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公報查詢

點閱數:446
總統府九十一年八月份 國父紀念月會暨宣誓典禮

公布日期:91年08月28日 號次:第6478 號


總統府九十一年八月份 國父紀念月會暨新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紀元宣誓典禮,於八月十九日上午十時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 總統主持並監誓,副總統、中央、地方高級文武官員及民意代表等二百五十餘人與會,會中由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專題報告│「與世界同步躍升」(全文如后),典禮至十時五十分結束。

「與世界同步躍升」

陳總統閣下、呂副總統閣下、
五院院長閣下、各位長官,大家早安:
首先,感到很高興,也很榮幸,能以一個新聞從業人員的身份,來和大家報告、分享一些最近的所看、所聞、所思。
先從兩份天下雜誌的民調說起。一份是去年六月,問題是,「二十年後,你認為下一代的生活會比現在好嗎?」答案竟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人,認為下一代生活會比現在壞。
一份是今年七月,「你會對台灣目前的政治、社會現況產生『無力感』嗎?」答案是百分之八十都有無力感。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惑?
當然,失業率升高、微利時代來臨、朝野紛爭、企業醜聞、九一一、九二一,天災人禍不斷,國內國外的情勢都在急劇的改變,不確定增加,能見度降低,焦慮感也在世界各地蔓延。
世界往那裡去
面對新的世紀,不僅台灣,全世界都面臨新的斷層、巨大的挑戰和前所未有的衝擊。
由於科技、網際網路、衛星通訊、全球化經濟和環境變遷的穿透力,國與國間的疆界已被打破,變得難以捍衛。無國界的世界,看不見的新大陸,正在快速形成。
政府的控制力,也愈來愈小,被日益升高的民間社群力量和國際組織所取代。國族主義成為少數人執迷於過去的符號。許多人的認同,隨時、隨地、隨不同的情境而調整順序。認同是多重並存,而不是單一的選擇。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價值也被顛覆。看得見的、有形的、硬體的、物質的、厚重的、巨大的,變得比較不值錢。相對而言,凡是看不見的、無形的、軟體的、精神的、輕薄的、微小的,反而價格較高。服務業取代製造業,成為經濟的趨勢重心和明星。
當世界經濟的重心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台灣的競爭能力與優勢也需跟著調整。台灣的人才培育方向與方式,法令規章制度,甚至社會的文化、習慣與價值體系亦需有新的因應。
普世價值受重視
譬如,「誠信」的價值;「天人合一」——與環境共生,與自然共舞的人生哲學;「敬天愛人」——對自我是渺小的認知,對生命的關懷,對人權、多元的尊重,謙虛而積極的態度等;這些普世的價值又有了新的重要性。
而法治的社會,公平、透明的遊戲規則是否能夠徹底執行,更是未來競爭力的先決條件。
在二十一世紀的開端,台灣的確面臨了向上或向下的轉折點。世界上,無論經濟、政治、社會、科技和環境都正經歷巨大翻轉。所有的國家、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家庭和工作者,都受到衝擊與影響,也都小心謹慎、嚴陣以待。
面對世界的改變,台灣往那裡走?
首先,不管願意不願意,我們都已跨入了知識競爭的世紀。無形的、看不見的東西和價值才值錢。正如施振榮先生所提出的微笑曲線,價值鏈上微笑左端的研發、設計,右端的配銷、行銷、服務和品牌有較高的價值,而中間的製造部份,價值越來越低。
台灣的製造~佔GDP的比例,其實已由二十年前的40%降為去年的27%,服務業則已佔68%,但一般人的印象仍停留在台灣是製造業重鎮的記憶裡。
當台灣的經濟重心已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時,該問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創造並提升服務業的競爭力?我們如何培育適合服務業的人才?
如果說製造業靠的是人對物質的掌控與操弄,服務業依賴的則是人對人的思想、行為與習慣的了解,人對人的感覺與相處的能力。未來,EQ(情緒商數)、AQ(逆境商數)可能比IQ更重要。
投資人才
如果台灣要與世界同步躍升,如果要在下一波的競爭裡領先,台灣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大力投資於人才,投資於教育,希望能培育出有創新能力、能忍受挫折、能團隊合作、能積極解決問題、能不斷學習的新人才。
但人才是流動的,越是能力高的人才,可移動性也越高,他的自主性、選擇性也越高。
台灣要如何吸引、凝聚、留住優秀的國內人才?又要如何吸引、招募國際人才?
這要回溯到去年天下二十週年時,為什麼要製作「319鄉向前行」特刊,及發動「319鄉向前行」的護照活動。
不曾了解 不會關懷
主因是無論我們在台灣居住了幾個世代或幾十年,卻從未曾嘗試仔細地去認識、去了解、去體會腳下賴以維生的地方。我們總是急切地向前奔跑追趕。
由於不了解,自然不會關懷。不認識,自然不會產生情感。沒有記憶、欠缺歷史與故事,自然不會凝聚附著。風吹草動,就心起恐慌,有著時時再移民的衝動。唯恐落伍,就急著哈日、哈韓、哈美、哈上海。
企業人士為何而戰?
全球化經濟下的台灣企業家必須與世界接軌,在全球馳騁奔波、開疆闢土。有時午夜夢醒,卻不知是身在矽谷、東京、上海或台北?在哪裡才有窗邊等待的燈光?哪裡才是心靈的故鄉?
在全球各地征戰的企業人士,像放上天的風箏,維繫的細線,是心中家鄉溫暖感覺的支撐與激勵,艱辛的拚戰方有持續的意義。
與世界同步躍升
與世界接軌的動力,源自地方。全球化與在地化,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沒有在地化的滋養、創新與實踐在先,無法擴大、延伸、推展到全球。
而與世界接軌,向未來迎航,是台灣必走的、唯一的一條路。
我們相信,當大家放遠眼光,拉開視野,以更寬廣的心態,更宏大的企圖,必能找到共同嚮往的願景,超越分歧、凝聚共識,激發前進的力量。向前看二十年,追求共創永續發展、公平正義、安居樂業的優質社會,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願景。
在自由民主的初步基礎上,補強法治的精神與制度,以全體人民生活的品質、生活的尊嚴、生活的希望和生活的型態為競爭標的,努力建立華人世界最佳可能,是跨入二十一世紀時,值得台灣共同追求的新方向。
華人世界最佳可能
要達到這樣的願景,我們需要向前看,也向外看。要有更寬廣的視野、更包容的心胸、更強的企圖、更大的自信,以及更慈悲喜捨、天下為公的胸懷。
十年前,我們曾訪問了許多意見領袖,為台灣描繪出了一個「公」字的願景圖:
現也謹以這個願景圖提供給大家參考。
面對新世紀挑戰,以創新和人才與世界同步躍升,塑造華人世界的最佳可能。Together, we can make it。如果團結一致,我們應該可以做到。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801051632 & 201801051632.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