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736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0年05月30日 號次:第6399號

總統抵薩爾瓦多接受軍禮歡迎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四日

陳總統水扁伉儷今天搭乘專機抵達薩爾瓦多共和國,進行「合作共榮.睦誼之旅」第一站的訪問,並在薩國機場接受軍禮歡迎。
總統致詞內容如下:
這次本人暨內子應 貴國佛洛瑞斯總統閣下暨夫人的邀請,率團前來薩爾瓦多共和國訪問,承蒙總統閣下率領 貴國政府首長以隆重軍禮歡迎,本人深感榮幸,在此謹代表訪問團全體團員向總統閣下暨夫人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薩爾瓦多共和國近年來在佛洛瑞斯總統閣下睿智的領導下,積極落實民主憲政,推動國家建設發展,及致力增進人民福祉,成就非凡,本人深表欽佩。閣下曾經三度造訪中華民國,所以本人此次「合作共榮‧睦誼之旅」選擇 貴國為第一站,即表示重視與回饋之意。
今年一月及二月 貴國連續發生兩次強烈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由於台灣在二年前也遭受九二一大地震,所以對 貴國在地震中所受到的苦難感同身受,本人謹再次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及人民深致哀傷與慰問之意。另一方面,本人看到 貴國政府及人民在困境中,仍抱持樂觀態度,致力重建家園,在最短時間內走出傷痛,重新出發,實屬難能可貴, 貴我兩國不但傳統邦誼敦睦友好,更在患難中相互扶持,益顯彼此情誼之可貴。
本人這次率團訪問 貴國,除將與總統閣下就中、薩兩國共同關切的事項坦誠磋商外,並有機會與中美洲各國元首及總理在高峰會議中就國際及區域局勢廣泛交換意見,相信必可強化中華民國與薩爾瓦多共和國以及中美洲地區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
薩爾瓦多(El Salvador),西班牙語是「救世主」之意,本人在下飛機前看到 貴國美麗的山川,聯想到 貴國的國名,也看到了無限的希望與光明的未來。最後,本人再次代表全體團員對總統閣下的隆重歡迎,表示最深的感謝。並祝
佛洛瑞斯總統閣下政躬康泰!
薩爾瓦多國運昌隆!
中、薩兩國邦誼永固!
謝謝各位!

總統伉儷出席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佛洛瑞斯國宴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四日

陳總統水扁伉儷今天出席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佛洛瑞斯國宴,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如下:
今天本人偕內子率團訪問薩爾瓦多共和國,承蒙佛洛瑞斯總統閣下暨夫人以盛宴款待,深感榮幸,謹先表示誠摯的謝意。
根據佛洛瑞斯總統閣下告訴本人,他親自以軍禮歡迎的外國元首只有三位,第一位是教宗,第二位是美國柯林頓總統,第三位就是今天到訪的阿扁,在軍禮歡迎儀式本人致詞時,有一隻金龜蟲停在本人身上,佛洛瑞斯總統特別表示,在馬雅文化裏頭,金龜蟲是一種好預兆,相信這不僅是中華民國的好預兆,也是薩國的好預兆。
自從本人第一次踏上美麗的哥斯各答來卡土地,內心就深為感動。長久以來 貴國即以山川秀麗及人民勤奮等特點享譽於世,在結束長達十二年的內戰後,貴國已在政治、社會及經濟領域取得重要成就,並成功地轉型為民主、和平及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之國家,且以穩定的腳步邁向持續發展之途。然而 貴國在今年一月十三日及二月十三日分別發生芮氏七‧六級及六‧六級的強烈地震,使生命財產遭到重大損失,政府及人民再度面對嚴峻的考驗。震災發生後,本人注意到佛洛瑞斯總統閣下所領導的政府,迅速發揮緊急救援機制,全面動員肆應救難急需,並擬定重建計畫,投入鉅額資源修建基礎設施,更鼓勵全民參與及社會監督,將救難重建過程透明化,顯現 貴國政府大公無私,充分實踐民本思想。本人相信由於 貴國上下一體、團結努力,薩爾瓦多必將重新站立起來。
總統閣下是一位有理想、有原則、勤政愛民的政治家,大家所知,年青領袖是世界潮流,佛洛瑞斯總統是一九五九年十月十七日出生的,比我年輕八歲,在中華民國歷史中,我的當選已經是破記錄的年輕,而看到佛洛瑞斯總統的例子,應該說是薩國的政治奇蹟,也是「英雄出少年」,因為在他的帶領下,薩爾瓦多共和國朝野戮力從事國家建設,在消弭貧窮,降低文盲率及普及衛生保健等方面均有非凡成就。經濟發展更在中美洲地區名列前茅,係經濟最開放,基礎最穩固及制度最透明的國家,這種輝煌成果,令人十分欽敬。總統閣下對中華民國的堅定支持,以及致力加強兩國友好關係,更令本人深為感激,在此要特別表達謝意。
中華民國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從農業社會發展為工商業社會,創造了持續、穩定及高度的經濟成長,快速提高國民平均所得,並成為世界第十五大貿易國及第六大對外投資國,我們很感欣慰。在政治建設方面,中華民國也成功地從早期的威權體制,平穩地轉型為多元化的民主政治。二○○○年五月二十日我國更完成歷史上的第一次政黨輪替,使我們民主政治能夠更加落實。
薩爾瓦多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具有悠久的傳統友誼,我們願意將中華民國五十年來在經濟、社會,乃至政治改革的過程與經驗與 貴國分享。相信中薩兩國必能相互提攜、真誠合作,使雙方關係愈趨密切,也使兩國人民互惠互利。本人也深信,薩爾瓦多共和國在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下,必可再締造歷史新頁,成為﹁中美洲之明珠﹂。
佛洛斯斯總統與本人在當選之後,所屬政黨在國會席次都是少數,而佛洛瑞斯總統能夠結合在野力量成為國會的穩定多數,這是個人要學習的地方。另外,也許有人會問,這一次我們到訪帶來的是什麼,本人要告訴大家,這次帶來的是中華民國政府及人民最堅定的友誼,而我帶給佛洛瑞斯總統的禮物,不是金錢,是釣竿,佛洛瑞斯總統說,當他釣到第一尾魚時,一定會打電話告訴本人。
最後,謹再次感謝 貴國政府及人民的熱誠歡迎,現在請各位共同舉杯敬祝
佛洛瑞斯總統閣下暨夫人政躬康泰!
薩爾瓦多共和國國運昌隆,人民幸福安康!
中、薩兩國邦誼永固!並祝
在座各位貴賓健康愉快,萬事如意!謝謝各位!

副總統接見旅美資訊技術電子商務協進會成員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二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接見旅美資訊技術電子商務協進會陳文源博士等一行,對他們專程返台表達誠摯的歡迎。
由於訪團成員皆為旅美優秀科學家,研究範圍包括資訊、生物科技、航空安全及財經等領域,因此副總統也邀請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諮詢委員林百里、黃茂雄、王明德、李羅權、朱耀源、吳靜雄、洪姮娥等人,就國內產業科技發展方向,與訪賓們交換意見。
副總統並希望訪賓此行能多到台灣的高科技園區參觀,了解台灣近年來科技產業快速進步的現況。副總統表示,台灣四面環海,領海面積是領土面積的五倍大,尤應重視海洋資源的開發,以海產加工業進軍世界,而政府也應成立國家級海洋資源專責機構,特別是海洋氣候研究人才的培養,政府及學界對此應再加強。
副總統指出,世界潮流變化迅速,經濟版圖也在進行重整,台灣產業應該從過去MIT(Made In Taiwan)|在台灣製造,轉變為IIT(Innovation in Taiwan)|在台灣創新,產業不僅要根留台灣,心也要留在台灣,以台灣作為產業發展基地,向中國大陸及世界進軍,也就是「生產中國化、行銷國際化,盈餘台灣化」,如此台灣經濟前景必定可期。
副總統也告訴訪賓,今年的八月十五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六週年當天,將舉辦「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呼籲中共停止佈署飛彈,同時在九月份聯合國大會期間,也發動全球華人共同聲援,希望世界各國共同關注台海安全,向北京領導人施壓。
副總統並強調,二十一世紀美國對外關係的焦點已從過去的歐洲移至亞太地區,而台灣也必須謹慎面對中共與美國間的關係,避免成為兩強間重啟冷戰的棋子。
旅美資訊技術電子商務協進會成員,上午是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秘書蕭錦春陪同,前來總統府會見副總統。

副總統接見美國智庫學者訪華團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二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接見美國智庫學者訪華團,誠摯歡迎訪賓在我國政權輪替滿週年之際,來台關心此間政、經等各方面發展的現況,同時也就共同關切的議題,與他們廣泛交換意見。
副總統表示,陳總統目前正過境美國,獲得比以往更為合理的待遇,對中美關係的增進有很大的助益,相信中美雙方維持良好的關係,不但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同時也可在二十一世紀中為全人類進一步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上一世紀美國全球的戰略重心在歐洲,由於美國歐洲各國已形成「歐洲聯盟」,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已降低,因此美國正考慮在本世紀中將全球戰略重心移至亞太地區;目前亞太地區已有東南亞國協,唯獨東北亞尚未出現任何區域組織,實有必要結合美國、日本、南韓和台灣,形成「東北亞聯盟」,相信此一聯盟對亞太地區安定與和平的維護,一定會發揮很大的作用。
晤談時,訪賓一再詢問副總統有關兩岸關係的問題,副總統指出,北京當局「一個中國」的說法,把台灣視為地方政府,這與事實完全不符,我們絕不會接受;兩岸人民同文、同種,皆屬中華民族,也都是中華兒女,因此她建議以「一個中華」來代替「一個中國」,如此較能真實反映兩岸關係的現況。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兩岸關係除了政治和軍事外,近年來科技和經貿的交流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中國大陸以其廉價的勞工和土地而成為世界的加工廠,台灣在這方面的優勢不再,面臨產業升級的轉型期,東南亞國家也面臨同樣的壓力和挑戰,如果中國大陸成功地運用高科技發展出新興的產業,對美國也會構成很大的威脅,因此如何讓大陸領導人也能遵守國際規範、信守和平和民主,這是各國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副總統說,台灣雖小,但擁有人權、民主、和平、愛心、高科技等豐沛的柔性國力,也極願將柔性國力與世界各國分享,但長期以來卻一直被孤立,甚至被遺忘,對此間二千三百萬人民非常不公平,希望世界各國回應台灣的誠心和善意,積極支持我國參與國際組織及國際事務。
副總統強調,在新的世紀中,要以新的思維來看問題,不能完全以過去老舊的主權觀念來看兩岸問題,也要考慮人民的意願,如果硬將台灣推向中國大陸,有如將一隻小貓送入獅口,其後果可想而知,因此可能需要發揮創意和智慧,讓各種動物都能在動物園中一起和平相處。
訪賓對我國內政情的發展也表關切,副總統認為,年底的選舉相當重要,不但政黨可能重組,也牽動行政、立法兩院的生態,立法院將展現最新的民意,有利修憲的進行,她對台灣選民的民主成熟度深具信心,並深信年底選後會組成更好的立法及行政機構。
副總統也告訴訪賓,將台灣建設成為「綠色矽島」是陳總統對人民的承諾,她身兼「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必全力落實陳總統的理念,除了進一步發展高科技電子產業外,也要積極推動高科技生化產業及無污染的觀光產業,歡迎外國企業前來投資。另外,兩岸人民同文、同種,世界各國若能以台灣做為跳板來前進大陸,是一條很好的途徑,而台灣也一定能夠提供最好的服務。
美國智庫學者訪華團團長金德芳博士(Dr. June Teufel Dreyer)一行,上午由外交部次長邱榮男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副總統接見加拿大國會議員訪華團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二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接見加拿大國會議員訪華團時表示,陳總統這次「合作共榮、睦誼之旅」過境美國紐約,受到很好的禮遇,這是一項外交上的重大突破,希望不久的將來也能夠在其它無邦交國家實現。
副總統說,雖然美國與我無正式邦交,但自從布希總統上台之後,作了一些政策上的調整,「我們希望此一訊息也可以傳給其它國家」。
二十一世紀新的世代已然來臨,美國、日本及台灣也都陸續換了新的領袖,副總統強調,「應該是重新檢討對台政策的時候了」,「我們期待彼此朝正常化方向發展」。
晤談中,副總統也表示,加拿大是國人觀光、移民的理想國度之一,她也期盼加國政府在簽證上能夠給予台灣民眾更大的方便。
在談到馬偕對台灣的貢獻時,副總統指出,今年是馬偕博士逝世一百週年的紀念,終觀馬偕一生,不但在台灣生根落地,同時也與台灣人民同甘共苦,認同台灣,至今馬偕博士仍然受到台灣民眾的懷念與敬仰;她也希望移民加國的台灣人能夠效法馬偕的精神,為加國做出貢獻。
訪賓則表示,民主與自由是中加兩國共同的橋樑,親自來訪除了感受到台灣人民的友善之外,也目睹台灣這些年的政經重大成就,今後兩國仍有許多合作的空間。
加拿大國會議員訪華團下午由外交部次長邱榮男陪同到總統府晉見副總統,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處長馬大偉(Mr. Mulroney)也在座。訪團成員包括:宓妮(Mrs. Lorna Milne)、賴培(Mr. Chrislain Lebel)、唐克斯爾(Mr. Alan Tonks)及范彤(Mrs Sheila Finestone)等國會議員。

副總統參加「牛『車』冊到九二一重建區」捐書活動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二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前往台北國父紀念館,參加「牛『車』冊到九二一重建區」捐書活動,並捐贈數箱的書籍共襄盛舉,其中包括「台灣良心話」等她的著作。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前年九二一震災發生時,她立即由中東返國,隨即帶了桃園縣公教人員所捐出的一日所得三千五百萬元趕赴災區,當時高速公路沿途車水馬龍,大家心懷焦慮,載運各種救災物資湧進災區,充分展現了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胞愛。
經過近兩年的災後重建,死者已入土為安,生者也受安頓和照顧,各項建設也逐步完成,然而家園的重建不應只限於硬體,也要包括心靈,主辦單位能在此時發動社會大眾送書到九二一災區,供應精神糧食來滋潤災民的心靈,十萬本書就代表十萬個希望,這種愛心實在令人感佩。
副總統也呼籲國人,積極響應此一活動,大家一起捐更多的書給重建區的居民。

副總統參加「全民防衛動員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三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參加由國防部軍管部後備動員管理學校主辦的「全民防衛動員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並應邀致詞。
副總統表示,在聯合國一百八十九個會員國中,一百八十八國對我沒有敵意,只有一國對我國不友善、充滿敵意、處心積慮要侵犯我,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因中共對我的敵意,因此凸顯「三安」│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心│的重要,而「三安」要做好,仍需有「三防」│國防、民防、心防│的一起加強。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自一九八八年以來,兩岸交流日趨熱絡,持台胞證進入中國大陸的台灣人民,先後已有一千七百七十七萬人次,中共亦已核准七萬人來台,在經濟方面,過去十年間,兩岸貿易總額已達二千萬億美元。在如此頻密交流下,雖帶來表面和平,但卻也種下危險因子;她說,在密切交流中,大陸仍是極權專制的政治,而我們日趨開放、民主、自由;大陸民族意識高漲,而我國國家認同渙散;大陸經濟急起直追,高科技日新月異,而我國夕陽產業外移大陸,高科技也外移大陸,資金失血;中共軍事加強,佈署飛彈,而我國總體敵我意識日益淡薄,危機意識更加薄弱。今天,國防部能針對以上情形,舉行這項學術研討會,倍極重要。
副總統指出,如何加強「三安」、「三防」是當務之急,她說,國家安全需要文治武功,政黨輪替至今一年,其中雖有風有雨,但全民應有更大信心,謀國者更應有新思維,如此才能帶來長治久安;在社會安定方面,要建立公平正義的制度,不僅要有分配的公義也要有是非的公義;在人民安心方面,立法要公正才能達到。
副總統也提出她的觀察指出,全民也要為國家長治久安克盡心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命運共同體的觀念,新世紀已來臨,大家要有新的思維,我們要與中共和平相處,要借鑑歐洲統合之經驗,與具有民主、高科技、儒家思想影響等同質性的韓、日,成立東北亞聯盟,本世紀的發展是以亞太為中心,台灣是樞紐,不再是邊陲。
副總統也重申柔性國力的重要性,我們具有經貿潛力,台灣雖小,但小而美、小而巧,我們有五大柔性國力|民主、人權、和平、愛心與高科技,不僅為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所享有,也願意與全世界分享,面對中共對台灣的陽剛|軍事威脅,我們要以柔性國力來以柔克剛。
談到國內資金、產業轉往大陸發展問題,副總統也以美國的發展經驗為例有信心地表示,我國高科技人才濟濟,而大陸只是世界的加工廠,我國仍應加強研發,使「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變成「台灣研發」(Innovated in Taiwan)。
副總統也表示,為有助於凝聚命運共同體觀念,在年底選舉後,應依最新民意,組織新內閣的比例政府,如此,國會與政府都是全民的,也才能為兩千三百萬人民謀求最大的福祉。
副總統最後強調,二十一世紀是e世紀,也是每一個人(everybody)的世紀,國防安全不僅是軍方將領及國軍弟兄的責任,更是全民的責任,大家應為「三安」、「三防」共同努力。

副總統參加「光復初期台籍老兵人權」專案聽證會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四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對台籍老兵悲慘的遭遇及其權益問題非常關心,今天上午前往台北賓館參加由「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所主辦的「光復初期台籍老兵人權」專案聽證會。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敘述了一位台籍老兵悲慘的遭遇。副總統說,六十年前有一位台中縣民羅登輝,被日本徵召去海南島當軍夫,日本投降後,被國軍接收強制留用,國共內戰時,海南島淪陷又被收編為共軍,文革期間他因當過日軍、國軍、又是台灣人,所以被視為反革命分子而被判刑十年,歷經滄桑飽受折磨的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活命返台落葉歸根。一九八八年他由兒子陪同,前往香港申請返台入境證,等了三個月而不可得,只能再回江蘇,最後含恨以終。
副總統感慨指出,歷史不只是白紙黑字,而是由許多人以血淚編織而成,人們不應只記得政治人物的豐功偉績,像台籍老兵悲慘的遭遇,可說是一段鮮活的中華民國現代史,我們絕不能遺忘,而政府也不能再漠視這段充滿血淚交織的歷史。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台籍老兵畢生為國犧牲奉獻,命運坎坷,卻未能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其中並牽涉到他們的人權問題,因此「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今天特別以「光復初期台籍老兵人權」為主題舉辦聽證會,讓政府相關單位及存活的台籍老兵深入探討這一段歷史,讓歷史的原貌得以早日呈現。
副總統強調,人權無貴賤、性別、種族的差別,這也是「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努力的方向,因此最近在台北賓館舉辦了有關婦女及原住民的聽證會,希望透過今天「光復初期台籍老兵人權」專題聽證會的舉辦,除了向台籍老兵表達由衷的敬意與謝意外,同時也要協助他們獲得公平、合理的待遇,回復應有的尊嚴。

副總統接見「鹿窟事件」受害人及家屬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四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接見「鹿窟事件」受害人及家屬,對於他們終獲平反,並獲得冤獄賠償表示欣慰。
副總統表示,日前看到電視上有關「鹿窟事件」的專題報導,相當關切受害人的遭遇,所以今天特別接見他們表達慰問之意,同時也感謝邱晃泉律師所提供的協助。
副總統也感慨地表示,過去有許多迫害人權的事件,上午在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聽證會上,就聆聽了一位台籍老兵悲慘的遭遇:六十年前一位台中縣民羅登輝,被日本徵召當軍伕,日本投降後,被強制納編為國民政府軍,國共內戰時,海南島淪陷又被收編為共軍,文革期間他因當過日軍、國軍、又是台灣人,所以被視為反革命分子而遭判刑;一九八八年政府開放大陸人士來台探親,這位年已七十二歲的台籍老兵,費盡千辛萬苦與在台灣的兒子取得聯絡,並安排在香港會面,希望返台定居,但卻因不符年滿七十五歲的規定,最後只能再回到江蘇,抱憾以終。
副總統說,這只是人間悲苦遭遇,特別是人權遭到威權統治無理的侵害事件的代表性例子。如今鹿窟事件受害人冤情得以洗刷並且獲得賠償,是新政府人權立國的重要指標之一。
鹿窟事件受害人陳久雄等人也表示,當年他們只是在山中務農的純樸村民,無辜被牽連匪諜案,整個村子遭到清查,村民不是被抓去坐牢,就是被槍決,皆未經過合法的審判程序,如今他們的冤情獲得平反,要感謝所有曾經關懷及幫助過他們的人,讓他們多年黑暗的日子得以重見光明,現在他們雖然獲得國家賠償,但仍盼望政府能撤除戶籍資料中曾遭判刑入獄的註記,否則對受害人及家屬而言,將是永遠的污點。
副總統則強調,鹿窟事件不應被遺忘,必須妥善保存、完整紀錄,因為這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她也建議受害人及家屬在獲得賠償後,能提列一部份金額成立基金,彙整所有受害人的親身經歷,以口述的方式編輯成書,保存史實,讓年輕的一代,瞭解這段台灣人用生命和血淚寫下的歷史。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