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22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0年07月25日
號次:第6409號
總統接受「2001花蓮原住民月文化季│原鄉、原舞、美花蓮」活動阿美族頭目及勇士報訊息
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十三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接受「2001花蓮原住民月文化季│原鄉、原舞、美花蓮」活動阿美族頭目及勇士報訊息,並預祝該縣文化季活動順利圓滿成功,文化生命永續留傳。
這項充滿原住民文化氣息的報訊息活動,上午十時三十分在總統府府前廣場舉行,報訊息隊伍自中正紀念堂跑抵總統府後,首先分由頭目報信息及勇士贈送信物,隨後表演勇士舞,再由總統贈送犒賞金與致詞,儀式於勇士表演感恩舞後結束。
總統在致詞時表示,能在總統府前聽到來自花蓮縣阿美族頭目及勇士們以傳統「把達固斯(原住民語,意為報訊息)」的方式,向國人報出「2001花蓮原住民月文化季│原鄉、原舞、美花蓮」活動開始的信息,他個人感到特別高興。
總統說,台灣美麗的東部海岸,有四十多處阿美族部落,他們是台灣最大的原住民族群。每年都會在七、八月間舉行一年一度的豐年祭等文化盛典,這是花東地區極具傳統文化特色的活動,其中花蓮縣擁有最多的原住民,無論歌舞、祭典或服飾、工藝,都深具文化觀光價值。因此,他要藉今天這個機會,除對花蓮縣王縣長及阿美族頭目、勇士們表達恭喜外,也代表花蓮縣民,邀請全國所有民眾一起到花蓮,深入部落,認識台灣最具生命力的原住民文化。
總統指出,原住民文化是我國最寶貴的資產,當世界人權潮流蔚為普世價值之際,原住民人權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人權發展程度最重要的指標,而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生活水準的差距,更是觀察原住民人權的一大重點,也是我國人權發展重要的課題。
總統強調,政府也要與原住民朋友一起攜手,在促進原住民經濟發展、輔導原住民充分就業、普及醫療資源、健全原住民教育制度、培育原住民專業人才、打造原住民優質生活環境等各方面戮力以赴,以提升原住民族的尊嚴與地位,共同開創台灣原住民發展的新紀元。
副總統親自主持由她發起的「世界和平台灣聯盟」成立記者會
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十四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台北來來飯店親自主持由她發起的「世界和平台灣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Global Peace)」成立記者會,希望透過此一聯盟的成立與舉辦活動,讓台海兩岸之間永遠沒有戰爭,進一步達到世界的永久和平。
副總統在致詞時首先表示,今天全球華人對北京成功申辦二00八年奧運同感興奮與喜悅,對於北京在努力八年之後終於脫穎而出,國人要給予肯定,同時也表示恭賀之意。
副總統接著指出,對於北京申奧成功,我們也應該理性看待,不能如俚語所說的「人家吃麵,我們喊『燒』」,因為台海兩岸從今天至二00八年之間,並不一定完全如外界樂觀評估的將和平無爭端。
副總統特別以過去的歷史來作一回顧:一九一六年柏林原要主辦奧運,因發動戰爭而被取消;一九三六年德國在辦完奧運之後,希特勒不久就發動戰爭;一九四0年在東京舉行奧運,但二次世界大戰正在開打;一九八0年前蘇聯舉辦奧運,但卻在一九七九年入侵阿富汗。所以,副總統認為,國人對於兩岸的和平不應一廂情願地過於樂觀期待。
有鑒於此,副總統呼~國人不能因而忽視了敵我意識,也不能讓二00八年的奧運火炬成為國人如飛蛾撲火般地失去理性認知。
副總統指出,北京申奧成功,固然有助於將中國人長期受壓迫的情緒性民族主義得到適時的「蒸發」,畢竟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已經不允許民族主義過於高漲,進一步影響到世界的和平。北京申奧成功意旨中國大陸願意與全球接軌,接受奧運的崇高精神—和平親善、尊重人權與人性尊嚴,所以,世界各國應該共同協助中國大陸的和平演變。
在另一方面,副總統也期許國人,能夠以更積極的態度來提昇台灣;她強調,有上昇的中國大陸,更需要有卓越與領先的台灣,這樣台灣才會永不沈淪。要達到這個目標,副總統認為,首先要做到心留台灣、錢留台灣,還有盈餘留台灣。
副總統表示,成立「世界和平台灣聯盟」主要用意就是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包括台海兩岸的關係,進一步達到世界的和平。她同時強調,唯有和平與民主才能締造兩岸的和平與人類的福祉,和平也不分種族、族群與國界,是世界共同的語言。
副總統在談話中也將中國大陸比喻為「猛獅」,台灣則比成「凱蒂貓」,她希望北京這次的申奧成功能夠讓「猛獅」成為「祥獅獻瑞」,而一幅「祥獅獻瑞」與人見人愛的「凱蒂貓」和樂相處的景象才是世界永久和平的象徵。
「世界和平台灣聯盟」將於今年的八月十五日,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子,邀請數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各國國會議員及知名人士前來台北參加一連串的活動,讓世界和平由「台灣發聲」。
「世界和平台灣聯盟」歡迎各界共襄盛舉(聯絡電話:02-23775180),今天的發起成立聲明如下:
上個世紀,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及各種大小戰爭,直至今日,那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悲劇,一張張淚盡血枯的圖像成為人們的夢魘,戰爭鏤刻了多少創鉅痛深的瘢痕,戰爭所帶來無涯的苦難,是何等深邃的痛楚!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但是戰火仍然在世界不同角落延燒,從韓戰、越戰、以阿戰爭、兩伊戰爭、伊科沙漠風暴、乃至較早的國共內戰、當前的臺海兩岸對峙等等,除了製造更多的傷亡和仇恨並未解決根本問題,於是新世紀開始,和平成了人們共同的價值和渴望。
有鑑及此,聯合國特將二○○○千禧年宣佈為「國際和平文化年」,並將今後十年訂定為「國際和平文化十週年」(The Decade for the culture of World Peace),希望全世界各國政府與人民共同將「戰爭與暴力文化」轉化成「和平與非暴力文化」。有鑑及此,台灣社會各界在副總統呂秀蓮女士發起之下,成立「世界和平台灣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Global Peace)」,呼應聯合國「國際和平文化十週年」活動,決心為世界和平及人類福祉做最大之努力。
欣聞中國北京榮獲二○○八年國際奧運主辦權,這是中華民族的一件盛事,對全球華人而言,是一項光榮,對中國邁向現代化與全球化而言,更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本聯盟深表祝賀之意,並期待北京當局能夠秉持奧林匹克憲章的基本原則:「追求創造一種基於尊重全球基本倫理原則的生活方式」,具體實現奧林匹克的目標:「以人類的和諧發展來展現運動,…並鼓勵建立和平的社會,維護人類的尊嚴,…以行動提倡和平」。本聯盟期許北京當局因榮獲國際奧運的主辦權,而誠摯接受奧林匹克和平精神的洗禮,停止一切人權迫害與任何武力威脅恫嚇,矢志以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包括台海兩岸關係,共同促進世界和平。
本聯盟訂於二○○一年八月十五日,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頗具歷史意義的日子,邀請聯合國非政府部門的和平機構與多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與各國國會議員,來台舉辦「世界和平‧台灣發聲」的歷史性盛會。在兩岸局勢日益險峻之際,我們要竭誠呼籲:
一、所有出生在台灣與生活在台灣的海內外人士,不僅要做好防衛性國防,更要做好預防性外交!
二、 海峽兩岸的人民,為了台灣,也為了中國,勇敢的站出來,與世界接軌,讓我們並肩攜手,和平共存,互尊互重!
三、 全世界有志一同,共同期勉並督促北京當局信守奧運和平親善的精神,及尊重人權與人性尊嚴的傳統,維護台海及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