市公所、國立林口體育學院及林口長庚醫院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前往桃園市公所、國立林口體育學院及林口長庚醫院訪視,並分別向在場的桃園市里長、師生們及醫護人員闡述陳總統主張明年三月二十日舉辦和平公投的意義。
副總統表示,陳總統推動二○○四年三月二十日舉辦和平公投,是為了維護和平、避免戰爭,公民投票法第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當國家遭受外力威脅,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總統得經行政院院會之決議,就攸關國家安全事項,交付公民投票」,因為突發性的攻擊已來不及進行公投,但當國家遭受外來干預,有跡象顯示某國很可能對我國造成威脅時,即可援引公民投票法第十七條規定辦理公投,這是國與國間衝突時,為了避免戰爭,給予人民保衛國家的權利,不必動干戈,是以文明、最理性的方式表達人民的意志。
副總統強調,陳總統二○○○年就職演說中所提的「四不一沒有」的前提是中共不以武力威脅台灣,但是中共部署瞄準台灣的飛彈卻極具威脅性,何況中共部署飛彈不止於四九六枚,依照美國所測得資料,中共平均一天半完成一枚飛彈部署,至二○○五年預計有六五○枚飛彈對準台灣。由此可見,中共謀奪台灣的企圖非常明顯,但仍有許多國人渾然不覺,沒有危機意識,依然赴中國大陸觀光、投資。
副總統認為,十二月十七日歐洲議會通過禁止歐盟國家出售武器給中國大陸的決議,即是導因於陳總統適時提出反飛彈、要和平的公投引起國際矚目,歐洲議會鑑於中共始終不放棄對台動武,甚至持續對台部署飛彈,因此不僅未作出解除武器禁售的決議,更進一步限制歐盟軍售中共,這是陳總統把握時機,以勇敢、智慧、技巧的方式讓國際了解中共部署飛彈危及台海和平的真相。
副總統並表示,她對台灣社會三大現象十分憂心,一是人口長壽化(老化)、二是家庭結構改變,導致貧富差距擴大,以及外籍新娘日增所衍生的社會問題。她指出,台灣每一百人中有九.一一人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而且人口長期呈現負成長,可預見台灣社會青年人口比例將日漸下降,除了獨居老人增加外,未來平均二至三位青年人須撫養一位老人,日後政府及青年人的負擔將會日漸沈重;而晚婚、離婚、不婚人口日漸增加導致家庭結構改變,除了單純化外,人際關係也日益淡薄,而單薪、單親家庭因收入不如雙薪家庭充裕,貧富差距擴大將成為社會嚴重問題;而全球化的結果,婚姻對象已不限本國籍,目前台灣有三十萬外籍新娘│台灣新婦,而且愈往鄉間人數愈多,她們將是台灣下一代的媽媽,此外,台灣還有一萬個外籍女婿,以及所謂的大陸新娘│她們依照兩岸關係人民條例取得居留權之後,她們的大陸親戚即可以依親名義來台,她希望國人能針對這些現象及問題深入思考。
副總統隨後訪視國立林口體育學院時也受到師生們的熱情歡迎,副總統希望青年學子們享受青春活力的同時,也要關心國家大事,正視台灣刻正遭受中共飛彈威脅的嚴肅課題,她也勉勵全體師生更加努力,做台灣運動精神的代表,不僅在競技場合向國際進軍,也要為台灣爭取舉辦亞運,為邁向國際化作好準備,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
下午,副總統則轉往林口長庚醫院,並以「柔性國力」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副總統除闡述台灣在面對中共強大武力威脅所締造經濟、民主、和平奇蹟的柔性國力巨大力量外,並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寫給她的信函為例說明,台灣的柔性國力已被教宗詮釋等同於印度聖雄甘地非暴力(NO VIOLENCE)的重大意義。副總統並重申,要求中共撤除飛彈是天經地義,是為贏得國際的重視,是為了捍衛國家安全、台灣的尊嚴及人民的幸福,對於中共所稱飛彈是針對台獨份子,副總統也深不以為然,因為飛彈射擊難道有選擇性嗎?這就如同中共在世界衛生大會時指稱「台灣人民受到中國妥善照顧,不適合也沒必要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一樣是公然撒謊。
副總統強調,中共部署飛彈瞄準台灣,就是一種國家恐怖主義的展現,而陳總統適時提出反飛彈公投,不僅讓國際關切此一議題,也讓歐洲議會作出禁止武器出售中共的決議,這是不費一兵一卒,需要智慧、勇氣的外交戰術。
副總統最後並肯定長庚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在SARS流行期間堅守崗位,為國人所作的付出與貢獻,因為SARS來自中國大陸,她不諱言SARS就應正名為「中國急性肺炎」,她並再度呼籲國人在隆冬之際應注意身體健康及衛生習慣,不要讓SARS有可乘之機。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