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0年11月02日
APEC「經濟領袖會議」將於11月12日舉行 總統期許爭取更多成員國支持臺灣加入CPTPP
總統宣布第29屆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記者會

繼今年7月的「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由紐西蘭主辦的第29屆APEC「經濟領袖會議」即將在11月12日舉行。蔡英文總統今(2)日上午在總統府主持記者會,宣布第29屆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邀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再度代表她與會。

總統期許張領袖代表爭取更多APEC成員國支持臺灣加入CPTPP,以及呼籲APEC應讓各國以更公平、迅速的方式,取得安全、有效的疫苗,並善用數位工具,打造堅韌的醫療體系。她強調,運用科技防疫,是臺灣成功控制疫情的關鍵,我們會持續跟國際社會分享經驗,一起對抗疫情。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年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由紐西蘭主辦,即將在這個月12號舉行。這也是今年召開的第二場領袖會議,我要感謝張忠謀領袖代表接下重任,將再度代表我出席。

在今年7月的「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張領袖代表已經針對疫苗和經濟復甦議題,表達臺灣的理念和主張。接下來,這次會議的討論,更將聚焦在後疫情時代的機會和挑戰。

張領袖代表將在APEC會議中,表達臺灣對自由貿易的支持與堅持,也期待APEC繼續秉持自由貿易精神,加速疫後經濟的復甦,並且維護可信賴的全球供應鏈。

另外,今年9月,臺灣已經正式申請加入CPTPP。臺灣加入CPTPP,將可以促進成員之間的產業連結,強化區域的經濟安全。因此我也要請張領袖代表,藉由這次會議,爭取更多APEC成員支持臺灣加入CPTPP。

張領袖代表非常注意疫後的邊境管制鬆綁,而最重要的關鍵是疫苗,我也非常同意,因此我們會呼籲APEC應該做出努力,讓各國以更公平、迅速的方式,取得安全、有效的疫苗。

此外,我們也將呼籲各APEC成員夥伴,應善用數位工具,打造堅韌的醫療體系。運用科技防疫,是臺灣成功控制疫情的關鍵,我們會持續跟國際社會分享經驗,一起來對抗疫情。

臺灣有能力,也願意貢獻專業。今年,是臺灣加入APEC 30週年,30年來,臺灣和APEC會員的合作,為區域帶來了改變和發展。面對當前的情勢,臺灣更希望貢獻一己之力,協助APEC區域一起站穩腳步,繼續向前邁進。

我相信,以張領袖代表的專業和經驗,一定能夠向國際社會,清楚傳達臺灣對貢獻區域發展的意願,並且為臺灣爭取更多的合作空間,以及發光發熱的機會。

最後,我要再次感謝張領袖代表和所有團員,願意肩負重任,代表臺灣發聲,也預祝會議圓滿順利。

 

隨後,張領袖代表致詞表示,非常榮幸接受擔任這次APEC的領袖代表。這次是紐西蘭主辦的線上會議,雖然沒有和其他領袖互動的機會,但每一位領袖或領袖代表都還是有幾分鐘的時間說明理念。稍早,總統表達了她的理念,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加入CPTPP。

張領袖代表也提到,為了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他認為,國際商務旅遊要先恢復,這需要大家都施打疫苗。除了開放國界外,也還是要有自由貿易的精神,他在今年7月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中已經提出,這次會議將再次強調,並希望能夠完成他的任務。

針對媒體提問,領袖代表會以何種方式具體說服會員國,協助臺灣加入CPTPP。張領袖代表回應,每一位領袖代表都有6分鐘的機會,講他要講的東西,他會在發言中提到臺灣加入CPTPP的實力,主要有兩件事情。第一,我們的貿易總額在CPTPP中占相當高的比例。更重要的是,CPTPP是一個非常高標準的國際多邊貿易協定,我們已經相當接近它的標準。這些他都會傳達。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經濟部長王美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徐斯儉、外交部次長曾厚仁、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BAC)代表宏碁董事長陳俊聖、 ABAC代表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KKday執行長陳明明(代表台灣大哥大林之晨總經理)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由紐西蘭主辦的今年度APEC,繼7月16日舉辦「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後,本年度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AELM),規劃將於臺北時間11月12日晚間舉行線上峰會。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日前已指派紐西蘭亞洲基金會董事會主席魏爾德女爵(Dame Fran Wilde)擔任本年第二次特使,向總統呈遞APEC經濟領袖會議邀請函。

除了11月12日所召開的「經濟領袖會議」,主辦會員國紐西蘭也規劃將於11月8日至9日召開「APEC年度部長會議」(AMM)。11月8日的會議,討論「貿易作為加速經濟復甦之工具」,我國將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鄧振中政務委員與會。11月9日的會議,則討論「經濟暨技術合作作為加速經濟成長之工具」,我國將由經濟部長王美花代表與會。

11月11日則將舉行「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BAC)與領袖對話。各會員領袖及ABAC代表將分為5組進行。包括張領袖代表,及3名ABAC代表-宏碁陳俊聖董事長、廣達電腦張嘉淵技術長,及台灣大哥大林之晨總經理,分別參與相關組別的會議或對話。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副總統接見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團 盼與印度持續深化合作 建立堅實多元夥伴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問團」時表示,臺灣與印度正迅速建立堅實且多元的夥伴關係,期盼雙方持續在科技、投資、經濟及人才等領域合作交流,深化兩國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問團」來訪。並表示,臺灣與印度的關係處於令人振奮的起步階段,雙方正迅速建立橫跨科技、投資、經濟等領域,堅實且多元的夥伴關係。 副總統表示,印度有豐沛的人力資源,部分印度人才也為臺灣的經濟帶來貢獻,同時臺灣許多企業將印度視為重要的投資據點。在文化方面,許多臺灣民眾也與印度有宗教上的連結,會前往印度朝聖,很高興雙方有如此多元的夥伴關係。此外,以戰略角度而言,儘管臺灣與印度的交流已有許多進展,但相信仍有很多空間可以繼續努力,期盼持續深化兩國夥伴關係。 訪團一行包括戰略與防衛研究所榮譽研究員莫瑞佳(C. Raja Mohan)、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德里分部主任馬卡士(Akshay Mathur)等,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副總統感謝「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團協助處理臺灣韌性議題 盼持續強化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訪問團時表示,「韌性」是賴總統非常重視的優先施政項目之一,感謝訪團致力於協助找出臺灣韌性不足之處,並提出解決方案,期盼持續攜手合作,強化臺灣韌性。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團到訪,並表示,自擔任副總統後,這是第三度與「保衛民主基金會」團隊會面,感謝大家致力於發掘臺灣在韌性方面的不足,並協助提出解決方案。 副總統表示,「韌性」是政府非常重視的優先施政項目之一。賴總統上任後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並推動多項相關工作,這絕非一項輕鬆的任務。臺灣每天面對的各項挑戰不斷提醒「韌性」的重要性,包括近期南臺灣因颱風引發的災害,以及電網穩定、能源輸送及通訊系統所面臨的壓力等,這些挑戰不是只在極端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也是臺灣面對日常氣候變遷與自然災害時反覆出現的問題。最後,副總統再次感謝訪團對這些議題的關注,並與臺灣攜手合作尋找相關解方。 訪團由白宮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率領,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總統接見美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團 期盼深化臺美戰略經貿夥伴關係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訪問團」時指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與生活。並表示,臺美進一步深化戰略經貿夥伴關係,不但有助加強彼此與理念相近夥伴在關鍵及創新科技的合作,也能確保供應鏈安全,符合臺灣、美國以及所有民主夥伴的國家安全利益。並盼未來臺美透過更多交流合作,一起讓民主更深化、更穩固。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保衛民主基金會」組團來臺訪問,也很開心再次跟許多臺灣的老朋友見面。並表示,在美國華府的智庫中,「保衛民主基金會」占有重要地位,除了推動與美國國家安全相關的研究,也經常透過提供政策建議及專家報告,積極落實「保護民主價值免受極權主義威脅」的宗旨。感謝「保衛民主基金會」長期關注臺灣,不斷提升對臺灣防衛及社會韌性議題的重視,也希望各位專家學者針對這些議題提供臺灣最好的建言。 總統指出,近年來中國持續增加在東海、臺海、南海周邊區域的軍事行動。威權主義的擴張不僅改變國際安全結構,也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空前挑戰。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以及重視人權的生活。 總統進一步表示,當前臺灣除了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也將善盡國際社會一員的重要責任,臺灣將持續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推動價值外交,與全球民主國家加強合作,共同捍衛區域的和平穩定,促進世界的繁榮與發展。 總統提到,臺灣在科技供應鏈的關鍵角色,世界有目共睹,除了半導體產業,還可以在其他關鍵技術領域強化與美國的合作,包括國防科技及人工智慧。臺美進一步深化戰略經貿夥伴關係,不但有助加強彼此與理念相近夥伴在關鍵及創新科技的合作,也能確保供應鏈安全,符合臺灣、美國以及所有民主夥伴的國家安全利益。臺灣非常珍惜與大家的深厚友誼,期盼未來臺美透過更多交流合作,一起讓民主更深化、更穩固。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致詞時表示,訪團此次訪臺與臺灣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及社會各界共同合作,並有來自日本、澳洲及歐洲的夥伴,一起參與本週所舉行的兵推活動,以驗證對各種可能情境的假設,特別是當有人試圖恐嚇或脅迫臺灣及其他自由社會時,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博明先生提到,訪團成員對於參與這次桌上推演的臺灣團隊感到印象深刻,大家的創意與應變能力讓他深具信心,相信臺灣及臺灣的盟友將有能力嚇阻或因應任何形式的威嚇與危機。 最後,博明先生以中文說:「自由的國家在威權國家的威脅下,是創新、善用資源,而且有韌性的;自由的國家也有可信賴的朋友」,並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及期待進一步交流。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副秘書長林飛帆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詳細內容
114年07月29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訪團 盼持續深化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28日下午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訪問團,感謝該基金會一直與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共同追求民主發展;並盼未來持續深化合作,建立良好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長期以來與臺灣所建立的夥伴關係,並表示,數十年來「國家民主基金會」一直與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共同追求民主發展,並見證臺灣經歷政治轉型的過程,如今成為堅實、有活力且充滿生氣的民主體制。 副總統提到,在這個過程中,臺灣也成立「臺灣民主基金會」作為「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夥伴,期待未來不僅持續合作,也與「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夥伴機構—「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國際共和研究所」(IRI)深化合作。近年來,這兩個機構也已在臺設立據點,相信將成為強化臺灣民主的穩固基礎,也能將這些努力推展到整個區域。 最後,副總統也感謝「國家民主基金會」多年來透過「世界民主運動」(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及其他倡議,促成眾多全球合作夥伴參與的貢獻。 訪團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會長暨執行長威爾遜(Damon Wilson)率領,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