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46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4年02月02日
號次:第6616號
總統參加「苗栗縣地方文化展─苗栗『人·情·味』」開幕記者會
中華民國94年1月21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參加「苗栗縣地方文化展─苗栗『人·情·味』」開幕記者會,在悠揚的南庄迎賓樂聲中步入會場;致詞時,總統除讚許苗栗地區人文、歷史、觀光產業是台灣人民的驕傲,並期望透過此次地方文化展「地方文化工作者」與其作品的展示,呈現對苗栗鄉土濃厚的情感。
致詞後,總統並與行政院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苗栗縣副縣長陳秀龍共同品嚐客家年菜美食,並與展區裡的道卡斯、巴宰海、賽夏、泰雅、客家、閩南等各族群小朋友握手致意,小朋友們也熱情地以母語向總統問好。
總統致詞內容為:
很高興能在2005年新年開始,迎接首場的「總統府地方文物展」活動,在阿扁的印象中,苗栗是依山傍海的美麗縣份,也是台灣西部的寶貴淨土,特別近幾年來,苗栗地區的人文、歷史、觀光產業展現出驚人的潛力,舉辦大型活動像「苗栗國際觀光文化節」,深受到國人喜愛,這不僅僅是苗栗鄉親的光榮,也是台灣人民的驕傲。
所以本次的「苗栗縣地方文物展」,就特別以苗栗的「人.情.味」為主題,將苗栗的地方文化特色,結合了山海、陶瓷木雕等傳統產業,希望所有來府參觀的國人,都能實地了解到苗栗的歷史背景、傳統陶藝以及原住民工藝。最令阿扁高興的是,本次苗栗縣政府所辦理的地方文化展,特別著重於「創意產業再造」、「社區整體營造」等地方人士以及工作團隊,期望透過「地方文化工作者」與其作品的展示,來呈現對苗栗鄉土濃厚的情感與期許。
關於這點,阿扁非常認同,也非常支持,因為文化、歷史不是櫥窗的展示品,在台灣的每個地方、每個人都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與文化,這樣以『人』為出發點的精神,就是「文化創意產業」與「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我們希望激發鄉親朋友對土地的情感與認同,將舊有的傳統文化,蛻變為更豐富的文化資產,藉機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此次看到苗栗縣的文化產業,阿扁相信這樣的精神,已經逐漸在苗栗地區開花結果,這是一件很令人振奮的事情,相信本次的總統府地方展覽活動,必定能積極鼓舞各地推動文史、產業及社區發展的朋友們再接再厲,阿扁也期許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能朝向讓台灣更美、更好的目標邁進。
當然,阿扁非常感謝文建會以及所有工作夥伴,自總統府地方文物展開辦以來,所投入的心血與努力,讓國人無時無刻都能體會台灣之美,最後阿扁除了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也祝福這次展覽圓滿順利外,更期許苗栗的好山好水、人文風土,能永遠綿延不絕,文化歷史能永續流傳。
這次苗栗縣地方文化展的展期自元月17日至3月31日,在總統府1樓展出,歡迎大家一起前來體驗苗栗獨特的人、情、味。
副總統參訪樂生療養院及長庚養生文化村
中華民國94年1月26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參訪樂生療養院,除聽取相關單位業務簡報,並與在場之院民就未來安置處所等問題交換意見。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她求學時期每天通車,往返於桃園與台北之間,經常會經過這裡,當時覺得樂生療養院是個與外界隔絕的小天地,感到非常好奇,今天終於有機會來此訪問。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在台灣社會的演進當中,尤其是醫療發展方面,樂生療養院的確有相當的特殊性,許多病患不幸患了癩病,需要在此居住養病,但比起許多國家而言,我國的病患確實已經受到相當周全的醫療照護,長此以往,對他們來說,這裡已經是個美好的天堂。如果因為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必須搬離,心理可能會感到不舒服,這一點她相當能理解。
副總統也表示,據她所知,1993年時捷運計畫已經定案將使用到部分院區土地,但直到2002年才有聲音指出這裡是古蹟所在,她個人不解的是,當時如果能及早將這裡當成醫療、文化的古蹟來處理,可能就不至於造成今日的局面,這可說是一段「歷史的失誤」。但政府各相關部門絕對有誠意解決這個問題,在各方意見充分表達、協調溝通後,相信在兼顧醫療人權、國家建設、古蹟維護等前提下,一定能獲致合理的共識。
隨後,副總統並參訪位於桃園縣的長庚養生文化村,副總統表示,由於在桃園縣長任內,對於文化村的開發案有相當的參與,因此今天來到這裡,感受特別親切。副總統認為,應該以「養生」取代「養老」,以「人口長壽化」的說法來取代所謂「人口老化」,因為一字之差,涵義大大不同,雖然每人都將有老的一天,但卻應老得健康、老得幸福、老得尊嚴、老得有用。
副總統指出,有感於目前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她現在正積極推動所謂「脫貧計畫」,希望及早處理此一社會議題,以免問題擴大,造成社會亂源。她特別提出,政府可以與民間合作,催生「陽光社區」,收容一些單親家庭、家暴或失婚婦女,予以集體照護,包括為他們的下一代進行課業及心理輔導等,讓他們不要誤入歧途、讓窮人也能夠免於生活的憂慮,這其中,長庚養生文化村的經驗非常值得參考,「陽光社區」無需太過豪華,但確實可以朝這個方向規劃。
副總統上午兩項參訪行程均屬「健康人生」系列活動,她期許透過此類活動,關懷弱勢,宣導正確理念,增進國人的身、心、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