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752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0年09月05日 號次:第6415號

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四日

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二十四日起連續三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陳總統水扁先生於今天上午參加開幕典禮,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對這塊土地,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有無法逃避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一起扛起責任、重建信心,打造台灣新世紀的經濟基石,為後代子孫創造嶄新格局的新未來。總統也說,這三天的會議他一定會全程參加。
總統開幕典禮致詞全文為:
深耕台灣、佈局全球—新世紀國家經濟發展戰略
今天,在全國人民殷切的期盼下,來自朝野黨派、社會各界的諮詢委員齊聚一堂,共同召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一起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共識、擘劃國家前進的新方向,阿扁首先要對各位副主任委員、各位召集人及全體諮詢委員過去這一段時間的辛勞與奉獻,表達最高的敬意和十二萬分的謝忱。
今年的五月十八日,阿扁提出「召開經發會、全民拼經濟」的構想,原本各界也有不同的雜音。但是在全國民眾的期待,以及朝野政黨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經發會終於能夠順利舉行,也不負眾望的陸續端出了豐碩的成果。五個分組會議經過深入的討論與激烈的辯論,提出了三百多項的共同意見,大家的心血結晶相信全國的民眾都有目共睹。回顧經發會召開的過程,阿扁不禁想起一首詩句:「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今天我們所面對的經濟情勢,就好比在重重山巒中尋找出路,而經發會過程中的諸多爭議,就像是相互激盪的濤濤之聲,是國家發展政策方向的諍諍之言,相信以各位委員的智慧,必能在「山腳盡處」,化解歧見、異中求同,讓最後的共識有如「堂堂溪水出前村」。阿扁也確信,建立經濟發展共識之後的台灣,必能創造下一波的景氣,再一次登上經濟的高峰。
經發會的四項意義
儘管經發會的定位是「臨時性」、「諮詢性」,但是從第一次的預備會議召開至今,我們可以發現,經發會在現今的政經情勢之中,凸顯了四項特殊的意義:
第一、這是我們的社會在「政黨輪替」後,第一次召開的全國性跨越黨派的經濟發展諮詢會議。
第二、這一次的全國性經濟諮詢會議,是以全民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因此所有的諮詢委員是來自全國各界的代表,並經由分區、分組在全國各地,舉行會議聆聽人民的聲音。
第三、這一次會議有關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共識形成,是在「由下而上」的民主討論過程中形成的,這其中有企業主與勞工朋友的協商、有人民與政府的協商、有專家與學者的協商、有政黨與政黨的協商,因此阿扁在經發會預備會議的致詞中,明確表達政務官不能否決經發會的最後共識,就是表示尊重「由下而上」形成共識的精神與方式。
第四、這一次參與經發會的力量有來自民間、企業、勞工、政黨、學者專家及政府部門等,大家有不同的邏輯思考、不同的利益取向、不同的社會力量在支持著,但大家願意平心靜氣坐下來,經過「由下而上」的民主討論過程,最終達成發展國家經濟利益的共識結論。
以上這四項歷史、社會、政經意義,就是阿扁所謂的「新世紀、新國家、新中間路線」。在我們完成民主制度轉型後,根據以W四項意義,「新中間路線」必須繼續推動第二階段轉型:也就是社會和經濟的的轉型。全國經濟發展諮詢會議,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關口上,重新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以朝野和解、勞資協商的精神,釐清未來國家和經濟、社會和經濟之間的關係,為台灣二十一世紀的發展,尋找出一個能兼顧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的新方向。
國家經濟發展的目標及策略
很高興經發會進行至今,在各位諮詢委員的努力下,基本的經濟共識已逐步凝聚,「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新世紀國家經濟戰略隱然浮現。在此目標之下,國家經濟發展的策略也逐漸成形,其中包括:
第一、經濟優先、投資優先、台灣優先:為了深耕台灣,加速推動國內各項經濟改革,必須全面改善投資環境,並鼓勵國內、外資金投資台灣,以提升競爭力。
第二、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因應全球化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根據國際經濟規範,全面推動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厚植台灣成為全球化經營的整合者。
第三、科技創新與研發:全速推動綠色矽島,提升研發創新能力,積極推動知識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使台灣成為高附加價值的製造中心。
第四、全球運籌管理:利用台灣優越地理位置及高素質專業人士的優越能力,進行全球經貿、投資之運籌管理。
第五、政府再造、提升效率:為了配合經濟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必須全力推動政府改造工程,重新釐清政府角色與經濟職能,精簡政府組織,並改變預算運用方式及人事制度。
至於具體可行的政策,相信在這三天的會議中,將會完整呈現在國人的面前。阿扁也要再一次強調,經發會最後所做出的結論和共識,政府部門一定會依據「三個決心」、「一個貫徹」和「一項保證」來落實,在經發會結束後,立即推出相關的政策和法案。至於「多數意見」部份,既屬多數人的心血主張,也有極大的參考價值,行政部門也要扛起後續研議的責任,繼續化異求同,尋求可能落實的方案。
扛起責任、重建信心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曾經帶領美國人民度過歷史上最混亂、最蕭條、最危急的時期,他在第一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曾經說過:「我們唯一應該懼怕的,就是恐懼本身—那種會讓我們畏懼不前、放棄努力、失去理智、毫無根據的恐懼」。今天,阿扁也要藉這個機會,向全國人民宣示:我們不怕不景氣,只怕失去了克服困難的志氣。對這塊土地,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有無法逃避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一起扛起責任、重建信心,打造台灣新世紀的經濟基石,為後代子孫創造嶄新格局的新未來。
最後,再一次感謝各位副主任委員、各位分組共同召集人及全體諮詢委員的辛勞!預祝未來三天的大會順利圓滿成功!阿扁也一定會全程參加。謝謝大家!

總統主持「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總結報告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六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主持「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總結報告引言時表示,會議過程中,每一位委員的堅持,都是為了理念和理想,如果有所退讓,也是基於顧全國家大局與全民利益的寬闊包容,對於大家的氣度胸襟,他也感動佩服、獲益良多。
總統致詞內容為:
大家辛苦了!過去這兩天半,在五位副主任委員的主持之下,全體諮詢委員針對產業競爭力、投資環境、財金情況、失業問題、兩岸經貿關係等五大議題,做了非常詳盡而且嚴肅的討論。阿扁坐在台下,仔細的聆聽每一位委員的寶貴意見,對於大家本於專業、據理力爭,捍衛不同社會階層權益,又能兼顧國家整體利益的「苦口婆心」,阿扁感到萬分欽佩。
如今,五個分組的總結報告就要呈現在國人的面前。這是經發會全體諮詢委員的智慧與心血的結晶,其中有堅持、也有包容。不管是「共同意見」、「多數意見」、或者「其他意見」,都是經發會難能可貴的成果。經過這兩天半的全程參與,阿扁深切的體會到,每一位委員的堅持,都是為了理念和理想,如果有所退讓,也是基於顧全國家大局與全民利益的寬闊包容。個人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不僅直接傾聽了來自學界、企業界、勞工界與政黨代表的真實心聲,對於大家的氣度胸襟也感動佩服、獲益良多。
在兩天前的開幕典禮致詞中,阿扁曾經提到,經發會過程中的「濤濤之聲」和「諍諍之言」都是為了凝聚朝野與社會各界的共識,為台灣打造新世紀經濟發展的基石。如今,「到得前頭山腳處,堂堂溪水出前村」,經發會最後的結論和共識已經「水落石出」。

副總統參加國際聯青社第十九屆亞洲地區大會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四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前往台中市,參加國際聯青社第十九屆亞洲地區大會,並以「Rights come with Duties」(權利來自於責任)為題演講。
副總統表示,國際聯青社自一九九二年創立以來,致力培養積極服務社會的領袖人才,以互信、互助的精神,為人類開創更為美好的世界;如今該社已有二萬八千名會員,遍佈六十六個國家,經由代代傳承的努力,該社已成為備受好評的國際服務組織。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國際聯青社的座右銘「認知伴隨權利而來的責任」讓她想起一個故事,故事中有一個小男孩問一位智者天堂與地獄的不同,這位智者在地上劃一個圓圈,圓圈內突然出現一個洞,洞中呈現地獄的悲慘,人們因飢餓而瘦骨如柴,地上雖有豐盛的食物,每個人手中也都有比手臂還長的筷子,但他們夾起的食物卻無法送進自己的嘴裏,大家因此而捱餓;那小男孩又問:「地獄真可怕,天堂又如何?」智者又在天空劃一個圓圈,隨後在圓圈內出現天堂歡樂幸福的景象,每個人同樣有一雙很長的筷子,他們夾起食物互餵,因此大家吃得豐盛,而且健康。
副總統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自私自利,我們將會生活在如同地獄般的世界中,但如果大家能互相幫助,我們的世界將充滿愛和幸福。因此,不要只問「我能得到什麼」,而要問「我能為別人做什麼」,美國前總統甘乃迪曾說:「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是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其道理是相同的,在要求別人尊重我們的權利時,我們也應先要求自己履行對他人的責任。
副總統強調,個人權利雖重要,但伴隨權利而來的責任更應被重視,言論自由是基本的權利,但也要負起說真話的責任,毫無證據即毀謗他人實有辱我們神聖的言論權利,只有在我們履行責任後,權利才能獲得尊重。
副總統指出,她致力提倡民主、人權、和平、愛心、高科技等柔性力量,其中民主、人權、和平、愛心等普世價值正是人類社會共存、共榮的潤滑劑,而高科技則應用來服務而非奴隸人類,五種柔性力量也代表我們的五項權利,同時也源自五項責任,那就是實踐民主的責任、尊重人權的責任、維護和平的責任、熱愛他人的責任以及負責任地運用高科技的責任。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台灣的柔性力量可與國際聯青社創設的宗旨共鳴,而我們也不斷履行責任,將我們的柔性力量擴散出去;去年她發起認養中美洲友邦的貧困兒童,今年我政府也盡力援助受地震摧殘的薩爾瓦多,今年春季,她又發起「送愛到印度」活動,來幫助慘遭地震蹂躪的印度,「送愛到西藏」活動也正在進行;另外,大約在十天前,她所發起的「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邀請了五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許多各國國會議員、聯合國非政府組織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齊聚台北,共商世界和平、台海安全的維護。我們堅信愛與和平都無國界,唯有以柔性力量造福全世界,台灣的影響力必能無遠弗屆。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愛和關心使我們的世界更為美好,而冷漠則是所有罪行的共犯,國際聯青社所提倡的志工精神、社會服務和利他行動正是新世紀所需要的,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國際聯青社,而這個世界也需要更多的台灣。不過,當台灣享有經濟繁榮、政治民主的同時,聯合國一八九個國家中,只有二十八個國家承認台灣,在北京當局的恫嚇下,許多國家不敢承認中華民國為一主權獨立國家,北京當局天真地認為,用毀滅性武器即可阻止台灣人民對和平的愛好,並贏得世界的尊敬,但是中國大陸必須了解,仇恨只會衍生更多的仇恨,只有愛可以化解敵意。因此,副總統在祝賀北京申奧成功之際,同時也呼籲北京當局要負起相對的責任,除了尊重奧林匹克和平、善意、對等的精神外,也要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和尊嚴,她誠摯希望人類能將「毀滅的飛彈」化為「和平與愛的使命」(turn "Missiles for Destruction" into Missions for Peace and Love)。
副總統也告訴與會賓客,台灣雖被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但其和平與愛的柔性力量已成為台灣與國際社會的橋樑,過去台灣也獲得國際的協助,現在在發展有成之際,也極願回饋國際社會,因此,她堅信在世界需要更多國際聯青社的同時,這個世界也需要更多的台灣。
最後,副總統也期勉大家,發揚志工犧牲的精神,為自己、家庭、社會、國家及我們共同的母親-地球負更多的責任,唯有積極履行我們的責任,我們才能享有自由的世界,也唯有透過志工精神及利他行動,我們的青年才能繼承過去,開創未來。
副總統由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陪同前往台中工業區,參訪順天堂藥廠、先進基因公司、久力光電公司、雷虎科技公司。副總統表示,產業科技化、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尤其在台灣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際,國內產業要未雨綢繆因應入會後可能會面臨的衝擊。
副總也再次呼籲產業要「三留」、「三化」,也就是「根留台灣、心留台灣、錢留台灣」以及「代工大陸化、行銷全球化、盈餘台灣化」。
對正在召開的經發會副總統認為,在總統的領導下,一定可以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帶來全新的希望,她並衷心期盼該會能夠富國固本、貧富兼顧、標本並治。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