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928
制定替代役實施條例
公布日期:89年02月02日
號次:第6321號
總統令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二月二日
華總一義字第八九○○○二八四六○號
茲制定替代役實施條例,公布之。
總 統 李登輝
行政院院長 蕭萬長
內政部部長 黃主文
國防部部長 唐 飛
替代役實施條例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二月二日公布
第一章 總 則
第 一 條 本條例依兵役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制定之。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 二 條 本條例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
為執行兵役及替代役事務,內政部應成立役政署,並得設置地區役政檢訓中心,各就主管事項,分別辦理各區之兵役及替代役有關事務。
內政部役政署、地區役政檢訓中心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直轄巿、縣(巿)政府應受主管機關指揮、監督,執行替代役業務。
第 三 條 本條例所稱替代役,指役齡男子於需用機關擔任輔助性工作,履行政府公共事務或其他社會服務。
第 四 條 替代役之類別區分如下︰
一、社會治安類︰
警察役。
消防役。
二、社會服務類︰
社會役。
環保役。
醫療役。
教育服務役。
三、其他經行政院指定之類別。
替代役類別實施順序及人數,由主管機關擬定,報請行政院核定。
第 五 條 中華民國男子年滿十八歲之翌年一月一日起,於徵兵檢查為常備役體位者,得依志願申請服替代役;替代役體位者,應服替代役。
前項申請服替代役役男,具國家考試及格取得合於前條第一項類別專長證照者,得優先甄試。
申請服替代役人數,逾核定數額時,以抽籤決定之。但因家庭、宗教因素申請服替代役者,得免參加抽籤。
申請服替代役之資格、申請程序、期限、條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替代役體位徵服替代役之實施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第 六 條 服替代役期間之役齡男子(以下簡稱替代役役男),於完成訓練後,依其所服替代役類別之法令規定,執行勤務。
第二章 服役規定
第 七 條 常備役體位服替代役之役期較服常備兵役役期長四至六個月;替代役體位服替代役役期與服常備兵役役期相同。
因宗教因素申請服替代役者,其役期應較服常備兵役役期延長二分之一。
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者,由主管機關製發證明書。
第 八 條 替代役役男之薪俸、地域加給及主、副食費,比照國軍義務役士官、兵標準;其發放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 九 條 應徵服替代役之役男,因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非本人不能處理者,得予延期徵集。
前項延期徵集原因消滅時,仍應受徵集。
第 十 條 替代役役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停服替代役,稱為停役︰
一、經診斷確定罹患足以危害團體健康及安全之疾病者。
二、傷病經鑑定不堪服役者。
三、經通緝、羈押,或經觀察勒戒或宣告徒刑、拘役確定在執行中者。
四、受保安處分、強制戒治或感訓處分裁判確定,在執行中者。但受保護管束之宣告者,不在此限。
五、擅離替代役職役逾七日者。
前項停役期間,不算入替代役役期。
第十一條 停役原因消滅者應予回役,並回原服勤單位繼續服勤,補足其應服之役期。
依前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停役者,得經主管機關f查役男實際情形,核定免予回役;免予回役之條件,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二條 替代役役男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須負擔家庭生計主要責任或因其他特殊事故,經主管機關核定者,得辦理提前退役;提前退役之申請資格、條件及程序,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章 訓練服勤管理
第十三條 訓練區分為軍事基礎訓練及專業訓練。
前項軍事基礎訓練,由主管機關會同國防部辦理;專業訓練,由需用機關辦理。
宗教因素申請服替代役經核定者,應實施基礎訓練及專業訓練;其基礎訓練併同專業訓練,由需用機關辦理。
第十四條 需用機關得視需要甄選優秀替代役役男,實施幹部在職訓練後,擔任管理幹部。
第十五條 主管機關及需用機關均應編立替代役役男役籍及管理名冊,實施列管及異動管理。
第十六條 替代役役男膳食,由訓練及服勤單位負責辦理;必要時,得發給主、副食代金。
第十七條 替代役役男之役籍及訓練服勤管理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八條 需用機關應依業務需要,訂定替代役役男服勤管理規定,送請主管機關備查。
第十九條 主管機關得會同需用機關對服勤單位實施督導考核。
替代役役男發生重大事故時,服勤單位應依規定向需用機關報告,並妥為處理;需用機關並應於二十四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
第四章 權利義務
第二十條 替代役役男除本條例另有規定者外,得享有下列權利︰
一、學生保留學籍,職工保留底缺年資。
二、參加政府舉辦之考試時,給予公假。
三、乘坐公營交通運輸工具或進入公營歌劇影院等公共娛樂場所時,得予減費優待。
四、其家屬不能維持生活時,由政府扶助。
五、因公死亡者,政府負安葬之責。
前項替代役役男權利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第二十一條 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後,得享有下列優待︰
一、轉任公職時,其服替代役之年資,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二、因公負傷經鑑定不堪服役者,於參加公務人員考試時,得準用後備軍人轉任公職考試比敘條例第四條之規定予以優待。
三、報考專科以上學校新生或轉學生時,除研究生及學士後各學系學生外,其考試成績加分優待,準用退伍軍人報考專科以上學校優待辦法之規定。
第二十二條 替代役役男之家屬,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停止第二十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之權利︰
一、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
二、判處徒刑在執行中者。
三、在通緝或協尋中者。
四、配偶離婚、子女成年或結婚者。
五、為他人養子女者。
第二十三條 持有撫卹令之替代役服役期滿役男或遺族,在領卹有效期間,其權利準用第二十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款規定。
前項遺族正在就學者,其所需費用之優待,準用軍公教遺族就學費用優待條例之規定。
第二十四條 替代役役男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宣誓效忠中華民國。
二、遵守政府機關之相關法令。
三、對公務有保守秘密之責任,除役後亦同。
四、遵守主管機關、需用機關及其所屬服勤單位所定之勤務規定及命令。
五、服役期間不得從事兼職、兼差及其他營利行為。
第二十五條 替代役役男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予請假;其請假規定,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六條 替代役役男結婚前,應向服勤單位繕具結婚報告表。
第五章 撫 卹
第二十七條 替代役役男傷殘或死亡應予撫卹者,由主管機關發給撫卹令及撫卹金。
撫卹金發給規定如下︰
一、死亡者︰發給死亡撫卹金,以其遺族為受益人。
二、傷殘者︰發給傷殘撫卹金,以其本人為受益人。
第一項撫卹金之領受權利及未經具領之撫卹金,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第二十八條 領受撫卹金之遺族,依下列順序定之︰
一、父母、配偶、子女及寡媳;其中配偶及寡媳,以未再婚者為限。
二、祖父母及孫子女。
三、兄弟姊妹,以未成年或已成年而不能謀生者為限。
四、配偶之父母、配偶之祖父母,以無扶養義務人為限。
前項遺族,同一順序有數人無法協議時,其撫卹金應平均領受;因拋棄或法定事由喪失撫卹權利時,由其餘遺族領受之。
第一項遺族,替代役役男生前預立遺囑指定領受撫卹金者,從其遺囑。
第二十九條 傷殘或死亡之種類如下︰
一、因公死亡。
二、因病或意外死亡。
三、因公傷殘。
四、因病或意外傷殘。
第三十條 替代役役男因公受傷,三年以內傷發死亡者,比照因公死亡之標準給卹;逾三年傷發死亡者,比照因病死亡之標準給卹。
因公受傷役男退役、除役後,因該傷引發死亡,比照前項規定辦理撫卹。
前項人員自退役、除役之日起,逾五年者,不再議卹。但曾核定殘等有案,且持續醫療者,不在此限。
第三十一條 替代役役男因公失蹤,在地面滿一年、在海上及空中滿六個月查無下落者,依因公死亡辦理撫卹。
前項以外之失蹤人員,經法院為死亡之宣告者,依意外死亡辦理撫卹。但失蹤人員經查明有犯罪行為者,不予撫卹。
依前二項辦理撫卹經查明並未死亡者,應註銷其死亡撫卹令,已發之撫卹金得免追繳。但意圖逃亡或歸後不報,除追繳外,並依法究辦。
第三十二條 替代役役男死亡時,除依下列規定給與一次撫卹金外,每年給與五個基數之年撫卹金︰
一、因公死亡︰給與二十一‧八七五個基數。但因冒險犯難殉職者,加給十五‧六二五個基數。
二、因病或意外死亡︰給與十五個基數。
前項役男死亡,著有特殊勳績者,得增加一次撫卹金額三十個基數。身後經明令褒揚者,得增加一次撫卹金額四十個基數。
年撫卹金給與之年限,規定如下︰
一、因公死亡︰給與十五年。但因冒險犯難殉職者,加給五年。
二、因病或意外死亡︰給與三年。
前項第一款死亡者之遺族,為父母或配偶,第二款死亡者之遺族為獨子之父母,或無子女之配偶;其年撫卹金得給與終身。
第三項所定給與年限屆滿而子女尚未成年者,得繼續給卹至成年;或子女雖已成年,學校教育未中斷者,得繼續給卹至大學畢業。
第三十三條 傷殘等級區分如下︰
一、一等殘。
二、二等殘。
三、三等殘。
四、重度機能障礙。
五、輕度機能障礙。
前項殘等區分檢定後,如有增劇或再受傷者,經複檢屬實,得予改列殘等。
第一項傷殘等級檢定標準,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四條 替代役役男因傷病成殘,自核定殘等之日起,依下列規定給與年撫卹金︰
一、因公傷殘︰
一等殘給與終身,每年給與三個基數。
二等殘給與十年,每年給與二個基數。
三等殘給與五年,每年給與一個基數。
重度機能障礙一次給與二個基數;輕度機能障礙一次給與一個基數;均不發傷殘撫卹令。
二、因病或意外傷殘︰
一等殘給與十五年,每年給與三個基數。
二等殘給與八年,每年給與二個基數。
三等殘一次給與三個基數,不發傷殘撫卹令。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所定撫卹金基數之計算,按國軍志願役下士四級之本俸加一倍為準。
年撫卹金基數,應隨同國軍志願役下士四級之本俸調整支給之。
第三十六條 撫卹受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喪失其領受撫卹金之權利︰
一、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
二、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者。
三、褫奪公權終身者。
四、死亡者。
五、死者配偶或寡媳再婚者。
六、因失蹤受卹,經證明並未死亡者。
第三十七條 撫卹受益人經褫奪公權尚未復權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者,停止其領受撫卹金之權利,至其原因消滅時恢復。
第三十八條 請卹及請領各期撫卹金權利之時效,自請卹或請領事由發生之次月起,經過五年不行使而消滅。但因不可抗力之事由,致不能行使者,其時效中斷;時效中斷者,自中斷之事由終止時,重行起算。
第三十九條 替代役役男撫卹之作業程序、傷殘死亡適用範圍及殮葬補助等事項之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第六章 保 險
第四十條 替代役役男均應參加全民健康保險、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及團體意外保險。
第四十一條 替代役役男之保險,業務劃分如下︰
一、全民健康保險︰由中央健康保險局依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辦理。
二、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由主管機關委託中央信託局辦理。
三、團體意外保險︰由主管機關每年對外公開招標辦理;其保險內容及相關規定,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四十二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保險費,按月繳納,以被保險人保險基數金額及保險費率計算之;保險費率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
主管機關委託中央信託局辦理本保險所需事務費,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撥付。
前二項保險費率、保險基數金額及事務費比率,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本條例未規定之保險事項,依常備兵役保險之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給付項目包括死亡給付、殘廢給付,均以被保險人事故發生月份之保險基數金額為標準計算。
前項保險給付如有短絀,應由國庫撥補。
第四十四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死亡給付規定如下︰
一、因公死亡︰給付四十二個基數。
二、因病或意外死亡︰給付三十六個基數。
第四十五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殘廢給付規定如下︰
一、因公成殘︰
一等殘︰給付三十六個基數。
二等殘︰給付二十四個基數。
三等殘︰給付十六個基數。
重度機能障礙︰給付八個基數。
二、因病或意外成殘︰
一等殘︰給付三十個基數。
二等殘︰給付二十個基數。
三等殘︰給付十二個基數。
重度機能障礙︰給付六個基數。
第四十六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被保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給付︰
一、犯罪被執行死刑者。
二、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者。
第四十七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之保險受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喪失其領受保險給付權利︰
一、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
二、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者。
三、故意致被保險人於死者。
四、自通知保險給付之日起,逾五年不行使者。
第四十八條 替代役役男一般保險請領保險給付之權利,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第四十九條 依本條例所定保險業務,除團體意外保險外,保險給付、保險契約、帳冊、文據簿籍及業務收支,均免納一切稅捐。
第五十條 替代役役男之各類保險費,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付。
第五十一條 替代役役男保險之作業程序、死亡殘廢認定、給付及受益請領等事項之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第七章 罰 則
第五十二條 替代役役男無故不就指定之替代役職役,或擅離職役逾七日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五十三條 替代役役男違抗監督長官之勤務命令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五十四條 應服常備兵役役男,假藉宗教信仰因素申請,致服替代役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五十五條 替代役役男違反生活及勤務管理規定者,視情節輕重,予以罰勤、申誡、記過、罰薪或輔導教育。
罰勤,平日以二小時為限,例假日以八小時為限。
申誡、記過,以書面為之。累計申誡三次,以記過一次論;累計記過三次,得予以罰薪,並得施以輔導教育。
罰薪,扣除月薪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以三個月為限。
輔導教育,由主管機關會同相關機關實施;其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罰勤、申誡及記過,由服勤單位核處;罰薪、輔導教育,由服勤單位提出,報請需用機關核定,並於一週內送請主管機關備查。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六條 主管機關為辦理需用機關年度實施計畫之審查、宗教信仰申請案件之審議及重大爭議案件處理等事項,得設替代役審議委員會。
第五十七條 替代役役男及相關人員著有功勳者,得依法授予勳章、頒給獎章,或予以獎勵。
依前項及第五十五條規定應予獎勵、懲處之對象、種類、方式與申請救濟之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第五十八條 依本條例規定服警察役之役男,於執行職務時,得使用必要之警械;其使用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五十九條 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後,應按其服役類別、專長、年齡、體位納入勤務編組,非常事變或戰時,得視需要召集服勤;其服勤之範圍、人數、編組及召集之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同國防部定之。
第六十條 施行替代役所需之經費,由主管機關及各有關機關(構)依本條例所定,按其應辦事項,依預算法令編列預算。
第六十一條 本條例起徵對象為中華民國七十年次以後出生之役男。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次以前出生之役男有履行兵役義務者,得依第五條規定申請服替代役。
第六十二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十三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