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2年05月13日
與高中生面對面 總統:年輕人是臺灣的未來 是改變臺灣的關鍵力量
總統出席「2023今周刊第八屆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

蔡英文總統今(13)日下午出席「2023今周刊第八屆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以「我們的世代,台灣的未來」為題,與學子們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鼓勵大家發現問題、提出解方、付出行動。總統強調,年輕人就是臺灣的未來,是改變臺灣非常關鍵的力量,希望未來大家有能力時,能付出行動,一起做改變臺灣的「造浪者」。

總統致詞時表示,從2016年的第一屆開始,每年今周刊舉行的「高中生面對面論壇」,她都有參加。今天已經是她第八次來,這些年,能夠跟一屆又一屆的高中生當面交流,對她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總統說,她也透過同學們的報告及提問,了解學生們關心的議題,每一年都有變化;她也提醒自己,哪些議題政府還要再努力做得更好、更多。跟年輕朋友直接溝通想法,也是擔任總統很重要的工作。

總統提到,她還記得第一次參加論壇是在2016年4月,那時候她還沒上任,臉書也是年輕人比較常使用的社群媒體。這個月20日,她當總統就要滿7年,年輕人習慣使用的社群平台,也從臉書變成Instagram。

總統指出,年輕人的喜好和習慣,變動得很快,我們也不斷努力跟上大家的腳步、了解大家關心的是什麼。因為她知道,年輕人就是臺灣的未來,大家是改變臺灣非常關鍵的力量。

總統舉例,上個禮拜,她參加了地方創生論壇,看到許多年輕朋友。他們也跟大家一樣,從學生時代就開始關心地方的公共議題。多年累積下來,有人創造幸福巴士,解決偏遠地區長輩的交通問題;有人經營地方特色產業,創造回鄉工作的機會,他們都成了地方發展的引擎。

總統指出,今天很開心看到有這麼多同學一起在這裡,關心各項公共議題,踏出改變臺灣的第一步。接下來,她也想請大家往前踏出第二步,進一步思考,要怎麼做可以解決那些問題,或是可以做什麼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總統也說,總統的角色就是每一天要傾聽社會的聲音,了解民眾希望她可以為社會做些什麼。所以,擔任總統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有一個命題或課題出現時,要如何將問題解決;同樣地,每一個人都有理想和目標,但目標該怎麼達成,確實比目標的發想更加困難。

總統表示,今天她問大家的問題,大家可能還沒有辦法馬上想到答案;今天現場有好幾位學長姐,也許他們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可以分享。

總統強調,發現問題、提出解方、付出行動,是她對大家的期許。希望大家未來有能力時,更要付出行動,為國家、為家鄉做出改變,一起做改變臺灣的「造浪者」。

總統提到,她有兩個禮物要與大家分享。第一個禮物,剛剛文化部史哲部長向她說明,過去3年的疫情,讓許多同學們在求學過程,少了像是學校的演唱會、畢業旅行等體驗。因此,下個月文化部會提供18到21歲的年輕朋友「文化成年禮金」,共1200點文化幣,讓大家可以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看表演。同時,也讓臺灣的文化產業有更多年輕的支持者。另外,明天就是母親節,今天她也準備了康乃馨,希望大家可以帶回家送給媽媽,祝福媽媽「母親節快樂」。

隨後,總統聽取同學們準備的「永續台灣–豐雨的缺水王國」、「新世代公民-數位足跡 安全第一」、「教育議題-雙語教育困境與反思」及「多元國際觀-台灣看世界 多元新介面」等簡報提案,並針對提案進行回應。

針對「永續台灣-豐雨的缺水王國」提案,總統認為,缺水問題確實是很大的挑戰,島嶼國家最大的挑戰,就是大雨後如何將水保存下來,政府正在進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資源建設」。同學們也談到很多開發水源及儲水的方式,其實除了地面上可見的水,地面下也存有許多水,尤其南部地區有開發伏流水,中部地區則有抗旱水井,都是將所有水源集結起來,在地面下形成一個有效的調度;也有發展再生水、海水淡化等,這些都開發完整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愛惜使用每一滴水,這是最重要的。

總統指出,有關儲水問題,我們的水庫確實因為淤積嚴重而老化,因此也進行大型的去淤工程,建造防淤隧道透過水力排砂,取代傳統使用挖土機去淤的方式,新科技出現也讓治水有更多選項。她也提到,我們做了很多水的引道,讓不同區域的水源可以流通,增加相互調配的可能性,希望可以活化水的使用,讓水有彈性的調配。

總統強調,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節約用水的習慣,水是有限的資源,不僅要開源,也要節流,也希望用水量較大的產業界,可以發展再生水及海水淡化的設備,相信可以對缺水問題有所幫助。

針對「數位足跡 安全第一」提案。總統回應指出,近20年來最大的發展就是一切都數位化,一切交流都透過網路,但在流量這麼大的網路中,卻沒有管理的規則,因此許多犯罪型態、具有侵略性意涵的行為也透過網路進行,資安也成為全民的挑戰,就像是從實體世界走向網路世界的過程,所有法規、管理、人才都需要重新建構。

總統指出,現在確實處在轉折當中,人才是最大的挑戰,她也會請教育部開始讓高中生熟悉資安的知識。她提到,現在政府正推動「數位國家計畫」,希望培養年輕世代的數位能力,及強化資安的能力,讓新世代在網路上可以作為秩序的維護者或保護者,大家都能知道在網路上必須注意的事項。

總統提到,現在很多詐騙犯罪都透過網路進行,速度非常快,「打詐1.5」方案上線後,3天就攔截43萬通境外詐騙電話,因此資安的人才培養在教育體系上非常重要。她也勉勵同學們無論未來做什麼研究,或專業的工作,除了要有數位能力,也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資安人才保護網路上每一個使用者的安全。

總統說,「個人資料保護法」也在推動修法,不只公部門有義務保護資訊,未來私部門也需要,現在有許多大型交易的電商及機構,應該也要共同維護資安,未來法律也將賦予他們維護資安的責任;並將另成立一個具有客觀性、專業性及獨立性的機構,也就是「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監督各個機關、機構及商業團體在資安管理執行的情況。

有關「教育議題─雙語教育困境與反思」提案,總統表示,政府這幾年正加速推行雙語教育。但臺灣學生的困境,是字彙量和文法都很好,但沒有用英文的邏輯思考,有時候講英文或寫文章時,就像在中翻英。

總統認為,語言教育的重點在於「環境」。表達來自於經驗,而經驗來自於互動,政府希望創造更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增加學生們用英文互動的機會,並在互動過程中共同進步,提高表達能力。語言環境的塑造確實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期盼利用網路和新興科技來縮短時間。例如視訊教學,因此政府也推行讓偏鄉地區學生使用平板,讓他們可以線上學習。

針對「臺灣看世界,多元新介面」提案,總統認同同學所言,多元國際觀是透過互動環境養成,亦即很多不同的人在一起生活、學習,是最快的養成過程。她曾在國外留學5年,在與外國人的互動中,學習他們的生活、飲食和各式各樣文化。總統指出,下一階段要加強讓許多不同國家的學生都到臺灣來,從高中到大學,讓我們年輕的世代,在學習過程中,與不同文化的學生互相激盪。她相信,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外國元素加入,對同學未來進入社會是很有幫助的。

接著,總統也聽取曾經參與論壇的學長姐分享經驗,並表示,她每次來參加論壇,每組學生提出的問題與看法都與當時時空背景相關,像是2019年香港發生很多事情,之後幾年又面臨疫情挑戰,現在則有國際情勢的轉變,所以每次參加論壇,當下都有不同的挑戰。

總統認為,參加論壇及報告的同學對於問題都有所感受,顯然知道問題是存在的,對問題的解方也有搜索能力,在文獻及資料上可以找出解決的方法,並組織成一個建議方案。這是人生過程中的第一步,下一步則是在大學不同領域產生的專業問題,再下一階段則可能是進入職場後面臨的問題。

總統說,可能每一步過程中都已經盡力,或許想法並不完全或完整,也沒有關係,只要開始想就對了,不要害怕別人挑戰,有時候別人的挑戰沒什麼道理,但是在沒有道理之中,也許會刺激對下一個問題的思考。

總統指出,在人生過程中,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感受及人生的進程。她認為大家的世代與她的世代相比,現在的人生進程開始較早,但這是一件好事,未來世界的挑戰更快,也越來越多元,大家要因應挑戰的複雜性及可回應的速度都較受限,早一點開始總比晚一點開始好。她很高興看到開始思考及尋找問題解決的辦法。

針對同學提問如果中國攻打,臺灣是否有相應的實力抗衡。總統回應表示,這確實是近來很多不同世代都在討論的問題,她相信,社會的共識、也是執政者的使命,我們與中國之間的問題,終究要以和平的方法尋求解決之道。因此在過程中,如何防止衝突與戰爭發生,非常重要,這是雙方共同的責任。對區域而言,臺海穩定是區域非常重要的安全議題,對全世界而言,不僅是區域安全問題,還是全球經濟供應鏈安全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面臨的臺海議題,不是傳統所謂兩岸問題,或只是區域安全問題,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所以各方都有責任共同維護和平的狀態,這是大家共同利益的所在。

總統說明,此一挑戰在於,有不同想法的衝突下,如何避免軍事衝突發生?這不僅是兩岸的功課、也是區域的功課,更是全球共同的工作。換句話說,這個議題所牽涉的面向越來越廣,利害關係人越來越多,就成為大家共同的功課。如何解決這個區域或臺海所引發的問題,能夠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是大家共同要參與的過程。過程中有很多的折衝、溝通甚至辯論,這不只是執政者之間的事,人民、社會大眾,大家都是參與者,所以確實需要全民較大的關注與某種程度的參與。

總統認為,雖然大家只是高中生,也應該要開始去瞭解問題的本質,以及如何在面對挑戰時,能夠有理性與策略性的思維,而且集合眾人的力量來尋求一個共同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這是我們要做的工作」。至於所謂非和平的方式,全球的共識就是,臺海的問題一定要用和平的方法來解決,「戰爭不是選項」。

同學也詢問總統,面對負面的事情或質疑時,是否會後悔當總統?總統回答「沒有」,當她決定要競選時,就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所以當面對各種攻擊的時候,也知道這是必須承受的。畢竟民主社會,不可能有一件事情,整個社會都支持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政策牽涉到很多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會有利益衝突,在這種情況下,站在執政者對立面的人也確實不少。臺灣是言論自由的社會,本來就可以發表意見、集會結社等。作為民主國家的總統,就必須要接受民眾表達感受與意見的方式。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是惡意攻擊,這也必須面對。重點就是把事情說清楚,讓社會大眾一起做判斷。

總統也談到,過去她擔任陸委會主委去立院詢答時,有位立委曾跟她說「妳很會講話,我們或許說不過你,但並不表示我們是沒有道理的」,這句話她一直記在心裡,換言之,當你辯論贏的時候,並不表示對方毫無道理,還是要去思考對方的論點,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什麼需要檢討之處。

針對現場僑生問及如何促進與臺灣同事間的關係,總統認為,這幾年來,臺灣社會調整得很快,我們也喜歡與其他國家的朋友一起生活和接受教育。因為外來朋友的加入,臺灣社會走向更多元、文化更充實,是非常正面的事。她相信,臺灣人終究會珍惜來自不同國家,和我們一起生活在臺灣的朋友。

有關同學詢問如何建立網路倫理議題,總統表示,網路使用者在隱身時,很可能有超出面對面時會遵守的行為準則問題。故建立網路倫理是每位網路使用者必須要有的自我訓練與自我要求。她呼籲,即便隱身在網路中,發表言論時仍要具備同理心,並對網路上他人有所尊重,這不僅要從小做起,大人也要做。大家都要注意網路倫理和與人交往的基本禮儀。

關於政府如何應對網路的境外恐嚇、詐騙訊息等,以及我們應該以何種態度來面對。總統表示,首先,這個議題需要跨國執法單位的共同合作,這也是政府目前一直在加強的。其次,我們希望社群平台的經營者建立管理機制,防止意圖不良人士使用網路進行犯罪或其他反社會行為。她也提醒大家,除了對電話詐騙保有一定的警覺性,對網路詐騙也要提高辨識能力,保持警覺。

針對學生對「108課綱」提出建議,希望政府建造一個能讓教育政策制定端、教師執行端、學生受教端三方,相互交流想法及意見的溝通平台。總統認為,「108課綱」是教育政策改造的重要過程,從以教師為主到以學生為主的教育體制,是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也帶動許多制度的調整。過程中當然有大家不適應、或制度還需完善的情況。但經過溝通、修正、調整及心理調適,「108課綱」的基本精神還是能經由各種實踐一一實行。她也表示政府會加強建立溝通平台,提供學生、教師與家長們提出建議的管道,也能在平台上了解政府如何回應這些建議,經由緊密的溝通,讓新制度能更加完善。

最後,總統也與同學們一起合影,現場氣氛相當熱絡。包括教育部長潘文忠、文化部長史哲、《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7日
副總統出席全大運開幕 期許選手們超越自我、邁向顛峰
蕭美琴副總統今(27)日晚間前往臺南出席「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開幕典禮」,期許選手們不斷超越自我、邁向顛峰。並提到,一個國家的實力,不只有國防與經濟,文化和體育更是臺灣不可或缺的軟實力。政府即將成立運動部,會持續做所有選手最強的後盾,除了支持競技專業發展,更要推廣全民運動,讓運動更普及,讓國人更健康。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高興代表總統來到長榮大學,參加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開幕典禮,親自感受臺南的熱情與文化,以及欣賞精彩的競技運動,迎接更多臺灣體壇的明日之星。 副總統感謝長榮大學李泳龍校長率領全校師生,花了超過1年的時間籌備,以及臺南市黃偉哲市長率領的市府團隊大力協助,讓所有選手都有完善的設備跟場地,可以展現平時努力的成果,相信每個學校的好手都會全力以赴,為大家呈現最精采的比賽。 副總統指出,一個國家的實力,不是只有國防與經濟,文化跟體育更是展現臺灣軟實力最重要的方式。有人說,經濟讓一個國家強大、文化讓一個國家偉大,他認為,「體育讓國家更團結」。因為有體育及運動,臺灣有更多與國際交流的機會,在每場比賽中凝聚全體國人共同的祝福與加油聲。相信在接下來幾天的運動賽事中,除了來自選手親朋好友和同學們的加油,還有全國人民期盼臺灣運動的未來更上一層樓的祝福。 副總統說,全大運是選手們能盡情展現實力的舞台,從1970年開辦到現在已經超過50年,多年來,許多從全大運脫穎而出的選手成為臺灣國手,不但在國際賽事中取得優秀成績,更是團結國人最重要的代表。 副總統提到,接下來國家將成立運動部,會持續做所有選手最強的後盾。除了競技運動之外,更要推廣全民運動,讓運動更普及,讓國人更健康。 副總統表示,今天很高興看到全國100多個學校,將近1萬名大專選手報名參加今年的運動會,非常期待看到大家在挑戰中不斷突破自己、超越自我、邁向顛峰。並再次感謝所有參賽的運動員,以及幕後教練、工作團隊、長榮大學與臺南市政府,大家都是選手們最強的後盾。期待臺灣的體育持續在世界發光發熱,各位選手持續突破自己、挑戰自我。 隨後,副總統宣布今年全大運正式開始,並與現場貴賓共同見證會旗進場及升起、運動員與裁判員代表宣誓,以及聖火進場與點燃聖火儀式。 包括教育部長鄭英耀、體育署署長鄭世忠、臺南市長黃偉哲、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林鴻道、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會長葉政彥、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董事長陳信良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9日
總統出席「全中運」開幕 盼透過「運動部」成立 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世界擁抱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19)日晚間前往臺南出席「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開幕典禮」時指出,今年政府即將成立「運動部」,主要有3項目標:第一、推廣全民運動;第二、幫助有志在國際上追逐夢想的臺灣健兒完成夢想、為國爭光;第三、推廣社區俱樂部和職業運動。盼透過「運動部」的成立,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世界能夠擁抱臺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欣逢「全中運」睽違22年之後,再度來到臺南舉辦,特別是今年22個縣市都沒有缺席,1萬8千位運動好手參與22個競賽項目,精彩可期。他非常榮幸能參與盛會,並代表臺灣各界祝福「全中運」順利圓滿成功,每位選手在競技場上都能發揮平時的訓練,奪得最好的成績。 總統感謝教育部及體育署每年籌編經費,協助各縣市政府舉辦「全中運」,尤其臺南市黃偉哲市長率領市府團隊,從比賽場地選擇、賽程規劃、交通運輸安排及各項行政工作,不眠不休,忙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要向臺南市政府表達肯定之意。 總統說,臺南市政府為了要讓所有選手對臺南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安排最好的賽程,也讓大家看到各表演團體跨歷史、跨時空、跨國際的精彩演出,並製作臺南美食地圖供大家旅遊參考,用心可見一斑。他也請每位選手、每個團隊一定要抽空安排城市旅遊,相信會讓大家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總統提到,今年大會主題是「榮耀的起點」,每一場比賽都有勝負,勝負固然重要,但榮耀更重要。「榮耀的起點」在於每位選手拚鬥、全力以赴的精神,同時勝不驕、敗不餒,將每次競賽作為提升實力最好的評鑑。此外,「全中運」也可以作為每位選手有志在國際上為國爭光、爭取理想的榮耀起點,包括林昀儒、戴資穎、郭婞淳及陳傑憲等,許多在奧運、帕運、亞運、世大運等比賽為國爭光的選手都出自於「全中運」,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這難得的舞台,為未來在國際上追求夢想扎下更好的基礎。 總統指出,今年政府即將成立「運動部」,主要有3項目標:第一、推廣全民運動,希望民眾能健康,國家能更強;第二、幫助有志在國際上追逐夢想的臺灣健兒完成夢想、為國爭光,也是黃金計畫的延伸;第三、推廣社區俱樂部和職業運動,臺灣職業運動不只有棒球、籃球,現在也已成立職業排球聯盟。  最後,總統期盼,透過運動部的成立,讓臺灣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世界能夠擁抱臺灣,「我們大家一起加油」。 隨後,總統宣布今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正式開始,並與現場貴賓共同見證會旗進場及升起;運動員、裁判及教練代表宣誓,以及聖火進場與點燃聖火儀式。   包括教育部長鄭英耀、體育署長鄭世忠、臺南市長黃偉哲、立法委員陳亭妃、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林鴻道、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會長葉政彥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2日
總統出席崑山科大60週年校慶 肯定該校培育無數英才 領航臺灣產業大學
賴清德總統今(12)日下午前往臺南出席崑山科技大學「創校60週年慶祝活動」、「電動車晶片模組暨充電樁研發製造人才培育基地啟用典禮」,肯定該校為國家培育無數英才,且重視因應氣候變遷議題,不僅是一所綠色大學、國際化大學,更是臺灣產業大學的領航者。相信未來該校的電動車研發成果,一定可以協助臺灣產業布局全球。 總統致詞時表示,欣逢崑山科技大學60週年校慶,他很榮幸與大家共同見證這歷史性時刻,並代表國家衷心感謝崑山科大60年來春風化雨,為國家培育無數英才,在海內外為國家及社會做出貢獻。 總統說,崑山科大是一所綠色大學,不僅傳道、授業、解惑,也非常重視因應氣候變遷議題,同時發揮學校的社會責任,專注於綠色及科技淨零議題,成立綠色科技研發中心,並結合南部科學園區,串連產學研等不同面向,在2024年世界綠色大學評比,該校於全球近1500所大學中榮獲314名的佳績,他要表達肯定之意。 總統接著說,崑山科大是臺灣產業大學的領航者,2023年他到該校見證電動車領域產學合作成果,今天更見證成立「電動車晶片模組暨充電樁研發製造人才培育基地」。此項計畫由教育部補助七成、崑山科大出資三成,總計投入超過1億元。相信未來該校的電動車相關研發成果,一定可以協助臺灣產業布局全球,特別是對於美國市場,這將是非常有遠見的投資。 總統提到,崑山科大已連續7年獲得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每位學生受益經費排名全國私立科大第一;根據人力銀行雇主最滿意大學評比,該校也名列雲嘉南區私立科大第一,代表該校學生不只會讀書,還會實作,是「肯幹、實幹、能夠做事」的優秀人才。 總統指出,崑山科大也是一所國際化大學,他在臺南市長任內曾與李天祥校長一起到東南亞國家尋求校際合作;2022年他也代表蔡英文前總統,陪同邦交國貝里斯布里仙紐(John Briceño)總理接受該校榮譽學位表揚。目前該校已和全球超過300所大學建立姐妹校,每年更吸引30多國國際學生前來就讀,今日現場就有來自菲律賓20多個大學的校長或代表。他希望教育部未來繼續協助崑山科大,也祝福該校校運昌隆,大家共同努力,團結一致,迎接更燦爛的60年。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並參觀「電動車晶片模組暨充電樁研發製造人才培育基地」,及進行「氫能電動運具產官學研推動聯盟」成立儀式。 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臺南市長黃偉哲、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交通部次長陳彥伯、立法委員林宜瑾、陳亭妃、林俊憲、王定宇、崑山科技大學董事長曾韋龍、校長李天祥及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主席暨駐臺代表葛若菲(Cheloy E. Velicaria-Garafil)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17日
總統感謝國家講座主持人、國家產學大師獎及學術獎得獎人傑出貢獻促進臺灣進步發展  
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下午出席「第28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第7屆國家產學大師獎暨第68屆學術獎頒奬典禮」,感謝得獎人的專業、熱忱與創新,推動社會進步繁榮。並強調,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政府會做高等教育發展的後盾,持續建構更良好的學術研究、教學和產學合作環境,並延攬國際優秀研究人才、投資技職教育,為產學人才厚植人力。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也很榮幸參加「國家講座主持人」、「國家產學大師獎」、以及「學術獎」的頒獎典禮。得獎人無論是在學術研究、人才培育、或是產學研發、技術合作等方面,不僅創造個人的成就,也促進臺灣的進步發展。 總統認為,任何致力於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的人,都是英雄。尤其,能夠在一個領域長期投入、取得成就,專業、熱忱、創新缺一不可,大家的努力和付出,令人欽佩;而獲得獎項肯定,也是實至名歸。 總統指出,本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的8位得獎人,有4位是第二次獲獎,非常不簡單。各位除了學術有所成就,更在大學院校開授跨校的講座課程,啟發學生興趣,引領學生進入學術研究的浩瀚世界。 總統接著說,「國家產學大師獎」的2位得獎人實務經驗非常深厚,也在技職教育的技術人才培育和產學合作,具有卓越貢獻。「學術獎」的17位得獎人,則在各自專業的學術領域鑽研甚深、表現傑出,是所有學術研究人員的典範楷模。 總統感謝得獎人的貢獻,也感謝所有家屬親友的支持,給予得獎人最大的力量,讓國家有優秀人才一起打拚,推動社會進步繁榮。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高等教育的多元創新,是促進國家進步和社會繁榮的最大動力,更仰賴產官學研,跨領域、跨世代人才的參與和交流合作。 總統說,上個月,他在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強調,政府會做高等教育發展的後盾,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的發展研究中心。未來,政府也會持續建構更良好的學術研究、教學和產學合作環境。 總統表示,現在,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已經邁入第二期。第二期是從2023年開始到2027年,5年總經費970億元,協助大學依據優勢領域發展多元特色,精進教學創新、推動產學合作。 總統指出,這幾年來,教育部推動「玉山學者計畫」也有相當成效,政府會繼續延攬國際優秀研究人才,引進國際的學術能量,在臺灣扎根,提升臺灣整體的學術研究能力。也會繼續投資技職教育,擴大技專校院的教學環境和師資,為產學人才厚植人力,使每一位技職人才可以發揮專長,讓各行各業的隱形冠軍都能成長茁壯。 最後,總統再次恭喜所有得獎人,並祝福大家未來有更豐碩的成果,「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隨後,總統親頒「國家講座主持人獎」及「國家產學大師獎」。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教育部長鄭英耀、立法委員郭昱晴、許智傑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11日
副總統肯定幼鐸獎得獎人長期投入幼兒教育 盼讓家長安心生育 孩子健康成長
蕭美琴副總統今(11)日上午接見「第32屆幼鐸獎」得獎人及「中華幼兒教育策進會」成員,感謝得獎人長期投入幼兒教育的辛勞,以專業、耐心與愛心成為幼教領域的典範。並表示,政府推動「0-6歲國家一起養」,減輕家長負擔,幼教人員是其中的關鍵人物,期盼與政府共同努力,讓家長安心生育,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能在總統府接待今年幼鐸獎得獎人,大家都是萬中之選。也感謝辛苦的幼鐸獎委員,鼓勵在幼教領域中特別突出、專業而優秀的園長、老師及教保員。幼兒教育是國家教育的基礎,大家的專業、耐心與愛心成就了幼鐸獎,並成為所有從業人員及有志投入幼兒照顧者的標竿和典範,他要恭喜所有得獎人,感謝大家長期投入幼兒教育的辛勞。 副總統指出,賴總統特別關心幼兒教育,在擔任副總統任內也多次接見幼鐸獎得獎人。從蔡前總統推動的各項幼兒補助,到賴總統「0-6歲國家一起養2.0」政策,就是希望能讓更多家長安心生育,讓每位幼兒都能有不同的教育服務選擇,包括學齡前托育及公共化、準公共化、私立幼兒園等各項補助,減輕家長負擔。 副總統表示,所有幼教人員都是政府的夥伴,是「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中的關鍵人物。相信願意投入幼教事業的從業人員大多充滿著愛心與耐心,期盼透過幼鐸獎的頒發,來提升、鼓勵幼教產業和從業人員。 最後,副總統再次恭喜所有得獎人,感謝大家的投入,讓社會看到幼教領域最好的標竿,讓家長更安心,也成為受到孩子們喜愛與信任、帶著他們一起健康、快樂成長的好夥伴。 訪賓一行由中華幼兒敎育策進會理事長、幼鐸獎召集人曾于珊率領,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5日
總統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發表談話
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賴清德總統今(5)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以及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所造成。並表示,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很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鎖定在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事實上,中央銀行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總統強調,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的三大原則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期盼國人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所有關心臺灣經濟發展的朋友,大家晚安。從上週到今天,許多人關心臺灣匯率市場的變動,和新臺幣升值的情形,我有五點要向大家報告說明。 首先是,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所造成。而形成市場預期心理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去年臺灣整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達4.59%,創下三年來最佳的表現,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概估將達到5.37%。 即便面臨美國川普總統「對等關稅」的新政策衝擊,但從「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川普關稅政策後,所修正的各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來看,在亞洲四小龍裡,香港、韓國、新加坡都是下修,只有臺灣是從2.7%上修到2.9%,甚至比日本的0.6%還要好。 臺灣經濟表現良好是全體臺灣人民的努力打拚的扎實基礎,這也顯示,雖然臺灣不同產業間競爭力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臺灣的經濟體質仍然強韌良好,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對臺灣有信心。 第二,新臺幣匯率升值的第二個原因,是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從4月2號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提出後,全球股市都產生劇烈影響,臺灣也不例外。臺股曾經一度跌到1萬8千點以下,但也漸漸從谷底回升,雖然歷經幾次震盪,但仍回到2萬點以上。而外資擴大買超臺股,也升高近期對新臺幣升值的預期心理;不過,這也表示,即便面臨美國關稅政策挑戰,外資仍然對臺灣的產業深具信心。 第三,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卻有許多不實訊息,企圖影響市場的預期心理。我們非常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竟然鎖定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了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 身為總統,我必須再次強調,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政黨可以競爭,人民不能犧牲。 第四件要跟大家報告的是,中央銀行,以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過,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沒有涉及匯率議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臺美貿易逆差,主要是長年所累積而成的國際貿易分工結果,就以今年二月的統計來說,臺灣出口美國的產品,有將近7成,集中在由美國買家主導的電子產品,包括了人工智慧、資通訊、半導體跟相關產品。這不僅證明臺美供應鏈之間的分工,也表示臺美之間的供應鏈,可以互利、互補。 另外,雖然因為貿易逆差的原因,臺灣被列入美國的觀察名單,但從未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而也正因為造成臺美貿易逆差的原因,與匯率無關,臺美之間的談判,自然不會提及匯率議題。因此,我也要請有心人士,不要再刻意散佈不實訊息。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當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以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這三大原則之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 臺灣的經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打拚,才從家庭工廠,成為世界大廠,不分朝野政黨,無論政治立場,我們都有責任共同守護。 我也要拜託所有好朋友,把我報告的分享出去,把正確的訊息,分享給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來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