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691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4年11月16日 號次:第6659號

總統接見「94年全美僑社負責人回國訪問團」

中華民國94年11月8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94年全美僑社負責人回國訪問團」,除表達歡迎之意,也聽取訪賓此行所見所聞及對各項議題的意見。
總統致詞時感謝訪賓多年來一直秉持著對自由與民主的信念,完全不理會對岸中國各種統戰,堅定不移地支持台灣、愛護台灣,也希望他們在參訪結束回到僑居地之後,能繼續給予政府最大的支持,一起為台灣的前途不斷打拚。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有機會在總統府與各位來自全美的鄉親朋友們見面,各位平日不但積極服務僑胞,從事各項公益的活動,長期以來更堅定地支持政府,不斷為2300萬台灣人民福祉與權益在國際社會代言與發聲,在此首先要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向大家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感謝之忱。
大家都知道,台灣與美國之間,不但擁有深厚的歷史友誼,同時也是自由與民主的價值同盟,以及共同捍衛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戰略伙伴。今年9月,當阿扁前往中美洲及加勒比海5個邦交國,進行「攜手登峰、永續共榮」的國是訪問時,在過境美國邁阿密期間,也代表2300萬的台灣人民接受了「美國國會人權連線」所頒發的「美國國會人權獎」。這份榮耀當然不是頒給阿扁個人,而是對台灣人民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為追求民主與人權所做出的犧牲與努力,表示最誠摯的肯定與推崇。
未來我們不但要繼續深化台灣的民主,更要將台灣這個動人的成功故事與國際社會分享,希望能對其他正在追求自由與民主的國家,包括對岸的中國有所啟示與啟發,積極發揮民主燈塔的效應,讓超過13億的中國人民有機會呼吸到民主與自由的空氣。阿扁始終相信民主的呼聲是發自於人類的本性,而民主的實現更是歷史的潮流,絕對不是任何獨裁者或威權體制所能阻擋與抗拒的。以前的台灣是這樣、過去的共產蘇聯是這樣,而未來的中國我們也認為一定會是這樣。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這些普世價值,一定會在全世界贏得最後且全面的勝利。
台灣位居西太平洋第一島鍊的中心位置,過去冷戰時期,是西方民主陣營抵抗東方共產勢力向外擴張的最前線。隨著冷戰的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中國經濟與軍事力量的快速崛起,台灣在國際政治上所扮演的角色,也隨之轉變成維護亞太區域穩定與和平共同的基石。台灣的國家安全不但攸關2300萬台灣人民的福祉與安危,更直接牽動整個東亞地區的繁榮與進步,我們不只要肩負起防衛台灣的重責大任,更有義務對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10月29日,台灣向美國採購的4艘「紀德」級軍艦,其中的2艘叫做「基隆艦」與「蘇澳艦」,在完成裝備整建與人員訓練後,正式啟航返回國門,即將加入國軍戰備的行列。這4艘「紀德艦」的成軍,不但象徵著台美雙方戰略伙伴關係的強化,也代表著台灣對捍衛台海和平最具體的承諾。回想2001年在美國布希總統全力的支持之下,一次批准了包括4艘「紀德艦」、12架P-3C定翼反潛機、8艘柴油潛艦及其他多項軍事裝備,以及其他多項的軍事裝備。其中的「紀德艦」是阿扁就任總統以後才決定的軍購案,而P-3C定翼反潛機、柴油潛艦及美國在1999年就核准的「愛國者三型」飛彈在內的「三項重大軍購」,則是在阿扁就任總統之前,由過去的政府所作的決定。
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阿扁一樣感到非常的奇怪與不解,為什麼最後決定的「紀德艦」不但順利完成採購且即將成軍,而最早提出需求與規劃的另外「三項重大軍購」,到現在連付委討論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說在立法院哪些軍購案會過、哪些不會過,完全沒有任何的道理或邏輯可言。不但軍方的專業建議完全不被尊重,相關盟邦國家嚴正的呼籲也充耳不聞,過去決定要買的人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甚至只為了一人、一黨之私,就能為反對而反對,不顧一切杯葛到底。這種罔顧國家安全,把個人與政黨利益擺在全民生命財產安全之上不負責任的行為,令人感到非常的遺憾與無奈。
既然由阿扁政府所決定的「紀德艦」都能夠成軍,部分在野政黨實在沒有理由再阻擋「三項重大軍購」案的通過。依照目前所規劃的時程,其實,「三項重大軍購」成軍之時,阿扁早就不再擔任總統了,因為那是2008年以後的事,所以說相關法案與預算的通過,並不會對阿扁有任何加分的作用,阿扁今天推動「三項重大軍購」全然是為了要對人民、歷史、國家負責。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不能只享受前人所留下來的資產,而不替我們的後代子孫著想。現在不投資,明天一定會後悔,現在不投資,明天就會遭殃,所以說今天我們投資國防,就是在投資未來,在投資未來台海的和平、投資我們子子孫孫的安全與幸福。
各位旅美僑社的負責人、各位僑領先進多年來一直秉持著對自由與民主的信念,完全不理會對岸中國各種統戰,堅定不移地支持台灣、愛護台灣,這種愛國愛鄉的情操值得全體國人同胞珍惜與學習。希望各位僑領在參訪結束回到僑居地之後,能繼續給予政府最大的支持,讓我們一起為台灣的前途不斷打拚!最後,阿扁要敬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旅途快樂,也要祝福我們的國家中華民國(台灣)國運昌隆。
「94年全美僑社負責人回國訪問團」團長林映君一行,下午由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富美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

副總統召開「女性失業與就業輔導」─「好管家專案」座談會

中華民國94年11月8日

有感於婦女在就業和家庭抉擇的困擾,以及婦女二度就業困難,另外,外籍幫傭日益增多,影響台灣社會。呂副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召開「女性失業與就業輔導」──「好管家專案」座談會。會中邀集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內政部次長林中森、經建會副主委謝發達、勞委會副主委賴勁麟等,以及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所所長吳淑瓊、彭婉如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中華民國保母學策進會理事長施水錦等二十多位相關部會首長及學者專家,針對婦女就業與兼顧家庭照料提出具體可行的雙贏建議方案。
本座談會主要的目的:
一、創造婦女就業機會。
二、解決現代家庭照護及家事管理負擔。
三、減少外勞僱用,防阻台灣社會複雜化。
四、提昇家事管理的品質,並使其專業、敬業與品牌的樹立。
現代家庭需要一個好管家!好管家造就好家庭,有好家庭才有好國家;兼顧婦女就業和家庭照顧,專業的好管家培訓和提供服務機會顯得十分重要!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資料顯示,93年女性就業比例為41.96%,就業女性中有59.22%因準備生育而離職,也就是說有過半數的女性在家庭和事業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放棄就業市場。
本座談會中釐定好管家的工作性質:
一、家庭照護(託幼與孝親):看護長者以及託育嬰幼兒、課後照顧等孝養事務。
二、家事管理:家事、清潔以及餐食料理事務。
此兩大項工作釐訂在於區分外勞全面服務顯得不夠專業,且提高台灣婦女投入專業市場的機會。
好管家專案的推動方向有:
一、師資培育:招募目前待業教師、失業婦女、待業護士等,經過訓練使其投入託育、課後照顧,以及從事長者照護行業。
二、家事管理:訓練並提供失業婦女或家庭主婦從事家事管理行業。
三、樹立專業制度與品牌形象:於職業分類中增列「家事管理師」,並採行分級制度,重視品牌與形象,使成為受敬重的專業行業。
最後,吳榮義副院長聽取報告後裁示,本次座談會中的建議方案將融入行政院目前積極推動的「六星健康社區計畫」,由各部會全力配合推動。
呂副總統在會中也針對上班族早午餐之需要,提出由食品業界與家庭主婦合作,專門製作精美營養的早餐與午餐的創新計畫,使得家庭主婦有兼職與兼顧家庭機會。
據經建會統計,我國婦女勞動力偏低,歐美國家均在50%以上,我國的47.7%,比同是亞洲的日本的48.3%、南韓的49.8%略低。亞洲國家婦女勞動力比歐美國家來得低的主要原因,在於東方國家傳統以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有關。而台灣的問題在於部分工時制度未盡普及。
83年度台灣的女性就業率是38.35%,93年度雖提高到41.96%的就業率,但仍有過半數的女性失業,其中有36.06%女性目前沒有工作,且不願工作的原因是為了照顧小孩。從種種資料顯示,台灣女性就業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家庭的牽絆,其中以照顧小孩或看顧長者的因素最多,也就是說台灣女性沒有一個好管家使其無後顧之憂的投入就業市場,也因此,埋沒了諸多優秀女性人才。
目前小部分家庭有外勞分擔家事,然就其質和量上都顯得不足,唯有訓練有素的專業管家才能使婦女安心就業,且好管家的就業市場可提供更多的婦女再就業機會,可說是一種雙贏的婦女就業政策!
早在民國63年呂副總統的《新女性主義》一書中已提到兩性工作權的不平等,以及差別待遇,書中也提到因為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分配,家庭的照顧,使得女性就業機率偏低,女性的社會經濟地位也偏低,至今事隔30年,婦女就業困難問題仍然存在。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