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804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0年08月15日
號次:第6412號
總統參加世界華人前瞻生物科學會議暨第九屆國際華人生物科學研討會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六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由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所主辦的世界華人前瞻生物科學會議暨第九屆國際華人生物科學研討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非常高興,今天來參加由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所主辦的世界華人前瞻生物科學會議暨第九屆國際華人生物科學研討會│「邁向新世紀之生物科技與生物醫學新領域」,現場千餘位參與研討會的學者,除了台灣之外,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如此的學術研討盛會在台灣舉行,充分顯示台灣在生物科技發展的潛力以及我國科學家於世界各地的卓越表現。
在此我要特別預祝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第九屆的學術年會成功,這個以華裔傑出生物科學家所組成的學會,會員遍佈世界,其中諸多國際知名的科學研究者,均來台參與本次盛會,這是台灣的吸引力,我們倍感榮幸。
生物科技是本世紀的前驅競爭力,而生物科技的發展,人才的培育以及資源的整合最為重要。目前台灣的生物科技研究人才約有四千人左右,這個數字在先進國家觀之,並不突出,因為先進國家的一所大學或是一間知名的藥廠,其研究人員就可達三、四千人之多;故就現階段而言,如何整合台灣有限的生物科技人才,促進各個學術研究單位通力合作,統合研究資源,找出研究標的,同心齊力為我國的生物基礎學術研究,以及生物科技發展創造贏的競爭力,則是當務之急。
要創造贏的競爭力,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為關鍵,以生物科技政策而言,政府已經規劃科學園區竹南基地為生物技術科學園區,以結合竹科三期及銅鑼基地等,其中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永久院區就設在竹南基地﹔未來寄望在學術單位的研究領導之下,將研究成果轉移給下游廠商,進一步結合政府的規劃,創造北、中、南的生物科技走廊,為我國生物科技的發展奠下基石。
生物科技既為各國政府政策主導的重點科技,台灣自不會在國際舞台缺席,這段與國際生技強國競爭較勁的時間,海外傑出華裔科學家的奔波協助,以及國內學術研究單位科學家不眠不休的孜勤研究,都將是未來我們能否創造致勝機會的關鍵。
本次研討會以世界華人前瞻生物科學會議的國際視野出發,目標為討論本世紀生物科學的研究挑戰,更進一步提供不同生物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資訊,而集結世界各地卓越的生物科學研究者,分享研發經驗給亞太地區的研究人員,在在表現出我國於生物科技發展的雄心。
由這次台灣學者報名參加本次研討會的踴躍情況,足見我國科學家面對國際挑戰急於傳承經驗暨汲取新知的求知慾以及熱情,且本次研討會更是生物科技學術機構發表研究成果以及延攬人才的試金石;如前所言,人才是我國生物科技發展的基礎,期待透過研討會的學術交誼,能對我國的生物科學學術研究單位,提供蓄積人才的機會。
國內生物技術研發的能量,蘊藏在學術研究單位的卓越表現中,欣見本次研討會在我國最重要的學術研究單位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通力合作,以及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共同戮力籌畫下,舉辦如此宏觀滌篕睅N盛會。這是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合作的良好模式,更期許未來國內學術研究單位依此經驗出發,再進一步通力合作,共同分享研究資源,創造我國在這一波生物科技革命競爭中的優勢。最後更感謝遠道而來的科學家參與本次研討會,並祝大會成功。
總統接見第十屆賴和獎得主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六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第十屆賴和獎得主,對他們為台灣文學所做的付出與貢獻,表達高度的肯定。
總統首先表示,能與第十屆賴和獎得主見面,他看見了耕耘台灣的前輩,也看見關心台灣的新生代,心中有著很深的感受與感動。而去年他也在總統府接見第九屆的賴和獎得主,那是在他上任不到半個月時,主動提出所安排的行程,因為他深覺,「賴和精神」必須發揚。
總統接著說明所謂的「賴和精神」。賴和先生是濟世名醫,是台灣新文學之父,更是社會運動先驅。昨天,總統參加也是醫生出身的蔣渭水先生逝世七十週年的紀念會,加上今年也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八十週年,連接起來,他看到一種時代精神的營建—無論當時的現況看似晦暗不明,這些前輩們對於這塊土地和這塊土地的未來,抱持著更多承諾,信守著更多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
總統指出,他近日走訪桃芝颱風災區,看到生命的脆弱,但也看到人性的光輝,因為台灣社會還有許多人對這塊土地有堅定的信仰,對人民有信心,也對未來充滿希望。
總統進一步表示,國軍弟兄無怨無悔,為災民清除土石流,滿身污泥地尋找屍體,在工作尚未完成前,絕不會提前撤退,這種軍愛民的表現使人感動。而慈濟功德會等社會慈善團體,更再次展現台灣志工精神;另外,花蓮老榮民楊繼鴻先生,將省吃儉用省下來的全部家當都捐出來救助桃芝風災的災民,楊老先生熱愛台灣的土地與人民,更將心留台灣、根留台灣、愛心留台灣,則是「賴和精神」的另一種展現。
總統認為,從前強調「人定勝天」,現在應該說的是「人必敬天」,人如果不能「敬天」,學習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反而處處與大自然相競爭,類似的災難必定隨時會再發生。
總統說,得獎者有他亦師亦友的中研院李鎮源院士,是台北帝大醫學部第一屆畢業生;催生醫界聯盟、推動醫學人文的蘇益仁醫師,也是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研究所。而賴和先生則是台北醫學校第十三屆畢業生、蔣渭水先生是第十四屆畢業生,台大醫學院的學弟在這裡接著學長的棒子,得到前輩的肯定。另外,今年榮獲國際詩人學會提名為「千禧年詩人」並受推薦角逐諾貝爾文學獎的李魁賢先生,也是三位得到研究獎學金傑出同學的榜樣。
總統最後勉勵大家,「播種思想,收割行動;播種行動,收割習慣;播種習慣,收割人格;播種人格,則收割命運。」對於所有得獎者,他不僅要表示敬意,也有誠懇的期許,因為,「當我們灑下思想的種子時,收割的正是我們的命運。」
第十屆賴和獎得獎人李魁賢、蘇益仁、黃文車、吳品賢等人,下午是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密察及賴和基金會董事長賴悅顏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總統接見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拜登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六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由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拜登(Joe Biden,民主黨,德拉瓦州)所率領的聯邦參議員訪華團,對他們遠道來訪,代表政府及人民表達歡迎之意;也對訪賓支持與關心我國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及中華民國安全的立場,申致謝意。
總統在晤談時首先表示,美國國會長期以來是中華民國最忠實的朋友,特別是在台灣安全、台海和平或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或加入國際組織等方面,美國國會充分而堅定的支持,他個人深表感動,他期盼美國國會能持續支持中華民國,使國會成為推動中美關係最主要的動力。
總統也提到拜登於去年三月十八日在美國聯邦參議院上以「台灣和平民主革命」為題所發表的賀詞,在該篇賀詞中,拜登認為在擔任台北市長時的陳總統,即有決心改善與中共的關係。對此,總統指出,今天他已成為中華民國總統,不僅決心並未改變,而且更加堅定也更有信心改善兩岸關係。
總統進一步說,在過去一年期間,他個人重視兩岸關係的誠意與決心絲毫不減,從去年五二○就職演說所宣示的「四不一沒有」,到今年元旦談話的「兩岸統合」,以及到就職週年及赴中美洲訪問所提出的「新五不政策」,此外,他也表示支持美國給與中共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並樂見中共主辦二○○八年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如此均可以證明他的態度始終未有改變。
總統也指出,針對中美關係的持續改善、美國與中共軍機擦撞事件、美國對華軍售的新決定及他本人訪問友邦過境美國待遇等情勢,他並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始終秉持戒慎恐懼、謹慎小心的態度來處理,希望不要刺激中共,他強調,他的所作所為,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但為何今日兩岸關係的發展不能獲得大家的滿意,他相信問題應不在台灣,而在中國大陸。
總統並舉「小三通」及「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為例說明我國政府有誠意與決心改善兩岸關係,他說我國推動「小三通」如能順利,將是「大三通」的第一步,我們期許「小三通」能促成兩岸的對話,但中共「通通不理」,對此我們深表遺憾;在「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一事上,我們也都已做好準備,也透過管道與對方接觸對話,但中共卻認為我方不能片面宣布,我們在等待中也一直未能獲得願意協商的訊息,而不宣布就無實現的一天。
在談話中,總統並指出,中華民國支持美國與中共發展建設性關係,使中共成為自由民主國家,並接受國際秩序的規範,他並期待亞洲所有專制獨裁的國家都能蛻變成自由民主國家。
總統也再次強調,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台灣要有自我防衛力量,我國對外採購武器是為自保,不是刺激中共,也不是與大陸進行武器競賽,我們願意與美國分工合作,建設亞太地區成為更自由、更民主、更和平、更繁榮的區域共同體。而在台灣的所有人民也珍惜去年政黨輪替的歷史意義及民主價值,相對於美國已擁有二百零一年的政黨輪替經驗,台灣也才有一年,我們仍須調適與學習,他相信自由民主的台灣將能發揮引導中國大陸走向民主自由的燈塔效應。
由於訪賓將到大陸訪問,因此總統也希望他們能發揮積極作用,因為兩岸關係的改善不僅符合台灣的利益,同時也符合美國在亞太地區共同的戰略利益。
對於總統的說明,拜登參議員也表示贊同,他說,他們此行帶來的是美國國會對台灣堅定的支持以及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下應有的立場。
拜登也認為,總統在解決兩岸問題所採取的立場非常真誠,對總統以耐心理性、以和平方式尋求兩岸關係的改善,他深表支持,也給與極高的評價,而對於台灣的前途,他堅決主張要由台灣人民來決定。
薩辨思參議員則感佩總統對台灣民主的貢獻,並請教總統有關兩岸關係的願景。對此,總統表示,大家都是寫歷史及創造歷史的人,他希望有朝一日,兩岸領導人能攜手言和,互相擁抱,為兩岸人民的共同福祉而作最大的犧牲與貢獻,而現階段不要斤斤計較於小節,不要泛政治化,要擱置爭議、化解爭議、解決爭議,也希望中共領導人能更瞭解台灣及認識他本人。
史派克特則詢問總統有關美國給予中共永久貿易正常地位的問題,對此,總統表示,他贊成美國給予中共永久貿易正常關係的立場從未改變,他支持美國改善與中共的關係,正如同認為台灣與大陸彼此的關係應正常化一樣,如此才能讓中共接受國際秩序的規範,他期待大家應共同努力使中共變成更自由、更民主。
湯普森則問到美國在兩岸關係所應扮演的角色,總統告訴訪賓,在兩岸關係方面,如果美國不能扮演調人,但應可是使者、平衡者、促進者,如何促進兩岸啟協商大門,美國如能搭起舞台或橋樑,他相信對亞太、對世界,甚至對全人類,都會是很大的貢獻。
拜登(民主黨,德拉瓦州)偕聯邦參議員薩辨思(Paul Sarbanes,民主黨,馬里蘭州)、史派克特(Arlen Specter,共和黨,賓州)、湯普森(Fred Thompson,共和黨,田納西州)等人,由我國外交部次長吳子丹及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薄瑞光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高英茂也在座。
副總統以茶會款待全省一六○位原住民小朋友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七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在總統府以茶點款待來自全省各地的原住民一百六十位小朋友,除了歡迎他們前來總統府參觀之外,也祝福這些來台北參觀旅遊的原住民小朋友們玩得盡興而歸。
由於現場也有副總統認養的二位小朋友,所以當聽到全體小朋友們大聲向副總統喊「呂媽媽好」時,副總統非常高興地說:「剛剛我嚇了一跳,還以為大家喊我『呂婆婆!』」
副總統接著指出,最近桃芝颱風帶來許多災害,特別是一些山地原住民的部落,她曾一一到這些地方了解受災情形。副總統希望原住民小朋友們回去後能夠向家長們反映,這些災害或許是上蒼給我們的警訊,要住在山區的居民遠離危險之地,搬到安全之地,開創新的未來,同時也讓大自然有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副總統認為,原住民小朋友應該要和平地小朋友們一樣,能夠享受到相同的教育機會,她對於家扶基金會這次舉辦原住民小朋友三天的台北之旅也極為肯定,認為類似的活動不但可以開啟山區小朋友們的新視野,同時透過城鄉交流,也可以縮短彼此的差距。
副總統接見中華民國電腦教育發展協會代表
中華民國九十年八月七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中華民國電腦教育發展協會代表,以及分別榮獲Word、Excel世界冠軍的王啟勳、林信成兩人。副總統除一再嘉勉王啟勳、林信成兩人傑出的表現外,同時對中華民國電腦教育發展協會長期以來為推動電腦教育所奉獻的心力,表示感謝和肯定。
副總統指出,電腦教育對國家未來的發展至為重要,一定要普及推廣,不分年齡、性別、族群,大家都要學習使用電腦,中華民國電腦教育發展協會在這方面的努力不遺餘力,為國家培育許多人才,貢獻良多。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台灣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如果將離島及周邊海域納入,我們的領域即可擴充五倍,因此,她一再倡導以海洋立國的觀念,並致力推動離島的建設,希望將台灣本島和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綠島、小琉球等離島搭起同心橋,希望中華民國電腦教育發展協會也能重視離島中小學生的電腦教育,號召義工利用週末前往離島傳授電腦知識。
副總統也希望中華民國電腦教育發展協會響應她所發起的「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藉由該協會的網絡,將台灣愛好和平的訊息傳送全球,讓全世界知道台灣是和平的製造者,而非麻煩的製造者。
中華民國電腦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戴遺耘認為,「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深具意義,該協會亟願成為發起團體之一,並在未來相關活動中共襄盛舉;另外,該協會也將儘快擬訂離島電腦教育計畫,號召義工,推廣離島電腦教育,為台灣與各離島搭起同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