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8年08月02日
總統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專訪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專訪,針對兩岸關係、香港「反送中」、臺美及臺日關係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

總統問答內容如下:

 

問:今年1月起臺灣周遭情勢有很大的轉變,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演說結果,他強烈主張要將「一國兩制」導入臺灣,您身為臺灣總統,當時是如何應對的呢?

總統:在今年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來所謂「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時候,在那個當下,很多的臺灣人覺得是沒辦法接受。所以做為一個國家領導人,我必須以很清楚的方式表達出來,所謂的「一國兩制」,不是臺灣人可以接受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提出,讓臺灣人覺得,好像長期以來中國主張的一個中國,或者是統一這件事情已經進入了中國的政治時間表。表現出來他們對於所謂臺灣問題的解決,有一定時間的壓迫感。所以,作為臺灣領導人,我必須要講清楚,「一國兩制」不是臺灣可以接受的。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對於兩岸的穩定跟和平都採取了一個很負責任的態度。我們不挑釁,也盡最大的能力來維持兩岸之間的和平、兩岸之間的穩定,我們主張維持現狀。但是這個「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提出以後,在很多人的感覺裡面,包括很多臺灣人,覺得是中共一方的改變現狀。對臺海的和平穩定其實不是一個正向的發展,所以我們就採取了很堅定的態度,告訴北京當局「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不是臺灣人民可以接受的。

 

問:習近平對於臺灣有強烈的想法與主張,當初您對習近平演講的回應,是事先設想好的嗎?

總統:在去年的後半年,甚至於在去年尾的時候,也做了一定程度對情勢的評估,還有對中國方面的觀察。我們是有感覺到,在今年初的時候,他們有可能提出一個比較大膽的方案,所以我們心裡也有一些準備,當他提出來的時候,我們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回應了。

 

問:所以當習近平「一國兩制」的發言,您有種「終於提出來了」的感受嗎?

總統:在他提出來的同時,我相信在他們內部的準備裡面,也開始了一些作為,希望把「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說法能夠落實在他們的政策,所以我們也觀察到他們內部也有一些計畫,要把「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變成是他政策上的一部分。

 

問:您提到臺灣現在要維持現狀。「一國兩制」的問題點為何呢?「一國兩制」跟維持現狀有否衝突?無法藉由「一國兩制」達成維持現狀嗎?

總統:臺灣的現狀其實是很清楚的,我們主權是獨立的,有一個獨立的主權,來做為我們在臺灣建構一個民主自由方式的基礎。「一國兩制」,比如說以香港的例子,它的主權是在中國,不在香港,也就是在沒有主權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保證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可以得到絕對的保障。所以我們聽到「一國兩制」的時候,最大的憂慮就是我們現在主權獨立的現狀會被破壞掉。

 

問:當前香港有很多年輕人在進行抗議活動,您對目前的抗議情勢有何看法呢?

總統:我覺得中國,尤其是北京當局,必須要信守當年他們所做的承諾,也就是對於香港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期待能夠實現。換句話說,與其壓制香港民主的發展,倒不如讓香港的民主能夠正常的,而且自然的發展。以我來看,這是中國在面對香港人期待的時候最好的方案。

 

問:臺灣人對香港的狀況感同身受,是不是認為我們以後可能也會是一樣的狀況呢?您對香港示威群眾的看法為何?

總統: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臺灣人,對香港人民走上街頭要求民主,基本上都是抱持一種同情的、支持的態度。我們自己在臺灣過的是自由民主的生活,也希望香港人跟我們一樣可以過著民主自由的生活,因為這是文明社會共同的價值,也是共同的期待。所以有人說,「今天的香港是明日的臺灣」,倒不如說,我們希望「今天的臺灣是明天的香港」,讓香港人也有他們享受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權益。

 

問:現在的臺灣是明日的香港嗎?

總統:我們希望今天臺灣這種民主生活的方式,明天的香港也可以享受得到。

 

問:聽說有從香港跑來臺灣的移民,您對此表示歡迎且會展開行動,您想要跟香港建立何種連結?今後有何具體的舉措呢?

總統:事實上持續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看到很多的香港人選擇住在臺灣,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工作。對於他們認同我們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也表示歡迎。我們也有一個特別的條例來處理跟香港人民的關係。基本上,我們對於他們認同民主的價值,願意來這裡生活,而且願意來這裡工作、遵守我們法律的規定,都非常的歡迎。

 

問:從習近平今年1月的演講後,就有各種不同的動作,例如以臺灣海峽為中心,進行軍事活動,您有感受到軍事方面的壓力嗎?最近是否有更強烈的狀況呢?

總統:我想這段時間以來,中國在臺海的軍事是有增加,而且規模也有增加。但是它不是在傳統上,只有在臺海的這些活動,它已經超越臺海,走到太平洋的部分去。這也顯現出來,中國的企圖心不是只有在臺海,中國的企圖心是在整個區域。區域中所有的國家,尤其是民主國家,在面對這種情勢的時候,其實應該是以一種共同面對的心態來看這個區域的軍事發展。

中國的這種企圖心,還有中國在軍事活動的增加,確實讓我們覺得,有必要強化自我防衛的能力。所以我上任以來,對於我們的國防自主、軍事能力的強化,還有軍事人員的訓練,以及軍事裝備的精進等,採取了很多優先政策,來支持這些強化國家的防衛能力。

另一方面,除了軍事能力的強化之外,我們也同時強化了反中國滲透臺灣社會的能力。中國長期以來,尤其是近來,持續強化滲透臺灣每一個社會部門的能力,我們也都有很密切的觀察,同時也有掌握。我們是一個民主社會,民主社會很大的一個風險,就是很容易被以民主的方式來滲透。換句話說,我們強調的是自由,一個自由的生活方式。所以任何的交流,我們都抱持一個開放的態度。但是透過交流來達到滲透或短暫的目的,這個我們就必須要有特別的警覺。所以我們持續地提醒臺灣社會,政府對於交流,是採取一個開放的態度,但是我們必須要警覺到,中國確實有利用很多不同程度、不同部門的交流,來達到滲透臺灣的目的。

所以我們要強化臺灣的一般人民,在交流的同時,可以強化他們這種反滲透的能力,這是希望臺灣的人民可以有警覺,也可以自我建構一個反滲透的能量。

當然還有一件事情,就是這幾年來,我們也發現假訊息一直造成臺灣社會的紛擾,甚至在選舉的時候產生一些影響。我相信這些都不會是只有臺灣社會要面臨的問題,其實很多的民主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也就是來自不同的集權的國家,它在滲透民主國家的時候,有一很重要的方式,就是錯假訊息。散播這些假訊息或錯誤的訊息,造成我們在判斷上發生錯誤,或者是認知上發生錯誤,讓我們行使自由民主的權利,也受到傷害。

 

問:所謂假新聞,即為了特定目的透過網路及媒體傳播的情形,對此您有何看法?

總統:我覺得一方面有透過網路散播的假訊息,當然也有一些媒體在當中有一些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一直想試圖影響臺灣的媒體,(例如)在前一段時間,透過一些媒體的報導,我們知道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曾經邀請臺灣很多媒體到中國訪問,他在面對這些臺灣媒體的時候,他有說,希望臺灣的媒體可以協助宣導一國兩制等,這當然是一個例子,但是在我們沒有看到的地方,或者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中國還是持續的會找方法來影響臺灣的媒體。

 

問:目前臺灣跟中國在經濟方面,希望維持雙贏的合作關係,在此趨勢下,如何因應對抗帶有意志或目的的資訊,又要如何對抗這些假消息呢,您說這甚至比軍事方面的問題還困難。

總統:確實,在這個階段,軍事當然是一個挑戰,但是假訊息的這個部分,跟網路入侵的這些事情,確實是我們每一天都面臨的問題、每一天都要處理的問題。我們在處理上,也要非常的小心,因為臺灣是民主社會,我們尊重言論自由,政府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要特別地小心,不要去傷害民主社會裡面,一個很重要的-「言論自由」的價值。以致於我們在處理錯假訊息的時候,就要特別地慎重跟小心,因為這些錯假訊息的來源不只是來自於單一,他或許有很多的帳號是全世界都有的,所以跨國之間的合作,其實是很重要的。一起來把這些錯假訊息的來源鎖住,一起來處理。這個所謂錯假訊息的流動,不只是在臺灣發生,我相信很多的民主國家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所以,我也希望,跨國之間、不同的國家之間,對於錯假訊息的來源,或者它散布的方式,大家都可以坐下來,一起合作來阻絕錯假訊息的散布。

 

問:您剛提到在軍事方面,應該是跟許多國家一起來合作解決這些問題,而您跟美國之間,保持友好關係來對抗中國大陸,這個趨勢好像比以往更明顯,例如武器的購買,川普就任前有透過電話跟您溝通過,您認為這是哪一種策略呢?或您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呢?

總統:按照美國《台灣關係法》,美國要提供臺灣自我防衛的能量,在中國對於區域的軍事企圖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之下,臺灣防衛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我們的需求當然也會越來越大。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們從外部去購買軍事裝備與武器,都受到中國的打壓,美國是我們可以購買軍事武器的一個主要來源。我相信,美國各界對臺灣的情勢也都很理解,也知道臺灣的需求。近來我們要求要購買一些軍備的武器,我們也非常感謝川普政府能夠在最近宣布一些出售武器的決定,我相信這都是本諸於強化臺灣自我防衛能量的用意,也是《台灣關係法》裡面所規定的。

在這裡,我當然也要利用這個機會,謝謝美國行政部門、國會部門,甚至是地方政府,對臺灣都是非常支持的。對於臺灣能夠一起共享自由民主的價值,他們也覺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我相信對臺灣的支持,在美國各界應該是個蠻一致的看法。

 

問:您剛提到許多國家對於臺灣的支持,以及有很多國家一起支持臺灣,但另一方面中國希望孤立臺灣,想盡方法要讓臺灣孤立,從您就任以來,中國在外交方面,挖了很多牆腳,您覺得應該如何對待這個比較複雜且困難的問題?您有危機感嗎?

總統:中國長期以來對臺灣的策略就是要孤立臺灣,孤立臺灣幾個重要的做法,第一個就是拿走臺灣的邦交國,第二個就是對於臺灣國際組織的參與能夠阻絕,這兩個是他們主要的做法。臺灣人要表達的就是一個精準的意志,我們要盡所有的可能,去維持我們的邦交國,去爭取每一個可以加入國際活動或國際組織的機會。但是除了這個之外,我們還是需要理念相同的國家,給我們的協助。這幾年來,我們看到很多理念相同的國家,對臺灣的支持是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明顯。在很多的國際場合,可以看到我們的好朋友們站出來替我們講話,他們也感知到,臺灣作為一個民主國家、一個民主價值的守衛者,其實是已具有指標性作用。當一個追求民主自由的國家,被中國用種種的手段孤立,沒有辦法參與國際組織,對國際公理來講,是一件不對的事情。我們也聽到了很多國際間的好友,還有很多理念相同的國家,都能夠在重要的機會、關鍵的時刻站出來替臺灣講話,這個對臺灣來講,我們其實感到很溫暖,也很感謝,對於民主自由這種價值的堅持,我們更有信心。

 

問:我非常同意您的看法,但是民主也好自由也好,尊重這些理念的聲音,好像最近越來越小聲了。經濟抬頭了、自己國家的保護主義,或以自己國家為主的想法越來越多了,想要用理念來團結在一起,是不是變得比較困難了呢?尤其是臺灣,在這種非常複雜的情況當中,因為站在第一線,所以必需更加堅持,但以現在這種情況下,團結的理念很重要,但會不會相對的困難呢?您有這種感受嗎?

總統:團結的理念不只是以我們價值的共享為一個基本的要素,還有很多其他共同利益的追求。臺灣其實在經濟上,是一個非常具有地位跟重要性的國家,國際間很多重要的零組件的來源是來自於臺灣。臺灣對外,尤其在新南向國家、在東南亞跟其他地方國家的投資其實是相當的大。在經濟上,臺灣是一個很活潑的經濟,也是具有很多潛力跟可能性的經濟,所以我們跟其他國家共同塑造經濟利益共享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們跟美國、日本、東南亞國家、跟所謂的新南向國家,其實都可以坐下來,型塑共同的經濟利益。我們有我們的資產可以共享,也有能力可以跟其他國家一起來建構新的市場或者是新的供應鏈。所以,對我們其他的友邦來說,或者是我們密切往來的國家來講,其實臺灣是很有意義而且可以共同建構共同經濟利益的國家。

 

問:在外交關係上,跟臺灣有外交關係的國家,數量是有在減少,那是中國對臺灣的孤立化所造成的,對於這方面的危機感,您認為有方法可以阻止嗎?對於中國瓦解的政策,您認為有辦法可以阻止嗎?

總統:這就是我們每一天都要面臨的挑戰,我們也不否認這確實是一個對臺灣來講很大的壓力,但是國際間也知道,當臺灣的邦交國在流失的時候,對國際的穩定跟區域的穩定也並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們確實在這方面,在過去一段時間,得到很多國家的幫忙,換句話說,維持這些外交關係,不僅是臺灣自己在努力,我們也得到很多朋友在幫忙我們。

另外,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補充說明一下,除了臺灣的重要性在哪,在經濟上跟其他國家形成共同經濟利益的可能性是非常的大。另外,我們要注意到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臺灣位處於第一島鏈,在整個區域戰略上,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我相信臺灣的存在對這個區域的自由民主發展,具有關鍵性。如果今天臺灣因為中國的擴張,而喪失掉它的自主、喪失掉它的主權,我相信這個區域裡面,很多的國家都會感到不安。

 

問:日本也是您所提到的其中一國。您對中國國防白皮書有什麼看法呢?中國國防白皮書提到,如果有任何人要來阻饒中國的分裂,他們會不惜一切的犧牲。而川普政府承認已同意賣武器給臺灣,中國一直強烈表達他們絕對不能允許,您覺得應該要怎麼辦呢?要持續做下去嗎?

總統:美國協助臺灣防衛這件事情是根據《台灣關係法》來的,也是美國政府對臺灣提供援助或者軍售最重要的法律根據。這是長久以來的事情,他協助的是臺灣自我防衛的力量,也是現狀的一部分,所以我相信維持現狀這件事情,不僅是維持臺灣和平穩定最好的方程式,也是維持區域穩定最好的方程式,我也希望中國可以認知到這一點。

 

問:川普政府所採取的許多措施是依據《台灣關係法》,但目前美中貿易戰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川普政府會否一直堅持《台灣關係法》呢?或者是會修正呢?

總統:美中的貿易衝突當然是會影響區域關係的一個事件,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一件事,也就是對臺灣的支持在美國,不論是行政、立法或者是在地方政府層次,對臺灣的支持這個共識的程度是非常高的,或許美國的行政部門在某個時間點、在某個事件,有一個比較有彈性的處理,但是整個對臺灣的支持是不會改變。

 

問:美中關係上,臺灣會不會被當作一張牌來使用,您有沒有這個危機感?

總統:在國際政治確實有它現實的一面,但是在現實面,每一個參與的人,他的重要性都要被正確的評估。那我只能說,在整個區域的情勢裡面,臺灣的重要性是不能被忽視的。

對臺灣的支持在美國,不論是行政、立法或者是在地方政府層次,對臺灣的支持這個共識的程度是非常高的,或許美國的行政部門在某個時間點、在某個事件,有一個比較有彈性的處理,但是整個對臺灣的支持是不會改變。

 

問:2016年您以自由民主為訴求,勝利取得政治輪替,請問中國習近平的壓力越來越強,您認為臺灣應該是怎麼樣的國家,與中國應該要維持何種關係呢?而為了實現這些關係,您有信心可以做到嗎?

總統:我想因為整個局勢都在變動當中,每一個國家都面臨來自內外不同的挑戰。中國是如此,臺灣是如此,美國也是如此,日本也是如此。在每一個國家都面臨內外挑戰的時候,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其實是最重要的。這是大家共同都要有的一個責任感。

臺灣在過去的這段時間,我們都一直是很負責任的維持這個現狀。對於區域的和平穩定,都採取一個貢獻者的姿態。所以對於中國跟兩岸關係的處理,這段時間以來,我們採取的是不挑釁、不激化的維持現狀的原則,也希望中國在它面臨內外挑戰之餘,也能夠認知到它對於區域和平穩定的責任。

 

問:針對中國國防白皮書,我們可以看到陸委會的回應,但您還未發表對中國國防白皮書的回應,這方面您有什麼看法呢?

總統:陸委會的發言其實就是代表政府的發言,中國的軍事白皮書的發表,一方面我們認知到中國軍事的強化持續地在進行當中,對於周邊的國家,對於整個區域來講也越來越形同是一種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強化自身的自衛能力。所以我們也需要跟周邊的國家保持一個溝通的狀態,因為畢竟中國軍事的強化跟它的企圖心,影響的是周邊的國家,影響的是整個區域,所以周邊的國家跟區域內的國家,也必須共同的來面對這個問題。

 

問:臺日關係上,感謝您對京都動畫的事件表示關心,請問您對日本有何期待呢?在這個區域中,您認為臺日兩國可以扮演何種共同的角色呢?

總統:其實臺灣人跟日本人的感情是很好的,在921大地震的時候日本人給我們很多的協助,在日本大地震的時候,臺灣人也提供了很多的協助,同時表達了很多慰問之意,近來的這個事件也是一樣。固然這個動畫公司本身有很多人、很多的作品都是很多人共同的回憶,另一方面,臺灣人也想在這個機會表達哀悼之意。也展現出來臺灣跟日本的人民之間有很好的感情。

另外一方面,我們在很多的經貿往來上,其實可以更進一步的合作、更進一步的強化。所以我們也非常期待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可以有日本方面給我們的協助。我們能夠加入CPTPP,對整個區域的經濟一定是一個正面的貢獻者,而且臺灣很樂意遵從國際貿易的法則、遵從這些規則,而且也有能力遵守這種高標準的國際法規,讓CPTPP也好,或者是區域的經貿協定也好,展現出它高品質的那一面。

另外一方面,因為我們跟日本都是一個災害很多的國家,每一次災害發生的時候,我們都相互表達慰問跟同情。其實我們相互之間還可以再進一步的合作,對防災、救災的能量上面,可以相互的協助;或者可以一起合作協助這個地區的其他國家,在防災救災的能量可以一起提升,這也是我們將來可以一起來做的事情。

至於像我剛才提到的假訊息的事情,或者是網路攻擊,這就是民主國家共同要面對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坐下來從技術面、或者是從很多實際問題的解決方面,坐下來一起來談。

總而言之,日本跟臺灣之間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最重要的就是人民之間的感情是深厚的,我們也可以基於這個深厚的感情,共同對這個區域能夠做出更多貢獻。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9日
總統祝賀新教宗良十四世當選
有關教廷於8日順利選出羅馬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賴清德總統代表我國政府、人民及我天主教社群,向教宗良十四世表達誠摯祝賀,並期待未來與教宗良十四世續攜手在人道援助等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捍衛宗教自由的普世價值,進一步拓展並深化臺梵邦誼。 賴總統於獲悉教宗良十四世當選後,已第一時間指示我駐教廷大使館轉致賀電。賴總統於賀電中代表我國政府、人民及我天主教會向教宗良十四世表達誠摯祝賀,確信教宗良十四世淵博的智慧之光,將持續指引天主教社群及全球14億信徒,並強調臺灣期盼與教廷繼續攜手合作,共同追求和平、正義、宗教自由、團結友愛及人性尊嚴。 今年是臺梵建交83週年,邦誼深厚,雙方共享宗教自由、人權、和平及博愛等普世價值,交流密切。我國將持續與教廷推動各項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雙邊關係,與教廷共同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5日
副總統接見日眾議員訪團 盼持續深化雙邊經貿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5)日下午接見日本前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眾議員乙行,感謝日本政府關注區域和平穩定。並表示,區域的和平穩定、安全和繁榮,是臺日長遠的共同利益;也期盼未來持續合作,在投資、貿易等各領域深化雙邊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在總統府接待許多老朋友及新朋友,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臺灣的關心、支持,以及長遠的友誼。 副總統提到,訪團昨日前往高雄瞻仰安倍前首相銅像;安倍前首相曾主張「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對於臺日全方位關係有非常具體的貢獻,至今仍有許多臺灣人為此要向他表達敬意。安倍前首相遺孀日前來臺時也重申上述主張,相信區域的和平穩定、安全和繁榮,對臺日而言都是長遠的共同利益。 副總統指出,近期全球局勢發生一些變化,影響區域的和平穩定,尤其各種對臺海、對周邊情勢的侵擾活動,需要臺日共同關注。日本石破茂首相在川普總統上任初期訪美,在峰會上特別提出關注臺海的和平穩定,以及反對任何片面以武力或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的意圖。感謝日本政府對於區域和平穩定的關注,臺日需共同持續努力。 副總統表示,現在經濟情勢也有一些變化,臺日在上週都持續與美方針對對等關稅進行談判工作,我們希望一切都能夠順利,爭取產業與美方合作的最大利益。在此深具挑戰的時期,期盼臺日未來持續合作,並在投資、貿易等各領域深化雙邊關係。 訪賓一行尚包括日本眾議員田中和德、神奈川日華親善協會會長松本純、眾議員西銘恆三郎、佐佐木紀、簗和生、加藤竜祥及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副代表高羽陽等,由外交部次長陳立國及臺灣日本關係協會副祕書長林郁慧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5日
副總統感謝垂秀夫持續關注臺灣及區域情勢
蕭美琴副總統今(5)日下午接見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垂秀夫乙行,歡迎垂秀夫與多位專家學者來到總統府。 副總統說,垂秀夫在退休後,成為一名攝影師,但仍持續關注臺灣及各項區域議題,包括臺日雙方如何共同應對快速變化的國際情勢,令人感佩。他也對在座學者共同關注此議題表達感謝與歡迎。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次長陳立國、臺灣日本關係協會副秘書長林郁慧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5日
總統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發表談話
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賴清德總統今(5)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以及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所造成。並表示,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很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鎖定在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事實上,中央銀行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總統強調,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的三大原則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期盼國人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所有關心臺灣經濟發展的朋友,大家晚安。從上週到今天,許多人關心臺灣匯率市場的變動,和新臺幣升值的情形,我有五點要向大家報告說明。 首先是,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所造成。而形成市場預期心理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去年臺灣整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達4.59%,創下三年來最佳的表現,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概估將達到5.37%。 即便面臨美國川普總統「對等關稅」的新政策衝擊,但從「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川普關稅政策後,所修正的各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來看,在亞洲四小龍裡,香港、韓國、新加坡都是下修,只有臺灣是從2.7%上修到2.9%,甚至比日本的0.6%還要好。 臺灣經濟表現良好是全體臺灣人民的努力打拚的扎實基礎,這也顯示,雖然臺灣不同產業間競爭力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臺灣的經濟體質仍然強韌良好,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對臺灣有信心。 第二,新臺幣匯率升值的第二個原因,是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從4月2號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提出後,全球股市都產生劇烈影響,臺灣也不例外。臺股曾經一度跌到1萬8千點以下,但也漸漸從谷底回升,雖然歷經幾次震盪,但仍回到2萬點以上。而外資擴大買超臺股,也升高近期對新臺幣升值的預期心理;不過,這也表示,即便面臨美國關稅政策挑戰,外資仍然對臺灣的產業深具信心。 第三,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卻有許多不實訊息,企圖影響市場的預期心理。我們非常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竟然鎖定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了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 身為總統,我必須再次強調,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政黨可以競爭,人民不能犧牲。 第四件要跟大家報告的是,中央銀行,以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過,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沒有涉及匯率議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臺美貿易逆差,主要是長年所累積而成的國際貿易分工結果,就以今年二月的統計來說,臺灣出口美國的產品,有將近7成,集中在由美國買家主導的電子產品,包括了人工智慧、資通訊、半導體跟相關產品。這不僅證明臺美供應鏈之間的分工,也表示臺美之間的供應鏈,可以互利、互補。 另外,雖然因為貿易逆差的原因,臺灣被列入美國的觀察名單,但從未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而也正因為造成臺美貿易逆差的原因,與匯率無關,臺美之間的談判,自然不會提及匯率議題。因此,我也要請有心人士,不要再刻意散佈不實訊息。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當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以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這三大原則之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 臺灣的經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打拚,才從家庭工廠,成為世界大廠,不分朝野政黨,無論政治立場,我們都有責任共同守護。 我也要拜託所有好朋友,把我報告的分享出去,把正確的訊息,分享給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來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2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共和黨策士團 盼攜手合作持續壯大雙方實力
蕭美琴副總統今(2)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共和黨策士團時強調,一個強大的臺灣不僅符合區域穩定的共同利益,也有助於繁榮發展與鞏固科技領導地位。臺灣與美國在許多領域互補,攜手合作將持續壯大雙方實力。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向訪賓表達歡迎之意,並感謝大家持續關注區域安全與地緣政治情勢。並表示,相信訪賓每次來到臺灣,都會發現我們在強化韌性方面有更多進展,但區域的地緣政治局勢也變得更加複雜。我們希望透過與美國的夥伴關係,不只在強化韌性與嚇阻方面合作,也在促進經濟繁榮上攜手努力。 副總統提到,臺灣社會許多人對於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感到擔憂,我們期盼與美方共同合作並建立共識,在追求美國偉大的前提下,理解一個強大的臺灣不僅符合區域穩定的共同利益,也有助於繁榮發展與鞏固科技領導地位。臺灣與美國在許多領域互補,攜手合作將持續壯大雙方實力。 訪賓一行包括「大西洋理事會」副會長克羅寧(Matthew Kroenig)、前美國防部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柯海諾(HeinoKlinck)及前白宮國安會臺灣事務主任朴雄(Marvin Park)等,由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5日
總統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發表談話
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賴清德總統今(5)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以及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所造成。並表示,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很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鎖定在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事實上,中央銀行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總統強調,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的三大原則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期盼國人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所有關心臺灣經濟發展的朋友,大家晚安。從上週到今天,許多人關心臺灣匯率市場的變動,和新臺幣升值的情形,我有五點要向大家報告說明。 首先是,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所造成。而形成市場預期心理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去年臺灣整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達4.59%,創下三年來最佳的表現,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概估將達到5.37%。 即便面臨美國川普總統「對等關稅」的新政策衝擊,但從「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川普關稅政策後,所修正的各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來看,在亞洲四小龍裡,香港、韓國、新加坡都是下修,只有臺灣是從2.7%上修到2.9%,甚至比日本的0.6%還要好。 臺灣經濟表現良好是全體臺灣人民的努力打拚的扎實基礎,這也顯示,雖然臺灣不同產業間競爭力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臺灣的經濟體質仍然強韌良好,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對臺灣有信心。 第二,新臺幣匯率升值的第二個原因,是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從4月2號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提出後,全球股市都產生劇烈影響,臺灣也不例外。臺股曾經一度跌到1萬8千點以下,但也漸漸從谷底回升,雖然歷經幾次震盪,但仍回到2萬點以上。而外資擴大買超臺股,也升高近期對新臺幣升值的預期心理;不過,這也表示,即便面臨美國關稅政策挑戰,外資仍然對臺灣的產業深具信心。 第三,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卻有許多不實訊息,企圖影響市場的預期心理。我們非常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竟然鎖定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了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 身為總統,我必須再次強調,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政黨可以競爭,人民不能犧牲。 第四件要跟大家報告的是,中央銀行,以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過,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沒有涉及匯率議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臺美貿易逆差,主要是長年所累積而成的國際貿易分工結果,就以今年二月的統計來說,臺灣出口美國的產品,有將近7成,集中在由美國買家主導的電子產品,包括了人工智慧、資通訊、半導體跟相關產品。這不僅證明臺美供應鏈之間的分工,也表示臺美之間的供應鏈,可以互利、互補。 另外,雖然因為貿易逆差的原因,臺灣被列入美國的觀察名單,但從未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而也正因為造成臺美貿易逆差的原因,與匯率無關,臺美之間的談判,自然不會提及匯率議題。因此,我也要請有心人士,不要再刻意散佈不實訊息。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當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以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這三大原則之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 臺灣的經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打拚,才從家庭工廠,成為世界大廠,不分朝野政黨,無論政治立場,我們都有責任共同守護。 我也要拜託所有好朋友,把我報告的分享出去,把正確的訊息,分享給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來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