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34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6年05月09日
號次:第6743號
總統接見「第17屆醫療奉獻獎」得獎人
中華民國96年4月27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第17屆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對他們默默從事基層醫療服務,懷著慈悲仁愛的精神,為弱勢民眾的醫療照護奉獻心力,代表政府及全體國人同胞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感謝之忱。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高興能和「第17屆醫療奉獻獎」得獎者在總統府見面,多年來各位默默地從事基層醫療服務,懷著慈悲仁愛的精神,為弱勢民眾的醫療照護奉獻心力,令人非常感佩。在此,謹代表政府及全體國人同胞,向各位無私的奉獻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感謝之忱。
「醫療奉獻獎」的設立,是為了鼓勵醫療界戍守人群健康、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迄今已邁入第17屆。今天向各位介紹的「醫奉獎」「個人獎」得主中,有從事醫療服務62年,自營厚生診所,常常為了農民因為農藥中毒,看診至三更半夜,對貧苦的病患仍以救人為先,一向有「農民救星」之稱的林異醫師;22年來對乳癌患者照護及乳癌認識宣導不遺餘力,除了協助成立老人護理之家,更結合天主教資源,成立台灣天主教健康照護聯盟的陸幼琴修女;催生嘉基兒科照護制度,建立濁水溪以南,台南以北第一間兒科重症後送醫院,並逐步推動早產兒醫療、醫院志願服務及小兒預防注射制度的陳博憲醫師;催生台灣的外科分科制度及住院醫師訓練,獲得國防醫學院尊為「外科教父」,奉行「醫療沒有藉口」,對醫學教育貢獻卓著的文忠傑教授;為照顧療養院老人的生活起居,就近住在宿舍內,4年前於訪視個案途中發生嚴重車禍,休養期間仍非常掛念病人的奧地利籍裴彩雲修女;具藥劑師專業資格,為了身心障礙的院生四處奔走籌募相關資源,目前積極投入「敏道家園」籌建工作的菲律賓籍滿詠萱修女。
榮獲今年「特殊貢獻獎」的邱文達醫師,過去20年間致力於推動機車騎士戴安全帽的法案,到處奔走後在1997年終於完成立法,讓台灣成為亞洲國家中唯一能提出實施成效的國家;「團體奉獻獎」則頒給關山天主教聖十字架療養院,該院以照顧植物人、貧病老人為主,近年來協助台東原住民就業,並代訓當地婦女從事照護服務員,成效卓著。
從以上這些感人的得獎事蹟,我們看到「醫者父母心」。各位多年來的辛勞與付出,就像和煦的陽光溫暖了許多人的心房,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各位總是默默地伸出永不放棄的雙手。希望透過「醫奉獎」的表揚,為所有犧牲奉獻的醫療從業人員加油打氣,也希望所有的醫界工作者都能堅守崗位,繼續為維護民眾醫療權益而努力不懈。
昨天一早得知彰化「二林阿嬤」瑪喜樂女士逝世的消息,內心真的感到非常難過。因為在2年前,我曾親自到彰化二林頒發總統文化獎太陽獎給她,對於當時「阿嬤」能用帶有海口腔的台灣話和我閒話家常,到現在印象仍然深刻。瑪喜樂女士來台將近半個世紀,早就將台灣當做自己的家,比台灣人更台灣人。這位「正港的台灣人」,從早年照顧南投、彰化地區小兒麻痺的兒童,到創立二林的喜樂保育院,多年後更將愛心擴大到其他身心障礙者,就像是陽光普照大地一樣,無私地照耀著台灣的每個角落。
今天藉著這個機會除了緬懷並感謝「二林阿嬤」長期對台灣的付出與貢獻,更希望她的精神能永遠與我們同在,讓這份對家鄉土地的關愛,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最後,除了要再次恭喜各位「醫奉獎」的得獎人,也要感謝行政院衛生署、立法院厚生會、聯合報、無線衛星電視台、國際厚生數位科技及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醫療奉獻獎」,讓更多民眾瞭解得獎者濟世救人的偉大精神,同時激勵醫界的士氣,鼓舞台灣的醫界繼續為人民的健康安全向前邁進。再次恭喜大家,感謝各位,敬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第17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得獎人邱文達醫師、個人奉獻獎陸幼琴修女、斐彩雲修女、滿詠萱修女、陳博憲醫師、林異醫師(林明思代表)、團體奉獻獎關山聖十字架療養院代表高德蘭修女,下午由行政院衛生署署長侯勝茂陪同,前來總統府接受總統道賀。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