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730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6年09月26日 號次:第6763號

總統接見「第10屆大愛獎傑出身心障礙者尊長得獎人」

中華民國96年9月19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第10屆大愛獎傑出身心障礙者尊長得獎人」,代表政府與人民向得獎人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與誠摯的祝賀之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為了加強對弱勢族群的照顧,政府在去年特地提出「建構長期照顧體系10年計畫」,預計在2007年至2015年合計至少投入新台幣434億元,建立專有穩健的財源,朝向可長可久的長期照顧制度發展,以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預估在2015年達到受益總人數為25萬3千人、照護服務員2萬3千人,期盼能夠為台灣建構一個安全的社會福利網路,也讓所有擁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能夠獲得最基本的支持。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非常的高興能與「大愛獎」的得獎人見面,「中華慈光愛心會」從民國87年起為鼓勵長期照顧身心障礙者家屬永不放棄的毅力與辛勞,每年持續辦理「大愛獎」表揚活動,彰顯親情的無私與偉大。今年適逢第10屆,意義更為深遠,在此謹向各位得獎人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與誠摯的祝賀之意。
  今年的「大愛獎」選出13位傑出身心障礙者尊長接受表揚。家屬中有罹患風濕性關節炎、肌肉萎縮等罕見疾病,或者因意外而導致障礙,儘管面對困頓的環境,仍然以樂觀的態度面對任何的挑戰,無怨無悔地以所有的關懷與愛心扶持自己的親人,讓他們能接受教育、培養一技之長參與社會活動,再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和其他類似遭遇家庭分享,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包括投入志願服務工作,或者組成身心障礙福利團體,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在現今家庭互助觀念逐漸淡化的社會中,各位不離不棄照顧自己家人的感人事蹟,著實令人感佩。
  為了加強對弱勢族群的照顧,政府在去年特地提出「建構長期照顧體系10年計畫」,預計在2007年至2015年合計至少投入新台幣434億元,建立專有穩健的財源,朝向可長可久的長期照顧制度發展,以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預估在2015年達到受益總人數為25萬3千人、照護服務員2萬3千人,期盼能夠為台灣建構一個安全的社會福利網路,也讓所有擁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能夠獲得最基本的支持。
  「愛」是我們每個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課,不管是對父母的愛、對子女的愛,或者是夫妻之間相互扶持的愛,都是生命中最難能可貴的情懷。願各位受獎人的事蹟,能夠照亮台灣社會每一個角落,我們也要期勉每一位身心障礙朋友,持續秉持樂觀進取的態度面對人生的挑戰,深信只要努力奮進,永不放棄,一定能夠為自己及家人創造新的人生。更期望社會大眾也能夠包容接納身心障礙者,發揮愛心、耐心與熱心,幫助更多身心障礙朋友快樂地活出自己。
  再次向最辛苦、最偉大的郭楊會長致敬,並感謝由李理事長所領導的「中華慈光愛心會」長期對於身心障礙朋友福祉的促進與貢獻,在此也要先預祝大家中秋節愉快,全家平安健康、萬事如意。
  第10屆大愛獎得獎者暨身心障礙子弟,下午由內政部次長林美珠、中華慈光愛心會理事長李蝶菲、創會會長郭楊代珍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得獎名單如下-得獎者一:嚴福龍、許福榮;得獎者二:洪謝春、洪信村、洪銀松;得獎者三:邱阿火、邱林Z、邱顯詔、邱玉燕;得獎者四:曾秀娥、張春梅、張自恩;得獎者五:黃錦雲、游明穎;得獎者六:梁逵、張戟、梁禹;得獎者七:張澁、張伶禎;得獎者八:張金樹、張楊貞子、張中信;得獎者九:陳愛珠、何欣茹、周逸凡;得獎者十:連萬益、連李巧、連欣發。


副總統與國際獅子會、同濟會、扶輪社台灣地區總監代表茶敘

中華民國96年9月17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台北賓館與國際獅子會、同濟會、扶輪社台灣地區總監代表茶敘,感謝他們支持推動「小秀才學堂」計畫,並期盼大家繼續努力,讓「小秀才學堂」永續發展;副總統同時提出成立「國際事務菁英培訓班」的倡議,希望在場與會的民間團體共襄盛舉,為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奉獻心力。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能在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築物-台北賓館和來賓茶敘,實在相當難得,尤其台北賓館又是「日華和平條約」簽約處,在台灣面臨全球化、中國化及本土化相互拉扯的嚴峻挑戰下,今天的茶敘選擇在此舉辦,自有另一層意義。不過,副總統強調,今天的聚會仍是以探討「小秀才學堂」計畫的永續發展以及如何為台灣培養更多的國際事務人才為主軸,聽取與會先進的意見與心聲。
  副總統指出,台灣社會在國際化的影響下有了不少改變,「不婚、不生、不育」新「三不」趨勢讓社會結構產生變動,貧富差距的擴大也形成了M型社會結構,因此,面對外籍配偶及特殊家庭子女的增加,如何讓這些民族幼苗受到良好的教育保護,政府責任更顯重大,她一直深深覺得,教育是國家最重要的基礎,只要讓小朋友們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與輔導,不會變壞,將來長大成人就能為社會國家作出貢獻,基於此一理念,她在台灣各縣市推動成立「小秀才學堂」,並由退休老師及志工義務加入課後輔導行列,讓這些小朋友們快樂地學習,茁壯成長。
  副總統細數該計畫成果,自學堂成立後,第一期的成果斐然,已在20縣市設立128班,結合52所學校、77個社團、47個村里長辦公處及16個宗教團體,一起推動,第二期已於9月陸續開班,將輔導2,414名學生,班數也將增加至168班,輔導的學生包括學習低成就弱勢學生737名、中低收入戶子女652名、單親及隔代教養學童589名、外籍、中國及港澳配偶子女239名、原住民子女197名,受惠學生遍及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副總統欣喜地表示,「小秀才學堂」已建立基礎架構,並引起各界廣泛迴響,相信日後在此良好基礎上,一定可以順利持續推動,對於現場與會的國際獅子會、同濟會及扶輪社等民間企業團體的慷慨支持,副總統肯定大家發揮愛心,讓社會變得更溫暖,這絕不是任何金錢所能代表或衡量。
  針對成立「國際事務菁英培訓班」,副總統表示,台灣國際處境艱難,雖然我們有強大的民間團體進行國民外交,為台灣的國際空間而不斷努力,但仍有需要加強之處,因此,在我們加入聯合國遭遇重重險阻之際,她才積極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DPU),至今已有31個環太平洋愛好民主自由和平的國家一起加入,希望能為太平洋地區甚至全世界的民主、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在此架構下,她倡議成立「國際事務菁英培訓班」,培養更多的國際人材,增強他們的國際知識、國際禮儀等,除了協助接待外賓,更可以有效地宣傳台灣、為台灣發聲,讓台灣走向世界,同時讓世界走進台灣。
  隨後,副總統邀請與會貴賓共同欣賞由她親自配音製作的「世界的台灣」以及「小秀才學堂」介紹影片,獲得與會貴賓熱烈掌聲肯定與鼓勵,在場與會者一致表示將持續推動「小秀才學堂」,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優良的學習環境,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此外,他們也對「國際事務菁英培訓班」表達認同,並將踴躍參與,共同為提升台灣民眾參與及籌辦國際活動的能力與品質,一起努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