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3年11月22日
副總統盼政府民間跨域合作 讓北回歸線成為永續廊帶並推廣臺灣多元樣貌
副總統出席「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論壇」

蕭美琴副總統今(22)日上午出席「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論壇」時表示,政府推動許多守護永續生態政策,有賴相關部會和民間協力夥伴跨領域共同努力,促成北回歸線成為永續廊帶,並在國際間推廣臺灣的多元樣貌。期盼國人多加探索臺灣美麗的地景、生態和人文歷史,也讓世界看到臺灣的獨一無二。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際社會看到臺灣的面向有很多,是一座科技晶片之島,也有在歷史和複雜地緣政治中造就出的韌性。今天論壇的主軸呈現出另一個令人感動的面貌,我們所立足的這座寶島擁有豐富多元的生態與文化,等著大家來發掘和守護,這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副總統感謝今天參與的所有單位,除了政府相關部會,還有許多民間協力夥伴,大家共同促成北回歸線成為永續廊帶,並在國際間推廣臺灣的多元樣貌。並表示,這次論壇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希望透過跨域、跨界、跨議題的激盪與討論,讓永續發展的課題有更多新思維和想法,同時透過大家的關心及努力,讓更多國人重新認識臺灣。

副總統指出,北回歸線不僅是空間上的地理座標,更是一條能串起世界認識臺灣的路徑。今天論壇的「資源保育與環境管理」、「多元文化與人文美學」、「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全民教育與環境學習」及「身心韌性與健康促進」等五大發展建構方向,不僅大家十分關心,也是政府推動政策的重大目標。

副總統提到,在北回歸線所穿越的國家和地區中,臺灣的生態最多元,這是非常珍貴且獨一無二的。她也分享過去在花蓮服務期間印象深刻的景點,包括分別在豐濱鄉和瑞穗舞鶴台地的兩處北回歸線標誌,以及「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交界紀念碑」,標誌著臺灣因地震挑戰而建構的韌性,也豐富了我們的生命歷程。臺灣有太多美麗的地景面貌、多元生態、人文歷史等待大家進一步認識和探索。我們也歡迎國際友人來到臺灣、認識臺灣,並期盼國人多多探索、珍惜身邊難得的地景和豐富生態。

副總統表示,為了守護永續生態,政府推動許多相應的政策,包含2050淨零轉型、擴大教育投資、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地方創生、AI智慧科技等,透過各領域夥伴共同努力以達成目標。她也再次感謝所有貴賓的參與和促成,透過今天的論壇,從教育、人文、生態、旅遊及永續保育等觀點,讓臺灣人民重新認識臺灣,更讓世界看到臺灣的獨一無二,並祝福活動圓滿順利。

包括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文化部次長李靜慧、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杜張梅莊Adralriw Abaliusu、國家環境研究院院長劉宗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代理署長陳貞蓉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6月28日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開展 總統邀請國人及日本朋友前來旅行觀賞
賴清德總統今(28)日上午前往台電金水基地出席「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開幕活動,感謝奈良美智先生慷慨為臺灣作畫,此次並結合臺灣年輕新銳藝術家一起展出作品,讓臺日之間藝術文化交流激盪更多元、更豐富。並邀請國人及日本朋友一起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旅行,來金瓜石看展。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與奈良美智先生再次見面,仍像兩人初次見面一樣輕鬆自在。《朦朧潮濕的一天》這幅畫呈現朦朧潮濕的神秘美感,畫中小女孩的眼睛就像寶石一樣,讓人看了心情愉快。並提到,很高興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一起旅行,因為自己與金山淵源甚深,過去祖先曾住在金山,到祖父輩才搬到萬里。 總統說,「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是從2023年開始為期10年的計畫。第一年是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當時請奈良美智先生為臺灣作畫,也得到慷慨應允。時間過得很快,這幅畫自2023年從高雄出發,到過澎湖、屏東,現在來到北臺灣的金瓜石,相信未來還會到達更多地方。 總統指出,今年展出除了奈良美智先生的作品,尚有4位臺灣年輕的新銳藝術家一起展出,臺日之間藝術文化交流激盪,更多元、更豐富。感謝台灣電力公司提供展覽場地,以及各企業的贊助讓計畫具體可行;也感謝中華文化總會團隊優秀的企劃和執行能力。 最後,總統邀請國人及日本朋友一起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旅行,來到金瓜石看展。並提到,臺灣有許多日本人喜歡的景點、美食和文化,期盼大家排定新的旅遊方式,每年手攜手一同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到處旅行,讓計畫效益更大。 隨後,總統在奈良美智先生及參展藝術家陪同導覽下,與現場貴賓一同參觀展區。 包括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立法委員蘇巧慧、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6月13日
故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開幕 總統邀請國人看展   並期勉成為世界的故宮
賴清德總統今(13)日下午出席「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開幕記者會,邀請國人至故宮欣賞橫跨百年、81幅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的名作特展,並期勉故宮博物院不僅深耕地方,也要走進世界,讓世界看見臺灣。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支持,讓鎮館之寶來臺展覽。並提到,此次特展橫跨百年,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展出包括梵谷、雷諾瓦、塞尚、馬諦斯等38名偉大畫家的81幅名作,意義重大。感謝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展覽暨國際倡議副總監Quincy Houghton、亞洲藝術部副主任馬唯中、策展人Dita Amory,以及故宮博物院蕭宗煌院長率領的團隊,共同完成此次展覽的壯舉。 總統同時提到,此次特展接洽了兩年多的時間,除了故宮博物院的努力,也感謝時藝多媒體、國泰金控等贊助廠商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這項展覽,邀請全國好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個難得機會,踴躍進館參觀這81幅巨作。 總統說,故宮博物院是國家重要資產,不管是建館一百年或是北院建院一甲子,都已年代久遠,需要注入新生命。因此在2017年擔任行政院院長期間核定了「新故宮計畫」,包括整建故宮正館、改建第二展覽館、新建行政大樓、建置博物館群國際觀光網絡系統等,總經費超過100億元,讓故宮博物院有機會與全世界知名的博物館進一步連結,才能促成此次展覽。 總統期勉,故宮博物院未來可以參考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國際性的做法,不僅深耕地方,也要走進世界,讓世界看見臺灣,並將世界帶進臺灣,讓故宮不僅是臺灣的故宮,也是世界的故宮,相信這個理念會得到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最後,並祝福展覽活動圓滿成功。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共同進行啟動儀式,並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展覽策展人Dita Amory導覽及參觀展區,欣賞多幅名家畫作。 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及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6月10日
總統接見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 肯定以原住民音樂促進臺灣與教廷交流 讓世界聽見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10)日上午接見「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肯定合唱團日前於教廷獻唱,並至歐洲多國國際巡演,用原住民的歌聲促進臺灣和教廷的交流,也讓世界聽見臺灣。並表示,感謝原聲教育協會用心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帶領部落孩子邁向更廣闊的未來,期許大家繼續傳唱,用音樂傳承原住民的文化與精神。 總統抵達後,首先欣賞合唱團的歌唱表演。隨後致詞時表示,感謝大家今天一早下飛機,特別來到總統府快閃演出。「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果然是來自臺灣玉山的天籟之音,讓在場眾人聽得如癡如醉,感謝合唱團帶來優美動人的音樂饗宴。 總統提到,他非常佩服所有同學,小小年紀就完成非常不簡單的創舉。上個月陳建仁前副總統代表國家前往教廷,參加新教宗  良十四世(Pope Leo XIV)的就職典禮,這次大家到教廷也透過獻唱與教宗互動,促進臺灣和教廷的交流。 總統也說,看到大家用拉丁文向教宗說「臺灣為你加油」以及為大家演唱,也非常令人感動。不僅如此,在義大利和世界知名的「西斯汀教堂合唱團」聯合演出;又馬不停蹄前往波蘭、德國、奧地利完成國際巡演。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謝謝大家在世界最神聖的殿堂唱歌給全世界聽,用原住民的歌聲,讓世界聽見臺灣。 總統同時也感謝台灣原聲教育協會及馬彼得團長,2008年和幾位退休老師一起成立音樂學校、創立合唱團,帶孩子錄製專輯、出國巡演,這些年可以說成果豐碩,令人欽佩。馬彼得團長不僅透過教育耕耘部落發展,也透過音樂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夢想,這幾年更創辦12年一貫的原住民實驗學校,用心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帶領部落孩子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最後,總統期許所有同學繼續傳唱,用音樂傳承原住民的文化與精神,實現更多的夢想,並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學業順利。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3日
總統出席亞洲綠色成長論壇開幕儀式 揭示政府從產業、資金及人才著手 打造穩健綠色成長路徑
賴清德總統今(23)日上午出席「臺灣綠色成長啟動暨亞洲綠色成長論壇開幕儀式」時表示,今天的論壇見證「綠色成長聯盟」正式啟動,以及「臺灣綠色成長基金」和「清大永續學院」揭牌等三項重大里程碑,象徵政府將從「產業力量、資金動能、人才支柱」著手,為臺灣打造一條穩健的綠色成長路徑,期盼以行動告訴全世界,臺灣不只是參與者,更是貢獻者,我們有決心與技術,讓臺灣和世界邁向更永續、更美好的未來。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來自日本的貴賓,參與今天的盛會,也感謝在座每位好朋友及所有單位共同支持臺灣,與政府一起努力推動臺灣綠色成長。並表示,「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是國家發展的核心戰略。他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過去近一年來,集結各方的意見和力量,提出國家減碳新目標及 「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 總統說,在週二的執政周年談話也強調,臺灣將會落實2050淨零排放的願景,和全球一起追求永續成長、繁榮發展。今年臺灣正式邁入「排碳有價」的時代,不僅展現我們對環境成本的重新認識,也象徵臺灣的經濟體系,正式與國際碳市場接軌。 總統指出,透過今天論壇我們共同見證三項重大里程碑。第一、「綠色成長聯盟」正式啟動,這個聯盟是環境部邀集國內17家企業及相關部會共同組成,建立起公私協作平台,讓臺灣的減碳行動,有更強大的後盾。未來「綠色成長聯盟」也將與日本「綠色轉型(GX)聯盟」的專家,展開深度對話,臺灣和日本將會以「淨零策略夥伴」關係,展開亞洲綠色成長論壇,攜手邁向淨零轉型。 總統進一步指出,第二、「臺灣綠色成長基金」正式揭牌啟用。環境部將投入100億元資源,以政府帶動的方式,專責投資在淨零永續新興產業,推升經濟綠色成長的新動能。第三、見證「清大永續學院」揭牌,這是全臺灣第一個以永續為核心價值的學院,未來該學院將與政府共同培育綠領人才,推動科技創新與產學合作,開創氣候教育與研究新局的新里程碑。 總統說,這三項里程碑代表我們從「產業力量、資金動能、人才支柱」來著手,為臺灣打造一條穩健的綠色成長路徑。從高碳經濟邁向淨零社會,絕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完整的治理架構、持續性的政策,並且結合產業、學研機構、民眾團體,以及全民的共同努力。 總統強調,未來,政府將繼續透過「臺灣綠色成長基金」、「綠色成長聯盟」,支持具有減碳潛力與產業連結的創新技術,加速碳市場制度與國際接軌,讓臺灣產品走得出去、創造產品綠色成長的價值;政府也會加速努力,透過綠色職能訓練、技職轉型,到大專院校合作、投資人才,讓更多年輕人投入綠領職涯,一起實現臺灣綠色成長的願景。 總統表示,「轉型」雖然聽起來艱鉅,但只要「有信念」、「有策略」、「有資源」、「有團隊」,在全球淨零經濟的競賽中,臺灣一定能奪得先機,揮出減碳創新、綠色成長的好成績,並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與貢獻,一起以行動告訴全世界,臺灣不只是參與者,更是貢獻者,我們有技術、決心、更有企業與民間的力量,能夠開創綠色成長的無限可能,讓臺灣和世界邁向更永續、更美好的未來。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起進行「綠色成長聯盟」啟動儀式,及「台灣綠色成長基金」、「國立清華大學永續學院」揭牌儀式。 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鏡清、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環境部長彭啓明、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彭金隆、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總務部長柿澤未知、日本GX推進機構理事高田英樹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15日
副總統鼓勵年輕世代把握資源與機會 自信面對數位時代
蕭美琴副總統今(15)日上午前往高雄出席「2025放視大賞開幕典禮」,肯定放視大賞展現年輕世代對數位內容設計的創新與熱忱,對未來臺灣社會深具影響力,相信會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並期勉大家自信面對數位時代的快速發展與變化,把握資源與機會,開啟年輕世代與數位時代的連結。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高興受邀前來參加「2025放視大賞開幕典禮」,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告訴他,這是一個令人感動、振奮的活動,可以展現年輕世代對數位內容設計的創新與熱忱;也是數位內容新銳設計指標的競技殿堂,所培育的人才在許多國際評比競賽中獲得獎項,或結合產業成為新創團隊的成員,對未來臺灣社會深具影響力,更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政府全力給予支持,也代表肯定這項產業的未來性。 副總統說,今年放視大賞主題是「CONNECTING DOTS:」,象徵很多不同元素在此交織並相互碰撞。有些人對於數位內容的發展感到焦慮迷惘,也有人感到興奮、充滿自信,加上各種新的AI工具快速變化,造成社會充滿不確定性及焦慮感。他自己看到AI的快速變化,也曾深怕自己會趕不上,有被替代的焦慮;但現在則對於利用AI新工具可以更加快速的取得所需知識、提供工作效率感到興奮。面對數位發展的快速變化,他也期勉大家「機會大於迷惘」,「對未來的信心大於焦慮」。 副總統指出,政府在政策面給予支持,應已發揮效率讓民眾有感,像是這幾年政府成立數位發展部,以及賴總統上任後推動的「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等,賴總統前天也特別接見該計畫第一梯次獲選青年代表。他認為,許多年輕人懷抱夢想,但對未來有些不確定性,因此想到國外看看世界,透過親身體驗啟發新的靈感。他也鼓勵大家把握資源與機會,開啟下個世代與快速變化世界的連結。 副總統表示,下個世代青年的創新及動能會比政府還快,但這並不代表政府落後、跟不上,我們需要不斷地激盪、串聯及碰撞,讓社會透過數位內容不斷精進、解決問題,並與社會進行更好的溝通,創造更有信心、更有機會、更豐富、更具設計感、更令人振奮的數位時代。最後,他祝福活動圓滿成功,期許每位青年創作者在歷經此次競賽後,激發出對自己更大的信心,一起面對數位時代。 隨後,副總統在現場貴賓陪同下,先後參觀智崴集團、崑山科技大學、BitSummit、教育部主題館、雲林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等參展攤位,了解體感科技、數位內容及視覺設計等未來發展趨勢。 包括教育部長鄭英耀、數位發展部次長林宜敬、立法委員賴瑞隆、邱議瑩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