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期:91年03月13日
號次:第6452號
總統參加國防部所屬單位機關編成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一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早上參加國防部所屬單位機關編成典禮,及命令佈達、授旗、授印,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國防法」、「國防部組織法(修正案)」和「參謀本部組織條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天,也是國防體制劃時代變革的開始。阿扁能夠主持國防部所屬單位(機關)的編成典禮,實在感到萬分的榮幸與高興。
「國防法」是基於憲法要求,律定國防體制與權責的重大法案。國防部在研擬法案之前,曾廣邀社會賢達,進行多次的研討,爾後依據與會法學專家、民意代表、資深退伍將領和媒體朋友們的寶貴意見,審慎完成草案之後,在民國八十八年九月,與「國防部組織法」修正案,一併送立法院審議。
由於立法委員極為重視「國防二法」,在審查前併案提出多份不同版本的法案;各版本的觀點與內容,互有差異的狀況下,審查期間,曾歷經多次的逐條討論與朝野協商,終於克服萬難、達成共識,獲得多數委員的支持,並在民國八十九年一月,順利完成立法與修法工作。由於所有參與立法同仁的倍極辛勞,以及審查法案委員們的認真負責,今天我們才能開始施行「國防二法」。
阿扁在此,首先要對參與立法的各位先進、委員和國防部同仁,對改造國防體制的重大貢獻,表示最崇高的敬意與感謝。
「國防二法」與「參謀本部組織條例」,不僅是在憲法的架構下,確立了國防組織與體制,更重要的是注入了民主政治的新思維。
首先,「國防法」是以「軍政、軍令一元化」為基本方向,澈底解決了以往軍政、軍令分立的問題;並且強化了「文人領軍」的理念,使國防事務完整在文人首長領導之下;並且按照「全民國防」的原則,律定各部會的國防職責、賦予武裝團隊納入作戰序列、辦理動員徵用徵購、民防訓練等的法源依據;同時,也針對國軍應保持政治中立,訂定了具體明確的規範,進一步落實「軍隊國家化」的要求。
「國防部組織法」與「參謀本部組織條例」,則是根據「國防法」,修正國防部和參謀本部的主管事項、權責職掌、編設單位、所屬機關編制員額等內容,使「國防法」的立法原則,透過組織的設計與運作,得以貫徹落實。
目前,國防部正遵循「國防二法」,積極進行組織與業務調整。這項工作不僅經緯萬端、錯綜複雜、難度很高,而且可以說是國防體制最重大的變革。所以,必須要先有周密的計畫,再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管制執行。在實施前,特別針對國防體制的變革,提示以下幾點要求:
一、落實專業分工、確保權責相符:
「國防法」第十一條規定:「國防部應發揮軍政、軍令、軍備專業功能」。為了使軍政、軍令和軍備三大體系,能夠密切協同、整體運作,必須明確訂定各體系的任務職掌,使業務具有相容性與互通性,並且要依據賦予的責任,授予相對的權力,才能在「權責相符」的基礎上,發揮分工合作的組織效能。
二、實施組織再造、提昇作業效率:
國防部應該利用本次組織調整的機會,帶動整體、全面的「組織再造」。各幕僚單位應從「業務資訊化」的觀念出發,並以「流程再造」為核心,設計簡明、便捷,而且上下連貫、平行整合的作業程序,革除以往耗時費事的公文層轉模式,大幅提昇作業品質與效率。
三、健全指揮機制、強化指管功能:
「聯合作戰」是現代戰爭的主要型態,而「指揮速度」更是決定勝負的重要關鍵。參謀本部在湯前總長指導下,對「聯合作戰指揮機制」已經有周詳的規劃。未來,應結合「指、管、通、情(C4ISR)整合案」,加速建置「自動化指揮管制系統」,並納入「漢光演習」驗證效能,以便藉「指揮優勢」主宰戰局。
四、精進建軍備戰、持續提昇戰力:
國防二法在「建軍備戰」功能方面的設計,是由軍令部門依據作戰構想,提出建軍備戰需求;軍政部門則依據預算能力與國防政策,審查、評估及分配財力;再交由軍備部門研發採購,籌獲所要武器裝備。這種具有內部稽核、評估功能的制度,有助於合理規劃建軍需求,重點分配三軍資源,使未來的兵力結構,可以貫徹「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戰略構想。因此,國防部應前瞻敵情威脅,考量戰爭型態、戰略指導等因素,策訂長程建軍構想與備戰作為,並律定投資整備的優先順序,期能充分運用國防財力,以籌建符合作戰實需的新一代防衛戰力。
五、保持運作彈性、建立應變組織:
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凸顯了「超限戰」的不可預期性;其後,美國在全球主導的「反恐怖作戰」,更證明了軍事組織運作彈性與應變能力的重要性。鑑於中共是超限戰理論的實踐者,未來的國防組織,必須依據作戰和實務運作需要,適時而靈活地調整,才能有效應付不斷變化的威脅與挑戰。
另外,面對中共仍然堅持「不放棄武力犯台」的威脅,國軍當前的主要任務,在於籌建嚇阻戰力,防止中共軍事冒進,使政府能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加速經濟發展,厚植整體國力。對於未來國防工作的推動,阿扁有以下幾點期許:
一、前瞻戰略思維,戮力軍務革命:
自後冷戰時期開始,世界各軍事先進國家,無不致力於推動「軍事事務革命」,以確保軍事體制的優勢。國軍必須掌握軍務革命的脈動趨勢,以遠程、前瞻的戰略思考,不斷革新軍事制度,研究改進戰術、戰法,進而調整未來建軍方向,加速籌獲高科技裝備、精準打擊武器、提昇資訊戰力,以便建立數位化的作戰能力,創造「勝兵先勝」的有利機勢。
二、建立互信機制,確保兩岸和平:
兩岸武力衝突的結果,必將是「玉石俱焚」。因此,「維持和平」才是國軍的首要目標。近年來,國軍努力促進軍事透明化,可以有效防止因誤判情勢,導致非預期的衝突。期盼未來能支持政府,透過安全對話與交流,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以保障兩岸的永久和平。
三、賡續推動精兵,貫徹以質勝量:
湯部長日前已宣布,國軍「精進案」將在今年完成規劃作業,明年實施準備調適,九十三年到九十五年推動執行,期間每年精簡兵力約一萬五千人。兵力減少之後,應同步更新武器系統,精進教育訓練,提昇幹部素質,以組建一支「質精、量少、戰力強」的現代化軍隊。同時,動員需求也將因常備兵力的精簡而大幅提高;所以,國防部應檢討強化動員制度,落實動員演習、訓練與整備,廣儲及提昇後備戰力,達成「立即動員、立即作戰」的要求。
四、發展自主國防,整合軍備功能:
「軍備局」成立後,應依據戰略指導與建軍構想,全面整合國軍研發、生產和採購單位,並擴大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國防科技工業,建構自力研製高性能、防衛性武器的能力,並將重點置於前瞻性的電子、資訊技術開發,與先進系統整合;並以技術轉移、策略聯盟等方式,將研發成果、產製、維修等能量,移轉至民間產業,協助提高產質和產能,創造軍民雙贏互惠互利的效益。
五、落實三安政策,照顧官兵袍澤:
在「部隊安全」方面,要落實防險措施、健全管理機制,並強化心理輔導,以減少意外傷亡與損耗;在「軍人安家」方面,舉凡官兵待遇、福利、家庭照顧等,都要立法保障,並設法提高官兵尊嚴與地位;在「軍眷安心」方面,則應強化部隊與眷屬的雙向連繫和協助,讓軍眷瞭解軍中訊息,更加支持國軍。
國防是國家安全的根本,阿扁在擔任立法委員期間,一直積極參與國防委員會,並曾提出「四大國防改造計畫」與「重建國防體制十大對策」。看到「國防二法」已融入四大計畫與十大對策的精神,使阿扁對國防體制更具信心。
「國防二法」通過後,國防部同仁在唐前部長和伍前部長的領導下,已經精心完成國防組織的規劃;也因此才有今天新編的機關與單位。在此除了對新編單位表示祝賀之外,對於前部長的辛勞與貢獻,特別表達嘉勉與謝意。而行政院蕭前院長、唐前院長、張前院長一樣是功不可沒,在此也要一併表達最高的敬意和謝忱。
「國防二法」的施行,將使國防體制邁入「軍政、軍令一元化」的新紀元。新體制的運作,或許仍然需要一段時間調適,不過阿扁深信,在湯部長、李總長以及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圓滿成功。期勉國防部能本著「精益求精」的理念,在國防體制變革的過程中,不斷檢討缺失,研擬精進調整方案,以建構功能完備的國防組織。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先進,對推動「國防二法」的卓越貢獻,以及國防部作業同仁的辛勞和奉獻。敬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成功,並祝中華民國國運昌隆。
中、帛兩國元首第二次會談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一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和帛琉共和國總統雷蒙傑索今天下午在總統府再度就中、帛兩國合作及共同關切事項,相互交換意見。雷蒙傑索總統並率訪問團成員向陳總統辭行,感謝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在他們訪華期間所給予的高度禮遇與熱誠款待。
陳總統表示,雷蒙傑索總統即將結束短短幾天的訪華行程,令他感到依依不捨。陳總統說,此行是雷蒙傑索總統第五次來華訪問,相信已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陳總統進一步指出,雷蒙傑索總統昨天到南台灣訪問,並參觀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必定有許多的心得,也更加清楚中、帛兩國可以進一步合作的方向。我國非常願意協助帛琉進行各項建設,並繼續加強雙方在農、漁、醫療、體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雷蒙傑索總統則一再感謝我方對訪問團一行的熱誠款待,並表示此行收穫豐富,更了解到帛琉有許多地方必須向台灣學習,也願意與我國發展長期的友好關係;而明天他將帶著中華民國的堅定友誼離開,並向帛琉人民傳達此項訊息。
陳總統也告訴雷蒙傑索總統,台灣現在以資訊等高科技產業成就聞名於世,其實台灣早期是農業國家,在農、漁業方面的技術一樣是非常進步、成功,中、帛兩國必定可以在這個領域上相互學習。
陳總統最後除再次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並感謝雷蒙傑索總統暨訪問團成員的到訪外,也希望他們此行都能留下美好的印象與回憶。
雷蒙傑索總統伉儷暨訪問團成員一行,下午由外交部部長簡又新、我國駐帛琉大使陳國璜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陳總統。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也在座。
總統接見日本中華聯合總會返國參訪團成員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六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日本中華聯合總會返國參訪團成員,肯定他們協助、支持政府拓展國民外交的努力與貢獻。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對大家專程回國參訪表達最高歡迎之意。各位在僑界擔任要職,平日積極服務僑胞,從事各項公益事業,在僑界及日本政界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數十年來,日本中華聯合總會領導日本僑界,協助推展國民外交,堅決支持政府,阿扁在此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和全國同胞向各位表達崇高的敬意與誠摯的謝意!
國父曾說「華僑為革命之母」,阿扁也在上任之初提過「華僑為民主改革之父」;尤其旅日僑胞對國民革命與國家建設所作的卓越貢獻,是公認的事實。日本中華聯合總會係日本僑團的最高領導組織,五十六年來秉持此一愛國的傳統精神,聯合全日本各地華僑總會實現僑民互助團結、敦睦感情、促進福利、加強對祖國聯繫、協助政府推行僑務政策,領導我僑界從當時的混亂環境,邁向今天的安定與繁榮,成為我僑社團結的象徵及海外堅強的堡壘,這在世界各地僑團組織中,尤具特殊意義。
近年來我國在國際外交處境困難,又逢中共在僑社積極從事「反獨促統」統戰打壓,但日本中華聯合總會仍能一貫堅持擁護政府政策,團結僑社向心祖國,令人敬佩。尤其蔡仲秋團長自出任聯合總會會長以來,積極為僑界謀福祉,特別是在國內遭逢九二一地震及去年納莉風災等雙重重創下,均能及時號召日本各地僑團,慷慨解囊捐輸,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政府走過層層難關。這些點點滴滴累積的情感,政府永遠不會忘記,也永遠感謝,並願意以不變的熱忱來回饋海外朋友、鄉親,更加努力做好服務僑胞的工作。
維持「穩定、和平、安全」的大環境是當前施政的首要目標,政府將本著過去所奠定的良好基礎,戮力改革,為中華民國注入「向上提升」的動能。面對政黨輪替後,大家所關心的兩岸問題,阿扁也秉持最大的誠意和決心,時時不忘追求兩岸「善意的和解、積極的合作與永久的和平」,為打開兩岸僵局,恢復對話交流,共謀雙贏局面而努力。
日本僑胞雖以台灣省籍居多,但來自大陸各地者亦非少數,幸好日本各地僑社無省籍之分,無族群之別,彼此和諧共處,團結合作,此與日本中華聯合總會數十年來無差異、無歧視之領導作風有密切關係,頗值得其他地區僑團參考!
阿扁期盼各位在僑居地,能進一步發揮各方面的影響力,以「國民外交」為己任,為拓展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提昇台灣的能見度貢獻更多的力量;在此也特別拜託大家關心、協助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再次對於大家的遠道來訪,表達誠摯的歡迎,並期待各位藉此回國機會,更進一步認識國內在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等各方面的進步。
最後阿扁要提出以下二點意見請大家參考:
第一,國內最近提出政府改造、國會改造與執政黨改造等鉅大工程,我們要能完成這些改造工作,台灣才能向上提升。其中有關政府改造工程,許多人關心僑務委員會何去何從的問題,而過去也曾有過要將僑務委員會與外交部整併的意見,但個人認為,基於歷史傳統以及我國外交處境艱困等因素,僑務委員會確實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一年多來個人接觸許多僑界朋友也都有相同的看法,大家的意見我都聽到了,也非常重視,必定會轉達給政府改造委員會的各位委員參考。另外,我在這裏也要再一次肯定並感謝僑務委員會所有工作伙伴的付出與貢獻。
其次是近來有人擬議要排除非台灣出生者參選總統、副總統的資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與嚴肅的問題。當然,中華民國是一個民主國家,百分之百尊重言論自由,也充分維護每個人的問政空間;但阿扁自上任以來,一直以「人權立國」自我惕厲,積極進行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推動國際人權法典國內法化等工作;而有關剝奪一個人的參政權,茲事體大,關係到人權理念是否正確的問題。「世界人權宣言」提及不能因一個人的出生原因而剝奪他的參政權利,我們強調人權立國,當然不能漠視「世界人權宣言」的存在;所以,只要是中華民國國民,不論出生地在那裏,依據憲法年滿四十歲,都有權利參選總統、副總統,這也才符合本人人權立國的理想目標,更何況只有海內外大團結,國內族群大團結,大家不分彼此,國家力量才會強大。
日本中華聯合總會返國參訪團一行十餘人,上午由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陳榮傑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副總統參加工商建研會新春聯歡會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一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指出,中國大陸為了發展經濟,所以大力吸引台商前往投資設廠,就像是「捕蠅紙甜蜜蜜」(台灣俚語),但心存不良;所以她呼籲台商前進大陸時,不但要「根留台灣、心留台灣、也要錢留台灣」,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愛台灣的心。
副總統說,台灣在今年加入有如經濟聯合國的世貿組織,這不但擴大了台灣的視野,同時也為台灣開啟了一扇大門,國人應該把握此一契機,創造出台灣的新願景與新希望。
副總統是在晚上參加工商建研會九十一年新春聯歡會時,作了以上表示。
所謂新願景就是將台灣打造成世界島,而不是一昧盲目到大陸投資,最後使台灣淪為「澎湖島」。副總統強調,台灣應該有全新的全球戰略觀,也就是要以「全球化」來取代「大陸化」,同時以民主、自由、和平等柔性國力來聯合太平洋地區的國家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使台灣不致遭到被邊緣化的命運。
副總統在致詞時也特別肯定工商建研會成立十四年來,對國家經濟發展所作的傑出貢獻。她希望所有的成員能夠在奮力經營自己成功企業的同時,也能共同關心國家未來的發展走向,隨時提供政府建言,以作為施政上的參考。
今天出席此一活動的貴賓還包括行政院長游錫堃、立法院副院長江丙坤等人。
副總統訪視花蓮各觀光景點並與觀光業界舉行座談會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二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利用週未假期到花蓮實地考察各觀光景點,中午則與花蓮縣觀光業界舉行座談會,以了解花蓮觀光業所面臨的困境。
副總統認為,花蓮真是個好山好水的地方,也可稱得上是「軟硬傳奇」,「軟」的是花蓮好吃的麻糬,「硬」的是國際馳名的玉石與大理石的石雕。要提昇花蓮的觀光產業,首先必須讓「台灣走進花蓮」,也就是使花蓮的特色讓國人了解,甚至讓花蓮的各項產品直銷全台,以進一步獲得國人的讚歎與珍惜。
其次,副總統指出,如何配合我國加入WTO之後,「讓花蓮走向全世界」,使花蓮的玉石、石雕產品行銷全球,也是未來值得努力的方向。
副總統強調,國家只有一個,她向來都是以超黨派的立場,致力推動全國各地觀光產業策略聯盟的行動。她同時以協助中部觀光產業成立策略聯盟的心得指出,觀光業界應該揚棄長期以來惡性競爭的習慣,改以策略聯盟、彼此合作的方式,才能創造出雙贏共榮的局面。
副總統說,觀光業進一步更應以「同理心」來相互提攜、鼓勵。例如,假如某一地區發生天然災害,以致影響觀光的收入,其它地區的觀光業者就應站出來提供協助,讓有困難的同行能早日度過難關。
在談到最近媒體報導一桌六千元餐宴之事,副總統也有她個人的看法。她認為,與其談「數字」的改變,不如先從「觀念」上的改變著手。例如,一次餐宴不必一定要十二道菜,其實在上第六道菜時,賓客往往已經「酒足飯飽」了。所以減少菜量,不但可節省花費和時間,更可以讓菜餚變得更精緻,這些都是觀念與文化的提昇。
副總統在綜合答覆業界的問題時,也建議觀光業界,應該提昇自我的競爭力,特別是提昇餐飲文化、更新資訊設備與加強服務品質等,這些都是有待改進的地方。
今天的座談會是由花蓮縣長張福興主持,內政部次長許應深、交通部次長蔡堆也共同與會,花蓮縣觀光業界出席情形極為踴躍。副總統以花蓮觀光業界代言人及榮譽縣民的身分建議,在五四文藝節、母親節及七夕情人節等具有特色的節日,不妨舉行系列活動,以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花蓮觀光,使花蓮成為世界級的觀光景點。
稍早,副總統也參加花蓮縣各界慶祝婦女節的表揚大會,副總統致詞時也建議婦女朋友共同推動「新五不運動」,也就是「不要迷信、不要八卦、不要賭博、不要暴力、不要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