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670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5年12月27日
號次:第6722號
總統以兼會長身分主持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會員大會
中華民國95年12月19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以兼會長身分主持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第4屆第5次委員會暨諮議委員會議、第4屆第3次會員大會,致詞肯定文化總會在「文化深耕與傳承」、「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出擊、世界展顏」三方面都有優秀的表現。
總統也表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為完成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經過深思熟慮並請益社會賢達,在上次會員大會提案討論,並經6月份諮議委員會通過後,將再一次調整角色功能,隨即修訂組織章程,如果今天大會正式通過,明年起將以新的名稱「國家文化總會」再出發。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是我們文化總會第4屆第3次的會員大會,謝謝大家特地撥空來參加。過去這一年,台灣的文化工作和主體性的建構,在許多人默默的耕耘中,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文化總會的努力與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獲得各界的肯定。這都要感謝各位委員、諮議委員對會務運作的督促,以及我們這一群願意為文化奉獻心力的會員朋友們的參與,才能讓文化總會在「文化深耕與傳承」、「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出擊、世界展顏」三方面都有優秀的表現,本人謹在此致上最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謝意。
台灣文化猶如一幅美麗的拼圖,多元的種族與文化互相激盪,經過數百年的融合,成為溫暖的文化母體,蘊藏著無盡的生命能量,也展現出開放、多元、動力、包容和吸納的特質。即使有過艱困的階段,但我們總能在巨石的狹縫中找到生命的出口,尋找發展的契機,既承接陸地的滋養,也迎接海洋的資源,這些年來,我們一方面推開世界的大門,積極與國際接軌,一方面也回頭省視腳下芬芳的泥土,拾取歷史文化的資產,讓民眾具備國際視野,也建立在地的台灣觀點,令人感到十分欣慰。
每一個國家或群體在不同的階段都會肩負不同的使命,文化總會當然也不例外。早年中央政府還沒有設置文建會、地方政府也沒有文化局的情況之下,文化總會的成立,具有推動文化工作、提升人文素養的階段性使命與任務。1991年,當這個階度性任務完成後,本會就轉型為民間社團,扮演政府與民間溝通的橋樑,繼續深耕台灣文化、展現在地活力,並將觸角廣泛地伸向國際,開拓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所以,文化總會在每一個時期都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與時俱進地扮演不同的角色,發揮積極的功能。
如今,「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為完成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經過深思熟慮並請益社會賢達,在上次會員大會提案討論,並經6月份諮議委員會通過後,將再一次調整角色功能,隨即修訂組織章程,如果今天大會正式通過,明年起將以新的名稱「國家文化總會」再出發,同時以「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弘揚普世人本精神」為宗旨,並以「提倡優質文化,表彰人文典範」、「營造人文社會,協助文化產業」、「型塑國家形象,建構文化願景」、「活絡多元文化,強化國際交流」做為推動會務的四大任務;也請各位委員、諮議委員和全體會員先進,和我們大家一起攜手努力。
「國家文化總會」在即將到來的2007年以新的名稱、新的定位繼續運作,仍然將珍惜各界深切的期許,善用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在既有的基礎之上更求精進,成為推動文化工作的最佳平台,對內為國內民眾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對外則肩負起向國際宣傳並型塑文化台灣的責任。本人在此誠摯地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共同來完成!
最後,敬祝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副總統出席「中華民國第29屆、海外華人第15屆創業楷模暨創業相扶獎頒獎典禮」
中華民國95年12月15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出席「中華民國第29屆、海外華人第15屆創業楷模暨創業相扶獎頒獎典禮」,除親自頒發獎座給獲獎的楷模外,並期勉大家在努力創業同時也能發揮愛心,將愛心當成另一番事業,讓社會充滿陽光與溫暖。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外面天氣很冷,但場內卻相當熱情,因為所有得獎楷模與企業從業人員長期努力所獲致的成就,讓大家同感驕傲與光榮。副總統指出,自從青創會在設立創業楷模獎項後,每屆她都有幸應邀共襄盛舉,一起分享每位成功人士的成就,令她相當欣慰。
她進一步表示,現今是全球化時代,翻開地圖,台灣面積很小,只占地球面積萬分之一,但台灣人民展現的毅力與台灣精神,卻非常不同凡響,以在場創業楷模為例,包括從事傳統產業或新高科技,都是大家一步一腳印,才開創出的奇蹟,不僅是個人努力的成果,更是台灣的榮耀。
副總統指出,青創會成立34年,創業楷模獎迄今也堂堂邁入第29屆,人生34年是最精華的階段,歷屆得獎楷模們的成就無非是國家與世界接軌的基礎,因此,台灣在世界的表現算是十分亮麗,以2000年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對世界各國全球競爭力所作評比,台灣占全世界第10名,2001年進步為第7名,2004年則高居第4名;然而,最近由於國內政經環境影響,有了些許退步,去年為第8名,今年則名列第13,無疑是項警訊,大家不能在這場「龜兔賽跑」中掉以輕心,而要更加努力。
副總統感歎,人生目標也不僅以賺錢為目的,她一直提倡「四生共榮」,也就是生產、生態、生活與生命,四生並駕齊驅,因為,生產是經濟的基礎,但地球只有一個,如何維護地球環境,更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工作,此外,生活品質的追求與講究亦是人們的目標,而生命,則是人類繁衍的源頭,大家要愛惜生命,不能浪費、甚至殘害自己,這就是四生共榮的宗旨與目標。
副總統認為,現代國家發展日益重視所謂「幸福指數」,人民若不幸福,國家再富有也無濟於事,今年台灣的幸福指數為世界第68名,還有努力加強的空間,此外,台灣社會貧富懸殊問題仍然存在,中產階級日漸萎縮,大家不得不慎。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最高所得70萬人,平均每月所得約15萬元,最低所得70萬人,卻僅月收3000元,其間差距高達50倍,令人相當訝異。尤其日前台北市竟有一家六口,五口人跳河自殺,聞之令人鼻酸。因此,副總統呼籲,在大家追求財富同時,應該發揮愛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度過難關,讓人間悲劇不再重演,否則這些悲劇無疑也是我們共同的恥辱。
副總統表示,愛心可以成就更多事業,愛心可以成為另一番成就,所有得獎企業楷模們可以將愛心做為下一個努力的目標,讓人間充滿愛心與福報。副總統告訴在場與會者,她已提倡設立「小秀才學堂」,將在台灣各縣市成立課業輔導班,讓特殊家庭的小朋友在課餘能接受輔導,讓他們快樂、無憂地學習、成長、茁壯,這需要所有愛心人士的協助,只要大家心手相連,一定能讓愛心散播在社會各個角落,溫情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