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公報查詢

點閱數:611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4年03月16日 號次:第6622 號


總統參加故陳副總統辭修先生文物捐贈暨石叟叢書線上啟用發表會

中華民國94年3月5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參加故陳副總統辭修先生文物捐贈暨石叟叢書線上啟用發表會,總統致詞時很肯定的說,「辭修先生不但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在辭修先生逝世40周年特殊的日子,我們在此不但要向辭修先生表達崇高的敬意,更要將過去歷史儘可能的公開,完整還原在所有國人的面前,讓全國的民眾都能直接的認識並感念這一位,生於大陸的浙江省、一位外省人,但為台灣這塊土地作出最大貢獻的副總統。」
總統也指出,辭修先生的文物是「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於去年1月公布施行以來,第一批移送「國史館」的總統、副總統文物。他並宣示,在他卸任之前,一定會與「國史館」充分配合,做好所有相關文物移交的工作。
致詞後,總統並接受陳履安先生代表家屬所呈交的捐贈文物契約書及清冊,總統則代表政府頒贈感謝狀;隨後並與陳履安先生及國史館館長張炎憲共同按紐象徵石叟叢書線上正式啟用。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故陳副總統辭修先生逝世40周年紀念日,辭修先生的家屬與「國史館」選在這一天舉辦「陳副總統辭修先生文物捐贈暨石叟叢書線上啟用發表會」,格外的具有意義,而阿扁有機會參加這歷史的盛會,更感到十分的榮幸。
辭修先生早年獻身軍旅,曾擔任集團軍總司令、政治部長、戰區司令長官、軍政部長、參謀總長等要職,歷經北伐、平亂、勦共、抗戰與國共戰爭等多次重大的戰役,屢膺重寄,迭創豐功,是民國創建以來,最傑出的軍事將領之一。
民國37年12月,先總統蔣公引退之前,臨危授命,由辭修先生出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在短短1年的任期裡,整編了由大陸撤退來台的軍隊、推行「三七五減租」、實施戶口總檢查、完成台幣的改制、提高農工生產、增加教育投資,並積極從事地方自治的準備等,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全面穩定了台海的局勢,如果沒有辭修先生這一年的努力,整個台灣的歷史將就此改寫。這也就是為什麼辭修先生常說:「民國38年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憶的一年。」
自民國39年起,至54年逝世時,前後15年間,辭修先生曾先後出任行政院長,並兩次當選中華民國的副總統,其間也曾以副總統的身分兼任行政院院長,竭盡心智為建設臺灣奉獻了最後的心力。其中最重大的建樹,首推「土地改革」的成功,透過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等政策,讓19萬餘戶的佃農變成了自耕農,徹底改變了台灣原有的社經結構。
台灣能以和平、不流血的方式完成「土地改革」,這在世界現代史上是極其難得的重大成就,反觀其他許多發展中的國家,就是因為沒有辦法推動「土地改革」,讓社會最根本的矛盾無法解決,導致政治長期的動盪不安,經濟發展更停滯不前。台灣能擺脫這種發展的宿命,辭修先生當初的堅持與周密的規劃,是台灣土地改革能夠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這些重大史實我們絕不能抹煞,更不可能否認,對於前人的勳業與德澤更要懷抱著感恩感佩之心,這才是面對歷史、面對國家,乃至於面對自己應有的正確態度。阿扁要很肯定的說,辭修先生不但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在辭修先生逝世40周年特殊的日子,我們在此不但要向辭修先生表達崇高的敬意,更要將過去歷史儘可能的公開,完整還原在所有國人的面前,讓全國的民眾都能直接的認識並感念這一位,生於大陸的浙江省、一位外省人,但為台灣這塊土地作出最大貢獻的副總統。
大家都知道,辭修先生非常重視個人資料的保存與整理,除了曾成立「石叟資料室」,有系統地彙整參與國政時的重要史料外,晚年更親自口述生平經歷,撰稿整理成《石叟叢書》72冊。辭修先生逝世後,由長公子陳履安先生繼續整理,又完成續編12冊。加上總目錄,《石叟叢書》共計85冊。不過這套叢書始終沒有公諸於世,各界將它和先總統蔣公的「大溪檔案」視為國內兩大神秘檔案。
民國84年,「大溪檔案」移交給「國史館」,以最好的科技設備與專業的管理人才,在最短的時間裡,重新予以分類、編目及建檔數位化,且正名為「蔣中正總統檔案」,並依據《檔案法》的規定,開放供各界閱覽。去年8、9月間,辭修先生的家屬陸續將辭修先生的文物移交給「國史館」維護與管理,並決定優先將最受各界關注的《石叟叢書》編目後予以數位化,並編印一系列的《陳誠先生回憶錄》。在今天這個盛會中,《石叟叢書》將透過網路正式開放供各界檢索運用,而《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上、下兩冊也正式出版。過去所謂的兩大神秘檔案,如今都能完整地呈現在大家眼前,意義格外的重大。
為了妥善典藏、維護及管理歷任總統、副總統的文物,保障文物的國有財產權,經朝野協商,特別制定了「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明文規定:總統、副總統從事各項活動所產生而不屬於檔案性質之各種文物,包括信箋、手稿、個人筆記、日記、備忘錄、講稿、照片等文字、非文字資料或物品,應於任職期間,將其交由「國史館」管理,私人或團體所有之文物,得交由「國史館」管理。
辭修先生的文物是「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於去年1月公布施行以來,第一批移送「國史館」的總統、副總統文物。阿扁相信一個制度的建立,起頭總是最困難的,但如果大家都願意為制度的成功一起來努力,整個的運作就可以很快的上軌道。阿扁願意在此宣示,在卸任之前,一定會與「國史館」充分配合,做好所有相關文物移交的工作。「國史館」的張館長曾多次對外表示,「國史館」是保存、守護及運用國家珍貴史料的中心,不但不會預設任何的立場,研究的態度更是公正客觀。「為國存史」是使命、「開放服務」是責任,這不僅是「國史館」全體工作同仁的自我期許,也是阿扁與大家一貫的堅持與要求。
今天辭修先生文物的移轉,以及相關史料文獻的公開,為台灣社會提供了一塊歷史的明鏡,讓我們可以嚴肅的檢視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所有台灣人民所擁有的集體記憶,不但有助於認識我們的國家,更重要的是認識自己與我們的同胞。這樣的功德與辭修先生一生的勳業可以說是兩相輝映,在此要向辭修先生的家人,尤其是陳前院長表示十二萬分的感謝與敬意,而辭修先生的文物,政府一定會做最妥善的保管,並依照約定,完整地呈現在國人的面前,請家屬們一定要能放心。
最後,謹祝今天的盛會圓滿成功,各位嘉賓、先進和朋友們,身心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副總統主持「女秀才茶話會」

中華民國94年3月7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總統府主持「女秀才茶話會—誰說女子不英雄?」,與各行各業的傑出女性菁英茶敘。
副總統表示,在婦女節前夕,能與各界傑出女性菁英會面,意義十分重大。她希望能藉此機會,請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與愛心,共同努力讓世界更加美好。
副總統指出,上週曾在總統府與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女性校長茶敘,她當時特別強調,教育女性是最佳的投資、報酬率最高。聯合國也確認,世界各國中,女性的地位和其國家發展力與政治民主有必然的關係。另外,聯合國將1975年訂為「世界婦女年」,爾後,每十年都會在不同國家召開大會,檢討婦女權益是否受到良好的保障,今年的大會在紐約召開,我國也有好幾位優秀的女性代表與會。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根據報導,亞洲地區雖然有好幾位女性總統、女性總理,但這並不表示亞洲女性的地位有顯著提升,因為她們掌權常是因為其父兄或丈夫的原因。而台灣雖然現在還沒有女性總統,但去年聯合國將台灣婦女政經參與度評定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十,這樣的成績十分值得肯定。
副總統也希望能夠將我國女性成功奮鬥的故事推展到國際社會,因此提議擴大「女秀才聯誼會」為「女秀才太平洋聯誼會」。民主太平洋聯盟(DPU)即將於今年8月14日成立,她希望透過這個組織,將會員國的優秀女性連線在一起。另外,副總統也希望整合更多的資源,帶動更多的女性同胞追求成長,因此計畫創辦「女秀才學校」,副總統認為,教育一個女性就是教育一個家庭,教育所有的女性就是教育全國。至於學校的形式,各界可以集思廣益、提供意見。
副總統也再次提出「陽光社區」的構想,強調政府可以與民間合作,催生「陽光社區」,收容一些單親家庭、家暴或失婚婦女,予以集體照護,包括為他們的下一代進行課業及心理輔導等,讓弱勢族群也能享受陽光。
訪賓來自包括企業、學術、法律、醫療、體育及文化藝術等領域,除一一分享各自專業領域的工作經驗以及身為女性所經歷的生命歷程外,也對副總統的提議表達共襄盛舉的意願,期盼能夠藉此機會持續發揮所長、服務人群。
明天是婦女節,副總統也提出3個有關3月8日的故事,希望各界有所省思。首先,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決定設立婦女節,發生於1910年3月8日,十幾個國家的女性走出家門、走向國際,齊聚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討論「男女同工同酬」的議題,隨後各國陸續跟進,發展成今日的國際婦女節。第二個故事是1947年3月8日,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全國陷入混亂,當時台灣行政長官陳儀向蔣介石請求支援平亂,當年3月8日就是屠殺最嚴重的時候。第三個故事則是2005年3月8日,也就是明天,北京將公布「反分裂國家法」草案,相關條文可能於3月14日定案,副總統呼籲中國領導人明天不要發表任何會傷害台灣人民感情的條文,更呼籲大家,如果中國無視於我們的意願而公布草案,所有的女性都要勇敢的以各種形式表達憤怒,表達對和平與正義的愛。
最後,副總統強調,女性不是弱者,從今以後,女性應當開展屬於自己的健康人生,走向國際、讓社會更美好。副總統呼籲,從前「歷史」的英文是“history”,希望21世紀的新女性多寫一些“herstory”,大家一起共創人類的“humanstory”。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801051632 & 201801051632.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