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44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4年01月12日
號次:第6612號
總統參加「愛與和平音樂祈福大會」
中華民國94年1月2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參加「愛與和平音樂祈福大會」,並致詞。
總統除對印尼強震與南亞海嘯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表達同悲之意,並表示,我國除了政府部門提供捐款、籌組醫療團隊前往災區救災外,民間組織也配合政府展開救災救難工作,而宗教界更在第一時間伸出關懷救援的手,讓全世界都能感受到「台灣之愛」。
總統並表示,希望藉由今天,讓大會祈禱文中所表達的心願,能夠傳達對岸領導人的心中,讓台海兩岸都能夠在「愛與和平」的最高共識下,秉持相互尊重、理性、包容、對等的態度,共同迎接台海和平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在新的一年開始的第二天,阿扁能有這個機會參加由文化總會宗教委員會所主辦的「愛與和平音樂祈福大會」,來和我們全國宗教界的領袖及朋友見面、跟大家一起為我們國家的未來祈福、為世界的和平祝禱,內心感到非常的平靜與喜悅。
宗教是超越世俗的領域與價值的,每當在遭逢苦難、困境或迷惑之時,我們所能夠尋求依靠、支持與救贖的,最終必然是宗教,所以自人類有歷史以來,宗教一直扮演著安頓人心、提昇性靈的重要角色,也是人類社會安定、成長最重要的基石。尤其台灣的宗教界,平常除了傳播教義、啟迪靈性之外,在國家社會遭逢變故之時,更能發揮悲天憫人的胸懷,主動展開救災救難的工作,讓受苦的人得到安慰,讓不幸的人感受溫情。
宗教的情操是無我的、是崇高的、是超越人際與國界的藩籬的,在九二一大地震時,我們宗教界展現了民胞物與、己饑己溺的精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天災的傷痛在國人的大愛中得到了救贖,讓國家社會的可能傷害減到最低。而這次印尼發生的規模九級強震、南亞發生二百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海嘯,造成數萬人喪生,財產損失無以估計。在此面對災難、舉世同悲的當下,阿扁心裡也有特別的感受,因為除了我們政府部門提供五千萬美元捐款,並籌組醫療團隊迅速前往災區展開人道救援之外;民間組織也配合政府行動,同時展開救災救難的工作;我們的宗教界更是運用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在第一時間伸出關懷救援的手:像佛光山在星雲大師號召下,發動佛光人支援災區救災;慈濟發起「大愛進南亞、真情膚苦難」募款募心活動;靈鷲山也發起聯合勸募等等。此外,今天在場的各位宗教界領袖、各宗派的兄弟姐妹們,也都全力動員,出錢出力,發揮愛心,為這次南亞受災的民眾伸出援手,讓全世界都能感受到「台灣之愛」,是一個崇尚和平、充滿溫情的國家。
今天的祈福大會主題是「愛與和平」,這不只是台灣人民的期待與願望,也是兩岸及全世界最高的共識與需求。尤其台灣在去年經過二次重要的全國性選舉,雖然成功地經由民主的程序完成了選務工作,卻也很遺憾地造成社會的動盪與人心的不安,許多民生問題、經濟發展、國家安全都被所謂「泛政治化」而傷害到人民實質利益。在此,阿扁除了呼籲所有的政治人物,包括阿扁本人在內,應該效法宗教家悲天憫人的胸懷為蒼生利益著想外,更希望宗教界能夠發揮偉大的情操,繼續鼓舞國人同胞奮勇向上、自我提昇的正念,讓宗教的大愛,化解社會的紛爭與暴戾,成就「台灣有愛」的人間淨土。
我們也希望藉這個機會,讓大會祈禱文中所表達的心願,能夠傳達對岸領導人的心中,讓台海兩岸都能夠在「愛與和平」的最高共識下,秉持相互尊重、理性、包容、對等的態度,共同迎接台海和平的未來。
宗教是超然的,在各位宗教領袖及所有信徒、所有國人同胞的見證下,阿扁願以最謙卑、最虔誠的心,來祈求我們的國家能夠安全、社會能夠安定,更祈求海峽兩岸所有人民都能夠以愛與和平的同理心,為全球華人共創一個理性、和諧的世紀,讓這次的祈福大會成為「台灣有愛、兩岸和平」的新起點。
總統與副總統共同參加「陽光美麗島,健康人生GO GO GO」宣導大會
中華民國94年1月1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與呂副總統秀蓮女士共同參加在台中市國立美術館前廣場舉行的「陽光美麗島,健康人生GO GO GO」宣導大會,並一起宣讀「健康人生宣言」,正式宣告健康人生列車已經啟動。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在2005年的第一天,能與來自全省各地的優秀人士與團體代表,共同為追求社會平安、全民健康而努力,他除了祝賀大家新年快樂外,也希望在嶄新的一年裡,台灣能夠日日繁榮、時時平安。
總統指出,2004年對台灣來說,可以說是相當值得慶祝的一年,因為台灣在奧運體壇上勇奪金牌,刷新歷史紀錄,這份榮耀我們永遠忘不了。對運動員來說,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在競賽場上出奇制勝,而這也是一般人成功的必要條件,有人曾說,如果以一串數字來代表人生的話,那麼健康就是最前面的「1」,而財富、地位、權力則是後面無數個0,如果沒有了健康、沒有了「1」,後面就算有再多的0也沒有用,人生就不可能是一百分、一千分。
總統表示,對於這樣的說法,他深有同感,因為以往他也常超時工作,直到體力變差,甚至鮪魚肚跑出來,才驚覺到健康的重要,因此當副總統提出將今年訂為「2005健康人生年」的構想時,他即大表贊同,因為根據去年一項國際性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人是全世界工作時間最長的一群人,平均每人一年的工作時數,高達兩千兩百八十二個小時。總統說,這點我們當然可以解釋為是因為台灣人很勤奮、打拚的緣故,但是,報告卻顯示出台灣人對幸福的滿意程度,遠比其他國家還要來的低,可見拚命工作,並不代表就能擁有更幸福的人生,幸福人生絕對需要以健康作為前提。
總統進一步指出,現代人生活富裕,可以花費大筆金錢保養身體,卻常忽略心靈上的健康,這或許是因為人有許多的慾望,慾望一多,就容易自生煩惱,或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傷害別人、樹立敵人,幾年前有部電影叫「高山上的世界盃」,當中有段口白,一直讓他印象深刻:「如果你的心中充滿了仇恨,那麼敵人就會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想要戰勝所有敵人,就像是要消滅空氣一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能戰勝自己的恨意,使自己沒有敵人,這樣才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方式」。
總統表示,這不禁讓他想到多年前,競選台北市長連任失敗時,聖嚴法師曾以「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這兩句話來予以勉勵,及至他當選總統後,辦公室就高掛著這幅對聯,時時提醒自己,要記得以慈悲與智慧的態度,去面對日後種種的挫折與困難。
總統勉勵所有與會者,每個人一生中,總會有無法承受痛苦與難關的時候,但若我們能不把自己的利益、好惡、得失擺在第一位,凡事先看光明面,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相信必能獲得心靈上的快樂,因為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保有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才能活得健康、快樂。
總統也感謝副總統以及全國六十多個專業團體,為全國同胞所精心籌劃的「陽光美麗島、健康人生」活動,澈底發揮民間力量,與政府互助合作,共同為人民身、心、靈的健康以及社會健康而努力,「這是我們的新年新希望,期許台灣未來能變為一個健康又有活力的美麗島」。
隨後,總統與副總統共同宣讀「健康人生宣言」,宣言內容如下:
鑑於人人應享有健康和良好生活品質是國際確認的基本人權,鑑於國人同胞在過去數十年全心全意投入創造台灣經濟、民主、和平奇蹟時,難免忽略健康、快樂和幸福的重要,因此,我們在追求個人財富與成就外,也要注重身體、心理、心靈的健康,以及社會的和諧。
今天,我們齊聚在台中,宣布2005年為「健康人生年」,希望藉由民間團體與政府部門的通力合作,喚起國人同胞對身、心、靈健康的重視,共同促進全民健康。全民健康是國家競爭力的泉源,是社會進步的基礎,更攸關個人切身福祉,因而,全民健康是政府施政的重大目標。
我們將致力消弭任何阻撓健康人權的障礙,提昇全民的健康與幸福,為台灣社會乃至全球公民社會,紮下健康人生的基礎。我們要正視貧窮、暴力、歧視的傷害,倡導健康、合作、包容的價值;我們要改善疏離的人際關係,增進個人自我健康照護的能力,找到生命的積極意義。
從這一刻開始,健康人生的列車已經啟動,希望社會各界能與我們一起努力,我們決心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積極推動身、心、靈及社會的健康;我們呼籲人人發揚生命的價值,全民參與健康社會的締造;我們相信有心就有愛,有愛就有力量!讓我們的台灣永續發展、陽光普照、人人健康!
稍早,副總統致詞時也對健康人生做了最大的期許。副總統表示,今天台中陽光普照,讓人覺得追求健康人生之餘,更要追求陽光人生。
對於南亞強震產生強大海嘯而造成重大傷亡,副總統深感傷痛,並與現場所有來賓默哀一分鐘。副總統表示,她一直認為,我們要學習敬天、惜地、愛人,要尊敬上天、大自然的力量,更要照顧好自己,並照顧別人,如何讓自己的身心靈都獲得最良善的發展無疑是我們重要的人生課題。
副總統並指出,台灣在經濟、科技成就名列前茅,但在健康與幸福指數上卻仍有待努力,這也是陳總統與她在2000年就任以來就十分重視的事情,他們努力為民眾追求幸福與平安,因此,在甫完成的立委選舉中,也選擇以幸福、平安為訴求主軸。
副總統強調,希望未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們能看到國家更光明燦爛的未來,更能看到國人擁有健康的人生,讓我們的社會成為充滿陽光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