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807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0年07月18日 號次:第6408號

總統參加「第二十一屆亞洲自由車錦標賽暨第八屆亞洲青年自由車錦標賽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七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前往台中縣參加「第二十一屆亞洲自由車錦標賽暨第八屆亞洲青年自由車錦標賽開幕典禮」,並應邀致詞,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個人很高興能夠出席「第二十一屆亞洲自由車錦標賽暨第八屆亞洲青年自由車錦標賽」開幕典禮。首先謹代表中華民國向遠道而來的各國參賽隊伍及貴賓表達誠摯的歡迎,並且感謝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及各贊助單位對本次比賽付出的努力。
亞洲自由車錦標賽是一項國際正式錦標賽,本次賽會是五十年來第一次在台灣舉辦,在這個山水環繞、景色優美的自由車比賽場地,能夠熱鬧的充滿了來自於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將近六百位朋友,這是台中縣的驕傲,也是中華民國的榮幸,相信比賽絕對精彩可期,並且,藉由舉辦國際賽事的機會,對於亞洲區的國際體育交流,以及增進國際友誼等方面,更有積極正面的幫助。
為了快速的連接城市與地點,台北、高雄陸續發展捷運,台灣也正進行高鐵興建,然而,相對於這些講究以高速縮短距離的交通工具來看,自行車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更顯得有趣起來。
從今年四月為響應世界環保日起,個人開始每個月選擇一天騎腳踏車上班,終於讓個人的小鐵馬騎出了官邸。因為速度放慢,沒有車窗的隔閡,我們可以更注意到身邊的車輛或行人,可以更注意到樹木隨著季節的變化,或是學生的學期與放假;相信騎自行車的朋友們一定還會注意到沿街商家的變化,可以因應交通來調整捷徑;可以因應體能來調整呼吸。
於是,不論是為了休閒娛樂、當作交通工具、或是競賽項目,我們都能感覺到,騎著自行車,是一種與自己策劃、與環境對話的活動,騎上自行車,讓我們回歸到身為「人」的基本感覺,這就是它魅力之所在,相信在座各位都和個人有著一樣的體會,才會熱情的投入於自由車競賽。
面對好山好水、懷抱愉快的心情,在此謹代表中華民國向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及贊助單位致上歡迎與感謝,並預祝活動圓滿成功、各位選手表現傑出、並請注意運動安全。同時個人也要呼籲國人同胞都能夠騎腳踏車,健康又快樂。

總統接見連續三年獲得美國英特爾世界科學暨工程競賽獎得主賴姝安

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九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接見連續三年獲得美國英特爾(Intel)世界科學暨工程競賽獎得主賴姝安,對她傑出的表現,表示祝賀之意。
總統表示,賴姝安是華裔之光,連續得獎不僅是她個人的驕傲,也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特別是年輕朋友學習的好榜樣。他說,近五十九年來獲得英特爾科學獎的高中生中,有五人後來成為諾貝爾獎得主,以她連續獲得三次的紀錄,日後得到諾貝爾獎的機會最大。
除了Intel世界科學暨工程競賽獎外,賴姝安今年也獲選美國《年輕人》雜誌頒發「二十位將改變世界的傑出青少年」。對此,總統強調,人的價值,不在於得過了什麼獎,而在於是否能夠對這塊土地盡心盡力,有所貢獻,他以賴姝安今年得獎的發明為例說,用監測二氧化硫來減輕酸雨,保護環境,就是以關切人類、地球為出發點,是對人類及地球最偉大的貢獻。
總統也表示,賴姝安並未獲特別栽培,而是以自己的努力在科學上有所表現,所憑藉的是對科學的熱愛,他並引用愛因斯坦「熱愛,是唯一的老師」的話說,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喜歡的事,全力以赴,一定會成功,而這些也正是他在接見我國參加國際性物理或數學競賽的年輕學生時常用以勉勵他們的話,他並以「是什麼,做什麼;做什麼,像什麼」這句話,與訪賓共勉。
在晤談中,總統特別關心並瞭解賴姝安生活及學習的近況,並與訪賓分享研究工作的甘苦,他對她能在決定攻讀物理學的同時,也能兼顧人文藝術,表示讚賞,他認為如此才能做科技的主人,而不是科技的奴隸,才能成為主體,而不會帶來災難。
賴姝安上午由父親賴君安、母親陳淑貞及胞弟賴俊安陪同,前來總統府會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

總統參加三軍五校聯合畢業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十二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參加三軍五校聯合畢業典禮,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是各位同學畢業離開學校,開展人生新階段的重要日子,阿扁在這裡,首先要對各位同學表達由衷的祝賀。我們都知道,幸福繁榮的社會,建立在國家安全的基礎上;為確保國家安全,就需要有一支思想忠貞、戰力堅強的部隊;要有精良的部隊,先要這個社會的菁英,願意投身軍旅來領導部隊。
因此,我今天要特別感謝在座的各位家長,在過去四年中能夠以前瞻的眼光,鼓勵子弟獻身軍旅,接受軍事教育洗禮。其次對各位老師的誨人不倦、諄諄善誘,阿扁也要表達由衷的敬意,由於你們的犧牲奉獻,才得以教育出這一批國軍優秀的生力軍,投入建軍備戰的行列。同時我也要恭賀各位畢業同學,你們從今天起,就是國軍部隊中的基層領導幹部,這是一份光榮而神聖的責任。因為我們國家的安全、鄉親父老的期待、弟兄袍澤的身家性命,乃至國軍未來的前途發展,都將交付在你們的手上。
因此,阿扁特別提出以下五點期許,與各位同學共同勉勵:
一、提高憂患意識,支持政府施政:
維持和平穩定的台海情勢,及追求國家永續生存發展,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標,也是國軍對國家最直接、最具體的貢獻。阿扁自上任以來,對兩岸關係不斷提出善意的呼籲,希望能推動兩岸間的良性互動。可是中共當局卻始終不願對我們的善意給予正面的回應,反而繼續以兩手策略,加強對我打壓與防堵。中共一方面對我持續進行和平統戰,企圖模糊我軍民敵我意識;另一方面則不斷壓縮我國際活動空間,亟欲逼我束手就範。面對當前兩岸這種情勢,各位同學在進入軍中服務之後,務必建立正確的憂患意識,以忠誠踏實的工作表現,來維護國家安全。大家要深切體認,國家安全是不分黨派、族群、省籍、性別的,它是全民的共同心聲,也是國軍部隊與全民的共同語言,任何意圖併吞中華民國的威脅,包括政治的統戰與武力的侵犯,都是全民共同的敵人。唯有軍民同心、將士用命,確立敵我意識,國家安全才有保障。
其次,過去一年中,國軍曾多次迅速有效執行國內重大災變處理,不僅保障了國家安全,更成為民眾急難時的守護者。在此同時,國軍也不斷的加強戰備訓練,今年新一代兵力已完成整編,在陸、海、空域擔負捍衛國家安全的使命。這在在顯示,無論任何時候,國軍都是國家社會安定的最重要力量。展望未來,國家各項建設仍有待繼續推動。因此,各位同學在爾後的軍旅生涯中,應永遠秉持軍人的價值觀與基本信念,認清「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即是「為中華民國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誰而戰」,即是「為中華民國百姓安全福祉而戰」,支持政府施政,持續強化戰備訓練工作,以堅強的國防力量,做國家革新進步的堅實後盾,進而開創國家的光明遠景。
二、重視敵情發展,確保國家安全:
古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從事建軍與備戰工作時,必須對敵情威脅有真切深刻的了解。就此而言,我們當然要正視中共的擴充軍備行動,同時採取週詳的因應作為。
根據資料顯示,自一九八九年迄今,中共的國防預算連續十二年來均以兩位數字大幅成長,其成長幅度遠超過經濟成長率。近年來,中共更積極推展以「質量建軍、科技強軍」為主軸的「軍事現代化」工作,預判到了西元二○○五年時,中共很可能在軍事衛星、先進武器、指管通情系統與海、空戰力方面,對我形成威脅。面對中共這種可能的威脅,從軍事的角度來看,誠如孫子兵法所說:「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國軍必須全力以赴,努力於建軍備戰,厚植戰力,才是克盡保國衛民、確保國家安全的務實之道。
在中共軍備擴張的威脅之下,我們對國軍新一代兵力陸續完成整建的成就,確實有著欣慰之感,但卻絲毫未存耀武揚威的心理。因為當前的國防政策,係以確保國家安全為方針,建軍備戰是以達成「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為目標,所以國防建軍都依循這個規劃方向進行,並無擴張軍力、製造不安的用意,更無從事軍備競賽的企圖。可是,在中共尚未放棄武力犯台迷思之前,我們還是不能自滿於已有的建軍成果,要在「止戈為武」的前提下,以創新、進步的作法來強化建軍備戰工作。各位同學即將進入部隊服務,必須要瞭解:唯有確保並擴大國軍現有「質」的優勢,才能有效嚇阻戰爭的發生,確保國家的安全。
三、落實軍隊國家化,提升國軍新形象:
近五十多年,由於政府與民眾的通力合作,不僅在台灣地區締造了「經濟奇蹟」,成為開發中國家的成功典範;更建立民主政治體制,贏得國際的肯定與讚揚。而國軍為維護此一歷經艱難考驗所建立的民主自由體制,曾經付出無數心血代價。現在隨著國際與國內情勢的轉變,民主憲政在我國的政治發展上,已提升到另一個嶄新的境界。在這種情形下,軍人一方面要擔負保國衛民職責,另一方面也要體認時代的轉變,充實對民主憲政的修養認知,人人以成為民主憲政體制下的成熟軍人自我期許,也就是要以國家整體利益為先,以全民福祉為念。因此,即使在政治民主化的過程中,社會各界對某些國是問題,也許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民主的表現,但是只要國軍穩定堅實,就能提供一個良好環境,讓社會各界化解爭議、取得共識。由此可知,國軍的基本立場,就是超出個人、地域、黨派關係以外,謹守本分、嚴守分際,以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此一基本立場,即一般民主國家所強調的「軍隊國家化」立場。
事實上,隨著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國軍在觀念認知上,早已建立國軍是中華民國軍隊的觀念,亦即已經是一支國家化的軍隊。尤其國軍在過去一年的表現,足以讓全國民眾對我國的民主體制與國軍在憲政體制中的角色作為更具信心。所以,阿扁也要期勉各位同學進入部隊服務後,能以高度的使命感、愛國情操與民主素養,落實軍隊國家化的要求,一切作為都要以憲法為根基,以民意為依歸,展現民主國家軍隊風範,提升國軍的新形象。
四、勵行終身學習,建立優質國軍:
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的戰爭型態,勢將由「兵力」密集進而「技術」密集,再轉變為「知識」密集。因此,未來的戰爭不僅是數位化的,更將是一場知識與科技的戰爭。事實上,從全球「軍事事務革命」的浪潮中,現代戰爭已經被新科技武器與新的戰爭觀所主導。舉凡戰場經營、戰技訓練,乃至戰術發展與戰略思維,都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加以整合,這也表示,今後的戰爭型態,必將是高科技取向的戰爭。面對這種新武器與新科技為主導的戰爭時代,國軍官兵更須勵行終身學習,不斷吸收新知,才能掌握先機,贏得勝利。
各位同學要注意,在現代社會中,對學習的認知已從過去「畢業即告別學習」的心態,轉變為工作與學習併行的「終身學習」觀念。要成為一個現代軍人,更必須保持不斷學習與進取之心,養成親近知識的好習慣,才能引進新觀念和新作法,為軍隊現代化注入新動力,以契合新世紀建軍的需求。所以,阿扁要特別期勉各位,未來不論在本職學能上的自我充實,或在管理溝通技能上的精進,都必須以虛心的態度,永無止境地用心學習。阿扁相信,唯其如此,才能強化現代軍人的專業能力,建構軍人受到肯定與尊敬的專業地位。目前國防部正全面推行「國軍幹部終身學習」,相信只要各位同學認真參與,用心學習,未來一定能有不凡的成就,進而凝聚國軍整體的高度戰力。
五、培養高尚氣節,實踐軍人武德:
軍人的特質在於他所從事的是一種特殊職業。這裡所謂的特殊,就是指軍人隨時需要冒犧牲生命的危險,去執行保國衛民的任務。所以我們平日常講,一個人並不是穿了軍服、戴了軍帽就算是軍人,而是要具備高尚的氣節,能實踐軍人武德,才是一個真正的軍人。
而軍人最高尚的精神志節,就全然表現在軍人能發揚「臨難毋苟免」的道德勇氣上,以「義之所在,生死以之」的精神,存誠務實地盡一個軍人的本分。阿扁也相信,當軍人擁有這種精神志節之後,自然能以忠於自己良知的大義精誠,去做該做當做的事。這時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麼危險不敢面對?還有什麼敵人不能打敗?在這種精神志節的發揚激勵下,我們軍人才是一個有信心、有勇氣、有擔當、有榮譽心、有責任感的人,才能達成國軍的基本使命。
再者,軍人擔負國防第一線的重責大任,為了有效執行任務,必須講究工作紀律、品質與效能。因此,軍隊的訓練要確實,軍隊的紀律要嚴明,軍隊的風氣更要純淨。各位同學一定要明白,軍隊是執干戈衛社稷的武裝團體,其行止與國家安危、民眾福祉有密切關係。所以軍隊必須有嚴明的軍紀,才能培養出「崇法務實、勤勞儉樸」的良好風氣,也唯有樹立純誠樸實的軍風,才能使國軍成為一支鋼鐵的勁旅。
各位同學,青年時期是人生最寶貴的一段時光,青年朋友所煥發的活力和信心,一向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大動力,而擁有優秀的青年,國家的前途才有光明和希望。因此,在各位即將離開校園,成為國軍最基層的幹部之際,阿扁除了要恭喜各位順利完成學業,祝福大家鵬程萬里之外,也為國軍增添了建軍備戰新血輪,國家多了一批優秀青年人才,感到無比的欣慰。最後,阿扁願再次期勉各位在軍旅生涯中,能發揮「俯仰無愧於天地」的情操,堅持理想,為開創個人事業和國家前途,共同奮鬥。
現在讓我們起立,一起舉手高呼:
自由民主萬歲
三民主義萬歲
台灣人民萬歲
中華民國萬歲

副總統出席「台灣知識農業交流協會」成立大會致詞

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六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前往台中,參加於中興大學舉辦的「台灣知識農業交流協會」成立大會並應邀致詞。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期許該協會的成立,能讓台灣農業克服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挑戰,將傳統農業結合知識經濟,再創另一次的綠色革命。
副總統表示,我國即將在近期內加入「經濟聯合國」,也就是世界貿易組織,這是國人期盼多年的成果,但在另一方面傳統農業卻將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估計可能將造成八到十萬的農業人口失業、各類農產品開放進口、以及大陸農產品的挑戰。
副總統強調,加入世貿組織絕不能以犧牲農民的利益為代價,台灣農業在面對如此嚴竣的挑戰下,就必須結合知識與高科技,創造綠色革命,使台灣農業找到另一個春天。
副總統指出「台灣知識農業交流協會」的成立,就是以技能知識,提高農民福祉,以訊息知識促進農業發展,相信政治的綠色革命已經完成,但農業的綠色革命,我們也有十足的信心達到目標。
由產官學界所發起的「台灣知識農業交流協會」,其目的就是協助農民因應世界潮流的衝擊,以及面臨的轉型問題,該協會將由中興大學教授顏正平擔任首屆理事長。
副總統於上午九時許抵達中興大學,該校代理校長薛進和與台中市長張溫鷹均在場歡迎副總統的蒞臨。
副總統並將於晚上出席在谷關龍谷飯店的失親兒童愛心晚會。

副總統參加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館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十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前往台東卑南,參加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館揭幕、剪綵典禮並致詞。
副總統表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成立,不只是台東的盛事,也是台灣歷史上的盛事,今天大家能夠在此見證數千年來列祖列宗所留下的文化遺產,追尋原住民可歌可泣的故事,這要感謝相關單位及各界人士過去十多年來的努力。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今天我們所享有的一切,是數千年列祖列宗所累積的成果,面對歷史巨人我們要謙卑以對,在緬懷歷史的同時,想到我們的祖先吃苦耐勞、克服萬難,我們實在沒有權利對台灣的未來感到悲觀,大家要以身為台灣人為榮、為傲,發揚祖先冒險、犯難、創新、突破的海洋精神,以海洋立國,將台灣創建成為亞太新文化的搖籃。
副總統並在教育部部長曾志朗、台東縣縣長陳建年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了該館,並呼籲國人一定要抽空來此,實地瞭解台灣史前文化。
隨後,副總統前往台東市娜路灣大酒店,參加花東縱谷花果野菜精饌美食展。她表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館後,將為台東帶來喜氣、人氣和才氣,希望國人在這兩年內以國內旅遊代替國外旅遊,透過國內旅遊來瞭解自己的鄉土,同時為台灣本島與離島搭起同心橋,她本人也會盡力協助台東及蘭嶼、綠島發展觀光事業。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