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846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2年03月12日
號次:第6511號
總統接見第十屆全國大專院校傑出服務性社團暨社團領袖得獎人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三月四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第十屆全國大專院校傑出服務性社團暨社團領袖得獎人,除肯定他們為社會弱勢團體的服務與貢獻外,也期勉大家一日為志工,終身為志工,做個快樂的志工人。
總統說,所有獲獎的同學們,都是最快樂、最美麗的人;「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不曾親身參與,則無法想像從服務中學習、分享、充實所得到的快樂與滿足。
總統並告訴大家,前兩天他去探訪慰問因阿里山小火車出事而受傷的民眾,獲知一對男女朋友與來自台南的護士,不顧自己的傷,忘記自己的痛,加入救援工作,這種公而忘私的精神,令人感動。總統強調,台灣就是處處有志工,所以處處有溫暖,希望大家繼續發揮志工精神,讓生活更充實,生命更有意義。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在總統府與各位年輕朋友見面,對大家的表現阿扁感到非常的驕傲,也很欣慰。隨著台灣社會的繁榮與富裕,但大家對社會關懷的熱情並沒有減少,在更自由與開放的環境之下,反而展現出更多的自信與創意,帶領其他同學們一起開創一個更多采多姿的學習生活。
個人也要感謝主辦單位「傑人會總會」,每年都舉辦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讓每個真心為社會、為鄉里、為社區服務的社團和青年志工朋友們,有一個被肯定與鼓勵的機會,同時也讓社會大眾了解,大專院校服務性社團的重要性和所做出的貢獻。
「傑人會」是由國人所創立的國際服務性社團,三十多年來,不論在國內或國際的每個角落,大力從事各種公益的活動,積極的服務人群,不但促進社會的和諧,也為拓展國民外交貢獻良多,這樣的用心與努力,值得大家學習與肯定。
其次,個人也要恭喜各位得獎的社團負責人及代表,能在眾多參選者中,脫穎而出。各位都有豐富的社團服務經驗及滿腔的服務熱忱,現在得到表揚,除了是一種榮譽,更是難得的成長經驗。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影響週遭的人,讓每一個人都願意為別人付出、為別人服務。從我們自己及身邊的人開始做起,相信對這個社會將會有潛移默化的效果,使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一個關心別人、樂於為別人服務的人。
阿扁相信在每個大專院校內,都有很多社團盡心盡力投入服務工作,也有很多同學都是熱心公益、積極助人的人才。大家在學校課業之外,願意撥出自己寶貴的時間來服務人群,確實是難能可貴。個人也要藉著這個機會肯定大家的付出,期勉大家再接再厲,繼續為我們的社會盡更多的心、盡更多的力。
社會上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個人除了要勉勵各位同學要繼續秉持熱心服務的精神外,更期待大家畢業之後,還能持續關懷我們的社會,擔任終生志工,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更多的愛心與希望。
相信同學們都知道,總統府裏也有青年工作團,從全國二十多個縣市所甄選出來;而要成為這個志工成員,條件之一就是在校期間要曾參加學校社團,如果大家有興趣,歡迎來參加,希望能再次在總統府見到各位。
最後,阿扁要再次恭喜大家。謝謝大家!
第十屆全國大專院校傑出服務性社團暨社團領袖得獎人台中師範學院社會服務團團長張原箏、雲林科技大學社區服務團團長蔡淑雅、台北體育學院志工家族社長彭慧君、嘉義大學志工服務隊隊長林志信、銘傳大學扶輪青年服務團團長李麗珍、台灣大學漁村服務社社長許芳銘、中國醫藥學院口腔衛生服務隊隊長陳泓嘉、陽明大學陽明十字軍社社長曾士芬、輔仁大學基層文化服務隊隊長邱玉玫、輔仁大學醒新社社長鄭顯祿、雲林科技大學社區服務團團長蔡青燕、東海大學幼幼社社長陳馨怡、朝陽科技大學基層文化服務隊隊長徐雪雲、仁德專校春暉社社長王秀云、嘉義大學慈光社社長林玉文、致理技術學院慈暉社社長張心美、淡江大學炬光社社長謝欣璇、文化大學農村服務社社長嚴曉嵐、文化大學華岡晨曦服務社社長鍾慧婷、輔仁大學醒新社社長梁詩婷等一行,上午由內政部次長許應深、中華民國傑人會總會長林柏根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總統參加林故大法官紀東先生九十冥誕追思會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五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林故大法官紀東先生九十冥誕追思會,致詞時並表達對林大法官最誠摯的懷念與追思。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年是林紀東大法官九十冥誕,阿扁首先要代表政府向所有籌備今天追思會的朋友們,表示個人由衷的感謝與最高的敬意,讓我們能有機會向林大法官表達最誠摯的懷念與追思。為了紀念林大法官一生對國家和對人民的卓越貢獻,林老師的親友、學生和同事,特別編輯了一本《高山仰止∣林紀東教授追思紀念集》,阿扁非常榮幸有機會能為這本紀念集寫一篇短文,以表示對林老師的崇敬與感念。
林老師一生致力於公法的研究,尤其對法的本質、憲法、刑法、行政法及行政程序法等著力特別的深厚,衷心的希望能以老師的一己之力,為我們的國家奠定法治的基礎,為人權謀求更完善的保障。今天台灣在政治的民主化、人權理念的確立、以及政府依法行政等方面有所進步與成就,都可以看到林老師的用心與努力,同時也看到了林老師對法律和對人民的熱愛。
西方有一位哲人曾說:「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愈高,眼前所展現的景色就愈壯闊。」回顧林老師的一生,不論是做學問、道德勇氣、服務於公職、乃至於對後學晚輩的提攜,所留下來的遺產,都好像是一座座的高山,讓我們有機會能站在這高山的顛峰之上,看得愈遠、也看得愈廣。
「哲人日已往遠,典型在夙昔」,雖然林老師已經離開我們十三年了,但他一生追求真理的風範和戮力從公的德澤,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而對林老師的感念與追思,更砥礪著我們,在追求正義與真理的道路上,繼續勇敢的大步向前,使林老師的志業與心願,能一棒接一棒,不斷得到發揚與光大。
副總統參加「女人二十一世紀」婦女團體茶話會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三月四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總統府參加由內政部主辦之「女人二十一世紀」婦女團體茶話會,並提出三項課題,呼籲婦女同胞共同思索。
副總統指出,在國際婦女節前夕,能邀請國內婦女團體領袖茶敘,大家一同思考女性在二十一世紀的使命,具有深遠的意義。她並提出女性在二十一世紀的三項課題:
∣「戰爭與和平」:副總統表示,二十一世紀除了美伊戰爭一觸即發的陰霾外,亞洲國家同時還面臨北韓的軍事威脅。北韓問題不僅牽動日本、南韓及中國,美國或將為了戰爭而試圖討好中國,中國則將藉此機會強化其國際重要性,如此,台灣的國際處境將益發艱難。面對美伊戰爭一觸即發,我們該如何面對戰爭帶來的衝突與毀滅,值得思考。她指出,自古以來中外大部分的戰爭都由男性發動,卻由女性來收拾殘局,因此,女性不僅要思考自己在戰爭中能做什麼,更應思考如何避免戰爭,她希望全國女性都能積極向中國友人及中國政府呼籲,撤除大陸沿岸瞄準台灣的飛彈,將部署飛彈的軍事費用用於促進發展,而非毀滅,如此才是創造性的思維。
∣「富有與貧窮」:副總統指出,國人常過於追求物質財富的成長,卻忽略心靈財富的累積。過去國人汲汲營營於追求財富,卻鮮少思考如何經營人生,她期勉婦女應建立女性的價值觀,而不是只以物質標準來衡量女人的生活。大家應在物質財富與心靈財富之間取得平衡點。
∣「口德口福」:副總統表示,台灣社會有五種土石流,天然土石流、政治土石流、經濟土石流、道德土石流及文化土石流,這些土石流侵蝕了我們固有的土壤,也掏空了台灣的福份。今日的台灣不應只寄望經濟的發展,而忽略其他面向,道德的流失才是最令人擔憂的。她並以社會充斥口水戰為例指出,台灣不缺人才也不缺口才,但卻缺乏口德,不留口德的風氣讓台灣缺少福份。她呼籲大家一同思考,建立新的價值觀,新的價值觀不應是唯固、唯堅、唯強的,而是「柔性奇蹟」、「柔性魅力」。
副總統最後表示,女性作為大地之母,應將關心放大到週遭社會,而非侷限在自己的家庭之上,她期勉台灣女性未來應有更寬廣的視野。在致詞結束後,副總統並與與會人員就婦女相關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茶會中,副總統並與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財團法人白曉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白冰冰及中華民國終止童妓協會理事長高李麗珍一同啟動推桿,象徵「女人二十一世紀」的開始。
下午前來參加座談的婦女代表有:尤美女(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林秀琴(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紀惠容(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張紅雅(中華民國社區資源交流協會)、張博雅(中華民國世界和平婦女會)、林惠幸(中華民國新女性聯合會)、陳琬惠(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張惠美(中華民國婦女會總會)、白冰冰(財團法人白曉燕文教基金會)、高李麗珍(中華民國終止童妓協會)、姜秋鳳(財團法人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張菊芳(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丁費宗清(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王素美(台灣保母總會)、湯靜蓮(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許春惠(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尤英夫(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胡正文(財團法人千代文教基金會)、謝瑾瑜(中華婦女創業協會)、陳辜美貴(國際蘭馨交流協會中華民國總會)、江翠如(中華民國女醫師協會)、陳孟瑩(國際婦女法學會中華民國分會)、許郁蘭(民進黨中央黨部婦女發展部)、林錦芳(中華民國女法官協會)、林美(中華民國工商婦女企業管理協會)、宋順蓮(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陳麗貴(台北市女性影像協會)、高淑美(台北縣保母協會)、陳家梅(台北縣原住民婦女服務協會)、黃淑鈴(財團法人宜蘭縣私立蘭馨婦幼中心)、黃采璿(桃園縣婦女發展協會)、饒淑芬(桃園縣蕙心媽媽社)、黃素丹(雲林縣雲萱婦幼文教基金會)、林秀美(高雄縣褓母協會)、江錦雲(高雄縣故事媽媽協會)、陸錦惠(高雄縣婦女發展協會)、邱議瑩(屏東縣婦女發展會)、胡毓恩(花蓮縣婦女會)、劉詔娥(中華婦女聯合會花蓮分會)、陳在惠(花蓮縣私立善牧中心)、謝麗嬌(基隆市婦女保護愛心協會)、林麗梅(台南市婦女會)、吳美滿(台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楊曉娟(財團法人天主教聖母無原罪方濟傳教修女會),由內政部次長簡太郎陪同,前來總統府參加茶敘。
副總統訪視台北縣永和市建設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五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訪視台北縣永和市建設,除在市公所聽取市政簡報並與地方人士座談外,並參訪永和市立圖書館、電信大樓前廣場、中正橋停車場、大同社區活動中心托兒所、大業安養堂及楊三郎美術館。
副總統於市政座談致詞時表示,來到永和就像是回家一樣的感覺,她當年因美麗島事件入獄,在出獄之後,落腳住所便是永和市。副總統在聽取永和市長洪一平的市政簡報後,稱許永和雖是台灣面積最小的縣轄市,卻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一個城市能讓許多優秀的人到此居住,必有其吸引人的特質。副總統表示,她很高興聽到永和市政建設正朝向「藝術造市」的方向前進,人文藝術是該市最佳的財富。她並期勉永和市應掌握市民優秀的特質,持續發展成為一個充滿人文藝術的城市。
除了聽取市政建設,與地方人士討論發展方向之外,副總統也提出幾個課題請與會人士思考。首先是戰爭與和平的問題:美伊戰爭一旦開戰,則油價、物價將有波動,而北韓局勢的演變,可能使中國趁此機會扮演重要角色,藉以提高其國際身價,並打壓台灣國際生存空間。其次是心靈財富:人們花費許多精力追求物質財富,然而過去三年的全球性經濟衰退中,陸續發生科技產業泡沫化,股市市值大幅縮水,因此人們除了致力於重振經濟外,也應多加思考如何累積心靈財富。第三是口德口福的問題:台灣社會不乏口才便給人士,但相較之下卻少了口德,因此福份也少了點。
副總統最後期勉與會人士,在地方建設上應發揮自己動手做(DIY)的精神,從小地方開始做起,只要地方上先動起來,中央便會隨之跟進。同時她也呼籲與會人士,因應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大家應推動電子化、學英語及認識地球的「三e」運動。當洪市長表示永和市公所將響應副總統倡議時,副總統欣然的說,願意以永和市民身分盡力協助規劃,一起合作推動「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