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725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4年07月27日 號次:第6643號

總統參加2005全國大學校院暨研究所博覽會

中華民國94年7月16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2005全國大學校院暨研究所博覽會,並為博覽會開幕剪綵。
總統致詞表示,政府非常重視同學們在求學期間經濟負擔的問題,他將再要求各相關的部會,積極募集更多的經費,一定要讓每一位同學,只要「考得上」,就一定「讀得起」,同時還能「讀得好」。
總統也特別期許全國即將進入大學的同學都能找到理想的學校及系所,激發潛能、點亮熱情,讓大學成為生活探索的開始,而不是學習生涯的唯一機會,把求知的視野與格局放大,不斷地自我挑戰、自我超越,努力從知識的殿堂滿載而歸。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能應邀前來參加由淡江大學所主辦的「2005全國大學校院暨研究所博覽會」。過去的十年,台灣高等教育的風貌有了非常大的改變,不但學校的數量以及在學的人數大幅增加,同時政府對於大學校院各種的管制或規範也全面給予鬆綁,使整個高等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朝氣,今天的博覽會就是最好的見證,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終於讓大學真正回歸為知識的殿堂,充分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
當各大學校院不斷求新求變,積極建立各自發展的特色與競爭力之時,高等教育唯一不變的價值,仍舊是以多元的課程設計、培養每一位同學獨立思考的能力,探索自我、發現自我,進而找到人生的興趣與方向。有鑑於此,經「全國大學校長會議」研商決議,並獲得「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及「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的共識,從93學年度起,一改過去由民間團體主辦,商業氣息濃厚的大學校院博覽會,而改由各大學輪流主辦,首屆由國立大學校院主辦,今年則由淡江大學接棒,而且第1次將大學校院與研究所的博覽會同時舉行,並分北、中、南、東4區,讓全國各地的年輕朋友都能就近參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校院及系所。
隨著大學校院數量的擴充,整體對高等教育的投資,包括政府的預算及學校自籌的經費,也呈現大幅度成長。自90年的1770億元,至93年增加為2078億元,成長超過17%。為了進一步強化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政府也已完成「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的擬定,自今年開始,於未來的5年投資500億元,集中資源,獎勵拔尖,希望在5年之內至少有10個頂尖研究中心或領域能居亞洲第1,10年內至少一所大學躋身世界前一百大之列。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今年度政府對高等教育經費的投入,由去年的727億元增加為834億元,其中除了基本需求的經費外,特別提撥了100億元補助「頂尖大學」、10億元獎勵「教學卓越」、3億元促進「產學合作」。明年教育部更初步決定將高教經費再提高至898億元,其中「頂尖大學」維持100億元,但「教學卓越」及「產學合作」,則分別提高為50億元及20億元,希望透過良性的競爭機制,全面提升大學校院整體教學的水準,並建立起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相互交流的平台,有效的促進國家整體人才的培育與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針對同學們在求學期間經濟負擔的問題,政府也非常重視。除了增加助學貸款的能量與額度、降低貸款的利率外,謝院長也於上個月底正式宣布,教育部已完成對各政府機關、各級學校、303個基金會及282個企業團體或個H相關助學措施資訊的整合,並設置了「圓夢助學網」的查詢網站,針對高中職以上的學生,提供將近175億元獎助學金申請的資訊,阿扁也將再要求各相關的部會,積極募集更多的經費,一定要讓每一位同學,只要「考得上」,就一定「讀得起」,同時還能「讀得好」。
當然,對各位同學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幫助,就是畢業後能順利找到工作,很快就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教育部自去年起,已開始試辦「最後一哩學程」,補助各校在學生畢業的最後一年,與產業界共同設計針對強化學生就業能力的學程,縮短學校教育與業界需求之間的落差。同時,針對已經畢業的同學,行政院青輔會也從去年起,開辦「青年職場體驗計畫」,補助企業提供3至5個月職場見習的機會,經初步的成效評估,於見習結束時,有超過八成的同學順利得到就業。目前經審議核定共有377家廠商,提供6506個見習的機會,今年度編列的預算將先支持2000名同學,明年將進一步擴大辦理,希望能推廣到每年能有1萬名見習的機會,以有效降低青年失業的比率,並讓剛離開校園的同學們,在邁向人生新的階段時,就能感受到社會對大家的關懷與協助,讓未來的人生旅途走得更穩健,也愈平順。
「2005全國大學校院暨研究所博覽會」將於16、17一連舉行2天,北區共有70幾所大學校院參展,可以說是盛況空前。而主辦單位淡江大學更精心安排了許多的活動,讓各校有機會充分發揮、推陳出新,積極展現各自的特色。阿扁在此除了要向所有主辦單位的工作同仁表示感謝與敬意外,更由衷的期盼各位同學能找到理想的學校及系所,激發潛能、點亮熱情,讓大學成為生活探索的開始,而不是學習生涯的唯一機會,把求知的視野與格局放大,不斷地自我挑戰、自我超越,努力從知識的殿堂滿載而歸。
最後,要預祝這次的博覽會圓滿成功,並祝福在場所有的貴賓、先進及同學們,身心健康、萬事如意、學業進步。

副總統前往台南市德光女中參加「勵馨-女兒成年禮」

中華民國94年7月16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前往台南市德光女中參加「勵馨-女兒成年禮」,並為6位女兒代表們戴上象徵成年的花冠,除給予最大的祝福外,並期勉大家不斷努力學習,將來創造更多好成績,為自己,也為家人,更為社會國家。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她很高興能在福爾摩沙女兒節的今天與所有成年女兒們見面,為大家加油打氣,而勵馨基金會協助下成立的福爾摩沙女兒獎立意甚佳,讓她也相當欣慰。
副總統表示,雖然今天是成年禮,但在她眼中,大家都好像還是小妹妹,這讓她想到,以前當她與大家同樣年紀時,當時生活與學習環境並不佳,直到12歲,她才擁有第一雙鞋,而現在,一切都與以前有了很大不同。副總統進一步以自己親身經歷與在場家長與女兒們共同分享指出,她小時候,曾兩度差點被賣做養女,這並非父母親不疼愛她,相反地,因為雙親的愛護,希望她能過更好的生活,才答應別人的請求所做的決定;但因兄姐兩次都將她藏了起來,最後才沒被賣掉。
副總統說,早期女性並不被賦予期待,而這也是她努力爭取認同與好成績的原因之一,她回顧,求學期間,她一直爭取第1名,還立志成為一名女醫師,但因為後來家鄉已有女醫生產生,因此,她以自己大哥為榜樣,決心研習法律,成為一名法官。不為什麼,因為她心中一直不服氣,為何女性就要被打壓、不受重視。
副總統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所有女兒們,歷經這些過程當口覺得很辛酸,在別人不重視的情形下,拚命求表現,然而現在想想,卻感到當時很了不起。但即便如此,副總統仍語重心長地提醒所有女兒們,人生事實上並非凡事得求第一,坦白來說,她童年時的好強其實很辛苦,她認為,人生只要做到兩件事應就足夠,一是活得心安理得:要做對的事情,不可傷害他人;二是對得起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管身為男、女、美、醜、貧、富,人生只有一次機會,如何過生活,必須對自己有所交代。
副總統也以幽默的口吻說,現在醫學科技發達,或許在場10餘歲的女兒們,大家都可長命百歲,算算,未來還有90幾年光陰。她期勉,大家每天要為自己多加些分數,為自己多製造些快樂,因為自己的快樂就是父母、師長的快樂,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是女性,就有了惰性而不知求上進,相反地,「小草長在地上,在石縫中求生存」,大風過後,仍屹立不搖,而大樹卻反而被強風吹倒,因此,「我們在追求人生不平凡時,同時也要懂得珍惜平凡」。
副總統肯定在場女兒們,大家雖然都還很年輕,但卻經由現代科技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她期待,當大家跟她一樣年紀時,已有更多更好的成就,這是她最衷心的勉勵,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