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96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0年08月29日
號次:第6414號
總統接見九十年全國模範公務人員代表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十七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九十年全國模範公務人員代表,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有機會和大家見面,感到非常高興,各位都是因為在工作上有卓越表現和特殊貢獻而當選九十年全國模範公務人員,本人在此要向各位表達最高敬意與誠摯賀忱。同時,也要藉這個場合,提出一些個人見解,與全國的公務人員同仁共勉。
中華民國政府的全體公務人員,應該要體認到,這是一個民主的時代,也是全球化的時代。民主時代的政府,全球化時代的政府,從上到下,從政務官到事務官,整體政府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服務」二字。在民主的時代,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在全球化的時代,政府必須要與民間「共謀策略,因應環境,尋找定位,創造競爭優勢」。
或許有些公務人員會認為,政府和民間「共謀策略,創造競爭優勢」,是政策與法令制訂的層次,是政務官與立法院的事情,與廣大的公務人員無關。公務人員只要奉公守法,一切依照規定辦理,就算把工作做好了。事實不然,依法行政,只是施政的基本原則,並不是施政的最高標準。公務人員奉公守法,固然可敬可佩,值得肯定與嘉許,但並不是就代表已經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完美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今天的世界,是一個不斷在變動、不斷在進步的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政策、法令,可以面面俱到,甚至完全掌握未來的發展。然而,民眾的需求,不斷地提高;產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家的發展,也遭逢更嚴苛的挑戰。政策制訂者與立法者,不可能每天修訂法令,來因應急速變遷的環境;也不可能把法令制訂得很細密,細密到能夠指導每一個公務人員執行的細節。
政策與法令,是一個架構,架構底下有空間。這些空間,就是要讓執行者,也就是我們的公務人員,能夠因應急速變遷的潮流與環境,能夠針對千變萬化的具體個案,來運用熱情,發揮創意,做出最適當的處置。
同樣的一套法令,在不同的公務人員執行之下,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什麼樣的因素,會造成這中間的差異?就是本人一再強調的「服務精神」。公務人員如果缺乏服務精神,就會被綑綁在法令的架構上,動彈不得;公務人員如果有服務精神,就會以民眾的需求為導向,急民之所急,「為民眾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法令,而不是用法令來造成民眾的問題」;也就是說,法令是用來服務人民的,絕對不是用來拒絕為人民服務的,如果法令沒辦法符合人民的需求、拒絕服務人民,那就是法令本身有問題,必須檢討、修正,但法令的修正曠日廢時,就必須要靠公務人員在政策與法令的彈性空間裡來創造國家未來優勢,所以我們全體公務人員就是國家未來優勢的創造者,這點非常重要,提出來與各位互相勉勵。
各位都是由各機關遴選出來的菁英,無論是在品德操守或工作表現上,都可以作為全國公務人員的榜樣。各位就是最具服務精神的公務人員代表。在此,本人希望各位得獎人在回到自己工作崗位後,能夠傳遞經驗,發揮影響力,建立以服務為核心價值的現代化為民服務的政府。
九十年全國模範公務人員代表上午由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考試院院長許水w、考選部部長吳容明、考試院秘書長許慶復及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朱武獻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總統贈勳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薄瑞光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頒授「大綬景星勳章」給即將離任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薄瑞光(Raymond F. Burghardt),以表彰他在促進中美兩國實質關係方面所作的付出與貢獻。
授勳典禮是於上午十一時在總統府舉行,薄瑞光夫人(Susan Burghardt)、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副秘書長簡又新、外交部次長邱榮男及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官員等在場觀禮。
授勳儀式首先由禮官宣讀勳章證書,接著由總統為薄瑞光佩掛勳章,先佩綬帶,繼掛正章;授勳後,總統並向薄瑞光握手致賀,觀禮人員則鼓掌致意。繼由總統及薄瑞光致詞,隨後,觀禮人員並一一向薄瑞光致賀。
總統在致詞時表示,能夠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頒贈勳章給薄瑞光,他個人感到非常愉悅,這個勳章正表彰薄瑞光在台灣任職期間對於促進中華民國與美國實質關係所作的付出與貢獻。
總統並說,今年五月他個人率團訪問中南美洲友邦過境美國時,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曾告訴他,目前是中美兩國關係最好的時刻,總統進一步說,這項成果是很多人共同努力得來的,但不可否認的,在薄氏領導下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居功厥偉,他個人至為感佩和感謝,他並期許,未來兩國實質關係能更為強化。
總統也祝賀薄瑞光能更上一層樓,即將出任美國駐越南大使,他表示,台灣與越南近在咫尺,希望薄瑞光日後也能返台渡假並看望在台灣的好朋友。
薄瑞光在致詞時則首先感謝總統親頒勳章,他表示這份贈勳其實在表揚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的所有同仁,而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代表的是台灣人民忠實朋友的美國人民,因此這份勳章也是為美國人民頒發的。
薄瑞光也指出,他對台灣的發展非常欽佩,因為在台灣人民努力打拼與辛苦經營之下,創造了民主繁榮的社會,他說,大家都能瞭解台灣人民的挫折與期待,而世界上仍未給予台灣人民應有的重視。
由於服務期間適逢中華民國第一次政黨輪替及美國更換領導人,兩國關係的發展均能順利渡過,使彼此關係能更為成長和持續,對此,薄瑞光並感到榮幸,他也對中華民國政府的開明態度,給予正面的評價。
薄瑞光也指出,美國與台灣的關係非比尋常,雙方雖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大家都知道是密切而重要,他說,祇要雙方持續遵守此一不尋常關係的規則,此一關係即能成長茁壯。
總統參加第一屆「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日
第一屆「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今天下午在總統府舉行,陳總統水扁先生除親自頒獎給四十二位得獎同學外,並肯定他們在德、智、體、群、美等五育的優異表現。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我們要頒發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第一屆的「總統教育獎」。這個史無前例的「總統教育獎」是個人在去年就職之後所提倡而設立的,希望能夠藉由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力量,來協助、鼓勵在困境中勤奮向學的孩子們。非常高興,在教育部與公共網路基金會的推動之下,「總統教育獎」終於能夠實現。
雖然「總統教育獎」的設立是去年提出的,然而這個獎項所代表的精神與用意,則是個人長年以來的一個心願。阿扁出身貧困,從親身的成長經驗裡,能夠深深瞭解,一個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用功上進的孩子,要面對多少的煎熬和折磨。同樣的,阿扁也曾體會,來自社會的肯定,對於在困難中奮鬥的孩子,會產生多麼大的鼓舞,多麼深的影響。
阿扁的求學過程裡就是靠著一份一份的獎學金,而能在貧困的家庭經濟下完成學業;也是靠著一張又一張的獎狀,用漿糊貼在牆壁上,而能夠不斷地肯定自我,建立信心。因此,為了回饋與感念的一份心意,個人在就職總統之後,就立即提倡設立「總統教育獎」。
我們的「總統教育獎」經過了三個月審慎的評選之後,產生出全國各縣市一名國中、一名國小的應屆畢業生代表。這次獲獎的同學最重要的精神除了「五育」均衡的表現之外,在艱困環境中還保有一顆努力向上的心。阿扁聽說,我們的評審委員在閱讀這些同學的推薦資料的時候,是一邊讀一邊掉眼淚的,因為他們的成長故事實在太令人感動了。阿扁也知道,還有許多同樣優秀、同樣上進的孩子,由於名額的限制,沒有進入今年最後的獲獎名單。我們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要知道,我們沒有忘記大家,我們也同樣地肯定各位,和鼓勵各位。
教育的本質,和生命傳承的意義是相通的,生活中各行各業都是需要傳承的精神,來進行一場「愛的接力賽」。把從上一代手中接過來的愛心與信心,交到下一代的手上。就像這些孩子們,能突破困境、樂觀進取之外,還能夠熱心助人、關懷他人,不但在學校是同學的楷模,日後必定也能夠為國家社會貢獻良多。我們來看其中幾位同學的簡歷,真的讓人非常感動:
高雄縣美濃國中的邱明媜,因為骨癌,左手、右腳被截肢,但她並不因殘廢而自暴自棄,仍樂觀進取、奮發向上,以優異成績考上高雄女中。
台北市雙園國中的王思淳,家境清寒,曾困苦到在廟裏過日子,她艱辛的成長,卻在這九年中獲得一百二十多項的獎狀、獎盃及獎座,讓大家對她另眼相看。
台北市仁愛國小陳奕修,最近剛剛榮獲世界數學邀請賽的一等數學獎。他不因為顏面傷殘而氣餒甚至退縮、躲藏,連續六年的十二學期都獲五育績優獎。他更不斷走出戶外,到博愛院、老人院去幫忙照顧老人。
桃園大溪鎮仁和國中的成雨生,自小就因身體缺殘被父母親遺棄,經大溪僑愛佛堂收養,成雨生始終樂觀進取、不自怨自艾,刻苦向學,表現優異。
苗栗縣明仁國中湯翊羚的家境貧寒,父母親都是傷殘,是苗栗縣家扶中心長期扶助的對象。但從小聽話用功讀書,也曾贏得日本世界兒童繪畫比賽金牌獎。
宜蘭縣光復國小的江至展下半身癱瘓,每天由父母推輪椅上學;員山國中的黃淑玲不受家境貧困打擊,到麵攤打工賺學費,他們都勇敢面對人生。
嘉義縣義竹國中翁采鳳,罹患先天性白內障視力不良,她父母也都領有殘障手冊,但不向命運低頭,努力向學,雖沒錢補習,卻成績優異,名列前茅。
其他的每一位同學也都有不同的特殊背景,和面對艱困的歷程。相同的是,這些孩子們,都珍惜所擁有的有限資源,懂得回饋與感恩。所以為了讓每一個想讀書的人都有機會讀書,今年第一屆「總統教育獎」鼓勵的對象是國中、小學的應屆畢業生,明年將擴增到高中的部分。讓他們在邁入另一個學習的階段時,能夠得到適時援助,以便專心於課業。
愛的接力賽,一棒還要傳給下一棒。今天,這份榮耀,從阿扁的手中,傳給這四十二位同學。我們也期盼大家,明天都能夠成為傳遞榮耀的人。
總統主持「經濟發展諮詢會議第二次分組共同召集人會議」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上在總統府以主任委員身份主持「經濟發展諮詢會議第二次分組共同召集人會議」,除聽取全體委員會議相關事項簡報外,會中並就如何有效落實經發會共識,提振經濟信心進行討論。
總統在結語時並表示,我們有責任繼續「放大共識,化解歧異」,讓人民對朝野合作穩定政局恢復信心;而在經發會產生共識結論後,他也將秉承經發會「展現誠意、積極協商、去異存同」的精神,繼續推動朝野政黨的進一步合作,讓經發會的結論能夠落實。
總統並強調,經濟發展的信心基礎來自於穩定的政局、穩定的投資環境以及穩定的勞資關係。經發會最後的共識和結論一旦形成,必須透過理性的朝野溝通機制、良性的行政立法互動、以及全力以赴的行政團隊來加以逐項落實。相信朝野政黨都能夠體會全民一起拼經濟的決心,也希望大家能夠給站在第一線負責貫徹結論、落實共識的行政部門多一點督促、多一點鼓勵。
總統致詞全文內容為:
首先感謝大家的辛勞,更感謝大家的指教。過去十幾年來,台灣經濟問題的主要癥結,出在經濟結構轉型的不順利。台灣的傳統產業,由於全球低工資國家的加入競爭,從八○年代起就逐漸失去優勢。原有企業想要升級卻因規模過小,缺乏創新發展的能力;想向外尋求更低的生產成本,卻受限於緊張的兩岸關係。至於以資訊電子為主的新興產業,也因美國及國際景氣衰退,使得科技產業的營收衰退,傳統產業更是雪上加霜,加以長期累積下來,金融業的逾放問題,使台灣整體經濟面臨極大的挑戰,這個現象用一句話來形容是「慢性的產業更年期,碰上急性的國際景氣感冒」。
經濟上,面對長期與短期的雙重挑戰,政治上又遭逢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朝野易位,政治權力結構調整,政策運作也重建秩序,這種重大的變革帶來社會很大的不確定感。無可諱言的,因為朝野都在學習新角色,所以第一年朝野的表現,確實都未能讓人民滿意,也未能讓人民放心。因此,如何建立朝野良性的互動關係,建立台灣發展定位的基本共識,便成為當前提振經濟信心的關鍵因素。
很欣慰,這一次經發會終於跨出朝野合作的第一步,討論出許多具體的共識與結論。這一步看來容易,其實付出了許多人的心血。輿論界從最初的不看好,到目前成為媒體每天的重點新聞,社會大眾也對經發會逐漸產生信心,並抱持極大的期待,我們有責任繼續「放大共識,化解歧異」,進而讓人民對朝野合作穩定政局恢復信心。經發會能順利舉行,證明很多事需要先放空自己、展現誠意,有接觸才能化解誤會、懷疑與敵意。一旦坐下來談,我們會發現,看來南轅北轍的政黨或個人其實共識遠多於歧見,無可化解的差異其實少之又少。
經發會到目前為止,在各位諮詢委員的努力下,台灣下個十年的經濟戰略共識已經逐漸浮現,這個主軸願景就是「創新發展知識經濟、互惠推展兩岸交流、佈局競逐全球市場」。分項來說,在產業經濟上要「產業突破創新,經濟全球佈局」;在兩岸上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在勞資關係上要「建立夥伴關係、勞資共存共榮」;在投資環境方面,要推動「擴大基礎建設、積極法令鬆綁、徹底改造金融」。
阿扁在經發會產生共識結論後,將秉承經發會「展現誠意、積極協商、去異存同」的精神,繼續推動朝野政黨的進一步合作,讓經發會的結論能夠落實。個人也要再次強調,經濟發展的信心基礎來自於穩定的政局、穩定的投資環境以及穩定的勞資關係。經發會最後的共識和結論一旦形成,必須透過理性的朝野溝通機制、良性的行政立法互動、以及全力以赴的行政團隊來加以逐項落實。相信朝野政黨都能夠體會全民一起拼經濟的決心,也希望大家能夠給站在第一線負責貫徹結論、落實共識的行政部門多一點督促、多一點鼓勵。在朝野攜手合作、全民同心協力之下,我們一定能夠用最短的時間,通過最嚴厲的考驗,重新建立台灣的信心、人民的信心。
阿扁相信,今日各位奉獻心力參與的經發會盛會,明日的歷史一定會詳實的寫下大家的辛勞。讓我們一起努力,開好會議、作出結論、朝野合作、落實共識,相信全國民眾必能恢復信心,以達成「根留台灣、佈局全球」的定位目標。今天的會議,前後約有二十人次的踴躍發言,方才也聽到行政和立法部門充分說明將透過程序分工合作具體落實經發會的共識和結論,對於這樣的意志和決心,令阿扁非常敬佩。至於分組會議要獲致共識或結論是不容易的,而這些共識或結論要在全體諮詢委員會議中獲致支持,有待繼續努力,而個人也希望看到一些分組會議中的多數意見,還可以在全體會議中經過協調溝通,和在副主任委員及所有諮詢委員的努力下,能得到更好的成果。
有些議題也許是見樹,還沒辦法見林,但是有關政策、定位、策略、目標等各方面,相信在蕭副主任委員萬長八月廿二日下午所主持的會議中,能夠集思廣益,補分組會議之不足,不僅是見樹,也能見林,不僅只有短期目標,更能兼顧中長期方向。另外,大家今日的發言有關本人的部分,阿扁也會好好思考,在全體諮詢委員會議中,做出具體的回應。再次謝謝大家!
今天晚上出席會議者包括:蕭萬長、張俊雄、王金平、辜振甫、王永慶、饒穎奇、沈富雄、賴士葆、張昌吉、黃清賢、陳菊、于宗先、殷琪、林信義、吳榮義、施振榮、蔡英文、麥朝成、張忠謀、賴英照、曾巨威、辜濂松、顏慶章、游錫、邱義仁、陳博志、陳哲男、簡又新等。
總統接見「日華交流教育會」訪華團團長小田村四郎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二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強調,學校教科書應忠實記載史實,不應有任何扭曲與篡改。大家同樣做為地球村、世界村的一份子,對於普世價值與信念是沒有國界、疆域與種族之分,都是愛好和平、拒絕戰爭的。
總統進一步表示,任何國家發動戰爭絕對是為人類帶來大災難,是對世界和平的最大破壞,為世人所不容,必須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要向世人、歷史來負責;我們必須正確面對歷史並且忠誠面對戰爭行為,不能有任何藉口,找出所謂發動戰爭的正當理由,因為任何戰爭的發動都沒有正當理由,都是為世人所不容。對於歷史事件、戰爭行為我們也必須以前瞻性的眼光與視野來看待這些過去的事件與作為,希望未來歷史不會再度重演,要記取歷史教訓,才能為世界和平、人類幸福帶來更多的福祉與貢獻。
總統是在接見「日華交流教育會」訪華團團長小田村四郎時,作了以上表示。小田村先生今天上午由外交部次長邱榮男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游錫也在座。
總統說,非常歡迎小田村先生率領「日華交流教育會」訪華團來華訪問,並恭喜他自一九九五年開始出任日本拓殖大學第十六任總長;而拓殖大學自一九○一年成立以來,已培育出許多國際人才,在學術、文化具有領先的地位,並與我國東吳大學有姊妹情誼,是我國許多莘莘學子所嚮往的綜合大學。
小田村先生則表示,避開戰爭、堅守和平的重要,相信沒有人會有其他意見,在拓殖大學校歌中就有一句歌詞:「去除人類對種族、膚色、血緣不同的歧視」;但,為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主權,國與國之間有可以讓、也有不可以讓的地方,例如對於歷史的認定與如何慰藉為國犧牲的人民,每個國家都可以自己做決定,當然也必須顧慮鄰國人民的感情。小田村先生認為,日本媒體對中共、韓國的報導太過突出,該國政府與媒體應多注意台灣人民的存在,因為台灣和日本是息息相關的。
總統也告訴小田村先生,任何主權獨立的國家都竭盡所能在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就像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恪遵憲法並捍衛國家主權,但絕不能用戰爭的手段來達成這個目的,剝奪其他國家的權利,這種侵犯的行為是不對的,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正當化。
總統認為,歷史的真象只有一個,絕對有一個客觀的事實存在,不容扭曲與篡改,任何國家對歷史事件的描述、記載、評論也不能違背普世認定的客觀標準,這是當事國應有所面對與省思的地方。而當事國也應勇於面對戰爭行為的歷史,面對鄰國、受害國的不同立場與感受,不應將他們的反應解讀為過激,而應予尊重,並記取歷史經驗與教訓。
總統表示,台灣與日本近在咫尺,關係密切,歷史悠久,大家應該珍惜這樣的基礎,繼續加強雙方的合作與交流。總統也肯定「日華交流教育會」對兩國民間交流所做的努力與付出,以補雙方正式外交的不足,也希望該會能繼續為中、日兩國的學術、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統接見中華民國橋藝協會參加「第四十屆亞太橋藝錦標賽」代表隊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三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中華民國橋藝協會參加「第四十屆亞太橋藝錦標賽」代表隊,並對選手們在比賽場上的優異表現,表達肯定與嘉勉之意。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非常歡迎能在總統府與橋藝界的優秀代表見面,尤其中華橋藝代表隊在今年六月前往新加坡參加「第四十屆亞太橋藝錦標賽」過關斬將,擊敗其他九個國家的二十四個代表隊,榮獲公開組冠軍,女子組季軍、青年組殿軍,同時取得亞太地區代表權,這些漂亮的成績,不但為國爭光,同時再次激勵國內橋藝發展,本人在此要先向諸位表達嘉許與祝賀之意。
中華民國橋藝協會於民國五十八年正式成立,歷來,在亞洲及世界上都有相當的地位,這樣的熱潮,是由於各橋藝社、各學校社團的向下紮根與向上發展所致。而過去的輝煌和未來的蓬勃如何焊接起來,正有賴於橋藝協會的活潑經營。
國人們常常聽聞沈君山博士或張忠謀董事長閒情逸致地感受橋藝的迷人,但這其實是來自於他們用心體會後所散發出的氣質,也是本人之所以衷心希望各位能夠予以維繫,並持續激發國人對橋藝的熱情。
因為,橋藝是一種需要在心智上具備精密計算的科學性遊戲,相對於以大量的視覺或肢體刺激的「娛樂」取向,我們有許多傳統性娛樂正有著這種講究智慧的特質,需要大家積極發揚;另一個可貴之處是橋牌本身的遊戲規則,有位傑出的世界選手曾經說:「義大利藍隊的秘密,在於我們是個團隊,而非三個對或六個人。」橋藝仰賴著和隊友的溝通默契,並非只求個人、獨家的勝利,這樣的「夥伴關係」,更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精神。
人不可無癖好,「無癖則無情」。嗜好和興趣的培養,是讓一個人之所以更活躍、更有創意的來源,這同時也在維持社會教育的多面向,是鼓勵繼續吸收知識、不停止思考、不停止學習的重大意義。因此,如何從年輕朋友和學校社團發展,還需要在座傑出選手與工作同仁,用更活潑的帶動經營,讓我們的社會,不僅充滿著高手的技術,還洋溢著高手的風度。
副總統為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辦公室啟用揭幕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十七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前往台北市辛亥路麗園大廈,為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辦公室啟用揭幕,並簡短致詞。
副總統表示,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自本年四月成立以來,終於有了自己的家,成家之後就要開始積極立業,而女性的柔性力量可以做很多事情,尤其可著力於世界和平維護的工作,昨天圓滿結束的「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邀請六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與會,其中就有兩位是女性,對愛爾蘭的和平及全球地雷的掃除有很大的貢獻。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到目前為止,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戰爭是由男性所發動,而戰爭中婦幼的死傷卻佔三分之二,女性與其在戰後哭泣,不如勇敢站出來防止戰爭的發生,讓女人一起牽手開創和平的新世紀。
副總統也期勉婦女團體多關懷離島,致力在台灣和各離島之間搭起同心橋,讓金門、馬祖,蘭嶼、綠島、小琉球等各離島與台灣接軌、與世界接軌。
副總統分別接見荷蘭國會議員范伯倫及約旦國務部長曼尼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十七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總統府分別接見荷蘭國會議員范伯倫(Hans van Baalen)及約旦國務部長曼尼(Musa Al Ma, ani),副總統對他們遠道專程來台參加「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表示誠摯歡迎和由衷感謝。
副總統接見范伯倫議員時表示,中荷兩國經貿關係原本密切,希望雙方在現有良好的基礎上,彼此分享經驗,繼續增進各方面的交流,尤其能加強生物、電子等高科技方面的合作。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歐洲各國的整合相當成功,歐洲聯盟各會員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台灣極為重視與歐洲的關係,希望陳總統能順利前往丹麥領取「自由國際獎章」,並順道訪問歐洲各國。
范伯倫議員對副總統從政傑出的表現極表推崇,並認為由她發起的「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圓滿成功,能有此機會讓國際愛好和平人士齊聚一堂,為世界和平發聲,實深具意義。
隨後,副總統接見約旦國務部長曼尼,就中約兩國的關係廣泛交換意見。
曼尼部長對「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順利圓滿成功,也一再表示稱讚,他認為,此一活動對整個世界都深具意義,尤其戰火不斷的中東地區,最需要和平和安定,更應舉辦類此的活動。
曼尼部長也表示,副總統為和平所付出的努力,令人感佩,他返國後,一定將此間所見所聞向約旦國王和總理報告,希望約中兩國能繼續加強各方面的交流。
副總統對曼尼部長遠從中東來台與會,感到非常高興,她說,和平是超越國界的,約旦與中華民國雖無邦交,但雙方關係一向良好,她對約旦一直非常嚮往,希望有機會能夠前往訪問。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與其為戰爭哭泣,不如為和平吶喊,希望藉由此次「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讓和平的種子撒遍全球,也讓和平的鐘聲響遍中東,而可以撐起半邊天的婦女,其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希望中東婦女也能參與和平的締造。
副總統也請曼尼部長協助促成約旦婦女代表來台訪問,以加強兩國婦女團體的交流,同時也請他返國後,代向約旦國王及總理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