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45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5年03月01日
號次:第6677號
總統出席「台灣意象票選結果暨徵圖記者會」
中華民國95年2月23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參加行政院新聞局舉辦的「台灣意象票選結果暨徵圖記者會」,會中除安排布袋戲表演、公布票選結果前五大台灣意象,並由台北小西園掌中劇團團長許王老先生及霹靂布袋戲董事長黃強華致贈布袋戲偶予總統與行政院蘇貞昌院長。
總統致詞時指出,台灣是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隨著民主的鞏固深化、媒體的蓬勃發展及公民社會的成長茁壯,「台灣主體意識」逐漸在我們的土地上生根、在國人日常生活中滋長,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價值,全國2千3百萬人民的共識。
總統也表示,一種強調本土色彩、精緻內涵的「全球在地化」聲音相應而生,全球化與在地化並非完全排斥,而是可共榮共生。台灣在面對全球化挑戰的同時,固然應放開胸襟接受洗禮,但是優良的傳統文化、土地認同及台灣人的主體意識,反而更須強化、對外推廣。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榮幸受邀參加行政院新聞局舉辦的「台灣意象票選結果暨徵圖記者會」,看到這個活動得到民眾熱烈的迴響,阿扁感到萬分高興,也曾特別在今年的元旦文告及「阿扁總統電子報」提到這個活動,除了表達肯定、支持之意,更對這個活動的意涵有著深切的體會。
大家對世界各國都有某些特定的印象。可是當我們提到「台灣」時,相信全國2千3百萬同胞的心目中都有各自的看法,有人會想到玉山,有人心中會浮現台北101,更有人會大力推薦夜市小吃,甚至是奮鬥打拚的台灣精神。然而有沒有一個具體共通的印象可以代表台灣?
正由於台灣擁有多元的族群特色、豐富的文化內涵、自由開放的社會以及跨越熱帶到溫帶的自然景觀,單一意象實在不足以描述偉大台灣的形象,就以此次24個候選台灣意象之一的總統府為例,在不同的時空下,具有不同的意涵,就像是台灣歷史的縮影一樣。
總統府曾經是日本殖民統治的中樞,之後又長期作為威權戒嚴的總部,直到10年前總統直接民選後,透過人民手中的選票,才蛻變為主權在民的表徵,2000年時更見證了政黨輪替,體現台灣民主發展的核心價值。
台灣是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隨著民主的鞏固深化、媒體的蓬勃發展及公民社會的成長茁壯,「台灣主體意識」逐漸在我們的土地上生根、在國人同胞日常生活中滋長,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價值,全國2千3百萬人民的共識。
阿扁擔任總統之後,政府始終堅持「台灣主體意識」,除了要回應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也是為了扭轉近期兩岸關係的對中傾斜,著眼於國家基本利益及全民福祉。因為國人同胞沒有台灣主體意識,則國家安全無從確保,台灣國際人格無以彰顯。
冷戰之後,全球化潮流風起雲湧,各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等各面向形成所謂「普遍特殊化」的現象,全球趨於同質,通俗文化盛行,也使得地方特色逐漸流失。因此,一種強調本土色彩、精緻內涵的「全球在地化」聲音相應而生。事實上,全球化與在地化並非完全排斥,而是可以共榮共生的。台灣在面對全球化挑戰的同時,固然應放開胸襟接受洗禮,但是優良的傳統文化、土地認同及台灣人的主體意識,反而更須強化,對外推廣。
對此,阿扁要再一次對新聞局舉辦「票選台灣意象活動」,表達高度肯定及感謝之意。新聞局以透過全民參與的方式辦理本項票選活動,已帶動了全民對於這片土地的認同,讓國人有機會重新發現台灣、認識台灣,值此全球在地化的時代,意義更為深遠。本人衷心期盼,未來新聞局能將此次票選出的台灣意象,持續對外推廣,打出台灣的國家品牌。同時,也呼籲國人同胞積極參與新聞局下一階段的徵圖活動,共同為打造台灣新意象奉獻心力,以使台灣的國際形象更加鮮明。
最後,要藉著此一票選結果公布的機會,再次邀請國內外朋友一同來領略台灣之美、台灣之好及道地的台灣精神,共同分享台灣的幸福。祝福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台灣意象票選活動結果:第1名「布袋戲」,獲得130,266票;第2名「玉山」,獲得118,491票;第3名「台北101大樓」,獲得54,839票;第4名「台灣美食」,獲得18,058票;第5名「櫻花鉤吻鮭」,獲得16,729票。票選活動結果公布後,行政院新聞局將辦理相關徵圖活動,作為未來向外推介台灣國家形象之國際文宣中運用。
副總統與高中(職)、大專院校女性校長新春茶敘
中華民國95年2月21日
繼日前分別與女性軍(士)官、從政女性聚敘後,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總統府與高中(職)、大專院校女性校長新春茶敘,就教育理念交換意見,並聽取她們從事教育的心得及建議。
副總統致詞指出,根據統計全國有249,535位教師,其中女性佔58.86%,即146,873位,其中小學佔68.19%,大專院校35.19%,呈金字塔形狀;而全國共有4022所學校,女性校長佔23.52%即946位,也呈現相同分佈,這凸顯了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致成功。
副總統強調,國、高中正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若接受好的教育則未來就能成為國家的人才,否則誤入歧途,不僅是個人、更是社會及國家的問題,因此教育是百年志業,對個人及國家的未來發展極為重要。
副總統指出,她曾提出「五倫」的教育理念,包括「傳統與創新結合」、「本土與國際接軌」、「人文與科技並重」、「大我與小我雙修」、「兩性平等共和」,而所衍生的「四觀」則是「人生觀」、「兩性觀」、「國家觀」及「世界觀」。
對於「四觀」的內涵,副總統詮釋表示,「人生觀」-學校對人文、自然學科的傳授很多,但對人生的價值為何?誰是生命的主人?等議題則非常缺乏,隨著社會的進步,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迷失了?在參與政治的同時,是否也忘了人生的本質為何?因此從學校教育開始即教導學生探求人生觀是相當重要的,「人」才是自己的主人,否則將淪為奴僕,「人」的價值並非身上的名牌服飾;「兩性觀」-正確、健康的兩性觀念非常重要,要學習如何與異性和平、愉悅地相處,並尊重第3性,在自由、民主、人權的時代,我們要學會以寬容、健康的態度來對待第3性;「國家觀」-政治是眾人之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民主意識要如何具備,應該從學校教育做起,對於國家的定位要有正確的看法,國家的主人不能不知道國家未來的發展;「世界觀」-不要再陷入族群意識中,我們現在都是地球人,放眼天下,世界是圓的,要體認到全球化已然來臨。
副總統最後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女性依然在權力與利益的舞台中佔少數,所以大家更應該團結在一起,展現美麗、慈悲、智慧與勇氣,共同創造屬於女性的歷史(Her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