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699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4年07月20日
號次:第6642號
總統主持第二屆「總統經濟顧問小組」第五次會議
中華民國94年7月11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主持第2屆「總統經濟顧問小組」第5次會議。總統在會中除聽取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胡勝正所作「我國所得分配與就業對策」報告及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柯承恩顧問有關「我國所得分配與就業對策之建議」外,並就相關議題和與會人員進行意見交換,隨後作出裁示。
總統開場致詞內容如下:
根據各主要國際經濟預測機構的評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分別受到油價居高不下、美元匯價劇烈波動及恐怖攻擊活動的衝擊,預期將呈現溫和成長的局面,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最新預估,今年全球經濟的成長率將自去年的4.1% 降至今年的3.25%。
雖然,景氣成長的力道不如去年,但本人仍然期待各位顧問與政府相關部門面對日趨複雜的經濟與社會情勢,務必匯聚諸位的智慧與經驗,就各項社經議題提出具體的建言,作為政府決策最重要的參考依據。
根據今天的議程,我們先請經建會胡主委就『我國所得分配與就業對策』提出報告。
相關報告及討論結束後,總統裁示內容如下:
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成立2年以來,以往討論的主題大多著重於擬定經濟發展戰略、改善國內經濟環境、以及策進政府經濟施政效能等議題。不過,全球經濟發展軌跡的歷史經驗也顯示,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往往難免因市場失靈、資訊不對稱、不同產業的附加價值成長不均衡的變化等缺失,而衍生所得分配不均、失業率異常波動等現象,從而影響整體經社體制的健全發展。
因此,本人在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於去年8月改組之際,即特別建議顧問小組針對社會所關注的貧富差距、所得分配與稅制改革等攸關社會公平與正義的議題,納入研究的範疇,讓台灣在持續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建構成為一個更祥和、安全的社會。
前次會議我們所討論的「稅制改革」,以及今天我們所討論的「我國所得分配與就業對策」等議題,都是為了凸顯政府施政必須為擴大「贏者圈」及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投入更多的資源、作更多努力的決心。綜合今天會議的討論,除了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所作我國所得分配與就業對策的建議及與會人士的寶貴建議外,個人要作成以下幾點裁示:
一、根據跨國比較的具體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003年家庭所得分配的差距6.07倍,雖然隨著經濟的持續成長不免出現分配差距略微擴大的現象,不過,相較於南韓的6.8倍、美國10.2倍、香港17.7倍及新加坡的20.9倍,仍然處於相對較為均衡的狀況,尤其比較2001年的6.39倍及2002年的6.16倍,則有逐年下降,但未來政府仍應透過有效的改革策略,力求減緩所得差距的擴大。
二、根據學者的研究,在知識經濟時代,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的所得分配的差距大致均呈現持續擴大的趨勢,如美國的所得分配就從1996年的8.75倍上升至2001年的10.2倍。而政府改善所得分配惡化最有效的策略在於強化教育投資、改善就業輔導機制與進行稅制改革,以增進社會弱勢階層向上流動的能力與機會。
三、在改善失業率的對策方面,去年所實施的「青年職場體驗計畫」及「補助企業主僱用失業者」計畫成效卓著,相關部門應寬籌經費,並鼓勵企業界共同參與,以擴大執行的成果。此外,對於原住民與外籍新娘、青年及婦女等弱勢族群的就業輔導,亦應設定具體目標、投入必要的資源,以有效降低整體失業率。
四、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勞動條件愈僵化,愈不利於失業率的改善。因此,勞動政策主管機關亦應本於提升就業率的基本前提,積極研究提升現行勞動法令彈性鬆綁的可能性,當然也包括NPO(非營利組織)及NGO(非政府組織)等。
五、前次會議中,我們已就稅制改革提出具體的方向,其目的除落實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外,亦在於強化稅制的累進效果,改善政府的財政,從而增進政府對社會安全體系投資的能力,期望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積極協調,以早日落實稅制改革的願景。
六、針對如何加強吸引外資來台投資,如何有效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以及如何透過租稅大赦等策略引導駐留海外的國人資金回流等三大議題,希望各位顧問儘速進行相關研究,並於下次會議時提出討論。
今天與會者包括:呂副總統、總統經濟顧問小組召集人林信義資政、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陳添枝、總統經濟顧問許勝雄、總統經濟顧問黃茂雄、總統經濟顧問柯承恩、總統經濟顧問呂桔誠、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胡勝正及國安會諮詢委員陳永誠。
副總統主持「如何推動台灣衫座談會」
中華民國94年7月8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於「如何推動台灣衫座談會」致詞時強調,此一座談會舉行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台灣衫的推動,在國際上強化台灣的國家認同,同時也達到有效節約能源的目標。
副總統於座談會一開始,便展示她今天身上獨具台灣色彩的服飾,她表示,這塊美麗的布料是數年前赴鹿谷參加採茶展時,由包著頭巾的採茶姑娘帶她去買的。其實,台灣多年前就能做出如此美麗的布料,不論是她現在身上穿的這一件,或是剛剛陪同總統參加政治作戰學校畢業典禮時穿的那一件,色彩設計都非常華麗並獨具台灣風格。
副總統強調,推動台灣衫主要的目的,是要推動國家認同並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她進一步表示,幾年前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於上海舉行時,會議結束前與會人員都穿起唐裝,那時大家看到中國以唐裝做為國服,也思考起台灣的國服問題。此外,今年的京都議定書要求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未來做到二氧化碳排放上的減量,而台灣人口數目居全球第46名,GDP名列全球第18名,全球每人排放二氧化碳平均為3.89噸,台灣每人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0.31噸,名列前22名,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台灣有責任降低能源的浪費及生態的污染,未來我們應該努力做到開源節流,並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
副總統表示,要建設台灣成為綠色矽島,所以要推動台灣的綠色生活文化,目前台灣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檢討,例如每年的爆竹使用量很高,每年元宵節各地都舉辦燈會耗用許多電力,這些都不符合節約能源的概念。
副總統提到,推動台灣衫可以從下面幾個層面思考─國服、禮服、休閒服、工作服以及生活服,台灣衫可以成為合適的生活服與工作服,若能與高科技結合,使國人穿起來更為舒適方便,就可以推展到全球,同時也把台灣的文化與價值推向全世界。
副總統也說明此次推動台灣衫的緣起,她表示,日前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正式會議中,她提出此一臨時動議,獲得總統的認可,因此今天如此鄭重其事的來推動,因為現在正是推動的好時機,剛好可以配合謝院長鼓勵大家脫下西裝領帶的政策,希望台灣衫的推動可以使男士們從西裝領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也使女士們在爭奇鬥豔的穿著中,增添台灣的特色。
最後,副總統也請她的3位隨扈穿著台灣衫當場展示,而其中1件將於8月14日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大會時亮相,她也期盼台灣衫實用、舒適的設計能夠使穿著台灣衫在未來成為全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