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16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0年05月16日
號次:第6396號
總統接見殷海光教授遺孀殷夏君璐女士暨殷海光基金會成員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四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殷海光教授遺孀殷夏君璐女士暨殷海光基金會成員時,代表政府與人民對殷教授為台灣民主運動的犧牲奉獻,表達最高肯定及尊崇之意。
總統說,八十二年前的今天,發生了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五四運動」,那年同時也誕生了一位當代自由民主的先驅│殷海光先生。如今我們在這裡撫今追昔,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慨與追思。
總統指出,在臺灣政治思想和自由民主的發展歷程中,殷教授是一個具有長遠影響力的學者,在當時威權控制的社會環境中,他對理念信仰的堅持,確實發揮了種子的作用,慢慢地促成一股改革的力量,也為台灣的民主發展樹立了不朽的典範。
總統表示,回顧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深深烙印在國人心中的「白色恐怖事件」,的確造成許多無法彌補的悲劇,受難者家屬心中的悲痛實非言語及文字所能形容,而整個社會與國家也為此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所以他在去年五月二十日就職後,就宣布嚴禁情治人員針對特定政黨、特定個人進行情蒐,所謂的「政治偵防」已成為歷史名詞。此外,也提出「人權立國」的理念,推動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希望把「國際人權法典」國內法化,並且加強和國際人權運動與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總統深信,唯有建立一個尊重人權、推崇法治、堅持民主的體制,才能避免專政獨裁的復辟,白色恐怖的悲劇也才能永遠走入歷史。
總統認為在「五四運動」八十二週年的今天,如以今日眼光,來重新審視「五四運動」的真義,這個起源於「反封建、反帝國主義」,以「民主與科學」為號召的新文化運動,其真正的意涵應是「反省」而不是「反對」,唯有反省才能讓我們在傳統與現代、自我與他人的實踐準則中,得到更深刻而包容的平衡與方向。同樣的,「反省」也讓政府能夠坦然面對歷史事實,勇於承擔歷史責任。
總統說,我們有勇氣、有信心,攜手走出陰霾的過去,迎向光明的未來。希望歷史的悲情不再是籠罩國人心頭的陰霾,而是激勵國人開創美好前景的動力。他並代表國家、政府,再次向殷夫人暨家屬,致上最深的歉咎和最高的敬意。
殷夫人致詞時表示,殷教授在一九六九年九月十六日去世,他的大半生都處在「一個人」統治的時代,人民的思想、行動都被特務控制,當時的口號是反共抗俄,但實際上卻學共產主義控制人民,當局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人,因此,有很多人被冤枉、坐牢。而殷教授本著五四的精神,為自由、民主、法治而奮鬥,要求當局改革,卻受到誣判,被禁止在台灣大學任教,更被禁止赴哈佛大學擔任研究員。
殷夫人並感謝總統今天的接見,給予殷教授平反及肯定。她說,現在政府與執政黨給人民很多批評的空間,這些進步與成就,是百年來民主鬥士不怕威權,努力爭取而得。
總統則表示,殷教授在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九年間那麼惡劣的環境下,仍鼓吹自由思想,直到一九六O年雷震與傅正兩位先生被捕,這最後的十年,是殷教授最辛苦的歲月,鼓吹自由而失去自由,但他追求自由、民主、改革的決心卻從未改變。「教授不曾離開我們,雖然身體不在了,精神卻長存,永遠指引、陪伴菃畯怴v。
殷教授的女兒文麗小姐則再次感謝總統的接見。她說,她父親為台灣民主自由奉獻生命,今天得到了肯定,看到今日台灣自由民主的景況,實在得之不易,希望全國同胞要好好珍惜。
殷夫人、殷文麗女士、林正弘教授、陳宏正教授(殷海光基金會董事)、薛化元教授(自由思想基金會董事長)等上午來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總統參加第五屆全國「慈悲楷模」暨「義工媽媽」頒獎大會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五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第五屆全國「慈悲楷模」暨「義工媽媽」頒獎大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本人很高興能夠參加中華道統慈惠協會為慶祝九十年母親節所舉辦的第五屆全國「慈悲楷模」暨「義工媽媽」頒獎大會。首先,對各位得獎人表達由衷的賀意,並藉這個機會對所有致力於社會服務工作的團體及個人,表達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社會的祥和與安定,是國家進步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增進國民生活福祉的主要關鍵。「慈悲楷模」與「義工媽媽」選拔表揚活動,有激勵國人見賢思齊,樂善惠群,具有導引社會風氣,促進團結和諧的重大意義。各位榮獲表揚的慈悲楷模與義工媽媽均具有令人感佩的優良事蹟,不僅疼惜自己的家人,更發揮了傳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協助社會上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使他們都能得到較完善的照護。這種擴大層面的人性關懷,不但充實自己的生命,也為我們下一代的品德教育立下了良好典範,更為社會注入了溫馨的暖流,所以我們提倡「志工台灣」。而最令人欽佩的是,各位的作為是發自於心甘情願,並非出於某種義務,聯合國把新世紀的第一年—就是今年,定為「國際志工年」,也就是體認到,這樣的善良,必定是人類社會向上提升的力量。
隨著社會多元與開放,政府的施政工作項目日益艱鉅,尤其在「政府力量有限,民間力量無窮」的現實下,正有賴社會志工的投入參與,結合大家的力量,經由民間團體、公益團體、志工團體的推動,有效整合及靈活運用社會服務資源,健全社會服務的工作體系,也就是發揮民間無限的能量,彌補政府有限的力量,為政府施政提供強大的助力。
志工服務展現「甘願做、歡喜做」的慈悲喜捨精神,志工台灣是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當前政府除了致力推動經濟發展,建構法治社會,提升人權保障外,同時也積極從事教育改革,並加強各項人文建設,期能豐富精神內涵,激勵人性光輝,重建充滿人文關懷的和諧秩序。希望大家能繼續散播仁愛的種子,讓更多人心動、感動而行動,為我們良善社會的願景著上柔和的色彩。
在這裡,我要先向在座的各位媽媽、全國的媽媽,致上母親節的祝福,並再度恭賀各位得獎朋友,感謝所有的志工朋友。
總統出席慶祝九十年世界紅十字日暨志工團隊校閱大會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六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應邀出席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慶祝九十年世界紅十字日暨志工團隊校閱大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本人以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名譽會長的身分,應邀參加慶祝九十年世界紅十字日暨志工團隊校閱大會,和這麼多在平常犧牲奉獻、熱心助人的志工朋友們共聚一堂,一起慶祝這個有意義的日子,感到非常高興。首先,本人要對大家長期本於紅十字博愛、服務與人道的精神,致力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的熱忱與貢獻,表達由衷的敬意與嘉勉。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是一個國際人道志願救援組織,近年來,更秉持紅十字人道關懷、中立公正、志願服務等基本信條,深入社會各階層,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無論在協助辦理兩岸民間尋人、通信及探親服務,或是在推動國內急救訓練、居家照顧、急難救助等社會工作,均有良好的成效,深獲各界的肯定與嘉許。尤其在九二一賑災過程中,不僅提供災民衣食住行緊急需要的服務,同時更透過國際紅十字會組織與國內善心人士募得鉅額善款,認養災區學校重建工程與興建組合屋等工作,並持續關懷災民心靈的重建工作,本人深表敬佩。
中華民國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一向樂於發揮國際守望互助的精神,貢獻我們的力量,參與國際社會相關的救援行動。而透過紅十字會最近對薩爾瓦多、印度、外蒙古等地區的賑災募款活動,讓我們在國際救援體系中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係,對於我們落實以非政府組織進行國際接軌的外交工作,有很積極正面的意義。
二十一世紀是健全社會福利制度,落實社會服務工作的世紀,為響應聯合國將二○○一年訂為「國際志工年」,立法院已在日前三讀通過「志願服務法」。相信經由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將各界的資源和力量,加以有效整合及運用,必能發揮無限的能量,讓愛心與關懷散布在社會各個角落。本人衷心地期盼,紅十字會在陳會長的卓越領導下,繼續秉持博愛服務的精神,運用新觀念、新思維與新做法,持續造福與關懷需要幫助的人,為建構一個溫馨祥和的社會,做出具體貢獻。
最後,敬祝大會圓滿成功,各位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總統參加全國工業發展會議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七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第四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第四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於今天舉行,本人很高興能應邀出席,與各位工業先進齊聚一堂。各位都知道,?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