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公報查詢

點閱數:550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3年02月18日 號次:第6564 號


總統接受美國洛杉磯時報專訪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二月八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本(二)月六日接受美國洛杉磯時報香港分社主任Tyler Marshall及北京分社主任Mark Magnier專訪。專訪答問全文內容如下:
一、問:首先感謝總統撥冗接見。從總統先生所發表的諸多演講中,您為台灣勾勒出一個願景,即希望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就和其他國家相同,不知本人所述是否正確?希望您能說說在第二任期,有哪些是將優先執行的事項,以實現您所勾勒的願景。
答:台灣做為一個國家,並不是那麼地正常、完整,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不希望繼續地模糊下去,因為中共對台灣政策是很清楚的,戰略清晰,一點都不模糊。如果中共對台政策,戰略清晰,基調清楚,而在台灣內部反而模糊、曖昧不清,這對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而言,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我們不必害怕,應該更有自信,大聲地說出:台灣是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依照目前的憲法,國號叫「中華民國」,我們不應該有任何的模糊或曖昧。不能因為有些國家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中華民國就不是一個國家,我們就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敢說出自己是一個國家。這是台灣目前的現狀,我們不希望台灣目前的現狀被片面改變;所以,我們二月二十八日「族群大團結,牽手護台灣」的活動,就是要表達我們不希望台灣目前的現狀被片面地改變。今年三二○我們會有歷史上第一次的公民投票,其最大的意義與價值,也是在守護台灣主權的現狀,守護台灣民主發展的現況,守護台灣經濟繁榮的現況,守護台海和平的現況。面對中共的飛彈部署、武力威脅及不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的要脅,我們必須強化自我的防衛能力,我們必須要鞏固內部的民心士氣,以及鞏固全民的國防意識,這樣才能避免台灣的現狀被片面地改變。但是,光是強化國防的公民投票仍是不夠,所以,這一次我們還有第二項的公投題目│對等談判的公投,希望能夠來推動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並謀求兩岸的共識與人民的福祉。深化台灣的民主,追求台海的和平,才能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完整、偉大而又美麗的民主國家。
二、問:許多人認為您提出這樣的公投議題,對您國內的選情有很大的幫助,亦即能有效縮減泛綠、泛藍支持度的差距,也轉移了大家關注的焦點│經濟議題;但就國際上看來,公投的議題對台灣的國際關係,沒有幫助,反而造成傷害,尤以在兩岸關係上,兩岸原本就無互信,您將如何增進兩岸的良性互動?有無積極作為?
答:也許有人會為了競逐總統大位,而一味考慮自己的選舉利益,但對本人而言,我已是現任的台灣國家領導人,有無下一任,有無未來的四年,其實意義並非那麼地重大。本人所關心的不是個人選舉,也無選戰的考量,最重要的是台灣的長治久安,特別是公民投票是台灣民主之路的一部分,我們還未走完,我們必須要深化台灣的民主。公民投票的意義與影響絕非四年,而是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及其後代子孫都會受惠,且都能享受這樣的民主價值與歷史意義。換言之,我所在意、我要考量的是我個人總統任期內,能給這塊土地留下什麼,能給二千三百萬人民什麼,而非多四年或少四年任期的考量。台灣的民主之路是一條不歸路,也是一條正確的路,更是一條必須勇敢走下去的路,我們不可能再走回頭路。既然,公民投票是普世價值,是基本人權,是具有民主意義,我們就必須在這塊土地上,讓它能夠生根、滋長,變成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公投法第十七條明文規定,當國家遭受外力的威脅,致國家的主權有改變之虞時,總統有權將攸關國家安全事項,經過行政院院會決議,交付公民投票。這是對台灣安全最大的保障,也是避免台灣現狀被片面改變最重要的利器。另外,公民投票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但中共始終反對台灣的民主化,他們反對台灣進行任何題目的公民投票。台灣的民主對中共來講,有其燈塔效應,台灣的民主對中共而言是最大的威脅、壓力;所以,他們反對台灣推動民主的改革,反對台灣進行民主意涵的公民投票。第四,國際社會慢慢會了解,台灣的民主才是世界的資產,台灣進一步的民主才是全人類共同的驕傲。台灣要強化自我的防衛能力,這是自保,不是挑釁,我們要推動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這是要讓對台海的永久和平更有正當性的基礎及制度性的保障。換句話說,兩岸如果能建立和平穩定的架構,能讓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得更有預測性、可以管理性,這才是台海和平的現狀,不會受到改變最重要的基礎。
三、問:您剛才提到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有義務提出防衛性公投,但我仍不是十分清楚您何以會選擇提出這一個議題,而且是在這個時間點提出,因為就我所知,在您二○○○年五二○就職演說中,您對中國作出和解、善意的舉動,而在當時其實中國對台灣部署的飛彈也超過三百枚,究竟是何原因促成您如此改變?為何您不是選擇避開公投法第十七條,提出在國際上較不具爭議的議題來當作公投的題目,例如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或其他議題,現在您所提的公投議題在國際上引起較強烈的反應,您當初提出公投時是否有預期將使台灣的對外關係受到傷害?
答:第一、公民投票是台灣民主制度尚未走完非常重要的議題,我們希望能夠繼續走台灣的民主之路,當然我們希望能有其他選項的公投題目,但是顯然我們沒有如此的機會和可能,公民投票是我們的信仰及信念,更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就如同過去幾十年來,台灣人民對台灣的民主制度要求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及報禁,廢除刑法第一百條,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都是同等重要,我們在追求台灣民主化的過程當中,過去的政府一再恫嚇我們不可以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不可以廢除刑法第一百條、不可以國會全面改選、不可以總統直接民選,否則這就是台獨、這就是災難、這就是戰爭,但是我們一一完成這些民主改革,今天公民投票的提出也是如此,在野黨先把我們污名化,說這就是災難、這就是台獨、這會引發戰爭。公民投票是台灣民主深化非常重要的過程,民主選舉可決定人,公民投票可決定事,這些都是民主深化不可或缺的,台灣人民推動公民投票不是這一兩年的事,也不是我任內才發生的事情,從公民投票法的擬議和提出,在立法院已超過十年以上的時間,去年十一月台灣才有第一部的公民投票法,比起法國在一七九一年就有公投的民主制度,我們足足晚了二百一十三年,本來我們可以針對像立委席次減半的國會改造、核四的存廢、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議題舉行公投,但是在立法院在野黨掌握多數的情況之下所通過的公投法,卻是被外界批評為所謂鳥籠公投法,將公投的基本權利全部關在鳥籠裡,最後所通過的公投法,由於在野黨控制國會的多數,所以保留國會可以發動公投,而剝奪行政部門可發動公投的機會,縱使人民可以發動公投,但卻像放置了層層的關卡、高門檻,很多的限制讓人民要發動連署公投也受到限制,在野黨了解公投是民意之所趨,也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意見,但他們表面上不敢反公投,事實上通過一個無法公投的公投法,最後只剩下公投法第十七條由總統來發動的機會,當然,依照公投法第十七條我們也有許多其他的選擇,所以有人說為何不針對一些有重大爭議的事項來進行公投,其實不是我們不想,而是我們不能;如果我們提出你是否贊成、是否同意中共所提的所謂「一個中國」的原則,或是「一國兩制」,國際社會包括對岸又會有如何的反應?北京當局一再要求台灣必須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接受「一國兩制」,他們又說寄望於台灣人民,台灣人民願意接受「一中原則」、「一國兩制」嗎?本人雖然擔任台灣國家的領導人,卻無法替人民作決定,我必須尊重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選擇,如果說我將是否同意、接受所謂「一中原則」、「一國兩制」作為公投題目,有人就會認為這是否涉及所謂統獨公投和涉及主權的公投,非常地敏感,其實那才是第十七條應該公投的題目,很多國家可以針對要不要參與聯合國、要不要加入歐盟舉行公投,請問: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在目前是否可以針對台灣要不要參加聯合國、要不要參加世界衛生組織舉行公投?為何其他國家的人民有可以享受的自由權利,對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而言卻是如此地遙不可及?為何台灣人民的公投權利要受到剝奪、限制?受到阻擋?我們認為,公投的普世價值和基本人權應是無國界之分,無種族之別,世界如果有公義的話,為何要對台灣採取不同的雙重標準?最後,我們依照公投法第十七條非常謙卑地、負責地選擇兩項公投題目,包括強化國防的公投、對等談判的公投,就是因為我們考慮到國際社會的關切,我們避開主權的爭議,沒有進行統獨公投,我們也沒有違背「四不一沒有」的信諾,作如此的選擇還要受到國際社會的打壓,這樣對台灣公平嗎?對兩千三百萬人民公平嗎?過去我們要求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及報禁、廢除刑法第一百條、要求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接民選,中共就說這是走向台獨,絕對不容許,但是今天我們全部都做到了;同樣的,我們要實施、推動公民投票,他們也說這是走向台獨的一部分,這時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難道就此退縮?就此放棄我們對民主的渴望嗎?就放棄對公投權利的享有嗎?中共飛彈的部署及武力的威脅,難道是應該的嗎?是理所當然的嗎?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不應有感覺嗎?不應有反應嗎?我們只不過是希望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權利,我們不希望天天活在飛彈和武力的要脅和陰影之下。有人說公投如同是建構民主的工具,好比是一支鎯頭,可以拿來蓋房子,也可以傷人;而台灣的公投,我們要拿來蓋房子,因為台灣的公投是蓋房子的民主工具,我們要蓋和平的房子,我們要讓兩岸的人民都能在有尊嚴、對等、互惠的大環境中,過更安定、更舒適、更好的生活;台灣人民能行使公投,才有機會讓台灣和平的現狀有維護的可能。
四、問:總統閣下計畫如何修補此一國際傷害?
答:誠如大家所知,國際關係錯綜複雜,不會因為一個問題就造成難以修補的傷害。如同中美關係,美國關切中國的人權、貿易問題,我相信中美關係不會因有此爭議,而影響到兩國的實質關係,此與公投議題的情形是一樣的。慢慢的,大家會了解到,公投是民主深化、追求台海和平的基礎,這不是挑釁、不是負債,而是資產,也是我們的驕傲。其實國際社會最關心的,不是三二○要不要公投,要公投什麼,因為這一切已經非常清楚;更重要的是,五二○本人連任後,接下來的四年,本人將要做什麼?我可以公開、正式、負責地對全世界宣示,維持台海的永久和平,讓兩岸有機會對等、互惠、交往。維持永久的和平,這是本人的職責、志業及神聖的使命。我很感激來自國際社會的關注,特別是布希政府的關切,我保證,台灣議題不會成為美國的負擔,反而是台灣成功而美麗的故事,絕對會是美國的資產,也是兩國共同的驕傲。未來四年,我們一定會繼續維持現狀,而且也會繼續努力避免目前現狀受到片面改變。
五、問:總統先生,國際社會對您提出公投的時機,普遍有很多疑慮,也由於您貴為總統,所作出的任何動作及談話,影響力都相當大。而在外國的評論分析,知道您的確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競選高手,堪稱世界級的政治家,但在幾個重要的議題上,國際輿論不免對公投提出的時間點,是否為選舉策略的考量,有這樣的一個懷疑,尤其北京當局已經採取非常有效、甚至是非常迷人、使人相信的一種外交手腕,企圖影響國際視聽,這樣情況似乎對台灣不利,不曉得總統先生有什麼看法?
答:中共的打壓和打擊,也不是今天才開始,台灣能夠存活,能有今天,是端賴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不畏懼中共的封鎖、打壓和抵制,所努力的結果。當然,面對來自中共強權、蠻橫的壓力,我們可以理解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考量和反應,顯而易見的,我們仍然相信國際社會是有公義,相信國際社會能了解,台灣人民公投的權利是不應該被剝奪的。面對來自中國的強權壓力,相信也只有讓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擁有公投的普世價值,才是對台灣目前現狀繼續維持,不受到任何片面改變,一個重要的利器與基礎。特別是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推動建立,可以讓台海的議題,變得更可以控制,更可以有預測性,這是負責任的表現,應該要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才對。最後我要再次的重申強調,未來的四年,我只有一個職責,那就是要維持目前台灣的現狀,積極維持台灣主權、民主、經濟繁榮及台海和平的現狀。在維持現狀,以及不改變現狀的基礎之上,我們繼續拚經濟、大建設、大改革,包括在不改變現狀的原則下,循序漸進地推動憲政改造的工程。
六、問:我想提出有關憲法的問題,如果二○○六年台灣提出新憲法,屆時有關中華民國的領土方面,是不是還繼續及於蒙古和大陸,那中國那邊會有何反應?特別是根據海洋法的規定,疆界有一些改變的話,他們的海軍軍事管轄權是否及於那個範疇?這樣的話,這些事情難道不會影響到現狀的改變?
答:剛才我已經說過,我們會在不改變現狀的基礎之上來推動我們的憲政改造工程。未來的憲政改造工程,我們會針對到底我們要繼續維持五權憲法?還是要走向美國一樣的三權分立?做一個選擇;到底我們要像美國一樣的採取總統制?還是會走向內閣制?而不是像現在什麼都不是的憲政體制。我們也試著提出很多憲政議題,有十二大項,這些都是我們內部的問題,都是為了使政府體制能夠有效地健全運用,讓政府的效能能更為提升。至於有人問說,我國的領土是否及於外蒙古?或者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蒙古有蒙古共和國,他們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我們不會天真、無知地鬧國際政治笑話,說我們的領土及於蒙古共和國、及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不可能鬧這樣的國際笑話。這在我們內部不是問題,如果有問題,是有那種想法的人,他們的想法有問題。

副總統參加九十二年高雄市航空、長途客運暨國際觀光飯店服務品質評鑑頒獎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二月十一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參加九十二年高雄市航空、長途客運暨國際觀光飯店服務品質評鑑頒獎典禮,致詞後並將日前出版的新書「台灣大未來│海洋立國世界島」贈予高雄市長謝長廷,期勉高雄市能成為台灣海洋立國的新希望。隨後,副總統並為得獎廠商頒獎,對得獎單位表達賀意。
副總統表示,日據時期台灣海運曾以基隆為首獨領風騷,現在則有賴高雄迎向國際。二○○○年政黨輪替之後,新政府致力於矯正過去重北輕南的偏誤,也激發南台灣以高雄市為中心迅速起飛、發亮,高雄的發展,不僅照亮南台灣,也照亮全台灣。
副總統指出,觀光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過去南北發展的失衡造成今天南北價值觀的差異,而南方價值與北方價值的融合端賴觀光與交通。因此,發展觀光不只是為了賺錢,長遠來說觀光也是一種教育,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廣泛而言更是一種外交,國外遊客來台灣觀光無異是讓別人花錢來為我們做外交。
副總統強調,台灣與中國的差異,應從確認自身作為一個海洋國家開始,日前她出版的新書「台灣大未來」正是以「海洋立國世界島」作為副標題,因為唯有認知到我們是海洋之子,才是未來發展的希望。近年來高雄港的地位被中國港口超越,也只有端賴這樣的發展方向,才有機會再度迎頭趕上。她稱讚美麗的高雄是台灣的未來,也期勉高雄的發展成為台灣的希望。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801051632 & 201801051632.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