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44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3年08月25日
號次:第6591號
總統以「擁抱新民主、榮耀太平洋」為題為「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致詞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十四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以「擁抱新民主、榮耀太平洋!」為題,為「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致詞,總統致詞時強調「走向海洋」、「走向世界」一直是台灣發展與參與的主要動力,也因此,台灣對於提升民主、經濟繁榮、開發海洋、安全維護與永續發展等議題的投入,也一直都是不遺餘力。更讓我們期待的,當然是能藉由「民主太平洋聯盟」機制的早日誕生,和我們的友邦與朋友們,一起分享民主、和平與繁榮的成果與經驗。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真的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環太平洋地區二十三個國家共同在台北召開「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開啟「擁抱新民主、榮耀太平洋!」的新紀元,個人首先要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台灣人民,向所有與會貴賓的蒞訪表達歡迎之意。同時也要對各位貴賓遠道而來,在「第一屆民主太平洋大會」所確立「民主、和平、繁榮」的共同價值下,繼續催生「民主太平洋聯盟」的精神與心血,表達個人最崇高的敬意。
二十多年前,全球第三波民主浪潮催生了包括台灣在內許多亞洲國家的民主轉型,也啟動環太平洋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安全等議題的緊密互動。當我們準備迎接新世紀國際秩序的重建時,恐怖主義的陰影卻又再度威脅全球和平與安全,來自環保與生態的憂慮也不時考驗我們唯一生存的地球。
公元二○○四年,太平洋新興民主面臨另一個重要的轉型課題,那就是能否持續「深化民主、堅持改革」,唯有能夠「深化民主、堅持改革」,才能獲得人民力量的支持,進而建構長治久安的政治制度與永續發展的基石。
在太平洋東岸,美國即將進行總統大選,而包括中華民國友邦薩爾瓦多、巴拿馬與多明尼加也都產生新的領導人。而在太平洋西岸,南韓、台灣、日本、菲律賓、印尼都在今年舉行總統或是國會大選,新加坡剛剛完成政權輪替,中國治理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則是持續一年多來爭民主、要自由、反威權的聲浪。無庸置疑的,整個環太平洋地區正歷經民主鞏固與深化的關鍵期。
令人欣慰的是,雖然民主鞏固與深化的過程阻力不斷、挑戰重重,台灣仍然順利完成總統大選,為這一波太平洋新興民主做出良好的示範,因為我們始終「相信台灣、堅持改革」,這也是為何此時此刻「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在台北舉辦,有其特殊的歷史性意義。
「走向海洋」、「走向世界」一直是台灣發展與參與的主要動力,也因此,台灣對於提升民主、經濟繁榮、開發海洋、安全維護與永續發展等議題的投入,也一直都是不遺餘力。更讓我們期待的,當然是能藉由「民主太平洋聯盟」機制的早日誕生,和我們的友邦與朋友們,一起分享民主、和平與繁榮的成果與經驗。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台灣在中國的打壓之下,長期被排拒於聯合國體系之外,即使是一般的功能性國際組織,中國的打壓與阻撓,也不曾停歇。中國對於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阻撓,或是對於台灣平等參與APEC、WTO等各種國際會議的干擾也都不曾間斷,更不用說要挖台灣外交的牆角。
中國除了不斷打壓台灣國際空間之外,這幾年來,也積極建構其軍事力量,每年以兩位數字的比例增加其軍事支出,針對性地籌建對台飛彈部署與攻打台灣的海空戰力,並企圖建立對抗美、日與國際介入台海的能力。中國這種企圖以武力恫嚇台灣的作法,不只是對台灣民主體制的挑戰,更是對區域安全與穩定的挑戰。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最近以來,更積極研擬推動所謂的「三戰」|「心理戰、輿論戰、法律戰」,也就是在武力使用之外,更進一步企圖利用民主體制的弱點,來動搖台灣的軍心士氣,瓦解台灣人民的心防,或是在法律上,落實其所謂「一個中國」原則的主張,企圖矮化台灣,進而併吞台灣。
特別是中國目前正要推動俗稱所謂「統一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一促進法」,草案中企圖將台灣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所謂「特別政治區」,並且明定取得可以武力犯台的法源基礎,這是值得台灣,以及環太平洋國家共同正視的議題。
如果中國治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結果,是讓五十萬港人數度走上街頭,要求直接民主,抗議言論自由遭到剝奪,那麼中國要讓「民主台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政治區」的企圖,將是現階段對台灣安全恫嚇之外,進一步斲傷台灣民主發展,甚而阻礙亞洲新興民主轉型的嚴重威脅。
儘管面對中國的國際封鎖、外交打壓與軍事威脅,台灣堅持「和平、民主、繁榮」,「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的決心依然未變。而「民主太平洋聯盟」的籌組,不只可以有助搭建太平洋兩岸對話與合作的平台,更可以架構出台灣與太平洋兩岸民主國家間的「價值同盟」、「安全同盟」與「經濟同盟」。
在「價值同盟」方面,長久以來,台灣與美、日及許多國際友邦的友誼基礎,不僅在於維護共同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的「價值同盟」。而「價值同盟」的最大意義,即在於共同分享並維護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並在上述的基礎上,搭建起互利、共榮的合作關係。
在「安全同盟」方面,我們認為太平洋兩岸民主盟邦之間應該共同構築「安全同盟」,共同討論或面對未來可能影響環太平洋各國安全與穩定的問題,透過對話建立互信,有效建立穩定太平洋區域安定的共識與機制。
在「經濟同盟」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腳步的加快,以及區域整合速度的同步增進,如何共同掌握全球化的利基,共享貿易自由化所帶來的利益,並充分照顧人民與百姓的經濟福祉,已是每一國家與政府所面對的重要課題。太平洋兩岸民主盟邦間應該建議此一「經貿同盟」,讓「價值同盟」、「安全同盟」、「經濟同盟」三者之間環環相扣,相互支撐,邁向真正的「民主、和平、繁榮」。
最後,個人要再次的歡迎各位貴賓來台灣參加此一盛會,並且祈願會議的成功圓滿。也相信藉由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的召開,必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催生「民主太平洋聯盟」的目標。祝福各國元首政躬康泰,各位嘉賓、先進朋友們身心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副總統出席「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閉幕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十五日
歷經三天會期,「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今天下午五時,在台北圓山飯店順利圓滿閉幕。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並在閉幕典禮中致詞,向外界說明此次大會的成果。
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先後舉行一天的專題研討會、兩天的大會,就民主、安全、海洋、產業經濟、科技等五大主題,進行研討。主題研討會共達成十二項結論,大會並通過「太平洋宣言」,明訂明年八月十四日正式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
專題研討會結論及「太平洋宣言」內容分別為:
專題研討會結論部分:
一、提倡包括傳染病、偷渡、海上通訊安全等議題在內之綜合安全概念。
二、實現以和平方式解決任何政治爭端。
三、推動所有對話與協商應植基於對等之概念。
四、推動軍事信心建立機制。
五、設立分享民主經驗與民主選舉之平台。
六、設立人權觀察網絡。
七、推動有關科技發展資訊與經驗之分享。
八、制訂有關特定貿易及產業議題之協定。
九、推動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十、合作處理全球暖化問題。
十一、共同合作以更有效使用海洋資源。
十二、推動有關海洋資訊之有效分享。
太平洋宣言部分:
鑑於太平洋為全球第一大海洋及藍色交通動脈,海洋資源豐富,而環太平洋區域國家林立,人口眾多,政經實力雄厚,民主及科技先進,對於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舉足輕重。
復鑑於過去太平洋曾多次淪為海上戰場,生命及財產損失慘重,海域生態迭遭破壞,而當今西太平洋區域的人類安全又面臨重大挑戰。
我等參加二○○三、二○○四「民主太平洋大會」之各國代表,咸認連結本區域民主國家,秉持愛與和平,運用新高科技發揚海洋文化,建構互助合作機制,乃能弭平強弱與貧富差距,避免戰亂及掠奪,確保太平洋之安祥與永續發展。特此宣布:
我等訂於公元二○○五年八月十四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六十週年,在台灣台北正式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邀請東、西、南太平洋各區域民主國家之政治、學術與產業界及民間組織領袖,共同推動環太平洋地區之民主、和平與繁榮,開啟太平洋世紀的新紀元。
為達此目的,民主太平洋大會即日起成立國際籌備處,下設:
一、區域委員會
二、章程委員會
三、研究發展委員會
四、財務委員會
五、國際宣傳委員會
我等深信,「民主太平洋聯盟」的成立,將使陸地與海洋擁抱,人文與科技對話,為南、北半球與東西太平洋提供一個互助合作的寬闊平台。
二十一世紀是太平洋世紀,二十一世紀的太平洋是充滿民主、和平與繁榮的柔性海洋,而「民主太平洋聯盟」便是催生此「藍色文明」的新推手,且讓我們攜手共創一個柔美永續的「海洋新境地」。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並在閉幕典禮時,就三天會期所達致成果、未來即將成立之「民主太平洋聯盟」籌備工作與架構等議題發表結語。
副總統表示,經過三天的會議,仍有那麼多與會人士堅持到最後,證明這次是一次成功的會議。這次會議共有二十八國、一百一十六位代表就現在及未來太平洋發展願景深入討論。她希望大家能把令大家感到驕傲、象徵民主太平洋的徽章帶回去,共同推動民主太平洋理念。她強調三天的會議是海洋與陸地的交會、東西太平洋的交會、南北半球的交會、更是人文與科技的交會。
副總統也期許明年八月十四日順利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明年是二次大戰終戰六十週年,也是聯合國成立六十週年,因此,民主太平洋聯盟的成立,具有特殊的意義。她說,民主太平洋聯盟會員應具備三項條件:一、必須是位居環太平洋區域的國家;二、國家領導人須由人民選舉產生;三、完全認同民主太平洋聯盟宗旨,即追求民主、和平與繁榮。她表示,雖然民主太平洋聯盟由國家會員體組成,但它的屬性是非政府組織,而每個國家會員體有五位代表,可由政治、經濟、學術、民間重要領袖參與產生。每一會員體首席代表參與成立理事會,每一會員體依地理區域選擇參加東、西、南太平洋區域分會,每一區域分會選出正副負責人,形成常務理事會。每一會員體首席代表則組成常務理事會,從中選出民主太平洋聯盟會長。三個區域的負責人則擔任常務副會長,協助會長推動會務,相信此一安排合乎區域平衡與民主原則。
副總統也表示,除了會員體成員外,也歡迎認同民主太平洋聯盟理念的學者專家,依個人專長參與國際發展部,國際發展部至少由六個委員會組成,包括:政治法律委員會、人文社會委員會、和平安全委員會、海洋發展委員會、產業發展委員會、科技發展委員會。她並感謝大會決議授權,讓她可從與會代表中分別選出東太平洋五位、西太平洋五位、南太平洋三位,共十三位籌備委員協助籌備工作。她也非常希望與會代表們能表達意願參與籌備及協助會務推動。
為確立明年此時能圓滿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副總統希望今年年底前能有更多國家認同民主太平洋理念,共同推動。而她將在一個月內完成國際籌備處的規劃以及籌備委員的挑選,希望在年底前有更多會員加入,尤其是有關財務委員會更需要更多人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