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691
中樞紀念 國父誕辰、慶祝中華文化復興節大會暨宣誓典禮
公布日期:92年11月19日
號次:第6551號
中樞紀念 國父誕辰、慶祝中華文化復興節大會暨新任司法院秘書長范光群、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張祖恩、駐教廷特命全權大使杜筑生、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陳宗文及駐吉里巴斯共和國大使陳士良等五人宣誓典禮,於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上午十時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 總統主持並監誓,副總統、中央與地方高級文武官員、民意代表及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會員代表等二百餘人與會,會中由漫畫家魚夫先生專題報告|「全球競局中,台灣數位內容的未來」(全文如后),典禮至十時五十五分結束。
「全球競局中,台灣數位內容的未來」全文
陳總統閣下、呂副總統閣下、
五院院長閣下、各位長官,大家早安:
一、下象棋│論數位內容這一行
象棋有兩種玩法,明棋和暗棋。明棋是車馬砲將仕相,各就各位,車走直,馬走斜,飛象不能過河,規則明確,有全盤可觀,有棋譜可參,剩下的只是起手無回大丈夫,比佈局思慮的高下定輸贏;暗棋則否,一翻兩瞪眼,我大你小,乃拈棋欺前,「匡」的一響,惡狠狠的吃定了你的棋子,根本毫無策略智謀可言。
創新很像下暗棋。在成熟的產業裡,競爭對手明確,楚河漢界,無論「兵行線」、「河界線」、「宮頂線」等均有跡可循,可以展佈局,可以下策略,乃可進一步謀定而後動,所以下明棋者是「君子棋」,連旁觀者都被限定:「觀棋不語真君子」;反觀暗棋:「機不可設,設則不中」,管理學上說:「地圖不等於疆界」(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雖然是創新者得有的基本認知,然而於一盤暗棋之中,楚河乾涸,漢界模糊,實際是一個棋子緊挨著一個棋,如同惡夜巷戰,掀開來,正大大歡喜是個天王巨星大將軍,好個大「帥」御駕親征,不料隔鄰卻是個黑卒仔,眼睛還沒看清楚怎麼回事,大帥就被磕到對方手心,丟到一旁,奈何當下對手便小兵立了大功。
這是一個下暗棋的時代,不按牌裡出牌是常態,本來要做硬體的,迫於市場,放棄初始的春秋大夢,最終改行做軟體,好像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為要下暗棋就得下決心去變,連IBM都可以從做大型電腦,轉向去做系統服務,大象不只要會跳舞,還得今天跳探戈,明天創新變個戲碼改跳Hip-Hop,而且雖然手中握有王牌,卻並不保證一統江湖,技術必須受質疑,市場會被挑戰,只得硬著頭皮往前衝,最後,就算主帥被吃掉,按暗棋的遊戲規則,還可爭那麼一手,雖然戰到一兵一卒,也早就沒有主帥了,假使多了一手,這一手要靠創意,才可以閃閃躲躲,最終下這盤暗棋,其實至少還是可以和局的。
二、兩頭大象│論究竟什麼數位內容才重要?
在數位內容的未來有兩頭大象,一頭是發展數位內容的「策略」,另一頭是發展「什麼」數位內容的大象。為什麼呼之為大象?因為大家都在「瞎子摸象」。
管理學大師明茲.柏格(Henry Mintzberg)在他的鉅著「策略巡禮」(Strategy Safari)一書裡,開宗明義就引用「瞎子摸象」的故事形容策略這門學問:
從前,印度斯坦有五個瞎子都充滿好奇心,都想知道大象到底長得什麼樣子?因為大家都看不到,所以只能用摸的,也各自摸到不同的部位,所以大象就變成了G「一堵牆」、「一支矛」、「一條蛇」、「一棵樹」、「一把扇子」,而且因為大家都沒眼睛「看」清楚大象究竟長得什麼樣子,所以就以偏概全的指責別人的不是。
這是說「策略」這頭怪獸,因為大家都只摸到了一部分,於是眾說紛紜,甚至盲目的唯我獨尊。不過大象究竟是真的在地球上存在的,但假如在發展數位內容上,大象是根本不存在的,摸到的可能是一隻老虎,那瞎子無知也就算了,連性命都有危險。
發展數位內容的策略就是這樣,有人去韓國取經,有人去英國求佛,也不免到加拿大、好萊塢去迎王爺,可那就是發展台灣數位內容策略大象的全貌了嗎?
照原先想好的一步步走,這叫有計畫性的策略(strategy as plan);摸石子過河的,策略則是一種模式(strategy as pattern),是事後回想起來,哦!原來我這樣東倒西歪、跌跌撞撞走來的「策略」是對的!依前面的講法,前者叫「走明棋」,車馬砲將仕相,各就各位,車走直,馬走斜,飛象不能過河,規則明確,有全盤可觀,有棋譜可參,剩下的只是起手無回大丈夫,比佈局思慮的高下定輸贏。
現在台灣發展數位內容摸到的是不是摸到一頭老虎?其實還要先摸摸另一頭大象:我們要發展什麼樣的數位內容?
數位內容包羅萬象,可大可小,做動畫?做遊戲?做e-learning?做電子出版?政府每回招來業者開會,聲音大者贏!資本額大者勝!再加上每個行業幾乎都能畫山畫水講出一套他們的「核心競爭力」以爭取國家資源,大象乃面目模糊,好,那這頭大象究竟長得是個什麼樣子?數字會說話,我們來看一個數據:
二○○三年三月在吉隆坡舉行的APEC會議,韓國代表根據IDC、Jupiter Media Matrix、Forrester Research、IDSA等國際著名研究機構所做出來的評估報告,綜合整理,預測到二○○五年的數位內容產值如下表:
(世界數位內容市場) 單位:十億美金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一-二○○五綜合增長率
數位動畫digital animation 二九 三二 三六 四○.二 四四.八 一一.五%
遊戲games 二一.二 二五 三○.八 三六.三 四三.六 一九.七%
遊戲分項 線上遊戲online game 二.二 三.三 四.九 七 一○.六 四八.一%
電腦遊戲PC game 三.四 三.八 三.九 四.二 四.六 八.二%
電視遊樂器video game 一五.六 一八 二二.一 二五 二八.三 一六.○%
網路音樂internet music 二.○ 三.二 三.九 四.二 五.八 二九.一%
網路電影internet movie ○.○○二 ○.○○八 ○.○一 ○.一 ○.二 二五三.○%
數位出版digital publishing ○.三 ○.八 一.六 二.六 三.九 八四.二%
無線內容wireless contents 二.五 四.二 七.六 一五.四 三一.七 九○.六%
教育內容education contents 六.○ 九.七 一四.九 二三.一 三五.五 五四.○%
總計 六一.二 七五 九四.七 一二二.一 一六五.四 二八.○%
資料來源:IDC(2000.12),Jupiter Media Matrix(2001.4),Forrester Research(2000.12),IDSA(Interactive digital software association),etc.
(本表已獲韓方授權使用)
就以 Nielsen//NetRatings 所做的調查顯示二○○一年第二季全世界上網調查顯示目前全世界約有四億五千九百萬人,這些人(二○○五年可能會多出一倍以上來)連花個五毛錢看網路電影都不願意,全年連花個二十幾塊美金買數位出版都不肯,所以這張表只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明星產業就是數位動畫和遊戲,到了二○○五年總產值是八百八十四億,也就是全世界數位內容總值一千六百五十四億美金的一半!摸到這兩項,就算了解了大象一半的模樣了。
明白了要發展什麼數位內容的這頭大象,再回去摸那頭策略大象,方能開光點眼,避免摸到老虎,戰略目標才會明確,戰術也才擬得出來,不必每回都要辯得臉紅脖子粗。
三、創意的解析度│論政府要做什麼?
二○○三年的九月二十二日,筆者去拜訪了韓國S/W(軟件)振興院(Korea IT Industry Promotion Agency,KIPA)動畫產業負責人金俊淵,他用一種堅定而自負的語氣說:「我們韓國的寬頻基礎建設是世界第一,而且計畫在五年內,以光纖舖陳出超出現在一百倍的頻寬!」
衡量一國的創造力,筆者認為要從democracy、protection和infrastructure三個指標來看,這三個英文首字剛好是dpi,和電腦輸出的解析度dot per inch,dpi是相同的,於是我們戲稱為「創意的解析度」:
democracy就是民主,民主並不只是政治上的民主,使得資訊自由流通,多元意見可以表達而已,經濟上的民主與自由也很重要。對國際經濟情勢有所了解的人一到韓國,都會為韓國大財閥包山包海的事業範疇所震撼。比如說,你總不會想到施振榮先生的acer集團也去做保險罷?可是人家「三星」就會。「台灣崛起」一書的作者趙文衡博士就說:「韓國財閥從汽車到牙刷洗衣粉都有製造,就連服務業貿易業等也是他們的囊中物。他們經營的項目幾乎涵蓋所有產業,而且多數由自己一手壟斷,僅將少數分包給中小企業,導致中小企業在韓國沒有生存的空間。」中小企業其實是許多創新的本源,而韓國財閥卻高築門檻,強挖壕溝,不過在金融危機時,趙博士就準確預言了韓國還是可以復甦,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是:「危機使財閥短暫的喪失箝制的力量,因而釋放出民間的活力與創意....」台灣在「民主」這項指標上,隨便比,青菜講,都比亞洲任何國家強,這是著無庸議的,創造力自然也就如呼吸般的自然。
其次是protection,保護指的是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智慧財產權是知識經濟裡最重要的資產,「閣樓上的林布蘭」一書,作者開宗明義,引述日本專利局局長佐山建志的話說:「因為面臨經濟困境,所以智產的重要性相對增加。發明與專利的本質會導引創新,因此,日本打算建立強大且範圍寬廣的智慧財產權,創造一個專利交易市場,同時協助企業在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從事全球競爭。」人們常提及台灣的創意必定勝過大陸,每每只顧及我們的民主優勢,卻忽略了台灣在智慧財產權上,從一九八○年代台美貿易諮商談判以來,動輒在智財保護與仿冒糾紛上,被美國揚言施以三○一條款報復,再加上台灣是直接面對國際競爭,相對得小心應付忽然冒出來的的國際智財侵權官司,因而使台灣在保護智財權與申請專利上的努力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國大陸則不然,甚至有人認為侵犯他人的智財權,中國才得以進步,這其實是中國在文化創意上的致命傷,試想,人們辛苦的創作,並不能得到侵權保護,再有創意,也遲早會餓死,如何專事於創意的發展?古有詩人杜甫大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然而,如果他的創作可以被保護到每一筆的傳頌都可以獲得報償,那豈只廣廈千萬間而已?「哈利波特」作者的財富恐怕都不是對手。
其三是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如網際網路的寬頻設施等。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September 29,2003)的報導,韓國線上業者如何存活下來?「商周」點明了韓國:「拜寬頻網路之賜,四分之三的一千五百二十萬戶的家庭享有寬頻,高速、隨時在線的服務。」美國「商業周刊」的報導,取其大意:
韓國第二大的網路公司NHN的首席策略師 Kim Hee Suk 本來懷疑銷售「替身精靈」(avatars)會賺錢。二○○二年這家公司在銷售六千三百萬美金的產品裡賺了兩千五百萬美元,比較二○○○年的收入,才只有可憐的七百四十萬美金的收入(當時還沒有開始銷售avatar)。二○○三年他們更大發豪語的希望能衝到一億四千四百萬美金,而還要淨賺五千一百萬,其中接近一半來自替身精靈的銷售,以及對遊戲者的服務。
二○○○年時,Kosdaq全面大崩盤,跌幅將近八成,幾乎可以收攤了,然而今年又回升百分之四十三,十一家的網路公司都開出長紅,這拜寬頻網路之賜,四分之三的一千五百二十萬戶的家庭享有寬頻,高速、隨時在線的服務。
另一家排名第七的Neowiz corp的公司則賣出成千上百的替身精靈,從賣毛絨絨的替身精靈到噁心的雪人,從十分到十塊美金,如果要這些替身精靈的飾品等,還得另外付費,該公司提供的遊戲免費,但這些替身精靈要收費,他們打算二○○三年要達三千萬美金的收入,大概是該公司的百分之四十的銷售收入,而二○○二年卻「只有」兩千萬美金。
Ncsoft Corp 世界最大的線上遊戲公司,其公司營業額二○○三年前半年的百分之十九,約六千三百萬美金的收入來自於海外.較去年同期成長了百分之十三,這成長來自於日本消費大眾,下一個市場目標則直指美國。
其餘線上業者的業績表現如下表:
公司名稱 二○○二年銷售額 二○○三年第一季銷售額與二○○二年同期比較 二○○三年第二季銷售額與二○○二年同期比較
二○○三年 二○○二年 二○○三年 二○○二年
NcSoft 一五六○ 三七四 四一六 三八○ 三五九
NHN 六○○ 三五四 一二九 三七○ 一六七
Nexon 五○○ 一五○ 九○ 一三○ 九八
Net Marble 二六○ 一四○ 一○ 一四○ 六二
Webzen 三○○ 一三○ 五五 一四○
Wizgate 一二○ 四○ 二三 四二 四○
Naco Interactive 一一○ 三○ 二五 三○ 二五
Actoz 一八八 二七 四四 三○ 五七
其他 四八三 五○ 一五○
合計 四一二一 一二九五 七九二 一四一二 八○八
資料來源:2003-07-28 11:48 賽迪網-中國計算機報 單位:億韓圓
日本的i-mode手機造就了許多數位內容業者,所以平台是king,內容是queen,只消國王的王國夠大,自然有美麗的皇后會嫁過來。政府把頻寬建設好了,把數位環境的基礎設施舖開來,數位內容就活起來了,文化創意自然就會百花齊放。
四、綠野仙蹤│論業者的自覺
在文化創意這一行業裡,筆者越來越有一種深深的感覺,這好比是一趟「綠野仙蹤」之旅。
美國作家鮑姆膾炙人口的童話小說「綠野仙蹤」描述主角愛笑的小女孩桃樂絲,因颶風來襲展開了到OZ國的冒險歷程,路途上,桃樂絲分別遇見了稻草人、機器人和獅子。
稻草人全身用稻草做的,所以他沒有「腦」,他決定和桃樂絲一起到OZ國,去取得腦袋,可是取經的過程裡,每遭逢險境,稻草人卻經常有一些古怪的點子,也終於能讓大夥兒逢兇化吉,脫離險境。
桃樂絲遇見機器人的時候,機器人沒有油,他們為機器人上油後,告知了要到OZ國去,機器人因為全身都是鐵皮做的,所以沒有「心」,於是也決定跟著一起去,他希望得到一顆會感動的「心」。可是在整個路程裡,機器人卻發揮了許多「同理心」和「同情心」,只不過他不能隨便感動落淚,否則淚水又會害他的機器生鏽。
獅子沒有「膽」,他也決定去OZ國要個膽,然而在歷險記裡,獅子卻一次又一次發揮他「小小的」膽量,也終於同心協力的和大家一起到達了目的地。
「綠野仙蹤」的故事告訴我們,原來大家都有著許多潛力,以為自己缺腦的,其實最精靈古怪;以為缺一顆感動的心者,卻最容易為賦新詩強說愁;以為自己最缺乏膽量的,卻表現得最勇敢,在前進OZ國的過程裡,反而弱點都不見了,大家都發揮所「短」,共同完成目標。
曾任教於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Henry Chesbrough有一本書叫「開放型的創新」(Open Innovation),書裡認為過去工業時代所強調的R&D是屬於「封閉型」的創新模式,這種模式宛如一個橫放的漏斗,斗壁就是企業的藩籬,外面進不來,裡面許多點子、創意與研究發等,最終經過企業的篩選、磨合,從單一的斗口出去,進入到市場裡。過去許多大型企業如「全錄」、IBM乃至惠普HP等,都歷經這個模式。
然而企業裡的研究中心有許多發明不全是一定能從斗口流出去而進入市場的,胎死腹中者更多。所以就有諸如「全錄」這樣的公司,准許PARC研發中心的一些人帶著發明,結合創投,到市場上去一試身手,有趣的是從「全錄」轉(spin-off)出去的公司市場總價值且在一九九五、一九九九兩年,超過了他們的母體「全錄」。
「開放型的創新」像「微軟」就是個好例子,他們內部固然也有許多研究與發展,但「微軟」最常採用的策略就是尋找來自外間的創新,然後像隻毒母蜘蛛也似的擁抱、交配,再吃掉,這些例子,不勝枚舉。所以Chesbrough的「開放型創新」模型,把漏斗的壁緣虛擬化了,創新的想法不必一定自企業內部產生,因此過去被大企業視為負面的NIH(Not Invent Here)變成了一個正面的語詞,不是公司的發明,也可以採行,且出口不再只有一個,因為創新包含著把發明帶到市場,而把發明帶到一個可能全新的市場,則需要嶄新的經營模式。
「綠野仙蹤」裡的小女孩桃樂絲是主角,沒有她的發動,不會有稻草人、機器人和獅子的一起跟進,他們也不會發現,原來自己的缺點並不是缺點,原來力量早已存在他們的身上,根本不必到達OZ國才能得到,這就是一則「開放型創新」的好故事。
這幾年來,在政府兩兆雙星的政策下,筆者忝為業者之一,有過許多和業界及政府打交道的過程,有人罵政府無能,有人批評業界不爭氣,想想桃樂絲天真無邪,她什麼都不缺,去OZ國只是一場冒險,其實連她也不知道會碰到稻草人等這些朋友,會共同完成綠野仙蹤的傳奇。所以說我們這裡面有缺腦袋的(通常是只會口水戰的立委們)、有缺心的(通常是一些只看短期利益、有形資產的投顧和銀行業者)、有缺膽的(通常是沒有錢的文化創意業者),如何讓他們有腦、有心和有膽,我們需要樂觀的領導者,愛笑的桃樂絲。
五、金角、銀邊、鐵肚皮│從台灣品牌到區域品牌再到國際品牌
有一種說法,假如十年前給「宏碁」施振榮現在的一個中國大陸的市場,那麼他「鄉村包圍城市」的雄心壯志就有可能成功。例如以當今中國PC市場的「聯想」、冰箱市場的「海爾」等品牌的規模為基礎再出發,「宏碁」當年要是有這麼大的一個中國市場基地,早就打進世界的核心了。
施振榮先生曾經用一種「圍棋理論」來形容他「鄉村包圍城市」的構想。其實下圍棋的常識就是「金角、銀邊、鐵肚皮」先佔據角落或邊邊,用較少的子形成不易攻破的局勢,最後才是撒下大把棋子到盤中來佈開「鐵肚皮」的國際競爭者陣勢,來啊,誰怕誰?咱們一決勝負。
近來文化創意者也倡議中國市場是我們文化創意者巨大的大陸板塊。這引起很大的爭議,看看「麥肯鍚中國投資報告」(Dr. Jonathan R. Woetzel):
目前正版產品佔大陸所有雷射唱片(CD)銷售量的比例,還不到八分之一,正版錄影帶的比例更低於十分之一。一九九八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將中國大陸列為全球五大盜版市場,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一億兩千萬美元。
在一個每八張CD才有一張正版;每十卷錄影帶,更幾乎全是盜版的社會裡,文化創意如何發展?換句話說,在中國被海盜生吞活剝都無能為力了,更遑論發展世界戰略。
許多台灣的文化創意者,諸如漫畫家朱德庸、幾米,作家李昂,影視人焦雄屏等都有被盜版侵權的慘痛經驗。我的朋友在中國開設卡拉OK,伴唱帶是盜版台灣的也就算了,連管理系統都是從台灣複製來的。但有一部中國電影「英雄」(張藝謀導演)是個例外,此乃牽扯到政治力的運作。
中國在加入WTO的談判時,對文化視聽領域,一共做出了四項承諾,大體是:
一、音像製品的分銷服務在不損害中國對音像製品內容進行審查的基礎上,允許中外合作企業。
二、在電影院服務方面,允許外國的服務者,包括外國的企業、組織和個人,參與電影院的建設改造,但外資投入的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中方百分之五十一,佔有控股權。
三、關於分帳電影的進入,中國政府承諾:在不損害中國電影管理法規一致性的前提下,在遵守中國法
律和法規的前提下,每年以分帳的形式進口二十部大片,用於電影院的放映,以後還可以增加到四十部。
四、中國加入WTO一年後,外國服務的提供者,可以在中國境內成立合資公司,從事諸如圖書、報刊、VCD等出版物的批發和分銷服務。
這些承諾對許多人來說,可以讓腎上腺素分泌直線上升了。事實上,許多台灣刊物近年來也透過諸如跑單幫等方式,先在台商所經營的事業群中出現,然而,也反向回來要求台灣的作家不可以在他們的刊物中批評中國事務,變相的箝制言論,反而影響台灣文化的多元性,形成惡性循環。
老實說,從數字看,中國大陸市場的確誘人。中國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花建,在他的「文化+創意=財富」一書裡提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三大城市群,將極適於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成長,其中長江三角洲,由上海、浙江、江蘇三省市的十五個大中城市和四十多個縣市鎮組成,土地只佔全國百分之一,人口佔百分之六,卻生產了百分之十七的GDP,人均所得達兩千三百美元。
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到了二○○五年的GDP將達二萬五千億人民幣,略多於台灣在二○○○年的表現。到了二○○五年,便達五萬億人民幣,和台灣有得拚,換句話說,多了一個台灣的規模,且中國的娛樂支出從一九九○年的四十億美元,增加到二○○○年的六百四十億美元,增幅不可謂不大,「麥肯錫」的報告二○○五年可以到達一千億美元。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衛星落地權」的開放。被允許在中國廣東省落地的「鳳凰電視台」(內含中資)一年廣告收入為八千萬美金,其中八成來自「內地」,這塊廣告大餅,不知羡煞多少台灣電視台,紛紛以西進為目標,當然也迫不得已出現了許多親中的言論與方向,其實是值得台灣當局警惕的。
漂亮的數字背後,當然中國仍然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腐敗。過去由於未導入市場機制,中國的媒體是黨的宣傳機器,比如許多電視台,就像台灣過去的無線三台(台視、中視、華視)以出租頻道做房東坐取豐厚利益,不過現在不太一樣了,著名的中國「湖南電視台」集團敢衝、敢拚,其中電視節目製作的能力,從一九九三年的每年六四三小時,增長到一八、二八七小時,增長了二七.四倍,文化創意有許多部分必須以本土來呈現,「湖南電視台」宣告了本土節目的開始,台灣在這方面的著力點究竟能否「比大陸人更了解中國,比大陸人更了解世界」我們得好好的省思一番了。
金角、銀邊、鐵三角,中國到底是不是我們的金角或銀邊,使得台灣文化創意得以茁壯、成長,養成了「鐵肚皮」的實力去世界上去和人較勁,我們應謹慎為之;盲目的訟揚中國板塊,腳步一不小心就會踉蹌跌倒。
譬如文化創意裡最重要的一項價值是品牌,品牌在中國,目前並不是利潤的絕對保證。歐洲貴族品牌的「路易威登」(LV)的亞太區總裁Hugues Witvoet就說:「三億名受過教育,相對富庶的的沿海地區,我們的顧客佔當地居民的比率,恐怕不到百分之一」還得對抗仿冒品;二○○三年九月十五日出版的Business Week也報導了「百事可樂」退出贊助中國足球運動,因為轉播賽事全掌控在中國「中央電台」(CCTV),球隊或聯盟都不能保證轉播的場次與曝光率,再加上中國運動演出水準與設備的低劣,觀眾寧願觀賞國際賽事,導致於連中國的手機業者「科健」都寧願出資贊助國際賽事,再播回來給中國的觀眾看,反攻大陸,刺激內需市場。
要勉強有個結論,從經濟面看,中國的大量供給也創造了大量的內需,國產的品牌實力更是足以排斥外來的入侵者;在文化創意上,台灣的絕對優勢是這裡民主多元的文化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儘管他們也意識到本土文化創意的發展,整體情況或許沒有製造業那麼糟,大陸應是我們的「金角」和「銀邊」,然而並不是所謂的「大中華版塊」(目前只是另一塊台灣市場),日本、歐洲和美洲大陸,才是我們的目標,而大陸則只是練功的所在,進一步逐鹿全球的起點罷了。
今天,非常感謝總統府給我這個機會來這裡野人獻曝,筆者一直認為台灣人比中國人更了解大陸,台灣人比中國人更了解世界,台灣的數位內容業者,尤其是動畫業,其實有著良善的漫畫基礎,我們有「天下雜誌」選出的,影響兩岸華人文化的第一人,出版遍及二十餘國語言,三千多萬冊的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我們也有風靡大陸的朱德庸、幾米等漫畫家,文化行銷的實力,如出版、音樂等等,台灣都是華人世界的佼佼者,台灣要成為游院長所說的:「華人文化輸出國」不是不可能的,文化是一國國力的展現,商業行為的隱藏面就是台灣價值的輸出,要能輸出台灣價值,才能擺脫沒有臉的代工宿命,讓台灣美好的一面在世人面前展現。
謝謝總統先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