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4年09月16日
總統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 盛讚為世界重要工程建設與藝術品 肯定展現臺灣韌性及打拚精神
總統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

賴清德總統今(16)日上午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時指出,淡江大橋不僅是國家重大交通建設,也是工程藝術品和國際地標,更展現臺灣的韌性及打拚精神。並肯定工程規劃、建造期間,行政團隊一棒接一棒及中央與地方的團結努力,另針對財劃法的問題,期盼朝野的討論,能同時保留中央照顧地方的能力、及兼顧地方的均衡發展,讓臺灣長治久安。

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參加國家重大建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要代表國家祝福今日典禮平安順利、大吉大利,並在明年通車之後,四通八達、財源廣進。同時也感謝負責興建的工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勇敢承擔完成此項艱難任務。

總統指出,淡江大橋肩負重要交通功能,明年通車之後,預估可分擔關渡大橋30%交通流量也可舒緩台二線竹圍路段17%交通負載量;且淡江大橋主要連接淡水與八里,未來從淡水到林口或雙北市中心的交通會更加便利;另外,淡江大橋將連接西濱快速道路,民眾前往桃園機場也很方便,顯示對在地的交通功能和連結國際的重要性。

總統說,淡江大橋不僅是交通建設,也是工程藝術品,由已故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被譽為「曲線女王」的札哈.哈蒂(Dame Zaha Hadid)所設計,靈感來源是臺灣雲門舞集舞者跳躍的舞姿。無論是旭日東昇或夕陽西下,都能看到淡江大橋在淡水河上翩翩起舞,是非常美麗動人的藝術品。同時提到,淡江大橋也是世界級的重要建設,為世界最長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也獲《CNN》評選為2025年全球11大重要建築之一,是臺灣的光榮。

總統指出,淡江大橋更展現臺灣的韌性及打拚的精神。這座大橋的單塔不對稱斜張鋼索來自奧地利,在工程興建過程中,由於地緣政治變化,必須繞道非洲好望角才能運到臺灣。此外,橋塔為3D曲面設計,因施工不易而歷經7次流標。後來橋塔模板以來自德國的原料,由日本技師處理,此技師師父曾負責臺灣首座斜張橋—高屏溪斜張橋,曾是亞洲最長的斜張橋,現在將被淡江大橋取代。

總統感謝行政院蘇貞昌前院長、陳建仁前院長及卓榮泰院長召集跨部會協調,提出完整解決方案;交通部則從王國材前部長、林佳龍前部長到陳世凱部長,顯示行政團隊一棒接一棒;也感謝在地立法委員關心進度及新北市政府團隊的大力支持,與行政院團隊共同合作。

總統提到,台北101是臺灣的國際地標,臺灣高鐵的乾淨、舒適和便利也讓許多國外賓客印象深刻。未來淡江大橋勢必成為臺灣在國際上的地標,期盼大家在欣賞淡江大橋時能感受到臺灣的國家願景。並提到,自己在新北出生,在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核定淡江大橋計畫,也期待明年前來參加完工通車典禮。

總統強調,中央施政不分縣市或黨派,依照地方發展和國家建設需求給予必要支持。近年來中央支持新北市政府在淡水的三項重大建設,包括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與淡海輕軌,總經費將近300億元。淡江大橋完工後,中央也會秉持一貫理念,繼續支持地方建設。

總統表示,過去中央經費較多,能多做一些事,《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中央不一定有充分的能力支持地方政府,未來地方財政較好,就要扛起更多責任。目前既已發現財劃法的問題,期盼朝野對於財政分配能同時保留中央照顧地方的能力、及兼顧地方的均衡發展,讓臺灣得以長治久安。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合龍啟動儀式,見證鋼梁節塊吊升,淡江大橋全橋閉合。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金德、交通部長陳世凱、勞動部長洪申翰、新北市長侯友宜、立法委員林淑芬、洪孟楷、鍾佳濱、蘇巧慧、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潘俊榮、榮譽理事長許勝雄、王文淵、苗豐強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3年05月08日
曾文南化聯通管提前完工 總統:持續提升臺灣水資源韌性 打造更穩定、安全的用水環境
蔡英文總統今(8)日下午前往臺南視察「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時表示,「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即將邁向試通水目標,隨著「曾文南化聯通管」提前完工,搭配原有的「南化高屏聯通管」,將讓臺南、高雄兩地水資源應用更具彈性;這項工程也是經濟部「珍珠串計畫」的重要一環,串接起臺灣西部的水庫,讓各區域水資源更有效地調度,維持供水穩定。未來政府也會以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持續提升臺灣水資源韌性,打造更穩定、安全的用水環境。 總統致詞時表示,上週二「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已經接通管線,今天充水後就要邁向試通水的目標。這項工程是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的重大成果,也是經濟部「珍珠串計畫」的重要一環。藉由「珍珠串計畫」,串接起臺灣西部的水庫,讓各區域的水資源能更有效地調度,並維持供水的穩定。 總統指出,隨著「曾文南化聯通管」的提前完工,搭配原有的「南化高屏聯通管」,串接起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和高屏攔河堰,也讓曾文和南化水庫具有「雙向備援」的調度能力。 總統說,現在水庫容量大的曾文水庫,不僅能以每日80萬噸的備援能力,支援庫容較小的南化水庫;在雨季時,南化水庫的溢流也能反送到烏山頭水庫存放,藉此穩定南部灌溉、民生及工業用水,也讓臺南、高雄兩地水資源的應用更具彈性。 總統提到,回顧2021年,因為「桃竹備援管線」的提前完工,讓竹科用水不受百年大旱的影響,被稱為「一條水管救世界」,相信未來「曾文南化聯通管」也將發揮重要的功能。 總統說,剛才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致詞時提到,南部除了農業需要灌溉用水以外,也越來越多先進科技產業都考慮至南部設立據點。水的供應無虞是下一個階段國家建設非常重要的元素, 因此,政府自2016年以來,有系統地投入國家預算改善基礎建設,讓產業所需要的基礎建設能到位,持續強化國家的競爭力。國際間做國家競爭力排名的時候,我們也一直往上提升。 總統指出,我們期盼透過完善各項水利設施,為國家整體發展打下穩固的基礎,並且繼續提升臺灣的國際競爭力。除了管線工程,近年來政府也大力推動科技造水,像是永康、安平及仁德再生水廠,未來完工後將可以滿足南科的用水需求。另外,去年所核定的臺南海水淡化廠,後續將為南部地區帶來每日10萬噸的供水,持續為在地產業及民眾,打造更穩定、更安全的用水環境。 總統也感謝經濟部、水利署及台水公司全體工作夥伴的付出,讓一項又一項的重大水利設施,能夠如期如質完成,甚至提前完成。未來,政府也會以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持續提升臺灣的水資源韌性,一起讓水源更多元、調度更靈活。 隨後,總統至觀景台視察通水情形,並聽取水利署長賴建信說明工程概況。 包括經濟部長王美花、臺南市長黃偉哲、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立法委員郭國文、賴惠員、陳亭妃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12月18日
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開工 總統:政府會更積極強化區域調水能力 讓臺灣水資源供應更具韌性
蔡英文總統今(18)日上午出席「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開工典禮」時表示,2021年提前完工的「桃園新竹備援管線」被稱為「一條水管救世界」,成功經驗顯示每項國家建設都需要有遠見和執行力,這也是政府推動前瞻計畫的原因。今天「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開工,將成為桃園到新竹第二條備援管線,未來新竹還有「新竹再生水廠」、「新竹海淡廠」等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讓工程能夠如期如質完工。政府也會更積極強化區域調水能力,解決人民、產業用水問題,讓臺灣水資源供應更具韌性。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水利署賴建信署長簡報;隨後致詞時表示,今天我們一起見證「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開工,這也是經濟部「珍珠串計畫」的重要工程。「珍珠串計畫」目標是要串接臺灣西部水庫,有效調度區域內水資源,達到穩定區域供水。 總統指出,未來「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完工後,將串聯石門水庫以及寶山、寶二水庫,成為桃園到新竹第二條備援管線,讓每日供水量可以達到30萬噸,提升水資源調度以及備援能力,更增加產業投資信心。除此之外,水利署將同時增設連接關西淨水場的備援管線以及自來水送水管線;台水公司也規劃擴建關西淨水場,並且推動新埔配水中心改善工程,讓民眾用水更安全、更穩定。 總統說,她要藉這個場合,感謝水利署及台水公司夥伴,這幾年來努力執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持續完成各項重大水利設施,不僅讓臺灣能夠因應氣候變遷挑戰,也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像是已經完工的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板二計畫」以及板新清水池,讓翡翠水庫得以支援新北用水,對於北部供水穩定都有極大貢獻。 總統提到,我們在2021年提前完工的「桃園新竹備援管線」,更是被稱為「一條水管救世界」。當年因為百年大旱,新竹寶二水庫蓄水率最低不到3%,若不是因為有桃竹備援管線及時連接石門水庫,調度支援新竹地區供水,發揮救援功能,當時新竹水庫幾乎已經空了。 總統指出,桃竹備援管線的成功經驗顯示,每項國家建設都需要有遠見和執行力,這也是我們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原因。今天「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開工,代表為臺灣產業發展打基礎。未來新竹還有「新竹再生水廠」、「新竹海淡廠」等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讓工程能夠如期如質完工。政府也會更積極強化區域調水能力,解決人民、產業用水問題,讓臺灣水資源供應更具韌性。 隨後,總統也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祝禱及開工動土儀式。 包括經濟部長王美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新竹縣長楊文科、立法委員林思銘、鄭正鈐及台水公司董事長李嘉榮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11月29日
板新清水池啟用邁向新里程碑 總統盼持續滿足產業基礎建設需求 讓產業更有競爭力 國家越來越好
蔡英文總統今(29)日上午出席台水公司「板新24,000立方公尺清水池新建工程啟用典禮」,肯定工作團隊及參與夥伴們的努力,讓工程提早完成。並表示,2019年政府完成「雙北共飲翡翠水」的最後一哩路,今天板新清水池的啟用更邁向新里程碑,讓北部供水更順暢。期許未來持續滿足產業基礎建設需求,讓產業更有競爭力、國家越來越好。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台灣自來水公司李嘉榮董事長簡報說明工程概況及觀看施工影片。隨後致詞時表示,2010年她競選新北市長時,曾提出「雙北共飲翡翠水」政見,雖然當時沒有當選,但在擔任總統後實現此政見。因此,今天懷著感激的心情,她要特別感謝歷屆行政院長及行政團隊的投入,也感謝台水同仁讓工程提早完成。 總統提到,政府重要的計畫如果沒有在地立法委員穿針引線及督促,就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麼多進度,她也要感謝吳琪銘及蘇巧慧委員,這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未來可以延續過去所做的努力,為臺灣做更多事。 總統指出,2019年政府完成「雙北共飲翡翠水」的最後一哩路,今天「板新24,000立方公尺清水池」的啟用,更邁向新的里程碑。稍早陳建仁院長提到,「雙北共飲翡翠水」工程讓北部從基隆到新竹供水順暢,也確保即使遇到百年大旱都能持續供水。 總統進一步指出,在2016年執政初期,即開始規劃臺灣基礎建設,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當年在立法院提出時,盡力向社會和立法院說明臺灣基礎建設在國際評等上相對不足,影響國際競爭力,因此希望透過新的財政挹注,讓我們的基礎建設可以追上國際社會。 總統提到,這幾年來,因為有「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預算加上一般預算的投入,讓臺灣基礎建設進步非常多。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評比中,臺灣基礎設施項目從第19名進步到第12名,整體競爭力則排名第6名,這是團隊集體努力的成果,順利完成國家許多建設,滿足產業的基礎建設需求,讓產業更有競爭力。 總統說,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讓工程順利完成,她要將榮耀歸於貢獻此計畫的每一個人,並肯定所有工作團隊及參與夥伴們的努力。行政團隊時常接到立法委員的督促與建議,但這些都是為了讓國家更進步,也是政府與人民間最好的連結。她期盼未來大家持續努力,讓國家越來越好。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秦嘉鴻、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長陳建仁、副院長鄭文燦、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林子倫、經濟部長王美花、水利署署長賴建信、立法委員吳琪銘、蘇巧慧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08月05日
參拜接雲寺及慈惠宮 總統:政府投資台灣未來、照顧人民 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盼帶動每個區域都能均衡發展
蔡英文總統今(5)日上午先後前往板橋「接雲寺」及「慈惠宮」參香時表示,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的目標,就是希望讓國家建設能更多、更快、更貼近地方民眾的需求。她強調,國家建設做得更好,就有更好的經濟發展基礎來照顧人民。她也祈願神明保祐臺灣越來越好。 總統抵達「接雲寺」後,首先參香並致贈「海天慈雲」匾額。隨後致詞表示,今天正好是觀音菩薩成道紀念日,她除了來獻上祝福,也要請觀音保佑臺灣平安、國人平安。 總統指出,這幾年,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每年預算都持續增加。她剛上任時,我國整體公共建設預算約為3,000多億,今年2023年,已增加至5,800億,其中有1,000億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目標就是希望讓國家建設能夠更多、更快、更貼近地方民眾的需求,讓城鄉建設可以做得更好,帶動臺灣每一個區域都能均衡發展。 總統舉例,新北市最缺的就是停車場,在地方立委的爭取下,政府將停車場及停車設備納進前瞻基礎建設。目前,板橋已爭取超過新臺幣12億的經費,蓋了7座停車場。除此之外,新北市的軌道建設也進入加速期,希望透過前瞻經費,讓民眾生活所需要的設施可以快速到位,獲得更好的照顧。 總統指出,2016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世界競爭力評比,將臺灣基礎建設評為第19名,今年,臺灣已進步到12名。這表示,國家建設做得更好,我們的經濟發展就能有更好的基礎。過去6年,臺灣年均經濟成長率達到3.4%,高於全世界的平均值。 總統說,政府投入很多錢投資基礎建設,但沒有債留子孫。前任及前前任的總統,執政8年所留下來的債務大約增加1兆4千至1兆7千億;在她執政的這幾年,只增加4,000多億而已,其中包括疫情期間的特別預算8,000億,以及疫後照顧大家的4,000億,加起來總計1兆2,000億。即便增加這麼多的預算,我國財政績效在國際評等裡,一直站在前面幾名,今年依據IMD世界競爭力「財政情勢」的排比,臺灣是全世界的第6名。 總統也提到,長照服務她剛當總統時是一年50億,後來加到6百億,明年預算8百多億,做政府就是要懂得投資未來、要懂得照顧人民。 總統強調,現在的政府是個負責任的政府,我們知道要投資,讓經濟成長,經濟成長以後,國家會有更多的錢,照顧大家。過去的7年多,我們每一天都在投資臺灣的未來、照顧人民,也希望觀音菩薩持續保佑臺灣,讓臺灣越來越好。 接著,總統前往「慈惠宮」參拜,並致贈「霖雨厚澤」匾額。隨後在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立法委員羅致政、張宏陸陪同下,與廟方會晤交流,聽取地方意見。 包括接雲寺主任委員江清秀、慈惠宮主任委員賴春穆等亦分別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05月18日
視察興達發電廠緊急海淡機組 總統:政府推動前瞻建設及各項穩定供水計畫,以多元供水策略,穩定南部水情
蔡英文總統今(18)日下午視察「高雄興達發電廠設置緊急海淡機組」時表示,因為政府推動了前瞻建設,從伏流水、跨區調度幹管,到各項穩定供水計畫,現在才能以多元供水策略,穩定南部水情。不只是「緊急海淡」作為抗旱利器,未來還會有「常設海淡」成為多元水源之一。她請水利署以最嚴謹的態度,持續確保供水調度工作。抗旱工作還沒完成,我們不能鬆懈,要繼續努力,也呼籲國人共同節約用水。 總統抵達後,先聽取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工程簡報」,並觀賞建置計畫影片。隨後致詞表示,在極端氣候下,臺灣的地理環境在水電供應上,是很大的挑戰。兩年前,我們才剛剛度過百年大旱,而這次南臺灣水情,甚至面臨比百年大旱更嚴峻的挑戰。 總統說,陳其邁市長最清楚,觀測高雄水情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高屏溪的流量,在4月時,高屏溪流量一度降到與百年大旱時差不多低,如果以2015年的經驗,早已經進入分區輪流供水的紅燈狀況。她要特別感謝高雄市政府、水利署、台水公司等單位,中央地方合作,從去年開始提早進行抗旱工作,也因為這樣,南部水情雖然嚴峻,但是並沒有進到分區供水的情形。 總統認為,這段時間,我們在抗旱的過程中,也證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當初沒有前瞻的眼光,很難因應當前的極端氣候。正因為政府推動了前瞻建設,從伏流水、跨區調度幹管,到各項穩定供水計畫,現在才能以多元供水策略,穩定南部水情。 總統提到,她知道經濟部部長、次長以及賴建信署長,每隔幾天就會接到陳其邁市長的電話,問水情、問雨勢,還要「緊緊緊」,催促南部穩定供水計畫的建設進度。所以今天她來興達電廠,不是看電,而是要看水。 總統指出,行政院在今年3月即核定這個海淡廠的啟動計畫,並打破紀錄,40天就開始產水。5月20日,也就是後天,供水量將達到預設的每天1萬5千噸目標。這些水源將進入高雄每天供水系統中使用。 總統表示,不只是「緊急海淡」作為抗旱利器,未來還會有「常設海淡」成為多元水源之一。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已經核定第一波的海淡廠常設計畫,會先在臺南與新竹啟動,除了政府投資建設外,而海淡水產出之後,也會由科技大廠共同分擔較高的營運成本,盡到企業社會責任。 總統進一步說明,政府也會視建設情況,持續規劃包括高雄在內,後續的海淡廠建設計畫。至於細部的規劃與執行,包括如何在用電離峰時間產水,或是在枯水期強化造水,保留更多水源在水庫中,都要請經濟部督導水利署與台電,詳細配合及規劃。 總統表示,根據新的氣象預報,梅雨的情勢還不明朗,她也要請水利署以最嚴謹的態度,持續確保供水調度工作。抗旱工作還沒完成,我們不能鬆懈,要繼續努力,她也要呼籲大家共同節約用水,這是我們作為用水人的基本責任。 隨後,總統在賴署長解說下,現地瞭解海淡機組設置情形,並頒發加菜金,慰勉工作同仁辛勞。 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立法委員邱志偉、台水公司董事長胡南澤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7日
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Buck Sexton專訪,針對兩岸關係、區域情勢、國防、臺美經貿夥伴關係及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今(7)日凌晨播出。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臺灣的公民責任感已引起許多美國人關注,我們注意到臺灣民眾守法且相互尊重,在路上行走讓人感到很安全,這帶給我們許多啟發。另外,現在臺灣與中國之間議題深受全球矚目,人們認為兩岸情勢升溫、危機日益接近,您會如何向美國聽眾形容目前的兩岸局勢? 總統:首先,我很高興聽到你此趟來臺灣看了很多事情,收穫豐碩,另外也謝謝你對臺灣公民社會的肯定。臺灣的確被國際社會稱讚「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次花蓮因為颱風引發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街道都是泥沙、很多房子都被泥沙堆積,臺灣社會自動自發地跑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過去幾天有連續假期,第一天假期有3萬多人去、第二天有4萬多、第三天又4萬多,總共有十幾萬人自動自發拿著鏟子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所以臺灣社會也稱呼這批人為「鏟子超人」。 你可以充分感受到臺灣的確是充滿熱情、人民很善良,所以不管是街道或者是在晚上或白天,基本上治安都不錯。 你剛剛提到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我非常期待全球關心臺灣跟中國關係的朋友能清楚知道幾件事情:第一、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權力侵犯臺灣。第二、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演、破壞區域的和平穩定,所以打破臺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臺灣;臺灣人民保護主權、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不應該被解讀為對中國的挑釁。第三、即便臺灣受到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臺灣仍然沒有放棄尋求兩岸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事關重大。我們對和平有理想、沒有幻想,我們認為和平必須要靠實力才能夠得到。 所以臺灣在我上任之後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明年的國防預算根據北約標準可以達到GDP的3.32%,在2030年之前可以達到GDP的5%。一方面對美國或國際社會進行軍事採購,另一方面推動國防自主,跟國際社會共同開發武器,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共同合作,讓臺灣本土的國防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對臺灣的安全進一步做出貢獻,包括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艇、機器人,都是未來臺灣要著重發展的項目。 第二是強化經濟韌性,臺灣在2010年對外投資有83.8%投資在中國,可是去年只剩下7%,現在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對象。也就是說,我們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是讓臺灣的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臺灣的經濟不但要好,而且要有韌性,臺灣才能夠安全。第三是跟美國還有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嚇的力量,也就是用備戰來達到避戰的目標。 第四是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談判,透過交流合作來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有看到川普總統公開談到,習近平曾經打電話給他,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出兵攻打臺灣。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總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問:如果您現在有機會與川普總統直接對話討論臺海情勢,尤其在國防與國安方面,您希望讓川普總統知道什麼? 總統:如果有機會見到川普總統跟他講述臺海情況的話,我會建議川普總統特別留意習近平目前不僅在臺海進行越來越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東海、南海也擴軍。中國的軍事演習已經到印太整個區域,航空母艦跨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北海艦隊在演習時繞行日本一周,甚至到澳洲的經濟海域發射實彈射擊。 印太區域持續變化,情勢不斷變緊張,面對的不是只有併吞臺灣而已,當臺灣被併吞之後,中國會更有力量在國際上跟美國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所以希望川普總統能夠持續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 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也會善盡責任,跟民主陣營共同合作,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問:美國過去在外交政策及介入國際事務方面學到一些教訓,因此格外關注那些願意承擔自身防衛責任並展現上戰場決心的夥伴。請問您如何向美國政策圈或公民展現臺灣捍衛自身主權的決心? 總統:我會跟他們說,臺灣有絕對的決心守護自己國家安全,因為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臺灣在保護自己國家時,等於是承諾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剛剛提到國防預算持續增加的原因,在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的國防預算從占GDP 1.9%提高至2.5%;明年則可以達到3.32%,2030年之前就可以達到5%,比北約標準早5年。 另外,我們也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集結臺灣各行各業、公私力量進行全社會防衛的訓練;我也主持了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共政權定位為臺灣的境外敵對勢力,針對中國對臺灣的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共100多條的國安法制,在此會期會送到立法院審議,讓臺灣能更有法治力量、更有國防力量、更有人民參與的力量來守護國家,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我相信自助人助,所以非常贊同你的想法,臺灣或其他國家必須善盡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助才能得到人助,大家共同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嚇阻力量,才有辦法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   問:全球正密切關注人工智慧及其發展,尤其是美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卓越廠房也引起大家濃厚興趣。請問您對臺美在先進科技、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經濟夥伴關係有何看法?預期未來將如何發展及共同促進繁榮? 總統:臺灣科技產業的確有不錯表現,這是臺灣數十年來產官學研共同合作,及臺灣人民支持下的結果。但我必須謙卑地說,台積電或臺灣半導體產業只是生態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包括:美國是創新、研發、設計,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日本有材料和設備,韓國有快速記憶體,臺灣是晶圓的邏輯製造,荷蘭擁有重要的半導體製造設備。 整個半導體生態系裡面美國獲得80%的利益,所以美國還是居於龍頭地位。面對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美國還是要繼續領先全世界,臺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也讓美國能再度偉大。 臺灣也把半導體產業看成是對世界未來繁榮的重要責任,所以臺灣政府支持台積電去美國、日本及德國投資。未來美國在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的時候,相信台積電一定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問:在與臺灣政府官員會晤過程中,談到家庭組成,美國最近也開始關注這項議題。美國觀眾可能會很有興趣聽到有些國家試圖透過政策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鼓勵婚姻和促進生育率等,使社會持續壯大,也更有韌性。請問臺灣有哪些促進生育率的措施?這些政策目前實施的成效如何? 總統:很高興你肯定臺灣這些作為。其實臺灣這些政策也參考了美國及國際上一些國家進步的做法。目前我們整個策略是,第一,0-6歲國家跟家庭一起養,小孩子0到6歲每個月都有錢可以領。另外,不管是公立或私立高中職都免學費。 另外,我們對老年人也有長期照顧系統,全臺灣有1萬5千個據點,大概有10萬個長照服務員在幫助65歲以上的長輩和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可以得到好的照顧。 如果年輕人要結婚,結婚有生小孩的家庭可以優先得到住到社會住宅的機會;如果要買房子,可以得到政府利息補貼;只想要租房子,也可以得到政府的租金補貼;不孕夫婦政府也可以補助他們去接受人工生殖。 另外,我們也在減稅,這是臺灣歷史上對社會投資最大的時刻,也是減稅最多的時刻。這些作為就是要讓年輕人敢婚、敢育、能養。我也注意到川普總統目前要減稅,我們希望家庭的負擔能夠減少,讓更多人能夠組成家庭,讓社會能夠安定、繁榮發展,然後國家才能夠生生不息。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