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692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6年08月06日
號次:第6756號
總統接見來台參加「從全球疫苗發展趨勢看台灣疫苗政策」國際研討會外賓
中華民國96年7月27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強調,台灣在醫療衛生方面已有長足的進步,在世界上也有亮麗的成績表現,但仍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大門之外,甚至有意義的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也受到限制與剝奪,而在座的訪賓均在醫療衛生領域深具影響力,希望能為台灣執言,讓2300萬台灣人民的衛生人權不會受到隔離。
總統下午在接見來台參加「從全球疫苗發展趨勢看台灣疫苗政策」國際研討會與會外賓布蘭(Dvaid E. Bloom)等人時,作了以上表示。對於訪賓蒞台與會並提供我國疫苗政策更多的啟發與思考,總統也代表台灣政府與人民表達由衷的歡迎與感謝之意。
總統表示,在學生時代常聽老師講起「預防勝於治療」,這也正是此次研討會主題-「疫苗是投資,而非支出」最佳的詮釋與印證;布蘭博士把疫苗比喻為「經濟成長的引擎」;根據統計,每1美元的疫苗支出,平均可節省7至20美元的後續醫療支出,由此可知,疫苗是最具成本效益的一項投資。
由於台灣並非「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正式會員,並有來自中共的打壓,因此台灣被排除在「全球疫苗接種願景與策略」(Global Immunization Vision and Strategy, GIVS)之外,對此總統深表遺憾,但仍樂見GIVS的成立能為2300萬台灣人民健康謀求最大的福祉。
我國是全世界在1984年第1個推行B肝疫苗全面施種計畫,並帶動全球130餘國相繼實施,對此總統感到相當自豪,同時也指出,他在擔任台北市長時,當時的衛生局長涂醒哲建議,於1998年率全國之先,推動1至2歲幼兒免費水痘疫苗接種,而中央政府遲至2004年才跟進。
總統表示,台灣仍然有許多有待加強的地方,例如,新疫苗導入速度緩慢、疫苗採購經費預算仍停留在3至4億元間,無法持續成長,讓許多家庭增加負擔,希望行政院衛生署能大幅提升新疫苗的採購經費。而對於侯勝茂署長所提成立「國家疫苗基金」,總統則表示贊同與支持。
總統表示,台灣在醫療照顧上已有不錯的成績,根據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EIU)的評比,台灣名列全球最健康國家第2名,僅次於瑞典,但我們絕不以此自滿,因為台灣的疫苗政策仍有進步的空間,這是我們未來的努力目標。
布蘭教授表示,台灣的經濟奇蹟及經濟發展是全球關注的焦點,而背後的重要因素之一,則是在早期即投入相當的經費在醫療健康方面,台灣已經充分展現了「人民愈健康,國家愈富強」的道理。
布蘭教授進一步表示,他是一位經濟學家,知道接種疫苗很花錢,但不接種疫苗會花更多錢,很高興聽到台灣有意願提高採購疫苗的相關經費,這項投資也是對未來台灣榮景的投資。
來台參加「從全球疫苗發展趨勢看台灣疫苗政策」國際研討會訪賓布蘭博士(David E. Bloom)、Marie R. Griffin、Michael Nissen、江原伯陽等,由行政院衛生署署長侯勝茂、涂醒哲教授及疾病管制局局長郭旭崧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