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公報查詢

公報內容

點閱數:777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1年03月27日 號次:第6454號

總統接見林明德先生以及清淨國土淨人心後勤支援總部顧問團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林明德先生以及清淨國土淨人心後勤支援總部顧問團,感謝並肯定他們為台灣社會所做的付出與貢獻。
總統致詞時首先向所有「台灣阿甘」一起完成「打掃台灣、環保行腳」活動表示敬佩與感動。總統說,這個活動從今年一月十三日正式授旗到三月十二日活動結束,走遍全國各地,包括金門、馬祖、澎湖等地,總長一千二百公里,令人不得不豎起姆指,說聲「讚」!在座訪賓都是社會的勇士,是志工台灣的偉大實踐者,更是台灣精神的急先鋒,他也從這些人的身上看到台灣的希望,如果,每一個台灣人都能像他們一樣,台灣一定會變得更有力量。
總統並讚揚訪賓們都具有台灣之子的精神,對台灣環境保護的珍惜與倡議,是國人的最佳典範,更是學習的好榜樣。總統指出,去年五月二十日的就職紀念日,沒有安排慶祝活動,是因為就職是一種責任的開始,也是責任的加重,所以他在當天追隨林明德先生掃街當志工,並將每年的五二○定為「台灣志工日」,當然,每天都應該是志工日,縱使是總統也要做志工,也要做個快樂的志工人。
總統表示,他不久前接見「青少年義工菁英獎」的得獎人,小小年紀卻都是資深義工,有的是主動在街道填補坑洞,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有的長期在流浪動物之家照顧小動物,有的更出國遠赴柬埔寨幫窮苦人家蓋房子,有的則是在醫院當義工,這種服務人群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希望所有年輕朋友都能夠效法這些得獎人的精神,撥出部分時間來做有意義的事。
總統認為,一個人花一千個小時來行善,還不如一千個人各花一個小時擴大參與,對社會的幫助會更大、更深遠。所以,他也呼籲國人同胞共同參與志工活動,也希望林明德先生發揮影響力,號召多一點人和阿扁總統一起做一個快樂的義工人。
林明德先生則將活動旗幟及連署名冊獻給總統,並表示他已擬定十五年的長期計劃,仍要繼續追隨總統,為台灣這塊土地努力做下去。他也希望約請總統,今年的五月二十日能再度一同掃街做志工。
總統強調,掃地要先掃心地,「打掃台灣、環保行腳」活動的最大意義應該在於這個活動對大眾的啟示與教育。希望國人同胞以及其他社會團體能夠一起響應,共同為台灣更美好的未來盡心、盡力。
清淨國土淨人心後勤支援總部團長張國雄、首席顧問沈竹雄、特別顧問林回復、徐鴻煥、莊蒼鎮、洪明賢、林滄喜、鄭世雄、郭李桂香、王進山、劉得彩、陳泳易、陳王根、陳峰敏、劉明宗、王木松、王朝煌、鄭永和、吳政宏等一行,上午由發起人林明德率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總統出席世界台灣人大會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十七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出席世界台灣人大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歡喜,有這麼多從海外千里回國的鄉親、先進、好朋友,在這裡見面、做夥,共同來探討咱海外國民外交工作的展望和理想。各位有的來自歐洲,有的來自東北亞、東南亞,有的來自北美洲、中南美洲,也有的來自澳洲,甚至非洲。這個大會的組成,就象徵著台灣是一個世界島,台灣人走得出去,也有本領在全世界立足站起。
我們海外台灣人,對於台灣是無條件的支持。同樣的,新政府對於世界台灣人大會,也是無條件的、真心誠意的支持。去年各位回到台灣舉行年會,新政府全力配合,今年也是一樣。為什麼政府要全力支持海外台灣人?因為,台灣今天的民主成就,海外同鄉的貢獻很大。經過白色恐怖、戒嚴時期,海外台灣人傳遞著民主的香火,讓民主運動從海外傳回到台灣,落地生根,最後終於開花結果。這段長久的奮鬥過程中間,海外同鄉為了台灣的民主而流血、流汗,許多人長年無法返回故鄉,甚至連親人病故都不能回來見最後一面。海外同鄉前輩,對台灣的感情太深,為台灣所做的犧牲太大,令我們永遠感心、感謝。
為台灣的民主進步而打拼,從過去到現在,不管海內、海外,都是同一條心的。公元兩千年,台灣終於實現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受到世界各國的推崇。去年年底,在行政部門的政黨輪替之後,國會也完成政黨輪替,民主進步黨在謝長廷主席卓越的領導下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台灣民主改革的成果,所顯示出來的,不是阿扁個人或執政黨的偉大,而是人民的偉大,也是台灣價值、台灣精神的偉大。
但是我們並不以現在的成果而自滿。新政府仍然繼續追求各方面的改革與進步。在改革的過程中,必然會有雜音、有干擾、有反彈。在堅持改革的理想之外,我們不能不考慮到內外在環境的現實;在努力加快改革的速度之外,我們更加要兼顧到改革的深度與廣度。阿扁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理想,未來就充滿無限的可能。台灣的價值、台灣的利益、台灣的主體性,就是我們的理想,也是我們的堅持。
新政府以及阿扁個人,在所有的工作上,都是秉持台灣優先的最高原則。我們拼外交,是為了確保台灣的利益,在國際上不會被犧牲、被排擠。我們全力拼經濟,也是一樣,為了台灣全民的整體利益,以及長遠的利益。去年經發會,我們通過了「深耕台灣、布局全球」的大戰略,並且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來取代過去的「戒急用忍」政策。阿扁相信,台灣不是一個孤島,而是一個世界島。台灣人要走向世界,也要讓世界走向台灣。台灣越國際化,就越有安全。所以我們不要害怕開放,更不要拒絕改革,有時封閉圍堵、消極管制並不是最好的方式,採取溝通疏導、積極管理效果可能更好,所以台灣一定要站起來、要走出去!
我們要拼經濟,政治體制就一定要改革。針對政治體制,我們有三大改造的工作要做。三大改造,就是政府改造、國會改造,以及黨的改造。第一項,政府的改造:現在的政府體制,並不是針對兩千三百萬人的海洋國家所設計的,更不是一個能夠使國家在世界市場中有效率、有競爭力的政府體制。台灣是海洋國家,不是大陸國家!台灣要小而美、小而有力,就一定要進行政府改造!所以,阿扁親自擔任政府改造委員會主任委員,就是要讓整個政府改造能夠化解阻力,貫徹到底。第二項,國會的改造:在台灣這個兩千三百萬人的國家,卻有兩百二十五位立法委員,平均大約每十萬人就有一位國會議員,這樣的比例遠遠超過美國、日本等人口眾多的民主國家。要讓國會有效監督政府,選舉制度和國會席次都必須改革。我們的民意,對於國會改革有極高的共識,因此國會一定要改造!第三項,就是黨的改造。民主進步黨過去是一個反對黨,黨的組織,是以團結反對力量、推動民主運動為目標來設計的,但是並沒有考慮到如果執政,黨和政府的關係要如何處理。現在民進黨已經執政,已經面對到如何領導、如何協調等種種的問題,也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刻。民進黨不能夠在野的時候是如此,執政了之後也是如此,絕對要求新求變、適應時代,拉大領先距離,繼續領導台灣的民主進步,如此才有希望和未來。
各位海外鄉親、各位先進,台灣人不管身在島內、在海外,「心」都是一樣的。各位所夢想的,阿扁都知道,阿扁也永遠不會忘記。阿扁所做的,各位也都看到,各位也都能夠瞭解、能夠體會。只要我們全世界的台灣人團結起來,我們的理想總會實現,我們的萬代子孫總會幸福!

總統接見德國研究協會主席溫納格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德國研究協會主席溫納格(Ernst-Ludwig Winnacker),並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對溫納格主席暨訪問團成員一行的來訪表達最誠摯的歡迎與感謝之意。
總統首先表示,溫納格主席向有「生物科技先生」的美譽,有幸能認識溫納格主席,並就科技研發等相關事宜相互交換意見,令他感到非常高興。總統說,科技發展與人才的培育是台灣前途與希望之所繫,他在執政後即不遺餘力提高教育、科學、文化的預算,以投資未來、投資下一代。
溫納格主席則告訴總統,德國研究協會非常重視後進青年的培養工作以及與國際間的交流事項;該協會除提供許多獎助金讓年輕學者從事再進修及研究工作外,也積極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其中與中國大陸即有五年的合作關係。溫納格主席強調,科技的交流無政治顧慮,他們非常高興多年來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及中央研究院往來密切,並有很好的合作關係,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加強、擴大彼此的交流,而這正是他們此次來訪最主要的目的。
總統也對德國研究協會重視科技人才培育以及國際交流表示欽佩。總統指出,父母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而國家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希望也在教育,該協會對青年學者的獎勵,實是我國政府學習的好榜樣。
總統進一步指出,過去一、兩年來因為受到國際經濟景氣及主、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國家稅收減少,但教、科、文預算每年仍以百分之十左右的幅度成長,就是因為對於教育、科學、文化的投資,就是投資未來、投資下一代,而這也是現代政府未來想要有發展、有希望最主要的關鍵所在。
總統並提及他在二年前競選時提出建設台灣成為「綠色矽島」的新世紀、新願景,就是希望台灣不但要能成為科技智慧島,也不能忘記對人文的重視,因為,只有尊重並重視人文與環保,國家才能長久、永續地經營,人類也才不會變成科技的奴隸。
總統最後除對國家科學委員會與德國研究協會合作關係表示肯定與支持外,並希望雙方能在既有基礎之上,繼續加強交流,而各項事務的推展也能圓滿、順利。
德國研究協會主席溫納格夫婦、副主席Jurgen Nehmer、Helmut Schwarz、國際合作處處長Ingrid Krussmann及Karlsruhe國家研究中心奈米技術研究所所長Dieter Fenske等一行,上午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魏哲和、外交部次長藍智民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第三局局長許志仁也在座。

副總統訪問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相關活動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匈牙利』今後在台灣全體國人的心中,將會是個很特別的國家!」呂副總統秀蓮女士在匈牙利當地時間廿日晚上於布達佩斯,在許多匈牙利政要出席的晚宴,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說,由於匈牙利許多朝野友人堅持正義原則、善盡地主之誼,縱使受到中共方面極大的壓力,但仍然一本初衷,發給她簽證,讓她能夠順利出席在布達佩斯所舉行的國際自由聯盟二00二年年會,她的心中充滿無限的感激,而對於匈牙利各界的協助,她更表達了最高的敬意與謝忱。
副總統指出,今後如果有匈牙利的友人到台灣訪問時,請大聲說出「我是匈牙利人」,因為匈牙利人還給台灣正義與公理,台灣人民將永遠感謝在心頭。副總統也特別強調,她將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使兩國的邦誼更為堅固與密切。
「旅行原本是人類基本的人權之一,但許多國家因為受到來自北京的壓力,以致不敢發簽證給陳總統和我」,副總統認為,「這使得一個自由民主的台灣所選出的國家領導人,卻因此而不能自由到世界各地旅行,也不能親自到歐洲受頒自由獎,這無異是極大的反諷。」
副總統表示,從她最近幾個月出訪過境美歐國家所得到的禮遇來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還給台灣自由,使自由旅行的基本人權更加落實,所以希望北京領導人也能夠學會適應。
這是副總統第二度訪問布達佩斯,距離一九九三年她以立委身分首度到訪已有九年之隔。副總統說,這次再度舊地重遊,她的心中一直想著其間有何差別與變化,初步得到的答案是「匈牙利變得更美麗,而且從匈牙利人民的眼神中,讓人看到了希望與光明!」
晚上出席由我駐匈牙利代表處所舉辦晚宴的貴賓包括匈牙利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Dr. SZENT IVANYI、匈國前外交部次長 EORSI及政黨領袖BALASAI等人。
今天早上副總統抵達布達佩斯時,受到我駐匈代表處官員、眷屬及台商代表的熱烈歡迎,在出席匈牙利國會副議長Ferenc Wekler的午宴後,副總統一行並抽空參觀了匈牙利國家博物館。
明天(匈牙利當地時間廿一日),副總統將拜會匈牙利自由民主聯盟黨、走訪市區、參觀當地市場、宴請旅匈台商代表,同時出席國際自由聯盟所舉辦的歡迎晚宴。

「政府改造委員會」召開第五次幕僚會議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十六日

「政府改造委員會」今天召開第五次幕僚會議,會中就「行政院所屬業務機關之組織調整規劃」案,進行意見交換,並對設置國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法務部、外交部、財政部、經濟貿易部、農業部、環境資源部、社會安全與人力資源等部會,取得初步共識。
本次會議所達成之共識,將提送三月底舉行的政府改造委員會委員會議中再行確認。
本次會議所討論的行政院所屬業務機關調整,除了國防部、法務部之機關名稱及主要業務職掌大致維持不變外,外交部之名稱及主要職掌雖仍維持,然與會委員對於經貿與外交應加強運作機制的整合有高度共識。另外,原住民族委員會之一級業務機關定位亦獲得通過。為便於經濟政策之統合與執行,原屬財政部負責之金融政策,則劃歸經濟貿易部,金融檢查業務則改由獨立機關負責執行。原屬內政部之新生地管理業務則劃歸財政部,以利國有財產之整體發展運用。
此外,「經濟部」也將調整名稱為「經濟貿易部」,除了整合華僑經濟、創業輔導、觀光旅遊促進等業務外,基於統合事權原則,原屬國科會之科學園區管理,併入經濟貿易部,以整合工業區管理。而原由經濟部負責之水利、礦業、地質等環境資源業務,改由新設之「環境資源部」職掌,以凸顯「經濟貿易部」其業務職能之重心所在。
「環境資源部」係整合環保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管理)、經濟部(水利、礦業、地質)、交通部(氣象、觀光)、農委會(農業用水、生物保育、水土保持、林務)三部會之部分業務所成立之新機關。其最大意義在於將環境保育與國土資源整合運用相結合,以促進國土資源之永續發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國水資源的管理將一改過去事權分散以致管理績效不彰的情況,統歸單一機關負責。
至於「社會安全與人力資源部」則是整合勞工政策、社會福利、醫療與公衛政策領域,統由單一機關負責,以促進資源與政策協調,惟有關名稱問題,因部分委員仍有其他意見,將在後續會議再作討論。
另外,農委會改制為農業部。警政、消防、海巡與災難防救等業務合併成立公共安全部。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