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683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5年05月03日
號次:第6687號
總統出席「國家永續發展會議」開幕式並致詞
中華民國95年4月21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出席「國家永續發展會議」開幕式,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時強調,追求永續發展是全球的趨勢,也是我們要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塊能夠生息發展淨土的良心事業。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不豐,且地理環境非常脆弱,對永續發展的需求,比其他國家更加迫切。我們應該以保護生態環境和天然資源的「永續環境」為基礎,經由有效的「永續經濟」為手段,塑造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永續社會」為目的。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應邀前來參加「國家永續發展會議」的開幕典禮,首先要對所有會議籌備的工作同仁伙伴表示感謝與肯定之意,同時預祝大會順利圓滿成功。
「國家永續發展會議」是去年7月5日,阿扁與環保團體座談時所決定召開的,這是我國第1次舉辦國家級的永續發展會議,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主辦,並交由環保署負責承辦。經過將近一年的籌備,依照「議題蒐集」、「分區座談」、「預備會議」和「正式大會」等四個階段來進行,以廣徵社會各界的意見,擴大民眾的參與。根據統計,實際投入這次會議的各界人士已超過3000人次,具體展現台灣社會對國家永續發展的殷切期盼。
1992年6月,聯合國在巴西的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議」,揭櫫了「永續發展」及「全球考量、在地行動」的理念,並通過「21世紀議程」做為各國推動永續發展的行動綱領。我國為順應世界的潮流,同時也表達政府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珍惜與愛護,於2000年制定了「台灣21世紀議程」,以「永續海島台灣」為發展願景,同時在行政院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由院長擔任召集人,積極推動相關工作。接著於2002年,聯合國在南非的約翰尼斯堡舉辦了「永續發展高峰會議」之後,台灣隨即發布了「永續發展行動計畫」,積極的回應全世界對環境生態保護,以及永續均衡發展的強烈訴求。
回顧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台灣在社會經濟各方面發展的歷程,大家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從戰後一片荒蕪與凋蔽之中,締造了舉世稱羨的台灣「經濟奇蹟」。但是在這亮麗的成績之後,我們也付出了非常沈重的代價。由於過度強調經濟成長的重要性,結果造成環境負荷過重,不但好山好水遭到污染與破壞,整個大自然生態也不斷對各種人為的超限利用進行反撲。例如:山坡地超限利用造成水土流失,使水庫的使用年限大幅下降,夏季缺水的問題一年比一年嚴重。海埔地過度開發,使得目前人工海岸的比例已經超過了自然海岸。地下水長期超抽則造成地層下陷與海水倒灌。休耕的農田遭受盜採砂石及濫倒廢棄物,嚴重威脅土地資源的利用。因此,在我們全力拚經濟的時候,必須回過頭來省思,如何加強對環境與生態的保護,以確保經濟的均衡發展與生活品質的提升,創造一個健康、安全、舒適,以及永續的台灣。
追求永續發展是全球的趨勢,也是我們要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塊能夠生息發展淨土的良心事業。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不豐,且地理環境非常脆弱,對永續發展的需求,比其他國家更加迫切。我們應該以保護生態環境和天然資源的「永續環境」為基礎,經由有效的「永續經濟」為手段,塑造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永續社會」為目的。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已針對國家的永續發展,勾勒出未來的願景與計畫的綱要,但這些還都必須獲得台灣社會正面的回應與支持,同時更需要透過進一步的對話與研討,積極凝聚共識,這樣才能將理想轉化成具體的行動與施政,真正引領台灣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而邁進。
尤其針對台灣在發展的過程中,一些長期性、結構性與爭議性的社會經濟施政課題,阿扁一直認為有必要進行全面、通盤的檢討,以釐清問題的癥結點,積極尋求對各種解決方案的共識。因此,除了今天的「國家永續發展會議」之外,行政院現也正加快腳步進行各種籌備的工作,預定在5、6月間正式召開「台灣經濟永續成長會議」,針對「社會安全體系」、「國家整體競爭力」,以及「全球和兩岸經貿佈局」等三大面向,以及所衍生的議題,包括:人口政策、勞動條件、社會安全、能源結構、投資環境、所得分配、經貿佈局、公共投資等,邀集社會各界人士與團體代表一同研討,希望能跳脫政黨競爭與朝野對立的藩籬,讓大家坦誠佈公的針對民眾所真正關心,而且是真正福國利民的議題,集思廣益,交換意見,共同為台灣的繁榮進步與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我相信,我們把「國家永續發展會議」的舉行,放在「台灣經濟永續成長會議」之前,絕對有非常重大的深遠意義,不只重視台灣的經濟發展,更重視台灣的永續發展,一樣的,在「台灣經濟永續成長會議」,我們所重視的不只是成長,更重視它的永續,所以在成長與永續有所衝突,或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所抵觸,當然,我們永遠會站在永續這一邊,也會永遠站在環境保護優於經濟發展的這一邊,一樣的,大家也知道「台灣經濟永續成長會議」所討論的主題,絕對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重視經濟繁榮而已,重要的是,我們更重視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大家都瞭解到過去經濟發展的結果,慢慢的對於社會的公平正義有所偏離,甚至有所忽略,這是作為政府必須要有所檢討、精進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個人要推動稅制改革,包括最低稅賦制以及對於軍公教人員退休所得必須要能夠更加的合理化,當然,中間大家有非常大的爭論,但是我們還是認為,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有關於社會公平正義的推動與落實,絕對不能夠偏廢,一樣的道理,當我們在追求國家的發展,絕對不是只有經濟的發展而已,也要重視整個國家的永續發展,這才是正道,也才是正路。
在前不久,馬主席為了訪美之行,主動求見說明並提出建議,阿扁非常歡迎、感謝。現在為了台灣的「永續環境」、「永續經濟」、「永續社會」的追求與推動,阿扁更樂見與馬主席能有「扁馬二次會」,時間由馬主席指定,地點不一定要在總統府,可以在馬主席認為方便的任何地方,我們都願意來充分配合。
台灣是一個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四百年來台灣人民在這塊土地上辛勤的耕耘與灌溉,才有今天的開花與結果,讓我們及我們的子孫世代享用,生生不息,全體國人同胞應該要珍惜這難得的福份,疼惜台灣、愛護台灣,大家共同努力,團結一致,一棒接一棒的推動國家永續發展,創造出台灣未來無窮的生機。
最後,要再次感謝各位貴賓與先進的蒞臨指導,並期勉大家以實際的行動加強保護環境生態、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繁榮,積極的追求落實台灣的永續發展。敬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副總統出席「台薩園區投資說明會」
中華民國95年4月27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出席「台薩園區投資說明會」,除歡迎友邦薩爾瓦多代表遠道來台外,並再度重申東望太平洋,建立新兩岸關係的重要與未來展望。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是個充滿歡喜與未來的重要場合,在座除了有來自友邦薩爾瓦多的朋友外,台灣產業界多位代表也熱誠與會,此外,參與本案規劃的政府團隊以及許多業界人士也曾與她遠征中美洲,她除了表達感謝,更相信在彼此共同努力下,很快地將開啟台薩兩國太平洋兩端「新的兩岸關係」。
副總統表示,不是只有西進才有市場,在大家一味向中國大陸投資之際,她即提出東望太平洋構想,因為太平洋彼岸是與台灣有數十年情誼的友邦,他們有和善人民、民主政治,如果透過這些中南美洲朋友們,台灣的經貿定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尤其在貿易自由化的推動下,北、中、南美洲已結合成一廣大市場,計約34個國家,超過5億人口,市場潛力相當龐大。
副總統指出,總統去年訪問中美洲友邦時曾提出「榮邦計畫」,政府除設有開發基金,不僅提供融資優惠,更有合作投資計畫,而此規劃的原始點即是「台薩園區」的開發。副總統表示,「台薩園區」開發刻正積極進行,其中薩爾瓦多在該國機場附近Comalapa地區提撥約114公頃土地,經過薩卡總統同意無償提供台灣開發使用30年,如此良好機會,希望台灣產業界能善加利用,因為,該地區緊鄰薩國國際機場,且薩國堪稱中美洲轉運站,該片土地珍貴、平坦又乾淨,她在去年3月中旬即曾率團親自視察過,留下深刻印象。
副總統表示,今天的說明會除了請到薩國投資促進局執行長Ms. Patricia Figueroa蒞臨指教外,國內產官學界也都應邀出席,作一說明,希望能引起更多國內產業代表的興趣,進一步瞭解投資「台薩園區」的利基何在?她期許,公私部門一同努力,台薩兩國政府與人民共同合作,「台薩園區」絕對不是夢,很快就可以實現,讓我們後代子孫行遍天下,因為台灣是世界寶島,不是中國的邊陲小島,要讓台灣走向全世界,就由「台薩園區」開始落實。
在薩爾瓦多桑塔納駐台大使(Francisco Ricardo Santana Berrios)發表簡短談話後,開始播放「台薩園區」開發投資簡報投影片,包括薩國首都聖薩爾瓦多與中美洲其他國家首都及大城之距離,藉以瞭解薩國策略性樞紐位置;薩爾瓦多為前進其他中美洲國家之最佳平台;薩爾瓦多是台灣廠商布局中美洲之最佳選擇;薩爾瓦多是美洲出口商品之競爭平台;薩爾瓦多機場被評比為中美洲最佳機場;「台薩園區」策略地位、園區預定地、地面情況、主要基礎建設發展、國際機場可動用地、園區利基、財稅優惠,以及中美洲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之情況;整體美洲自由貿易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園區希望引進之產業、開發模式、工程規劃、廠商進駐方式及費用、工程進度與營運管理模式等,讓在場與會者更深刻瞭解「台薩園區」的發展藍圖及日後之機制與走向。
隨後,在開放發言時,與會產業代表踴躍發表意見,舉凡薩國當地法令政策、租稅減免相關規定、員工薪資結構、台灣農產進入歐美市場、發展對外經貿所須之語言人材、經費補助,乃至為響應總統所倡榮邦計畫,相關產業界預計於中美洲召開年會等,都成為說明會上精彩的發言內容。
副總統在綜合答覆時首先以她一手主導成立的「民主太平洋聯盟」為例鼓舞在場產官學界共同為台灣在國際發聲而努力,副總統指出,該聯盟結合環太平洋28個愛好民主、自由、和平的國家組成,目的在促進世界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未來將推動多項甚有意義活動,包括今年6月1日在韓國首都首爾(Seoul)召開西太平洋會議,7月份於印尼召開關於禽流感國際會議等,希望把台灣發展模式逐漸推展出去,為世界的進步繁榮奉獻心力。
針對「台薩園區」發展模式,副總統也表示,薩國相當珍惜該國機場附近Comalapa地區之土地,因此在決定提供該筆土地作為台薩園區預定地時,也經過多方考量,最後基於台薩兩國長久且堅固之情誼互動,決定挪出該筆114公頃用地,讓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之產業人士前往投資開發,可見薩國對台灣之重視與友好。副總統也表示,其實產業可以考慮結盟,不見得一定要單打獨鬥,如果能結合群力,效果定能加倍。此外,「台薩園區」係一綜合產業園地,未來也可以考慮成立文化、農業等專業園區,朝向多元、多面向發展規劃,相信定可將台灣發展經驗更進一步與友邦分享。
副總統指出,政府「榮邦計畫」範圍涵括所有台灣之邦交國,「台薩園區」可說是指標性計畫之一,而方才所提議成立文化或農業園區之構想,也是相當有可行性,因為,在友邦瓜地馬拉,台灣已正式認養該國經聯合國認證為文化古蹟的安地瓜古城,協助該國維護工作,預計2年內將成立2座新的博物館,另鑒於當地甚具觀光資源,如何發展觀光產業,也是值得考慮之方向。
副總統總結表示,舊政府時期政治考量更勝於經濟考量,因此許多承諾友邦進行開發之工業園區皆未有具體成果,但失敗為成功之母,「台薩園區」以不同思維為出發點,至今獲得的迴響甚為良好,已有台灣紡織業上、中、下游產業整合占該園區大部分區面,剩餘機會已不多,前進中美洲此其時也。「台薩園區」可說是台灣傳統及現代高科技產業布局中美洲的一大利基與典範,可說「只准成功,不許失敗」,而她相當具有信心。
副總統也以她擔任桃園縣長期間經歷表示,當時桃園縣可謂相當陰暗,因為前有縣長血案發生,縣境內垃圾與環保問題亟待解決,但她經過2年整頓,桃園縣高科技總產值已突破新台幣2800萬,較諸當時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總產值新台幣2400萬台幣,足足多出400萬台幣,如此成果充滿她的心血與信心。因此,對於「台薩園區」的開發,她深具信心,至於何以挑中薩爾瓦多作為台灣園區之試金石?副總統認為,薩爾瓦多與台灣無論地理、天然、人文環境都相當類似,並有穩定政治局勢,尤其薩卡總統執政績效卓著,她相信在所有團隊同心合作下,「台薩園區」未來前景可期。此外,薩國將在下(5)月與台灣進行自由貿易協定簽署談判,台薩園區也動土在即,一切都在穩定發展中。
副總統憶及,2004年5月她代表總統參加薩國薩卡總統就任大典,因為319槍擊案的發生,即便身負腳傷,行動不便,但她仍忍著疼痛,出席薩卡總統就任典禮,當她決定不顧腳痛,甩掉拐杖,代表國家、政府與人民向薩卡總統致意而出場時,全場薩國人民熱烈鼓掌,因為他們可以深刻感受到台灣是薩國最好的朋友,同樣地,薩國也是台灣最佳的夥伴,「台薩園區」也是在這樣的互動下,並衡諸各項客觀條件而擘劃。
副總統最後強調,「台薩園區」已將成功,未來更要積極推動台灣農業進軍全世界,我們不僅要讓台灣產業布局全球,同時要讓台灣優秀的農業成果布局中美洲,唯有如此,才能為我們後代子孫尋找一個更加寬闊的發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