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798
總統府九十二年五月份 國父紀念月會暨宣誓典禮
公布日期:92年05月21日
號次:第6524號
總統府九十二年五月份 國父紀念月會暨新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陳建仁及駐多明尼加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馮寄台等二人宣誓典禮,於五月十九日上午十時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 總統主持並監誓,副總統、中央與地方高級文武官員及民意代表等二百五十餘人與會,會中由行政院SARS疫情防治及紓困委員會防治作戰中心總指揮李明亮專題報告│「我國SARS防疫現況」(全文如后),典禮至十時五十分結束。
「我國SARS防疫現況」
陳總統閣下、呂副總統閣下、
五院院長閣下、各位長官,大家早安:
今天奉命在總統府 國父紀念月會,針對SARS疫情防治工作,向各位先進前輩提出報告。
首先感謝總統及院長讓我在卸任之後,又能有機會為國家為人民盡一點心力,心中深感榮幸。此次SARS疫情發生後,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不顧自身安危搶救病患,發揮無比的愛心,充分展現無私忘我的精神,終至犧牲生命,真是令人感佩。在台灣面對五十年來最嚴重的疫情事件,我們很感謝各部會及各級長官的協助與指導。
以下謹就國內外疫情現況及目前防疫工作之推動情形,作一簡要報告。
壹、國內疫情現況
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之定義,SARS病人分成二類:
(一)疑似病例,指發高燒(三十八度以上),臨床症狀有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之呼吸道症狀,或以下三種情況之一者|發病十天內曾與診斷為SARS之個案密切接觸、發病十天內曾到過SARS病例集中地區、無以上明顯接觸史或旅遊史,但其症狀、病徵(含血液相及生化檢查、胸部X光等),足資懷疑為SARS。
(二)可能病例(在臨床診斷上即為SARS病例,稱「可能病例」係採WHO之用法),係疑似病例經胸部X光攝影判定為肺炎,或有呼吸窘迫症候群,或個案因無法解釋之呼吸道疾患導致死亡,解剖報告顯示未知原因引起之呼吸窘迫症候群病理變化。
二、截至五月十八日止,累計可能病例三四四例,疑似病例三五七例,未確定病例四三一例,扣除排除病例之通報數,總計為一、一三二例,目前住院治療八九八人,死亡五十六人(含一例自殺)。
三、在居家隔離方面,截至五月十七日止,尚在居家隔離者計有一九、九三五人(含密切及可能接觸者一一、六八六人、入境專案隔離者八、二四九人),解除隔離者累計四九、四三七人(含密切及可能接觸者三四、七四一人、入境專案隔離者一四、六九六人)。
四、臺灣地區SARS可能病例分布情形:
截至五月十八日止,除基隆市、嘉義市、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外,其餘各縣市均有可能病例發生,以台北市一四六例、台北縣一0六例、桃園縣十七例為最多,然預估高雄縣的病例將在今日超過桃園縣。
五、指標醫院相關疫情現況(截至五月十八日之統計資料):
(一)和平醫院:可能病例一一七例,疑似病例九十六例,待審七例。
(二)仁濟醫院:可能病例二十一例,疑似病例十七例,待審四例。
(三)中興醫院:可能病例七例,疑似病例八例,待審五例。
(四)台大醫院:可能病例九例,疑似病例一例,待審三例。
(五)高雄長庚醫院:可能病例十一例,疑似病例一例,待審四例。
貳、篕甯戔〃{況
一、自二00二年十一月一日至二00三年五月十七日(格林威治時間),WHO全球SARS通報病例統計為七、七六一例(死亡病例六二三例),與前一日資料相較,增加二十例,其中中國大陸十八例,香港四例及美國一例。
二、目前被世界衛生組織除名的國家,含越南、蒙古及加拿大;新加坡雖經十六天無新病例產生,惟於五月十三日爆發醫院三十名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集體發燒情形,詳細情形目前尚待觀察。(其除名條件為:自最後一例在當地感染的通報可能病例死亡或適當隔離後二十日,即潛伏期二倍時間,若無在當地感染的新增可能病例,即可除名。)
參、目前防疫工作之推動情形
一、在減少境外移入病例方面:
(一)協調大陸地區特定醫院收治感染SARS台商就地治療。
(二)呼籲旅外同胞就地治療、民眾少去感染地區、公務員暫停前往感染地區。
四月十日以前,可能病例三十一例,境外移入二十四例(七七‧四%)。
四月十日以後,可能病例三一三例,境外移入十七例(五‧四%),境外移入病例比例減少,由此可見,管理成效不錯。
(三)加強實施國際機場港埠檢疫措施:
三月三十日要求入境旅客填寫SARS防治調查表,四月十日實施入境旅客測量耳溫,四月二十三日擴及對出境旅客實施。
除暫停馬祖小三通外,並加強對航機及船隻實施消毒,發現機上或船上疑似病例予以隔離及轉診。
四月二十八日自病例集中地區入境者實施為期十天的專案隔離。
二、在早日發現個案方面:
(一)鼓勵醫療院所通報SARS個案,但到目前為止,由少數醫院爆發SARS病例事件證明這方面之通報頗有欠缺,故未來將採取重罰方式。
(二)實施全民通報給獎金制度,通報電話0800-024-582、0800-030-598、0800-636-363,然經由專線通報之比例很低。
(三)三月二十七日對SARS病患可能及密切接觸者實施居家隔離、四月二十八日對病例集中地區入境者實施專案隔離。
三、在杜絕病例傳播方面:
(一)減少院內感染:訂定院內感控指引、隔離作業流程、疑似集體院感事件處理流程及必要時之封院流程。院內感染警覺性不足,管控不良為本次流行之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後半階段。
(二)建構SARS分區集中照護體系:統一調度隔離病房、增建負壓病床(三八0床)、一般隔離病床(八四二床)、設置專責醫院(預定設立十家專責醫院,目前松山醫院及三重醫院已經完工)、建立SARS分區分級醫療。
(三)可供SARS病人使用病床數,截至五月十四日止,計三、0三八床,其中一、一九四床尚在建置中,目前使用中七三五床,可利用者尚餘一一0九床,目前床數雖然足夠,但因過於分散,故大多數不宜採用,且目前採取由專責醫院負責的方式,未來如非必要,將不予動用。
四、在保護民眾措施方面:
(一)加強衛教宣導:呼籲民眾勤洗手、定期量測體溫、必要時戴口罩。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預防方法中,以定期量體溫為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二)對疑似及可能病例之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
(三)在大眾運輸系統方面,要求搭乘台鐵、捷運之民眾佩戴口罩,並對大眾運輸工具進行消毒。
五、SARS病患分級管理醫療服務:
(一)設立SARS病患篩檢醫院(即發燒門診,預計將成立一百個發燒門診,目前已完成六十個)。
(二)北中南分區設立SARS專責醫院(國軍松山、縣立三重、北市和平、署立桃園新屋分院、署立南投中興院區、署立新營北門分院及署立台東成功分院)。
(三)醫學中心收治嚴重型病患。(台大、榮總、長庚、新光…)
六、充足醫護人力資源:
(一)SARS專責醫院:徵調區域以上醫院醫護人員,四十一家醫院每家一名醫師,三名護士,每人三個月。預估共可提供一百二十三名醫師人月,三百六十九名護理人月。
(二)五○○家醫療院所:SARS感控治療專業訓練,截至目前已訓練醫師七十七人,護士三百七十四人,且尚在繼續徵調訓練中。
七、防治成效:
(一)由於機場實施嚴格之檢疫措施,本國並無病例輸出至其他國家,此一成果並受到世界衛生組織之讚揚。日前雖有馬偕醫師赴日旅遊後發病之事件,然經評估,仍應無將疾病傳播至日本之虞。
(二)國際機場及港埠出入境旅客填寫SARS防制調查表及實施全面測量耳溫與「防疫專案強制隔離」的措施,有效控制境外移入個案之散播;自相關檢疫措施實施至今,共計篩檢入境旅客超過二十六萬人次,檢出可能病例一名、疑似病例六名及待確認旅客二名。
(三)對於SARS疑似個案之密切接觸者實施居家隔離措施,地方衛生單位並每日密切追蹤,確實掌握居家隔離者之動態,防止居家隔離者外出造成他人感染。由於我國人觀念多有偏差,於進行居家隔離時,屢見不遵守規定者,此點應加強進行宣導教育。
(四)截至九十二年五月十八日上午九時之統計,可能病例三四四例中已有五十五例治癒,疑似病例三五七例中已有一00例治癒(含離境一例),所有通報案例(一、一三二例)中已有一七七例已治癒(含離境一例)。
(五)透過電視、廣播、電子看板、網路等媒體,及製作海報、單張、手冊、紅布條等宣導品,提供民眾大量即時且適切之衛生教育,使大部分民眾皆能了解防治方法,並懂得利用口罩或洗手等方式自我保護。
(六)對於收治SARS病患之醫院啟動三級防護措施,嚴防院內感染事件發生。
(七)對醫療及防疫相關人員辦理教育訓練,增加相關人員之臨床及公共衛生知識,並藉由國際合作同步交流。
(八)掌握遊民行蹤及健康狀況,並徵調部分營區收容遊民,以杜絕防疫死角。
(九)建立流程表及工作準則,以應付各項可能或突發狀況,仁濟醫院之關院工作順暢,人員疏散作業成功可歸功於此。
八、目前流行現況:
根據流行病學分析(以發病日期分析),本波流行已暫趨緩和,如果沒有下一波流行或者流行幅度不大,則疫情不久可控制。
九、未來防治工作:
(一)建立統一事權且專業之指揮中心,並加強組織間聯繫溝通與運作。
(二)加強病例集中地區入境旅客之專案居家隔離措施,並持續追蹤管理,以阻斷境外移入個案之散播。
(三)落實國內可能及疑似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措施,並廣為宣導,使民眾能夠配合,杜絕疾病傳播。
(四)儲備充裕醫療資源,提昇國內醫療品質,使病患得到最好的治療,防止病患死亡,保護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並嚴防院內感染發生。
(五)對於社區感染,依據受影響人數之不同,預擬各種社區感染之狀況,例如:獨棟公寓、獨立公共場所(含電影院、百貨公司、辦公大樓、市場、車站、學校等)、鄰里或更大範圍社區等實施模擬推演,以作好萬全之準備。
(六)發布正確訊息及擴大有關SARS之正確宣導,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肆、結語
疫情能不能控制,有兩個關鍵,一個是做好醫院院內感染控制,另一則是民眾對所有防疫措施的配合,並且做好洗手、量體溫的基本防疫措施。如果可以切實做到這些,台灣的疫情,有機會在短期內獲得管控,否則,有失控的可能。如是,台灣將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
此次的疫情,未來不可預料,對國家是一大檢驗及檢討機會,在這次的危機之後,顯然政府用來處理這種前所未有的疾病機制,仍待加強。在醫療制度上,如轉診制度要趕緊確立;在溝通及協調上,決策機制也需進一步改善,在人民的衛生觀念及醫療行為上更需澈底的改進。最後,願天佑台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