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臺灣碳權交易所揭牌 總統:持續協助企業面對淨零轉型 把低碳、零碳的挑戰化為新的機會與商機
總統出席「臺灣碳權交易所開幕揭牌典禮」
中華民國112年08月07日

蔡英文總統今(7)日上午前往高雄出席「臺灣碳權交易所開幕揭牌典禮」時指出,碳權交易所的設置,能讓臺灣跟上國際淨零轉型的潮流、更積極的與他國進行相關合作,同時為企業創造減碳誘因,並帶動整體綠色經濟的良性循環。她也強調,政府會持續協助企業共同面對淨零轉型,把低碳、零碳的挑戰,化為新的機會與商機。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4月,我們宣布將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經過許多單位努力,今天很高興能與大家共同見證碳權交易所的開幕。

總統指出,2050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共識,也是臺灣的目標。「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在今年10月開始施行,加上全球RE100的企業承諾,都一再顯示,減碳不再只是道德倡議,更是臺灣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繼續脫穎而出,所必須面對的貿易議題以及供應鏈要求。

總統表示,近年來,全球各地為了更近一步的推動碳權交易,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日本東京和新加坡等地方,都先後成立了碳權交易平台。「臺灣碳權交易所」的設置,相信能讓臺灣跟上國際淨零轉型的潮流,並且更積極的和其他國家的碳交易所,進行國際合作。她也相信,這將是成為協助臺灣達成低碳目標的關鍵助力。

總統進一步表示,建立碳權交易所,將碳權放在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流通,為企業帶來經濟效果,創造減碳的誘因。這個機制,同時也能促進低碳科技的研發,以及相關綠色人才的培育,帶動整體綠色經濟的良性循環。

總統說,「臺灣碳權交易所」是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以及臺灣證券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總公司設於高雄,而資訊交易中心設在臺北,一起分工營運。

總統提到,在過去的產業分工中,高雄多是發展鋼鐵、石化、造船等大型工業的城市,在臺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為國家打下工業化的基礎,更是創造經濟奇蹟的關鍵。將碳權交易所設在高雄,未來高雄將會在淨零轉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總統認為,一方面,高雄的鋼鐵業及造船業,是離岸風電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淨零排放的推動,將會持續蓬勃發展。另一方面,在經濟部的協助下,高雄本地的大型工業,將會發揮大帶小的功能,帶動臺灣整體製造業進入碳中和的時代,推動產業轉型。在碳權交易所的協助下,高雄也會培育出更多的減碳人才。

總統說明,除了碳權交易所,去年3月,國發會也已經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我們要在「科技研發」和「氣候法制」兩大基礎之上,加速推動能源、產業、生活以及社會等4大轉型,以及12項關鍵戰略計畫。之後,環境資源部的《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將會陸續上路,逐步完成碳定價及碳交易等相關機制。

總統表示,未來,我們會透過「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增量抵換交易」以及「國外碳權交易」等機制三管齊下,對應設立三大交易板塊,運用交易平台的力量,共同落實淨零排放的目標,加速淨零轉型的進程。預計整體推動淨零轉型的努力,從2023到2030年,能夠帶動4兆元以上的民間投資,創造5.9兆元的產值,並且提供超過55萬個相關的就業機會。

總統強調,淨零轉型是我們最長遠的國家發展計畫之一,也是讓臺灣更走向國際的新契機,我們沒有鬆懈的空間,政府會繼續協助企業共同面對這項挑戰。她也期待,臺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未來能協助企業把低碳、零碳的挑戰,化為新的機會與商機。

隨後,總統和現場貴賓手持「金水壺」將盆栽澆水,象徵攜手減碳,ㄧ同完成揭牌儀式,接著參觀環境設施,進一步瞭解碳交所的業務規劃。

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長陳建仁、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林子倫、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次長林全能、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環保署副署長王雅玢、高雄市長陳其邁、立法委員賴瑞隆、邱志偉、林岱樺及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