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9年11月07日
出席「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 副總統期勉同學們運用科技創新力量,成為國家進步動力
副總統出席「第25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

賴清德副總統今(7)日上午出席「第25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肯定賽事培育科技人才及為產業升級添加柴火,並表示,「資訊、應用、服務、創新」是臺灣產業升級及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期勉同學們運用工商經濟的基礎及科技創新的力量,成就創新模型,成為國家進步的動力。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一年一度最受全國矚目的「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在今天將進入決賽,他非常榮幸參與盛會,在進場時就感受到每一個團隊蓄勢待發的氣勢,相信每一件作品必然是師生共同努力的創意結晶,他代表蔡總統祝福今年的賽事圓滿順利成功,每一組參賽隊伍都能將平時研究訓練的成果,在今年的賽事上做出最好的表現,他也特別感謝政府相關部會及產學各界的參與。

副總統認為,今年的賽事至少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全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盛大、競爭最激烈、影響最深遠的一項賽事。第二,是科技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競賽的題目,不僅符合國家政策,也因應科技發展潮流,例如今年的賽事,引導參賽師生往資安、智慧物聯網、雲端運算、網路大數據分析、AR、VR等方面發展,經過競賽的洗禮,相信自然而然能產生科技人才。

副總統接著說,第三,競賽也為產業升級添加柴火。賽事中業界評審超過5成,經由競爭過程培養出來的人才,將符合產業升級的需求。此外,每一年的賽事,都符合國家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的方向,由「資訊、應用、服務、創新」這8個字、4個方向,也點出了臺灣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必然要走的一條路。

副總統也表示,過去我們非常強調製造,在未來則還要有服務,也就是「軟硬兼施」,產業才有升級的可能。由年輕人運用過去工商經濟的基礎、科技創新的力量,成就新的事業,如此臺灣才能重新塑造第二次經濟奇蹟。也許很多人會說,臺灣是一個人口不多的小國家,但是如果運用「資訊、應用、服務、創新」4大方向得當,我們可以成為成功的試驗場域,成就好的創新模型,在國際上與別人競爭。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共同進行開幕啟動儀式,並參觀競賽團隊作品,瞭解參賽同學們的設計巧思及創新應用。

包括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行政院科技會報執行秘書蔡志宏、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理事長廖則竣、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双浪、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明達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9日
總統接見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代表團 盼持續奠基科技國力 讓臺灣科學教育持續發展與進步
賴清德總統今(9)日下午接見「2024年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代表團」,肯定參賽同學的優異表現,也期勉同學勇於立下目標,持續不斷地追求夢想,為人類創造更大福祉。並表示,未來政府將持續奠基科技國力,不斷培育科技人才;亦將繼續推動優質科學教育,透過各種獎勵,鼓勵同學參與國際科學競賽,吸引更多人投入科學研究領域,讓臺灣科學教育持續發展與進步。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所有獲獎同學,能在「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脫穎而出,並感謝所有教授及老師的大力支持。教育部推出許多科學教育相關政策,協助同學成功站上國際舞台、展現天賦,如今得到豐碩成果,他也要給予肯定。 總統指出,年輕人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同學們的傑出表現也讓國家充滿希望。去年有10項不同學科的奧林匹亞競賽,臺灣共有47人次參與,雖然各國高手如雲,但所有同學依然展現絕佳抗壓能力,發揮平時學習、訓練的水準,總計獲得22面金牌、14面銀牌、10面銅牌及3面榮譽獎,不僅為個人贏得榮耀,也為國爭光。 總統表示,科學是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通往未來的關鍵鑰匙。現在不僅臺灣,全球都面臨各種挑戰。氣候變遷衝擊全球,造成各種災情不斷,以目前的技術水準,恐難以在2050年達到淨零轉型目標,因此亟需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發明科技,協助全球精進節能減碳,進而達到淨零轉型目標。 總統說,未來同學們可能是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他要勉勵大家都能立下目標、下定決心,持續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夢想,為人類創造更多福祉,政府一定會做大家的後盾。 總統指出,尤其臺灣是世界的科技重鎮,面對未來產業的科技變革,政府將持續奠基科技國力,不斷培育科技人才,發揮臺灣的優勢,帶動產業創新與發展,在國際上保持領先地位;也會提供給同學們追逐夢想的機會,與政府共同合作,讓國家更加富強,讓世界更加進步。 總統強調,國家有計畫透過不同管道培育人才,未來政府將繼續推動優質科學教育,並透過各種獎勵,鼓勵同學參與國際科學競賽,吸引更多人才投入科學研究領域,讓臺灣的科學教育持續發展與進步。 談及民主憲政體制的重要性,總統表示,民主不僅提供自由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有民主,才有自由,也才有多元的社會發展;民主制度讓每一個人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因此,政府除了提出各種政策協助完備科學教育,也要守護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希望同學在未來生涯過程中,能一起關心臺灣的民主發展。 代表團一行由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9日
副總統赴高雄醫學大學演講 期勉同學未來發揮「戰貓精神」 讓臺灣走向世界
蕭美琴副總統今(3)日午間出席高雄醫學大學高醫書院「校長講座」,分享其數十年來工作之相關經驗。並期勉同學未來發揮「戰貓精神」,讓臺灣走向世界。 副總統首先談到她的成長過程,她說,爸爸是臺灣人,媽媽是美國人,她在日本出生,臺南長大,高中至美國唸書,由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畢業後,回到臺灣工作。在美就學期間,同學來自各國,有自己的文化及節慶活動,因而引發其思考屬於臺灣自身的文化與特色,並開始瞭解臺灣的歷史。 副總統說,當時的年代,臺灣正在改變,朝民主的方向前進,甚至舉行歷史上第一次總統選舉,因此她想參與臺灣的改變,想看到臺灣的民主化、自由化,要讓臺灣更好。 談及國際利益與外交目標,副總統認為,我們要清楚臺灣的利益,外交上才有明確目標。賴總統提出「國家希望工程」三大主軸-「民主和平的臺灣」、「創新繁榮的臺灣」、「公義永續的臺灣」,這是國內的施政主軸,也是國家的外交利益。。 副總統進一步提到,過去香港民主運動青年受到政治迫害,以及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失去自由的例子,提醒大家民主的珍貴,「民主和平」是我們重大的國家利益。此外,我們希望有「創新繁榮的臺灣」,每位年輕人在面對未來時有自信、充滿樂觀。現在,全世界都聚焦在臺灣的晶片產業,但單靠一項產業並不足以撐起臺灣的繁榮,希望百工百業都有同步繁榮的機會,並運用科技解決問題、繁榮國家。 副總統指出,「公義永續」是在尋求經濟成長的同時,確保資源有一定程度的公平分配。賴總統重視臺灣南北平衡以及不同產業均衡發展;幼托、長照都是國家重要的政策,讓年輕人能放心闖蕩。近年面對COVID-19疫情,國際間相互幫忙,臺灣也貢獻多年來累積的專業。此外,淨零轉型成為國際永續發展目標,臺灣雖被排除在正式的國際組織及體系外,但作為負責任的國際成員仍應落實,讓世界看到臺灣負責任及良善的力量。 副總統分享「戰貓外交」哲學。她認為,貓有友善、拚搏、平衡、務實、創意等特質。就像臺灣人的特質是友善、是世界良善的力量,願意幫忙別人。全世界哪裡有災難,就會看到Taiwan Can Help的精神在第一線展現。我們也很拚搏,即使遭遇中國制裁、恐嚇,仍繼續堅持該做的事情。 副總統指出,對美的外交經營需要在行政和立法層面上取得跨黨派支持,並保持平衡,讓他們都能支持臺灣的各項議題與倡議。另外,她在駐美期間也務實地推動許多重要議題,包括臺美「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讓臺美在醫療上共享更多資源;也推動簽署「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合作備忘錄」,深化雙方經濟關係;亦簽署「臺美教育倡議」,鼓勵美國青年來臺學習中文,未來學成回國後成為臺灣民間外交大使。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臺灣在科技領域上,持續深化與美國合作關係;在海上安全方面,臺美也進行海巡合作,共同提升海巡能量;「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也已正式生效,是臺美經貿關係的重要里程碑。此外,臺灣也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不斷擴大與美國、加拿大、日本及澳大利亞等各國的合作,彼此分享學習,一起交流防制假訊息的經驗和策略。 最後,副總統期勉同學,未來發揮「戰貓精神」,讓臺灣走向世界。她說,每個人的思維、利益都不一樣,要去理解周圍環境、清楚自身利益,以謹慎、自信、有責任感、良善的心,走向世界、面對世界。 隨後,副總統接受同學提問。針對同學關心面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臺灣如何在投入國際參與同時,維護自身利益與安全。副總統回應,面對地緣政治局勢變化,我們要守護臺灣的民主及和平,賴總統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在國防方面持續改革,利用AI、無人載具等智慧化,讓國防技術和設備與時俱進。同時持續建構經濟實力及韌性,讓臺灣的百工百業在全世界具有無可替代性,並能面對他國實施關稅或禁銷等各種壓力。 副總統表示,臺灣要與世界上的良善國家交朋友,讓大家認知臺灣的安全攸關區域的和平及穩定。我們不會刻意挑釁,也不會向壓力低頭,在對等和尊嚴的原則下,願意進行兩岸交流。臺灣的目標是守護民主和平、建構自身實力及確保經濟繁榮,與利益一致的國際朋友互相合作,讓臺灣能自信的與國際交流;但當利益衝突或受到欺壓時,我們也要有足夠的實力來維持和平,避免戰爭和動盪。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賴春生、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校長余明隆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9日
「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暨「AI創新應用大樓」招商啟動 總統盼打造人工智慧島 增強臺灣實力 讓臺灣更安全
賴清德總統今(3)日下午前往臺南出席「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暨「AI創新應用大樓」招商啟動典禮時表示,他希望將臺灣打造為人工智慧島,並逐步達成均衡臺灣、韌性臺灣、健康臺灣等目標,增強臺灣實力,讓臺灣更安全、區域更和平發展。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在一年的開始就回到臺南參加「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暨「AI創新應用大樓」招商啟動典禮,感謝國科會吳誠文主任委員,為了國家科技產業發展付出的努力,這也是行政院各部會,包括數發部、國發會、經濟部等共同努力推動的結果。另外,他也要感謝臺南市黃偉哲市長率領團隊提出招商計劃,滿足包括超微半導體公司(AMD)等國際級科技大廠的投資需求,值得肯定。 總統指出,在他的520就職演說中,提到要將臺灣打造為人工智慧之島,並逐步達成均衡臺灣、韌性臺灣及健康臺灣的目標。他認為,將臺灣打造為人工智慧島,現在正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天時,是因為全世界已經進入全面智慧化的時代;地利,是因為臺灣的半導體、人工智慧、ICT產業非常健全,而且我們是站在第一島鏈上的民主國家。人和,則是去年來臺參加COMPUTEX的科技業名人,包括黃仁勳、蘇姿丰及梁見後都是臺灣人。加上今天在場的科技界夥伴、廠商、企業家,都是臺灣打造人工智慧島非常重要的力量。 總統接著說,首先是「均衡臺灣」;除了昨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院會通過的「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政府針對北北基宜、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宜花東屏南、金馬澎等行政區域規劃「六大區域旗艦計畫」,以人工智慧、半導體人工智慧貫穿,預計會投入一兆元以上的投資。除了人工智慧方面的投資之外,也包括交通建設,生活區域改善等,希望能夠帶動民間共同響應。 總統指出,「大南方新矽谷方案」,以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做為核心地帶,串起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等區域的科技廊帶,希望能達到三個目標。第一,要具備人工智慧的研發能力。第二,不只是規劃設計及生產製造,更要具備系統整合能力。第三,推動臺灣社會各行各業使用人工智慧的文化,在醫療、學術研究、社會科學及各行各業等領域加強應用,這樣臺灣才會強。 談及「韌性臺灣」,總統說,我們要發揮半導體及人工智慧的優勢,鏈結民主國家,讓民主供應鏈更完整、更健全且居於主導、無可取代的地位,讓臺灣的經濟發展更具韌性。至於「健康臺灣」,總統指出,臺灣除了ICT產業、半導體及人工智慧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家也都非常肯定我們的醫療服務,在生物科技領域上也獲致相當成果。他的背景是醫療,因此希望能推動「健康臺灣」,讓國人不僅能活得長壽,而且可以活得健康;讓國人健康、讓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 總統同時提到,許多半導體業界前輩為大家種了第一棵樹,幾十年來政府、民間業者、研究單位共同耕耘,現在已經長成一棵大樹,希望利用這棵大樹,讓臺灣更安全、更繁榮,讓臺灣的民主能更得到保護;也因為我們的實力增強,跟民主陣營並肩站在一起,讓臺灣更安全、區域更和平發展,這就是我們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最後,總統祝福今天活動成功,「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推動成功、招商順利,讓南臺灣的核心沙崙經由大家共同努力,不僅造福臺南市,也嘉惠整個臺灣。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並參觀人工智慧及綠能技術研發廠商攤位。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委吳誠文、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臺南市長黃偉哲、立法委員王定宇、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詹方冠、經濟部次長何晉滄、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周美吟、國立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9日
「BEHIND THE CHAMPION:冠軍之路特展」開展 總統邀請國人前來參觀、感受臺灣精神
賴清德總統今(31)日下午出席「BEHIND THE CHAMPION:冠軍之路特展」開幕記者會,感謝「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我國代表隊」用球技在國際上詮釋臺灣精神。此次展覽除展出冠軍獎盃榮耀,也能看見「冠軍之路」背後的辛苦及不容易,他要邀請全國熱愛棒球的好朋友前來參觀,感受充滿臺灣精神的冠軍故事。 總統抵達後,首先與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蔡其昌會長、中華民國棒球協會高人傑常務理事、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代表隊總教練曾豪駒,共同將冠軍獎盃放置於展示台,進行揭幕儀式。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很榮幸出席「BEHIND THE CHAMPION:冠軍之路特展」開幕記者會,再次感謝我國代表隊為國爭取最大光榮。他也提到日前出訪三個邦交國及過境夏威夷、關島時,在邦交國及美國的僑胞朋友都以大家的表現為榮,感謝選手們透過球技在國際上詮釋臺灣精神,身為總統,他也感到與有榮焉。 總統說,身為棒球迷,很高興今天有機會摸到冠軍獎盃,他要祝福展覽圓滿成功,也呼籲全國熱愛棒球的好朋友前來參觀這個非常難得的展覽。 總統感謝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蔡其昌會長、中華民國棒球協會辜仲諒理事長及政府各單位共同舉辦展覽,讓每位前來參觀的朋友可以了解「冠軍之路」何其不易。並提到,每位球員及教練都是從小開始打球,臺灣棒球迄今也有百年的歷史,一代一代累積,加上足夠的社會力量和大家持續的努力,才有辦法將冠軍獎盃抱回來。他也希望透過展覽,讓參觀民眾看見冠軍獎盃的榮耀,也看到選手與團隊背後的辛苦及不容易。 總統指出,他一直認為有人、有土地,就會有歷史;有歷史就有自己的故事,可以唱自己的歌;臺灣精神就是2,300萬人在這塊土地上,各行各業盡心盡力付出,獲得不同成就,累積匯聚而成,也得到世界各國對我們的肯定。 最後,總統再次邀請所有熱愛棒球的朋友前來參觀展覽。並提到,我們的冠軍故事還沒結束,未來大家的成就會出現在臺灣的紙鈔及紀念幣上。很多球迷都希望將500元紙鈔上的國小冠軍棒球隊圖像變成12強冠軍棒球隊,他會努力讓這件事付諸實現,也希望可以先推行紀念幣,展現對棒球選手的尊重。 隨後,總統在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會長蔡其昌陪同導覽下,與現場貴賓一同參觀展區。 包括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體育署署長鄭世忠、立法委員吳沛憶、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9日
總統訪視教育獎得主何姍頤同學 肯定克服家庭困難的精神與勇氣 為大家帶來啟發
賴清德總統日前前往彰化縣成功高中,關懷「2024總統教育獎」得主何姍頤同學,肯定姍頤勇敢克服家庭困難的精神,用自身努力為大家帶來啟發,也勉勵該校拳擊隊同學未來能回饋社會,幫助別人。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林克修校長說明姍頤的家庭背景與學習情形。隨後至拳擊教室觀看姍頤擂台對打演練,也與拳擊隊同學們親切互動,關心大家的學習心得與未來志向,並勉勵同學未來能回饋社會。 總統肯定姍頤勇敢克服家庭困難的精神,並舉奧運金牌國手林郁婷為例,肯定姍頤擁有同樣令人激賞的勇氣,用自身的努力為大家帶來啟發。 總統認為,拳擊訓練對個人健康、自信及抗壓能力,都很有幫助。拳擊比賽一回合的時間很短,需要快速反應才能完成比賽,無形中也強化反應與抗壓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收穫非常大。 最後,總統也期勉拳擊隊同學們繼續加油,有困難時尋求師長協助。未來無論從事什麼行業,最重要的,不要忘記教練的教誨,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幫助別人。 包括教育部長鄭英耀、彰化縣長王惠美等亦陪同是項行程。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1日
總統發表2025新年談話 「以民主厚植國力 迎向世界新局」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在總統府大禮堂以「以民主厚植國力 迎向世界新局」為題發表2025新年談話。總統表示,現在的臺灣在民主、科技、經濟等各領域表現都受到國際肯定。新的一年,臺灣一定要團結一致,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期待不分中央地方、不分黨派共同努力,讓臺灣能夠站穩腳步,大步向前,創造更輝煌的成就。 展望2025年,總統強調,我們要堅定地走在民主的道路上,持續厚植國力、強化臺灣經濟韌性並深化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韌性,持續均衡臺灣,落實世代正義,讓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我們繼續一起打拚,自信勇敢地迎向世界新局。 總統致詞全文為: 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天,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祈願臺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業興隆、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回顧2024年,「臺灣尚勇」,充滿挑戰,也充滿榮耀。我們一起經歷了震災和風災,挺住了威權主義持續不斷的挑戰。我們也共享榮耀;臺灣拿下了「世界12強棒球賽」的冠軍,現在,全球各地的臺灣人,都知道這個「Team Taiwan」手勢。 在巴黎奧運,王齊麟和李洋,再次奪得羽球男雙金牌,林郁婷更為臺灣摘下首面拳擊金牌。在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我們代表隊的6位學生,通通得到金牌,而楊双子著作、金翎英譯的《臺灣漫遊錄》,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展現出國際級的臺灣文學實力。 我們臺灣英雄,不分年齡、不分領域,在許多國際賽事,都抱回大獎、締造新紀錄,都用傑出的表現詮釋臺灣,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精神與文化,也讓全體國人都感到驕傲。 各位國人同胞,我們同甘共苦,榮辱與共,我們一起流淚歡笑,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Team Taiwan」。 我要感謝每一位國人在崗位上的付出,推動臺灣的進步,創造臺灣的榮耀,也讓臺灣有更大的能量,在世界嶄露頭角。 新的一年,我們要繼續讓臺灣更多的故事成為世界的故事,臺灣的成功成為全球進步的動力。 展望2025年,全球將開啟全新的局面;有超過70個國家,在去年舉行選舉,有全新的民意,當各國的政局展開新局、國際的局勢快速變化,臺灣更要繼續以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 第一,我們要堅定地走在民主的道路上。 臺灣能夠走過黑暗專制年代,到今天成為亞洲民主燈塔的光榮時刻,是許許多多民主前輩犧牲奉獻和全體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民主對臺灣的價值,不只是自由的生活方式、社會多元蓬勃發展的動力,更是外交上贏得國際信任的品牌。 不論臺灣受到任何的威脅和挑戰,民主,都是臺灣唯一的路,只有繼續走,絕不回頭。 國內政黨競爭,是民主政治的一環,但是國內的政治紛爭,必須在憲政體制內,依循民主的方式,才能持續深化民主。 立法院所通過的爭議性法案,行政院有權提出覆議,提供立法院重新審視的空間,憲政機關也可聲請釋憲,透過憲法法庭判決,明確憲政分際,維護憲政秩序,逐步鞏固憲政體制。 人民也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可以匯聚更大的民主力量,展現主權在民的真諦。 新的一年,變動的國際局勢對全球民主國家而言,充滿嚴峻的挑戰。當前,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仍在進行,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等威權政體,更持續合流、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嚴重影響印太及全球的和平穩定。 尤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臺灣必須要居安思危,繼續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力量,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 守護臺灣的民主和安全,人人有責,我們要凝聚每一分力量,來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建構能夠因應大型災害、嚇阻威脅侵犯的能力,也要加強反資訊戰、反認知戰的社會溝通,全民拒絕威脅利誘,共同防止境外勢力的惡意滲透。 對內,我們要以民主鞏固民主,對外,我們更要以民主和世界交朋友,確保安全和平。因為臺灣越安全,世界就越安全;臺灣越強韌,世界民主防線就越穩固。 全球民主陣營更應該攜手合作,撐起「民主保護傘」,共尋解決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之道,共同維護臺海穩定和印太安全,達到世界和平的目標。 第二,我們要持續厚植國力,強化臺灣經濟韌性,也深化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韌性。 2024年上半年,臺股的漲幅是世界第一,全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期可達到4.2%,位居亞洲4小龍之首。國內投資暢旺,突破5兆元大關,通膨率也逐步回穩。1到11月外銷訂單達到5,366億美元,比2023年同期增加3.7%;1到11 月出口也比2023年同期增加9.9%,達到4,315億美元。 近來也有調查顯示,2024年,企業平均調薪幅度高於2023年,也有超過9成的企業計畫在今年調薪,將創下8年來新高。在在可見臺灣的景氣持續復甦,經濟穩健成長。 雖然總體經濟表現亮眼,但我們依然要關注地緣政治變化、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紅色供應鏈低價傾銷,對臺灣產業造成的衝擊。 對國家而言,百工百業同等重要,每個產業都強,臺灣國力才會強。中小微型企業是臺灣的經濟命脈,各地工業區的發展,更是創造臺灣榮景的動能,我們也要讓「臺灣製造」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因此,我們不僅僅要發展高科技產業,行政院也已經提出對策來協助傳統產業和中小微型企業,全面導入科技應用,落實數位、淨零雙軸轉型,以及發展通路,來提升經營體質和生產力。 臺灣必須持續提升經濟韌性。近年來,臺灣對美國、日本、歐洲及新南向國家投資大幅提升,已經明顯超越對中國的投資,這顯示,我們分散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已經有成果,未來更要繼續協助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與此同時,臺灣也要以民主跟世界一起拚經濟。我們要發揮半導體與AI產業的優勢,鏈結民主國家一起深化民主供應鏈的韌性,也要透過國際合作,不論是在無人機、低軌道衛星、機器人、軍工、安控,或是生技醫藥、綠能科技、新農業、循環經濟等產業,都要掌握前瞻技術,促進多元發展,讓臺灣持續引領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進步,也確保全球民主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第三,我們要持續均衡臺灣,落實世代正義,讓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 民主就是人民作主,2,300萬人,不分族群、世代、黨派、城鄉,都是國家的主人。 新的一年,我們會繼續推動福國利民的政策,但是中央需要足夠的財源來進行各項措施,因此,我期待《財劃法》的修法,朝野政黨能夠就各自的版本,冷靜再思考,為國家尋求長治久安之道。 從今天開始,基本工資連續第9年調升,月薪從2萬7,470元,增加到2萬8,590元,時薪從183元增加到190元。我們也希望,透過軍公教人員連續2年調薪以及調高加薪減稅優惠,來帶動企業加薪,讓全國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 我也知道,大家都希望繳稅少一點、房租少一點。今年,我們繼續推動減稅,舉例來說,單身的民眾,年所得44萬6千元以下可以免繳稅;雙薪夫妻年所得89萬2千元以下,以及雙薪育有2名6歲以下幼兒的四口之家,如果年所得146萬1千元以下,也都不必繳稅。租金補貼戶數也會從50萬戶擴充到75萬戶,讓大家生活負擔少一點。 今年,「文化幣」的發放年齡,從16歲下修到13歲。13到22歲的年輕人,都可以獲得政府補助,進行藝文體驗。而「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即將上路,讓更多臺灣年輕人圓夢,可以到世界各國學習與交流。 我們更要成立「運動部」,讓年輕人在運動場追逐夢想,同時積極發展運動產業,推廣全民運動,讓國人更健康。 今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們要推動「長照3.0」,提供長輩更完善的照顧,也將擴大癌症篩檢的對象和服務,繼續打造「健康台灣」。 另外,今天開始,臺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來接軌國際,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我們也要繼續邁向「均衡台灣」,在上個月,行政院啟動的「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以及提出的「六大區域旗艦計畫」,都是為了要繼續擴大投資公共建設、發展地方的特色產業,來縮小城鄉與貧富差距,讓人人都可以安居樂業。 各位國人同胞,現在的臺灣,在民主、科技、經濟等各領域的表現,都受到國際的肯定。這證明了國家發展的方向正確。 新的一年,臺灣一定要團結一致,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期待,不分中央地方、不分黨派共同努力,以人民福祉為優先,讓國政順利推動,臺灣能夠站穩腳步,大步向前,創造更輝煌的成就。 新的一年,我們還有更多精采的臺灣故事要告訴全世界,讓海內外的臺灣人,一次又一次為臺灣的榮耀一起歡呼喝采。 「臺灣尚勇」!我們繼續一起打拚,自信勇敢地迎向世界新局,謝謝大家!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