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18
總統府新聞稿
公布日期:91年11月13日
號次:第6489號
總統參加第六屆亞太地區非政府組織環境會議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二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高雄市,參加第六屆亞太地區非政府組織環境會議開幕典禮,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本人要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及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向來自十六個國家的一百多位環保界專家、學者,以及非政府組織(NGO)的代表們,表達最誠摯的歡迎之意。
生態環境是人類永續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人類的生存,必須依賴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破壞,不但造成生物的滅絕,影響世世代代人民的福祉,國家社會的永續發展,也必然難以維繫。今年八月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的「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議」,各國都體認到地球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因此在會議中重申人類對於「永續發展」的承諾。
亞太地區的環境問題,無論是水資源、氣候變化、綠色能源、都市開發、海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等,也都受到高度關切。亞太各國應該正視這些問題,共同研擬因應對策。
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不是政府單方面的責任,而應由非政府組織和全體人民,共同分擔這項重責大任。換句話說,唯有加強全民的環境教育,培植強而有力的民間組織,建立良好的「公私部門夥伴關係」,我們的環境問題才能有效改善,「永續發展」才不致於淪為空談。
「第六屆亞太地區非政府組織環境會議」提供最佳的機會,讓所有與會人士分享彼此的經驗,凝聚環保的熱誠與共識,同時將擬訂「高雄宣言」,作為未來亞太地區環境保護的方針。阿扁在此,對亞洲環境委員會、日本環境委員會、日本國際濕地中心等國際組織的協助,以及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濕地保護聯盟等國內環保團體籌備的辛勞,表達深深的敬佩與感謝之意。
台灣是「地球村」和「國際社會」的一分子,我們該盡的國際環保責任,從來不敢或忘,也始終念茲在茲,積極與世界接軌。今後,除了政府的環境管理外,我們會更進一步鼓勵並協助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環保工作,和國際相關團體攜手合作,共同促成人類「永續發展」理想的實現。
副總統參加第五十六屆商人節大會暨金商獎頒獎典禮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一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參加第五十六屆商人節大會暨金商獎頒獎典禮,並應邀致詞。
副總統表示,她小時家中曾經營小本生意,因此自己也是商人之子,她說,商人大部分從事服務業,而服務業占我國產業百分之七十,對我國經濟發展及提升國民所得,貢獻良多,她要代表國人同胞,對過去五十六年來商會及所有商人對社會所作的貢獻,表達感謝之意。
副總統也以我國經濟發展的願景,作為與會人員及全體國人努力的目標,她說,二○○三年我國經濟成長率要達到百分之五點九、工業成長率百分之九點三、出口成長率百分之五點九,另要在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下,也要讓失業人口數量下跌;而行政院正式日前通過了「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希望在二○○八年達成:世界第一的產品或技術至少十五項;來台旅客超過目前二倍以上;研究發展(R&D)投資達到GDP的百分之三;失業率降到百分之四以下;經濟成長率超過百分之五;寬頻用戶超過六百萬戶;創造七十萬個新工作機會。
副總統也表示,過去數十~來,台灣人民以柔性國力所達到的成果,是中國大陸人民所望塵莫及的,若說商人無祖國,她則要說,我國商人更需要有祖國,因為我國商人能在大陸獲得禮遇,非因個人的成就而已,而是二千三百萬人共同累積的柔性國力使然,她強調,這是大家最強力的後盾。因此,她呼籲,所有商人都不應忘本,一定要把心及根留在台灣,錢也要流向台灣。
致詞後,副總統並代表主辦單位頒發獎章給優良駐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