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35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4年09月07日
號次:第6649號
總統接見參加「亞太地區扶輪青年高峰會」會議學員
中華民國94年8月29日
陳總統今天接見參加「亞太地區扶輪青年高峰會」會議學員們,希望大家除開會外,也能對台灣有更深的認識與喜愛。
總統強調,本次活動是台灣「扶輪青年服務團」的青年們自動發起爭取主辦權,同時也是扶青團員自己策劃及執行的活動,我們的六七年級生,能夠主動站出來,爭取主辦大型的國際會議,大家的用心真的令人非常感動,看到我們有一群這麼有勇氣與能力的社會新血,讓他對台灣的未來充滿希望。
總統致詞內容為:
阿扁今天非常高興,看到來自亞太地區國家的扶輪青年們,齊聚在台灣台北,在過去4天的會議中,研討扶輪青年應該如何面對新世代的挑戰。首先謹代表台灣政府和人民竭誠地歡迎各位來自亞太地區的扶青朋友們。大家開會的地點-真理大學-座落在台灣最美麗的淡水小鎮,淡水的古蹟、小吃、夕陽、碼頭,是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自然之美的精緻縮影之一,阿扁誠摯希望,來自各國的青年朋友除了開會之外,在過去這幾天也對台灣有更深的認識與喜愛。
「扶輪青年服務團」的宗旨,在於提供機會給18歲到30歲的青年朋友,提升大家的知識與技能,使他們能為社區與鄉鎮服務,同時在友誼與服務的基礎上促進全世界和平與國際親善。目前全世界在150個國家共有超過7600個扶青團,在亞太地區約14個國家有扶青團;在台灣,至2005年4月為止共有93個扶青團,遍佈台灣各地方,約有1600餘位扶青團員,可以說是台灣遍佈最廣、組織最完整的青年組織之一。
2005年的「亞太地區扶輪青年會議」和過去與扶輪相關的國際活動,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本次的活動是台灣「扶輪青年服務團」的青年們自動發起爭取主辦權,同時也是扶青團員自己策劃及執行的活動,扶輪社社員都是站在輔導者的角色。青年是國家的棟樑,我們的六七年級生,能夠主動站出來,爭取主辦大型的國際會議,大家的用心真的令人非常感動。這次的會議總共有20個國家,近200位外國青年朋友參加,到今天是最後一天,一切進行非常順利,看到我們有一群這麼有勇氣與能力的社會新血,讓阿扁對台灣的未來充滿希望。
目前國際扶輪組織正積極在中國推廣扶輪運動,同時也已成立「上海臨時扶輪社」及「北京臨時扶輪社」,雖然中國當局在政策上仍有阻攔,但隨著中國經濟政策的逐步開放,預估在商業社交需求下,正式扶輪社在中國大量出現絕對是可預期的。以中國對台一貫「以商逼政」以及在國際組織上不斷矮化台灣地位的做法,當中國正式扶輪社數量達到必須重新規劃其地區代號時,中國的地區總監人數也將隨之增加,在國際扶輪組織中左右選票的能力當然也會增加,當其影響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將會開始在國際扶輪組織中打壓台灣,所以我們不能不有所警覺並提前加強防範因應。
國際扶輪組織的年會,是少數國際聚會中可以看到台灣國旗的場合,對於未來台灣在國際間的活動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基於以上的原因,這次在台北舉辦的亞太扶青會議,意義可以說非常重大,幾乎全台各區扶青團都總動員加入籌備工作,希望能呈現台灣最好的一面給國際友人,期盼能達到「從台灣出發,向世界發聲」的目標。台灣爭取主辦這次|議的目地,除了提供各國扶青團交流及扶輪知識傳遞的機會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藉此活動「讓台灣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相信各位在歡迎晚會、文化之夜及萬國嘉年華會等活動中,也看到了台灣文化的豐富面相。
各位稍後將有機會參觀已有86年歷史的總統府,希望此次的參訪能加深各位對台灣這個美麗而又偉大國家的瞭解與印象。相信大家都知道,因為中國無情的打壓,台灣在國際上的處境相當艱難,但是這塊土地上的2300萬人民,即使每天活在中國七百多枚飛彈的威脅之下,也絕對不會放棄守護台灣民主的神聖任務。各位青年都是台灣最好的朋友,個人誠摯的希望,各位在國際社會中能持續向台灣伸出最溫暖友善的雙手,為台灣在國際上發聲,也幫助台灣,讓台灣能參與更多的國際社會活動,也希望我們扶青團的伙伴們能繼續努力,爭取主辦3年1次的世界扶青大會!最後,阿扁要再次向各位表達最誠摯的歡迎與感謝之意,看到各位年輕朋友,阿扁內心十分愉悅,因為本人來自扶輪家庭,是第1位出自扶輪家庭的台灣總統,看到大家就彷彿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孩子一樣地親切溫暖,阿扁以各位扶輪朋友們為榮為傲,祝福大家身心健康、萬事如意!
學員們上午是由「亞太地區扶輪青年高峰會」主委劉義雄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也在座。
副總統與縣市長座談
中華民國94年8月26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在總統府與全國縣市長座談,邀集各縣市長及經濟部、財政部、行政院衛生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代表座談,並聽取衛生署「禽流感防範」、水利署與農委會「國土保安」、財政部「財政赤字問題」及工程會「各縣市閒置公共建設問題」業務簡報。
副總統於開場致詞時表示,在座的縣市長有部分將於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尋求連任,有些則將圓滿結束任期,不論如何,都背負著選民的高度期許,相信大家也非常希望能夠提出一個完美的成績單。因此,她今天邀集大家座談,就是希望能就國家社會目前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進行瞭解,透過新思維、新作法,及早因應與掌握。
針對各縣市目前面臨的問題,副總統提出幾點想法,希望與會人士藉著今天的座談能深入瞭解、探討。副總統表示,台灣現今的生活環境可以說是「風不調雨不順」,幾次天災來襲的經驗顯示,許多建設的成果因而毀於一旦,她感慨指出,日前她搭乘直昇機視察台北、桃園、新竹及苗栗地區,發現整個地貌幾乎可以用「山林破碎」來形容,因此副總統再次強調,防災與保安比建設還重要,中央與地方應當一同攜手致力於水土保持工作、防患未然。
副總統也表示,中國對台灣仍舊包藏禍心,偷渡犯已然造成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的威脅,管制鬆散的海岸線成為治安的缺口。另外,社會變遷導致人口結構產生變化,老年人口漸漸增多,造成政府財政負擔日益嚴重,這也是刻不容緩需要面對的問題。
針對日前高雄捷運發生外勞暴動的情形,副總統也表示,希望這只是單一事件,不要再度發生,而社會大眾除了指摘可能有官商勾結弊端外,也應當從另一角度思考問題,那就是社會普遍缺乏人文關懷,對於外勞仍存有歧視心態。事實上,未來台灣社會仍有許多工作必須倚重外勞,她呼籲國人應抱持「民胞物與」的精神,用感恩心、同胞愛來看待外勞朋友。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國雖然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但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還是必須得共同面對能源短缺的現況,因此,她提倡,除了「綠色產業」之外,我們更要推動「綠色生活文化」,檢視生活上的食衣住行是否真正做到節約能源。
日前,媒體報導許多公共建設因設計不良或規劃不當等因素而閒置未用,副總統表示,這種資源浪費的情況令人非常心痛,但與其追究責任,中央與地方更應共同來檢討,如何讓這些建設有效的更新與再使用。至於中央財政赤字、地方也面臨無米之炊的景況,她也希望中央與地方共同思索,如何建立友善、親密的夥伴關係,因應日益嚴重的財政問題。
最後,副總統提醒國人,亞洲目前已經有13個國家遭受禽流感威脅,目前,台灣基於抗SARS的經驗,尚因應良好,但下個月開始即將有來自許多地方的候鳥至台灣棲息,台灣也可能受到禽流感的威脅,倘處理不當,依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模擬評估,台灣可能會有530萬人感染,有7萬人必須住院,1.4萬人可能因而喪失寶貴性命。日前,總統已主持國安高層會議商擬因應對策,政府一定會審慎以對,副總統同時希望地方政府也應正視這個問題,配合政策、預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