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859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1年02月27日 號次:第6450號

總統及副總統參加總統府新春團拜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及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一同參加總統府新春團拜。總統致詞時除感謝在假期中所有堅守崗位、捍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全體工作人員的辛勞外,並期勉國人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自我惕勵,迎接新的挑戰。
總統並指出,新的內閣與新的國會在年前上任,就像新春的生機一樣蓄勢待發,未來的一年,我們期許國內的政局能夠祥和穩定,朝野政黨都能以和為貴,以理性的討論來取代意氣的動員,運用折衝調和的智慧,化解壁壘分明的對決。
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大家新年恭喜!農曆春節假期剛剛結束,新的一年又要開始。阿扁首先要感謝這一段假期之中,許許多多堅守崗位、犧牲奉獻、辛苦捍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的工作同仁,因為大家的辛勞付出,才能讓春節假期平安順遂,讓民眾歡歡喜喜過好年。
新春新氣象,又是另一個階段衝刺的開始。個人除了祈求國泰民安,更希望新的一年為國家人民帶來新的希望、新的契機。過去的一年,大家都很努力,也渡過許多難關。新的一年會有新的挑戰,只會更嚴峻,不會更輕鬆,所以我們必須更加努力、自我惕勵奮進。
新世紀的開端帶給台灣許多新的契機,不管是國際情勢、兩岸關係、國內政局都有新的機會,不論面對的是順境或逆境,我們都要比過去更踏實、比過去更努力。如同個人在過年前的除夕談話中特別強調,站在新世紀的國際競爭舞台,我們沒有猶豫的時間,更沒有虛耗的本錢。唯有匯聚全民的意志和努力,才能讓台灣蓄積最大的前進動力,在國際社會展現不落人後的競爭力。
新的內閣與新的國會在年前上任,就像新春的生機一樣蓄勢待發。未來的一年,我們期許國內的政局能夠祥和穩定,朝野政黨都能以和為貴,以理性的討論來取代意氣的動員,運用折衝調和的智慧,化解壁壘分明的對決。畢竟從過去一年多的經驗當中,朝野、全民應該都能體會,政黨與個人的輸贏只是一時的,國家的利益與民主的發展才是可長可久的,唯有朝野和諧、政局穩定,才能創造國家人民最大的福祉。
在此新春團拜的歡喜氣氛中,阿扁要再一次祝福大家吉祥圓滿│「雅 凱伊 馬 哈恩」(邵族語),更希望我們的國家日日繁榮,時時平安。
副總統致詞時則指出,新的一年,我們國家將面臨「五大土石流」的挑戰,一是全球溫室效應所導致的「天然土石流」,使我們在未來的一年裡,可能隨時遭逢水患、颱風的威脅;二是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所引發的「經濟土石流」,國內傳統產業農林漁牧等產業將面臨很大的衝擊;三是經濟土石流所帶動的「政治土石流」,部分國人對自己的國家沒有信心,反而對充滿敵意的國家懷有幻想;四是去年年底,一連串的社會風化事件所引爆的「道德文化土石流」,最後則是國人瘋狂搶購樂透彩券,使我們的社會彌漫好逸惡勞、心存僥倖、迷信的「社會土石流」。
副總統表示,台灣正面臨了天然、經濟、政治、社會及道德文化五大土石流的挑戰,在在考驗著國人的智慧及信心,副總統也呼籲,在未來的一年,我們除了要鞏固領導中心,強化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外,更要強化人與人之間的愛心,她同時祝福全體國人,在新的一年裡,要能「心之所想,全力以赴,事成而w」,大家說良心話,做良心事,賺良心錢,讓台灣在未來的一年充滿希望、公義及慈悲。

總統拜訪交趾陶創作家呂勝南先生及參加「鳳梨之父」張清勤先生告別式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十六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到嘉義市拜訪交趾陶創作家呂勝南先生,及聽取呂勝南先生說明國內交趾陶創作發展狀況,並實地參觀創作情形,瞭解交趾陶塑、雕、釉彩之精緻美學。
起跡於嘉義的「交趾燒」陶藝,近年來在呂勝南先生等大師、同好的推廣下,已成為名聞海內外的藝術品,而呂勝南先生在交趾陶藝術創作方面受到各界的肯定和讚譽,他以二年的時間研發創作,讓嘉義市天后宮成為一座交趾陶藝術寶庫。且由於其傳承民族工藝及民俗技藝的重大貢獻,並於民國八十三年獲頒全國傳統工藝「薪傳獎」。他更將藝術文化帶入監獄,在各地監獄成立「交趾陶研習班」,親自授課傳承,至今樂此不疲,嘉惠甚多受刑人,對於呂勝南先生的藝術成就和貢獻,總統特別表示敬意和推崇。
隨之,總統也前往參加有台灣「鳳梨之父」美稱的張清勤先生告別式,以表達對張清勤先生最高的敬意和誠摯哀悼之意。張先生雖然無顯赫學歷,但其窮畢生之力,為台灣鳳梨品種改良貢獻心力,從事鳳梨品種改良四十餘年,育成台農六號、十三號、十六號、十七號、十八號及十九號等多個品種,不僅提升品質,也因品種多樣化,刺激消費需求,使台灣鳳梨產業由以往的「罐頭外銷為主,內銷為副」,轉變為今日「內銷鮮食為主,外銷為副」的產銷型態。也由於有張先生的「苦」,才有今日鳳梨的「甜」,我們從張先生一生的奮鬥中,看到台灣精神的具體展現,他將永遠令人懷念和感佩。

總統應邀參加第十屆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十九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第十屆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及實地參觀展區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非常高興,在農曆年的開春,能夠受邀參加「第十屆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與來自世界四十七個國家、地區的出版界先進朋友們,一同出席這場亞洲出版界規模最大的文化盛宴。阿扁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對各位遠道而來的嘉賓,表達誠摯的歡迎。
二十一世紀,是全球知識經濟的時代。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梭羅曾經指出,未來的經濟競爭,將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競爭,知識的創造與運用,將成為國家或產業競爭成敗的關鍵。從今年的一月一日,我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的那一刻起,不但開啟了台灣與全球接軌的嶄新一頁,隨之而來的挑戰,也必定更加嚴峻。面對新的局勢,政府各個部門將盡力協助各種產業的轉型與升級,並將國家競爭力指標之一的「知識產業」,納入重要的輔導目標。
出版事業是「知識產業」的基礎,除了知識技能的提升外,在社會傳統與文化創新的發展進程中,也一直扮演著傳承的載體角色。我們都知道,文化的傳承是一個社會的凝聚力之所在,也是國家永續發展的基石。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已經邁入了真正平民化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特色,正是政府去年創設總統文化獎所欲彰顯的意涵,也就是以「深耕台灣,發現典範,啟發光明,文化興國」的理念,來建構真正具有台灣特色的優質文化,進而開創一個擁有高尚的國民心靈素質的社會。我們深切期許出版界的朋友們,處在這個新時代的起點,應以全新的思維,彰顯平民時代豐富的文化意涵與民間活力,並運用各種國際出版交流的場合,向國際人士介紹代表台灣主體文化的優秀著作,同時也為我國出版事業的前景,展開新頁。
個人非常喜歡這次書展的主題│「品味東方,博覽世界」。這個主題,體現了台灣努力拓展出版事業的廣度與深度,並且展現了立足亞洲、放眼世界的旺盛企圖心。這場「以書會友」的年度文化盛會,吸引了來自四十七個國家、地區出版界朋友的熱烈參與,不僅一起見證我國出版事業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所孕育出來的豐富多元的出版文化,同時也提供了國內外出版業者一個經驗交換、商機交易與情感交誼的平台。
書本,是能夠幫助我們澄淨心靈,惕勵未來的良師益友。在這有如書海的展場中,從小愛看書的阿扁,能夠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出版人相會,接觸各國文化的精華,領略「一卷在手」所帶來的樂趣,內心感到萬分的喜悅。阿扁相信,閱讀的人絕不孤獨,也希望所有參與書展的嘉賓,和阿扁有同樣的心情,來享受知識的洗禮。最後,祝福各位嘉賓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心情愉快,也預祝本屆書展圓滿成功。

總統接見推動環保有功團體及環保義工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二十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推動環保有功團體及環保義工人員,對他們在環保工作的關注與執著,為台灣這塊土地默默的耕耘及無私奉獻,表達最誠摯的敬意及謝忱。
對於立法院昨天通過行政院所提財政收支劃分法覆議案,總統也表示欣慰,總統指出,財劃法覆議案的通過,是讓一切歸零,回到原點,沒有任何一方是輸家,是希望財政收支劃分議題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集思廣益,經過理性的論辯,讓年年爭議不絕的財政收支劃分作最好的溝通及協調,讓財政收支的劃分更為合理、公平,不論南北、城鄉,或本島、離島,或者落後偏遠地區,大家都能共創全民、中央與地方三贏的局面,這才是評鑑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以及確立、落實百分之百地方自治的重要關鍵。
總統強調,我們確信人民早已厭惡政黨的對抗及朝野的對立,不必要的意氣動員及內耗應該到昨天為止,大家共同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民主改革、以及全民最高福祉共同攜手合作,沒有黨派之分及朝野之別。
總統表示,經歷九二一震災的創痛,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如果人們缺乏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愛惜,受傷的大地勢必反撲。長期以來,由於我們忽視環保工作,使得環境的維護倍覺艱辛,但因為有這些環保捍衛之士,義無反顧不斷的投入環保行列,並且不約而同以實際行動來捍衛我們的環境,在有限條件下,由下而上結合政府及民間資源,成為政府在推動各項環保工作的最佳伙伴,希望藉由大家過去推動環保工作的成功經驗,激發更多的社區人士及志工,自動自發加入環保,使得環保工作不斷深耕基層,蔚為一股風氣,並發揚光大。
總統指出,隨著國際經濟景氣的惡化,台灣近一年來的景氣面臨嚴峻的挑戰,但我們絕不會因拚經濟,而忽略了他在競選總統時所提出「綠色矽島、永續發展」的重要概念,更不會為了「救經濟」而忘了「環境風險」及「環境災難」的重要性,如果政府與人民有共識朝此目標努力,一定可以將台灣經營成為美麗之島。
總統最後也呼籲全國民眾,共同關心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大地母親│「台灣」,期盼大家能貢獻一己心力,保護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共同參與及熱誠奉獻環保,一起撫平大地的傷痕,激發全體國民對環境的責任,共同讓「青山長在、綠水長流」清新的生活環境不再是個夢想。
九十一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團體及環保義工廖岳等一行二十人上午是由環保署長郝龍斌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副總統在台裔美籍學生協會二00二年年會致詞全文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十六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上在總統府,以視訊方式向台裔美籍學生協會二00二年年會的與會者發表演說,此一年會目前正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行,共有來自哈佛、耶魯、康乃爾、衛斯理、哥倫比亞、賓州以及布朗等著名大學的五百多位台裔美籍學生參加。
副總統首先在哈佛大學亞洲中心主任柯比(William Kirby)教授的介紹之下,以英語發表演說,除了與出席者分享她的人生體驗之外,也就台海兩岸關係,特別是各界所關注的「一個中國」、「一國兩制」、「九二共識」以及「統獨爭議」等問題提出她個人的看法;副總統隨後並與與會者進行雙向式的溝通,活動在台北時間午夜時分結束。
副總統的演講中譯文如下:
大家早安,不過現在台北時間已是十六日深夜、大年初五的晚上,春節的氣息仍濃,對國人來說,這是個團圓、祭祖、歡聚的特別時候。由於今年是馬年,馬給人的感覺就是「疾馳矯健」,象徵生命力的旺盛與躍動,所以,我也要藉此以馬來祝福大家,如駿馬般地「一馬當先」、「馬到成功」!
拜科技文明之賜,讓我雖然身在台灣總統府的視訊會議室裏,卻能夠穿過時空的限制,同步與前來哈佛參加二00二年ITASA會議的各位見面,跟大家面對面溝通,為了你們自己與台灣的前途而交換意見,讓我感到無比的欣幸!
我知道各位都是來自哈佛、耶魯、MIT、康乃爾、賓州、哥倫比亞、衛斯理、波斯頓、Tufts、布朗等大學的優秀台籍或台裔美籍學生,這次齊聚在哈佛,舉辦為期二天的研討會,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要內省身為台裔美籍人士的傳統文化特質何在,而另一方面又要發揮這些特質,成功地融入美國的社會,深信經由這二天密集的研討,各位一定能夠滿載而歸。
或許像我這樣一生起伏很大的人,特別是女性政治人物,不是很多,加上台灣在這四、五十年間,正面臨時代的巨變—由威權到民主、由保守到開放,而來自中國大陸的威脅卻沒有一天減緩過,所以我很願意藉這個機會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見證台灣的現代化過程,同時也向各位說明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希望這些說明能有助各位對台灣現況的了解,以及今後人生發展的方向。
首先,談到我個人的人生經歷,年齡對很多女性而言是一項秘密,但對我則不然。我是出生在一九四四年六月七日,剛好是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諾曼第登陸的那天。那是個貧窮同時又重男輕女的年代,小時候曾經兩度差點被賣做養女,幸好我有疼愛我的哥哥及姊姊,總是及時地把我帶走。從小,哥哥一直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他讀台大法律系,我也是;他後來當律師很傑出,現在還是全國律師公會常務理事。我則在廿七歲那年開始從事婦女運動,倡導新女性主義,主張男女平等,這對卅幾年前保守的台灣而言,是被視為大逆不道的事,而我當時所提出的各項主張今天已一一被實現,而且被認為是稀鬆平常的事。這樣也算傑出嗎?我不知道,但多少年來我一直都是秉持「在最需要我的時候,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做最需要我做的事,同時說最需要我說的話。」因為我同意西方人所說的:「上帝降臨的時候,什麼裝飾和體面的頭銜都會一文不值,只有心卻比什麼都高貴。」
我曾經二度在哈佛進修,第一次是在一九七七至七八年,另一次是在八六到八九。回想起來,在哈佛的求學歲月,是我一生中最充實,也是最快樂的日子,哈佛教育我的是用真情和生命擁抱真理與正義,也因為如此,我在一九七八年毅然放棄哈佛大學優渥的博士獎學金,為的是告訴在台灣的民眾,美國即將與台灣斷交的消息,我決定參選國代,因為在戒嚴之下,這些負面、不利民心士氣的消息都是被封鎖的,只有在選舉期間,參選人才享有短暫的言論自由。
後來於一九七九年的國際人權日在高雄的紀念晚會中,我因為發表廿分鐘批評政府的演說而被軍事法庭判了十二年徒刑,根據的是被刑求而獲得的所謂「自白」,前後總共被監禁了一千九百三十三天,連自己的母親過世都沒有被允許去見她最後一面,也不能為她送終!從哈佛回到台灣之後,換來的是將近六年的黑牢,而更沒有想到的是從黑牢之後,居然能夠進入總統府,擔任國家副元首,這真是人生的一大傳奇,也是台灣民主過程最精彩的寫照。坦白說,在戒嚴統治的年代裏,很少人能夠長期坐牢之後平安歸來,更從未有人能預知到廿年之後,我會和當時美麗島辯護團律師之一的陳水扁先生併肩作戰,在二000年的總統大選中,擊敗執政五十五年國民黨,不用槍砲,而是以微笑和演說,完成政黨的和平轉移,擔任正副總統,這在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可以說是首次以和平方式達到的民主果實,而個人也是五千年歷史中首位民選的女性副元首。
台灣就是這樣民主化的,曾經有許多人為了台灣的民主而犧牲寶貴的生命,我和陳總統可說是參與台灣民主改革過程當中的幸運人士,我們活過了白色恐怖時期,並協助台灣的民主開花結果,所以益加覺得民主與自由的可貴。
一提到台灣,很多人立刻會聯想到無時不在虎視眈眈的中國,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可以說是台灣人長期以來揮之不去的夢魘,如果沒有中國的恐嚇,台灣一定是名副其實的人間樂土—Formosa,美麗之島吧!台灣與中國之間存在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中國想併吞台灣,而台灣要維護其獨立自主權,雙方牽扯的問題也總離不開所謂的「一個中國」、「一國兩制」、「九二共識」、「統獨爭議」等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所謂的「一個中國」問題,北京當局一直向全世界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代表。」這就是我們通稱的「三段論述」。我們不妨一段段來分析:「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是的,一點都沒錯,就像世界上只有一個美國、一個英國、一個日本一樣,大家不會加以反對,可是美國、英國或日本從來就不會說這種話,如果經常說這種話可能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像瘋子一樣在說瘋話,另一種情形是與事實不符,所以要經常、不斷地重覆,以加深他人的印象,然後強加他人去接受。顯然地,中國對台灣的主張屬於後者。
當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效統治中國大陸,如果「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我們則不會、也不必去挑戰「世界只有一個中國」的問題。
但是他們卻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是嗎?眾所週知,毛澤東在一九四九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從未在台灣行使一分一秒的統治權,所以全台灣的二千三百萬人民必須明確向全世界宣示:「不,台灣絕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北京當局常說:「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而事實上,在一八九五年的馬關條約中,大清帝國就把它眼中「鳥不語,花不香」的台灣活生生地割讓給日本,這又怎會是「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呢?
真正攸關台灣與中國領土的關鍵應是一九五一年的【舊金山和約】,此一和約是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為了處理戰後所遺留下來的問題,而在舊金山所召開的會議,和約中非常明確地記載日本「無條件」放棄台灣及澎湖的主權,但絕對沒有提放棄之後的台灣歸屬於哪裏,因為一九五0年發生韓戰,與會各國不願見到台灣交給北京當局,所以故意不提台澎主權的歸屬問題。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代表」這句話,我們認為,只要它不代表台灣,且能有效統治中國大陸,我們對此沒有異見。
總之,上述三段法是個陷阱,就像是三明治一樣,想把台灣夾殺,台灣如果接受這種說法就會像是掉進流沙一樣,很少能夠全身而退。「一個中國原則」有如國王的新衣,長期以來,世界各國因為不想得罪中國,甚至刻意討好中國,所以高喊:「國王新衣好漂亮!」其實國王根本沒有穿衣服!所以台灣根本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
北京當局常說「一個中國原則」及「一國兩制」是他們的底線,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可以是雙方討論的「議題」,而不應是「前提」,與其採用有爭議的「一個中國」說法,我建議,倒不如改用「一個中華」,因為兩岸都是炎黃子孫,同文同種,國共的恩怨應該在二000年五月廿日民進黨執政後,劃下休止符。台灣與中國是有特殊的關係,從歷史、血緣上來看,我們是「遠親」,就像美國與英國的關係一樣,而從地理的角度看,雙方則是「近鄰」,既然是「遠親與近鄰」就應該守望相助,和平共榮,不應有戰爭和仇恨。至於「一國兩制」這已顯示其中有一制不好,否則為何還要提出兩制?我建議與其「一國兩制」,不如中國與台灣都先建立「一制」—也就是民主自由之制再說。
其次,再來談談「九二共識」的問題,北京當局常指稱,在一九九二年海基會與海協會曾達成所謂「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雙方對「一個中國」的問題,有討論但是沒共識,我們提出來,如果有「共識」,應該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所以如果說要有「共識」,那是沒有共識的「共識」,也就是「AGREE TO DISAGREE」。事實上,一九九三年十月,北京當局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正式提出前述的三段論法,堅持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可以說是北京當局自己完全推翻九二年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因此台灣又何必接受它呢?
長期以來,北京當局對台灣的威脅,已深深影響到我們的安全與福祉,台灣無意與北京當局對抗,希望雙方能以「競爭」來代替「鬥爭」,看誰的制度好,看誰的政策符合民意,這才是人民之福,「統獨爭議」是國共鬥爭之下的歷史產物,隨著陳總統的就任、民進黨上台執政已經讓這種爭議失去了意義,「統獨」是歷史名詞,北京當局如果一天不放棄它的霸權與君父思想,處處想控制或將台灣當成它的附屬品,那麼台灣將離它離得愈遠,兩岸之間也就永遠沒有長久的和平可言。
我們知道美國總統布希將在近日訪問中國大陸,北京當局又想力促布希總統能夠說些傷害台灣的話,這種心態對兩岸關係的善意互動,可以說毫無助益,只會加深台灣人對中國的疑懼,所以我們誠摯地呼籲中共當局,能夠和我們一起朝向「三和」來努力—「善意的和解、積極的合作、永久的和平」。此外,我也要告訴各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的對岸已經佈署了四百枚的飛彈瞄準台灣,而且每年增加五十枚,希望各位發揮影響力,以阻止北京的此一行為。畢竟,兩岸已加入WTO,雙方都是成員國,在此一國際機構之下,可以循著國際規範以和平、對等的方式往來,這對兩岸的人民而言都是件好事才對,實在不應仍以兵戎相見。
台灣看起來很小,但小而美,小而有活力,有如Kitty cat般令人憐愛。過去五十年來,台灣人民共同締造台灣奇蹟,包括民主、自由、人權、愛心、高科技等五項,我常稱之為「柔性國力」,這是中國大陸所沒有的。各位想想,一個坐過六年牢的我,今天能夠成為民選的副總統,這種事在中國大陸有可能發生嗎?中國大陸雖大,但專制而霸權,有如一隻醒獅,怒吼時令人心生畏懼,你會喜歡Kitty cat,還是願意擁抱一隻兇猛的Lion呢?希望各位將這些事實轉告周遭的朋友,讓他們了解更多的真相,進一步協助台灣參與更多的國際組織與活動。
哈佛大學是我的母校,哈佛師友的教誨影響我的一生,我常希望能有機會重返母校訪問,但以前在黑牢不自由,現在當上副總統,也同樣不自由,包括美國在內,只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樂於見此。各國政府常受到中國的壓力,而無法讓我和陳總統自由到世界各地旅行,所以今天只好借助高科技的視訊設備來與大家做心靈的溝通。
最後,我非常歡迎各位能夠常回到台灣尋根,將來學成之後,甚至能夠回到台灣,為大家共同的母親奉獻心力。我向各位保證,發生在我身上的牢獄之災,一定不會再次發生在各位身上。台灣已是自由民主的國度,也是世界之島,今年開始,台灣更是世貿組織第一四四個會員國,這將拓展台灣的國際視野,更讓台灣走進世界。台灣不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其它國家所併吞。台灣是各位血脈所繫的根,是你們父母或祖父母成長的美麗家園,她永遠展臂歡迎大家的歸來!
謝謝大家,並祝各位前途似錦!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