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748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3年07月21日 號次:第6586號

總統主持三軍五校畢業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九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偕同呂副總統秀蓮女士參加國防大學、陸海空軍官校、政治作戰學校九十三年應屆畢業生聯合畢業典禮,總統致詞時期勉所有畢業同學藉由此次國軍官兵投入敏督利颱風救災及災後重建過程,體會到「堅持勇氣、實現信仰、相互信任、珍愛土地」的真諦。
總統並強調,中華民國國軍的神聖任務,絕對是維繫中華民國政府及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生命、安全與福祉。不管政黨如何輪替,都不能撼搖國軍要「為國家的生存發展而戰」、更要「為百姓的安全福祉而戰」的中心信念,這個信仰,絕對不能有任何的模糊和懷疑。
總統致詞內容為:
時間過得真快,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阿扁用「追求夢想、不怕失敗、把握機會、付諸行動」十六個字,來和畢業的同學們相互勉勵。今天又到了我們「三軍五校聯合畢業典禮」的日子,阿扁和呂副總統除了要向在座即將成為中華民國國軍軍官的畢業生恭喜之外,也要向各位家長以及師長們致敬和感謝,沒有你們在背後提供無怨無悔的支持,就沒有這一群年輕、活力又具有專業的國軍生力軍。
過去這一個星期,台灣遭受敏督利颱風,以及所引進的強烈西南氣流所造成豪大雨的侵襲,讓許多同胞的家園、財產和生命受到嚴重打擊,這是我們共同的傷痛。阿扁和行政院游院長所率領的政府團隊,除了全力進行救災以及災後重建工程之外,國軍弟兄們在協助災民恢復生活起居,乃至於救助偏遠地區民眾等迫切任務上,更是充分發揮「軍民一體」的精神。
前幾天阿扁在電視上看到兩則有關國軍弟兄協助救災的新聞,令人特別感動。有一位陸軍第十軍團的士官長徐紹華,原本計畫在這幾天要結婚,卻因為要協助東勢地區的災民重建,必須將婚禮延後,阿扁相信,徐士官長的未婚妻和家人一定會以他為榮。
另外阿扁也看到駐守在台中縣谷關麗陽營區的國軍弟兄們開放營區,烹煮熱食和大鍋飯給災區民眾享用,呈現「軍民一家親、溫暖在心頭」的溫馨畫面。
從七月四日到目前為止,國軍已經派遣超過六萬人次的兵力以及超過一千七百輛次的車輛投入救災。各型飛機與重型機具的投入,加上開放營區作為災民收容中心等措施,也為急待救援、環境清理與道路搶通的災區民眾帶來及時的協助。
阿扁相信,這幾天還有很多不為人所知的故事在災區的角落不斷發生,這些都充分展現了國軍不眠不休、全力以赴、將「救災視同作戰」的最高精神,也贏得全體國人同胞高度的肯定。
天災的發生,固然有人為與不可控制的大自然因素,但是一旦災害不幸造成,政府責無旁貸必須盡最大的力量來減低民眾的損失,儘早恢復民眾正常生活作息。特別當天災危害到國人同胞的生命、家園與財產時,形同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全體國軍弟兄同樣要扮演「聞聲救苦、為民消災」的重要角色,這是現代化國軍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因此,在各位同學即將步入人生另一個嶄新階段之際,阿扁希望藉由這次救災以及災後重建的過程,讓大家體會到「堅持勇氣、實現信仰、相互信任、珍愛土地」的真諦。
從今天開始,各位同學已經正式成為國軍的少尉軍官,並且即將開始接受軍事專業之兵科教育,為派往基層、擔任領導與管理的工作做最後的準備。領導統御的精髓,就在於能否「堅持勇氣」,克服困難與挑戰。尤其是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必須告訴自己「要在苦難中,尋找絕處逢生的契機」。
所謂「實現信仰」,就是要忠誠服膺「國家一體」的觀念,中華民國國軍的神聖任務,絕對是維繫中華民國政府及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生命、安全與福祉。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軍,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軍隊,不管政黨如何輪替,都不能撼搖國軍「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中心信念|國軍要「為國家的生存發展而戰」,更要「為百姓的安全福祉而戰」。這個信仰,絕對不能有任何的模糊和懷疑。
「相互信任」,是一個社會賴以和諧發展的基礎。過去十多年來的民主轉型,讓台灣成為一個民主而多元的社會,各位同學很難想像各位的父母年輕時候所處的環境,很多話不能自由地說,很多事不能自由地做,即使在部隊裡也是如此。但是阿扁始終相信,我們的國家正邁向一個成熟民主的道路,所謂「軍隊國家化」的理想,就是阿扁在過去四年以來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最念茲在茲的改革之一。這一切都是為建立一個「相互信任」的社會,以及形塑一個現代化國軍為目標。
有了勇氣、信仰與信任,我們才能將國軍的神聖使命轉化成為對台灣這塊土地最誠摰的珍愛。就像這次災後重建一樣,我們看到民間志工的投入,並且與政府和國軍相結合,逐步協助災民重生,這就是一股「相信台灣」力量的展現。
各位不僅是中華民國國軍新生代的中堅,更是台灣社會的菁英,阿扁期許大家未來在工作崗位以及在社會上都能發揮所長,有所貢獻。
最後,再一次恭喜大家,也祝福各位身心健康、萬事如意。

副總統邀請中南美洲友邦駐台大使茶敘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十四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下午邀請中南美洲友邦駐台大使茶敘,就如何推動「拉丁友邦國家農漁合作創業計畫」廣泛交換意見。
呂副總統致詞指出,近兩週她密集召開相關會議,討論如何加強與拉丁友邦的實質關係,希望能藉由加強中華民國與太平洋彼岸的拉丁國家友好合作邦誼,奠定新兩岸關係。
副總統接著表示,七月六日她曾與觀光業界討論如何促進中南美洲觀光產業,七月九日則邀請國內建築、考古、人類學專家針對瓜地馬拉的安地瓜古城再造計畫進行座談,今天下午稍早也與農業產、官、學、研等專家,共同討論如何推動與友邦的農林漁牧產銷、合作農場,未來不久更將針對科技及其他產業發展,討論推動產業科技合作。不論是透過觀光、文化遺產重建、農林漁牧產銷合作或未來科技合作,在在顯示中華民國人民都很珍惜而且有誠意與友邦加強實質的合作交流,特別是著重在「雙贏」政策。
副總統說,拉丁美洲友邦與中華民國都有五、六十年之久的邦誼,因隔著太平洋地理距離遙遠,過去交流不甚密切,希望現在能從觀光、人文交流開始,台灣更希望能有一些貢獻,當彼此的心靈橋樑建設起來後,相信太平洋的地理距離就不再那麼遙遠。
副總統也表示,我們考量籌組農業跨國投資諮詢顧問團,將過去的農技團改制成為國際農漁產銷合作公司,由政府提供融資,鼓勵至海外投資,由友邦提供土地及基礎建設,透過農業專家與當地農友的合作,相信在兩國合作之下定能創造出農漁新天地。
副總統也指出,台灣土地狹小,有三分之二面積為山地,人口眾多,農業一向為重要產業且技術發達,近年因全球性災難,讓相當多的山地地區不再適合繼續開墾,若能與拉丁友邦合作,結合友邦的土地及我國的農業技術,不只能讓友邦大量農業人口參與,也能成功且快速建立合作農場,提供種植、生產、研發與行銷技術,這不但是長久更是雙贏的計畫。她強調,「與其送魚,不如送釣竿並教導釣魚」,而上述計畫不只是教友邦人民釣魚,更是大家一起養魚。
副總統表示,為有效完成此項計畫,必須快速且積極克服語言障礙,對此,她提供了二個管道供大家參考,一方面鼓勵有意願的國人學習西班牙語,另一方面借重旅居美國具外語能力的人,到友邦教導有意參與計畫的當地民眾學習中文。
副總統再度指出,她一直提倡中華民國與拉丁國家進行各項合作,但均未獲各方積極回應,只要友邦國家能提供距離首都不遠且適合開發的農業土地、一群有意參與的人士願意學習中文,配合度且意願高的,我們將優先與其合作。她希望各友邦國家能因兩國加強實質合作關係而更卓越,對於中華民國的誠意大家不要懷疑,而能否成功則有賴雙方一起努力。
下午前來總統府參加茶敘的各國駐台使節包括:哥斯大黎加阿爾華雷斯大使、薩爾瓦多尚塔那大使、巴拿馬杜明格大使、尼加拉瓜王海光大使、宏都拉斯畢耶菈大使、多明尼加古斯曼大使、巴拉圭帝雷盟大使、瓜地馬拉麗茜特公使及海地舒祿德公使。
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也表示,近期以來,副總統連續召開與中南美洲友邦實質合作計畫的相關座談會,類別包括觀光、文化遺產重建、農業、科技與產業等,副總統的目的是希望藉由我國與拉丁美洲友邦的交流與合作,能增進彼此的利益與實質互信,讓邦誼更為久遠,並推動太平洋新兩岸關係。
公共事務室並表示,副總統推動上述多項計畫的立意良善,未來要採行的方式也是鼓勵性的,她非常歡迎有興趣的國人一起來共襄盛舉,但絕無任何強迫或一定要七二水災災區包括原住民同胞在內的民眾前往,外界對她有關移民中南美洲的談話,純屬斷章取義的誤解。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