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46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6年06月06日
號次:第6747號
總統出席「文化多樣性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
中華民國96年5月26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高雄市出席「文化多樣性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除應邀致詞,並頒發「永續生命獎章」給10位得獎人。
總統致詞表示,多元而多樣的文化在台灣相互激盪、昇華,而孕育成為今天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土壤,為台灣近半世紀以來的快速成長,奠立了堅實的基礎。
總統進一步表示,就在台灣向世界展示、分享自身多元文化的豐富性時,我們也沒有忘記作為地球公民一份子的責任。總統並呼籲,面對世界環境急遽惡化的各項議題,我們確實需要一個能夠實踐全球環境治理的機構來整合跨國界力量,全面地、沒有遺漏地解決問題,新的所謂的「世界環境組織」,也就是WEO,有必要儘速成立。台灣已經是WTO的會員,也正在積極爭取加入WHO,現在台灣願意與各國有識之士一起倡議催生WEO。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很高興能有機會來參加「文化多樣性與永續發展:歐洲與臺灣的對話」國際研討會。隨著資訊革命的發展,開啟了全球化的時代。在快速變遷的全球化社會中,為因應資訊及生產模式標準化的要求,多樣性與差異性被一致性的要求所取代。在這種趨勢下,如何能夠保有地球與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如何能夠持續發展,但又不會使得資源過度損耗或分配不均,進而影響到永續的生存?成為今天全球都必須共同面對的嚴肅課題。
過去幾年裡,在永續發展方面,如水資源、全球暖化等議題,已經獲得國際社會全面的關注與討論,有些討論成果甚至已經落實成為條約與國際協定。但我們相信,永續發展面對的挑戰,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它還必須依賴多樣的文化資源來提供更全面、更深層的解決方案。多元的文化不但能夠繁衍豐富的價值體系,也培育我們的創造力與調適能力。如同生物多樣性提高自然環境的調適能力,讓自然環境更能夠抵抗病毒的入侵與破壞;而創造多樣性的文化環境也一樣重要,它能夠讓人們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找到生存價值的立足點,使人們有能力因應經濟與社會的急遽變遷,平衡而穩健的向前邁進。
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台灣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歷史因素,吸引了尋求新生活的各類移民。從早期的原住民族、16世紀以來的荷蘭、西班牙、英國等歐洲人及來自中國大陸漳州泉州的漢人,到了19世紀及20世紀中期有日本人以及隨同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國移民,更有20世紀末期以來的東南亞外籍勞工及外籍配偶。頻繁的人群移動,新移民帶來了多元的種族和文化,因此在台灣這片不算太大的土地上,可以在故宮看到精緻的中華文物,故宮南院將有來自東南亞民族的文化收藏,我們更有原住民族及客家族群的電視台及文化園區讓民眾可以輕易的接觸並瞭解不同的族群文化。多元而多樣的文化在這裡相互激盪、昇華,而孕育成為今天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土壤,為台灣近半世紀以來的快速成長,奠立了堅實的基礎。
就在台灣向世界展示、分享自身多元文化的豐富性時,我們也沒有忘記作為地球公民一份子的責任。台灣雖然迄今仍非聯合國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會員國,卻堅持護衛文化多樣性及永續發展的國際責任,並以相關的國際規範@自我要求。在推動永續發展方面,台灣除了秉持聯合國「里約宣言」的精神之外,並在2000年制定了「台灣21世紀議程」作為國家施政的策略依據,同時在行政院成立了「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進行永續發展教育相關研究及國際合作,也成立了「氣候變遷暨京都議定書因應小組」,強化我國因應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暨京都議定書的相關措施。更進一步,為了因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保護文化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台灣更積極研議該公約的制定可能的影響,並舉辦相關論壇,加強民眾對公約的認識與關懷。而本(2007)年6月我們更將舉辦「國際貿易體系下文化多樣性的政策與實踐」國際研討會,共同探討文化多樣性保護與貿易自由化的整體平衡方案,期待從多樣的文化資源中汲取智慧,進一步提煉成為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重要元素。
此外,本人也願意在此呼籲,面對世界環境急遽惡化的各項議題,我們確實需要一個能夠實踐全球環境治理的機構來整合跨國界力量,全面地、沒有遺漏地解決問題,新的所謂的「世界環境組織」,也就是WEO,有必要儘速成立。台灣已經是WTO的會員,也正在積極爭取加入WHO,現在,台灣願意與各國有識之士一起倡議催生WEO,因為自由貿易、健康生存、永續環境以及民主人權,不但是我們的信仰,更是顛撲不破的普世價值。
最後,今天在場的還有10位「生命永續獎」的得獎人,本人很高興能為利氏學社頒發這個獎項給10位得獎人,他們為台灣的在地文化、環保生態以及社區意識的推展,貢獻了最大的心力。今天除了要藉這個機會向他們致敬,也希望大家能以他們為楷模,將這份熱情與力量散發出來,一起守護我們的家園、守護台灣、守護地球。
最後,感謝大會主辦單位及工作同仁的辛勞,敬祝這次的會議圓滿成功,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副總統出席「2007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暨成果展」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96年5月25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應邀出席由世新大學性別與傳播研究中心所主辦的「2007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暨成果展」開幕典禮,期許新世代的來臨,應該更關注性別平等議題,在民主開放的社會中要體認並肯定每一個人的基本人權,超越性別,提供更友善、更能充分發展的空間。
副總統指出,以人口比例來看,1975年女性人口為772萬,目前則約有1,128萬,比男性少30萬;女性大專程度從30年前的2.4%成長至24.5%;不識字率則從24.5%降到4.6%;女性就業數從30年前的205萬增加至430萬,並且從過去以農業、勞工為主的37%轉變為70%以服務業為主,由藍領階級提升為粉領階級;若從適婚年齡來看,以往30歲前尚未成婚者,面臨頗大社會壓力,當時,30歲前的未婚率只有3%,但是現在超過30歲仍未婚的則高達11%,生育率則由平均每名婦女約3個小孩,到去年的1.12個孩子;平均壽命方面,全國人民平均壽命為73.4歲,女性則為80.8歲。回顧這30年來的變化,台灣女性不論在人口、素質上均有可觀的增長。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婚姻不再是女性唯一的出路,婚姻也不再是長期飯票、終身大事,在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下,台灣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多7年,這或許是上帝為了女性生兒育女所做的補償,再加上男性的風險、意外、殘障及犯罪等比率偏高,因此在性別比例方面,年齡低於49歲呈現男多於女,但50歲以上則女多於男,85歲以上女性占多數,由上面數據觀之,老人問題也可視為是老女人問題。
副總統表示,台灣女性地位的不斷提升,在全世界是值得肯定的,由一個國家女性國會議員人數、公司專業經理級人員比例及女性性別權力進行統計所得到的性別權力測度來看,挪威名列首位,美國第12名,日本第44名,台灣則是第19名,而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也多排名在17至19名間,因此,台灣的性別權力測度幾乎等同於經濟成長。
此外,副總統並以女性參政角度指出,目前全世界有14個國家領導人是女性,18個國家的副元首是女性,有15位女性國防部長,若統計過去10年的數字則有50位女性國防部長。而國會議員的世界平均值為16.9%,瑞典為47.3%,挪威38%,台灣的狀況則是,2000年時有8位女性閣員,現在女性立法委員則有47位,占21%,地方選舉的縣市議員女性占233位,北、高兩市市議員則有35位,足見台灣女性參政已有不錯的成績。
副總統表示,年底立委選舉將採小選區制度,即每一選區只產生一名立委,對於缺乏地方基礎的女性候選人而言相當不利,幸有婦運團體不斷對立法院施壓,因此在修憲案中規範各政黨提名的不分區立法委員須有二分之一為女性;但她個人認為這並非正途,因為靠不分區立委提名,將牽涉到黨內初選機制是否符合公平、合理原則。
副總統指出,現今社會是由男性、女性及第3性組合而成,我們必須用神聖、自然、開放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切,並體認、肯定每一個人的基本人權。她並以提倡新女性主義時所寫的一首歌來勉勵女性應該對自己的角色有更多關懷與期許,歌詞是:「我們是新女性,不分學歷、職業和年齡,負責、進取又獨立,愛國、愛家、愛自己,不享特權,不受壓抑,用知識來學習,唯服務是樂趣,科學和藝術都參與,讓我們頂天立地、頂天立地。」
副總統並舉哈佛大學為例指出,哈佛大學創校於1636年,在經過283年後才有第一位女性教員,307年後也就是1943年才准許女性入學,而在377年後,也就是今年才出現第一位女性校長,反觀國內,台灣的淡江大學、世新大學早就有女性校長,不過,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們仍然有很長的路要繼續努力。
副總統表示,21世紀新女性必需要自立、自信、自強,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而體力、財力、智力及判斷力要能自立,凡事要靠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其他女性也要有信心,勇於創造自己的價值,不只在家庭、在社會,要讓自己的價值成為社會上主流價值,如此才能活得自在、活出自我。
副總統並期許大家把眼光放遠,立足全世界,讓herstory也加入history中,創造真正的human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