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43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3年08月18日
號次:第6590號
總統探訪總統教育獎得主余涵及陳世偉同學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七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新竹縣尖石鄉新樂村及玉峰村探訪今年獲得總統教育獎的余涵同學(國中組)及陳世偉同學(國小組),除了嘉許他們奮發向上、克服艱難,獲得總統教育獎的榮譽外,也期勉他們繼續努力向學,成長後回饋自己的故鄉。
余涵及陳世偉同學雖然都住在新竹縣尖石鄉,但兩地卻相距九十分鐘的山路車程,總統早上約七時四十分從寓所出發,專程探訪這兩位住在偏遠山區、家境清寒,卻仍努力向學的泰雅族原住民同學。
總統九時許首先抵達余涵同學的家中,余涵同學今年剛考上新竹女中,余涵的母親在她小學四年級時因病半身癱瘓,她除了照顧母親,也要照顧年長的爺爺、奶奶及家中的弟妹,余涵的父親務農,但收成不好時,也僅能靠打零工維持家計。總統除了問候余涵的家人及關心她家中的近況外,也以親身體驗表示,他的太太吳淑珍也是半身癱瘓多年,他深知照顧半身癱瘓家人的辛苦和不易,尤其是余涵從國小的年紀就要幫忙照顧媽媽、幫媽媽洗澡及協助家事,雖然住在偏遠的山區,仍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就像余涵在自傳中所寫的「只要凡事心中有愛,對任何事不放棄,保持樂觀,就會看到人生的美麗,也會得到人生的幸福」,總統說,看完余涵的自傳後,心中很感動,也覺得余涵的文筆相當好。余涵未來的志願是當醫生,學成後回到自己的故鄉為部落裡的鄉親服務,總統除了贈送余同學「台灣的兒女」套書(李潼著)外,也鼓勵泰雅的女兒余涵繼續努力不懈,只要心中有愛、永不放棄,就一定能達成願望。
隨後,總統驅車環繞數個山頭近九十分鐘車程,來到海拔一千四百公尺的尖石鄉玉峰村陳世偉小朋友的家中。陳小朋友家境貧困,父母親皆務農,靠天吃飯,經常上課到一半就必須回家幫忙照顧弟妹,但學業成績仍保持優異,他的夢想是成為藝術家與畫家,最大的願望就是到畫廊或美術社打工,學習美術,用打工收入,帶全家人去圓山飯店吃飯,一圓母親的願望,因為一家人從未在外用過餐。
總統表示,經過長途跋涉,穿越數個山頭,欣賞沿途美麗的山景,而後來到位在山頂上陳世偉小朋友的家中,才知道為什麼世偉的夢想是成為藝術家、畫家,因為他就生活在有如風景畫般的大自然裡,也因為世偉的家實在太偏遠了,才知道為什麼他的願望是帶家人去餐廳吃飯。總統說,他知道世偉喜歡畫畫,所以特別帶來美術的書籍、粉彩筆送給世偉,讓世偉將心中的美麗的家鄉和故鄉的親人用畫筆畫出來,總統也與世偉相約,九月間邀請世偉和他的家人一起來總統府參觀,總統將請他及家人們一起用餐。
總統也強調,這次總統教育獎的六十三位得獎者中,有九位是來自原住民部落,其中有兩位在新竹縣尖石鄉,這顯示原住民在偏遠村落生活和受教育的不易,這也是政府特別照顧原住民的原因,但仍有做得不夠之處,未來政府將盡全力繼續協助及照顧原住民的生活,使原住民的生活條件能日漸改善。
副總統出席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亞太區會長晚宴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九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上出席在圓山飯店舉辦的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亞太區會長晚宴。副總統於致詞中除期勉與會各國學生,不要只追逐物質財富,更陸l求心靈財富外,她也祝福大家做一隻躍升的鳳凰,在心靈上能夠不斷躍升。
副總統於致詞時首先提到,台灣過去五十年來的進步,是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五十年前台灣平均國民所得不到兩百元美金,在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統治之下,人民沒有自由,而今天的年輕人卻可以自由的選擇想去的國度,做想做的事,實在令人羨慕。
副總統強調,在這樣一個自由、富裕的全球化時代,國家疆界日形淡薄,每個人的環境、價值與觀念都遭受很大的衝擊與改變。也許與會學生中有人最大的願望是賺很多錢,有人最大的願望是掌握大權,但無論再有錢、再有權,沒有人能夠賺取全世界的財富,也沒有人能真正征服世界。
副總統更以自身的經歷,說明人生最重要的價值在於生命本身的意義。她說,她三十歲得癌症、三十六歲坐黑牢、六十歲遭人槍擊,但她都活過來了,這些人生經歷完全不是她年輕時生涯規劃的一部分。在走過這些之後,她所得最大的啟示,就是學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生命本身才是最大的一本書,永遠也讀不完。
副總統誠懇地建議與會學生,一生都要做一個學生,而非做老師;也不要一直爭第一名,因為生命不會全贏,也不會一直都輸,要能夠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人生。
副總統提醒大家,不要一味的追逐金錢與財富,應該要認真的思考人生要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活這一生要留下些什麼?因為生命短暫,大家都只是過客。心靈財富比物質財富更加重要,因為心靈財富是別人拿不走的。
副總統最後期勉大家每天問問自己是不是做得比昨天更好,不要跟別人比較,而要跟自己比較。她也祝福每一位參加學員都如同這次活動主題一樣,成為一隻躍升的鳳凰,在心靈層次中不斷向上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