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2年05月18日
視察興達發電廠緊急海淡機組 總統:政府推動前瞻建設及各項穩定供水計畫,以多元供水策略,穩定南部水情
總統視察「高雄興達發電廠設置緊急海淡機組」

蔡英文總統今(18)日下午視察「高雄興達發電廠設置緊急海淡機組」時表示,因為政府推動了前瞻建設,從伏流水、跨區調度幹管,到各項穩定供水計畫,現在才能以多元供水策略,穩定南部水情。不只是「緊急海淡」作為抗旱利器,未來還會有「常設海淡」成為多元水源之一。她請水利署以最嚴謹的態度,持續確保供水調度工作。抗旱工作還沒完成,我們不能鬆懈,要繼續努力,也呼籲國人共同節約用水。

總統抵達後,先聽取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工程簡報」,並觀賞建置計畫影片。隨後致詞表示,在極端氣候下,臺灣的地理環境在水電供應上,是很大的挑戰。兩年前,我們才剛剛度過百年大旱,而這次南臺灣水情,甚至面臨比百年大旱更嚴峻的挑戰。

總統說,陳其邁市長最清楚,觀測高雄水情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高屏溪的流量,在4月時,高屏溪流量一度降到與百年大旱時差不多低,如果以2015年的經驗,早已經進入分區輪流供水的紅燈狀況。她要特別感謝高雄市政府、水利署、台水公司等單位,中央地方合作,從去年開始提早進行抗旱工作,也因為這樣,南部水情雖然嚴峻,但是並沒有進到分區供水的情形。

總統認為,這段時間,我們在抗旱的過程中,也證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當初沒有前瞻的眼光,很難因應當前的極端氣候。正因為政府推動了前瞻建設,從伏流水、跨區調度幹管,到各項穩定供水計畫,現在才能以多元供水策略,穩定南部水情。

總統提到,她知道經濟部部長、次長以及賴建信署長,每隔幾天就會接到陳其邁市長的電話,問水情、問雨勢,還要「緊緊緊」,催促南部穩定供水計畫的建設進度。所以今天她來興達電廠,不是看電,而是要看水。

總統指出,行政院在今年3月即核定這個海淡廠的啟動計畫,並打破紀錄,40天就開始產水。5月20日,也就是後天,供水量將達到預設的每天1萬5千噸目標。這些水源將進入高雄每天供水系統中使用。

總統表示,不只是「緊急海淡」作為抗旱利器,未來還會有「常設海淡」成為多元水源之一。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已經核定第一波的海淡廠常設計畫,會先在臺南與新竹啟動,除了政府投資建設外,而海淡水產出之後,也會由科技大廠共同分擔較高的營運成本,盡到企業社會責任。

總統進一步說明,政府也會視建設情況,持續規劃包括高雄在內,後續的海淡廠建設計畫。至於細部的規劃與執行,包括如何在用電離峰時間產水,或是在枯水期強化造水,保留更多水源在水庫中,都要請經濟部督導水利署與台電,詳細配合及規劃。

總統表示,根據新的氣象預報,梅雨的情勢還不明朗,她也要請水利署以最嚴謹的態度,持續確保供水調度工作。抗旱工作還沒完成,我們不能鬆懈,要繼續努力,她也要呼籲大家共同節約用水,這是我們作為用水人的基本責任。

隨後,總統在賴署長解說下,現地瞭解海淡機組設置情形,並頒發加菜金,慰勉工作同仁辛勞。

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立法委員邱志偉、台水公司董事長胡南澤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3年05月08日
曾文南化聯通管提前完工 總統:持續提升臺灣水資源韌性 打造更穩定、安全的用水環境
蔡英文總統今(8)日下午前往臺南視察「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時表示,「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即將邁向試通水目標,隨著「曾文南化聯通管」提前完工,搭配原有的「南化高屏聯通管」,將讓臺南、高雄兩地水資源應用更具彈性;這項工程也是經濟部「珍珠串計畫」的重要一環,串接起臺灣西部的水庫,讓各區域水資源更有效地調度,維持供水穩定。未來政府也會以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持續提升臺灣水資源韌性,打造更穩定、安全的用水環境。 總統致詞時表示,上週二「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已經接通管線,今天充水後就要邁向試通水的目標。這項工程是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的重大成果,也是經濟部「珍珠串計畫」的重要一環。藉由「珍珠串計畫」,串接起臺灣西部的水庫,讓各區域的水資源能更有效地調度,並維持供水的穩定。 總統指出,隨著「曾文南化聯通管」的提前完工,搭配原有的「南化高屏聯通管」,串接起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和高屏攔河堰,也讓曾文和南化水庫具有「雙向備援」的調度能力。 總統說,現在水庫容量大的曾文水庫,不僅能以每日80萬噸的備援能力,支援庫容較小的南化水庫;在雨季時,南化水庫的溢流也能反送到烏山頭水庫存放,藉此穩定南部灌溉、民生及工業用水,也讓臺南、高雄兩地水資源的應用更具彈性。 總統提到,回顧2021年,因為「桃竹備援管線」的提前完工,讓竹科用水不受百年大旱的影響,被稱為「一條水管救世界」,相信未來「曾文南化聯通管」也將發揮重要的功能。 總統說,剛才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致詞時提到,南部除了農業需要灌溉用水以外,也越來越多先進科技產業都考慮至南部設立據點。水的供應無虞是下一個階段國家建設非常重要的元素, 因此,政府自2016年以來,有系統地投入國家預算改善基礎建設,讓產業所需要的基礎建設能到位,持續強化國家的競爭力。國際間做國家競爭力排名的時候,我們也一直往上提升。 總統指出,我們期盼透過完善各項水利設施,為國家整體發展打下穩固的基礎,並且繼續提升臺灣的國際競爭力。除了管線工程,近年來政府也大力推動科技造水,像是永康、安平及仁德再生水廠,未來完工後將可以滿足南科的用水需求。另外,去年所核定的臺南海水淡化廠,後續將為南部地區帶來每日10萬噸的供水,持續為在地產業及民眾,打造更穩定、更安全的用水環境。 總統也感謝經濟部、水利署及台水公司全體工作夥伴的付出,讓一項又一項的重大水利設施,能夠如期如質完成,甚至提前完成。未來,政府也會以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持續提升臺灣的水資源韌性,一起讓水源更多元、調度更靈活。 隨後,總統至觀景台視察通水情形,並聽取水利署長賴建信說明工程概況。 包括經濟部長王美花、臺南市長黃偉哲、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立法委員郭國文、賴惠員、陳亭妃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12月18日
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開工 總統:政府會更積極強化區域調水能力 讓臺灣水資源供應更具韌性
蔡英文總統今(18)日上午出席「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開工典禮」時表示,2021年提前完工的「桃園新竹備援管線」被稱為「一條水管救世界」,成功經驗顯示每項國家建設都需要有遠見和執行力,這也是政府推動前瞻計畫的原因。今天「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開工,將成為桃園到新竹第二條備援管線,未來新竹還有「新竹再生水廠」、「新竹海淡廠」等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讓工程能夠如期如質完工。政府也會更積極強化區域調水能力,解決人民、產業用水問題,讓臺灣水資源供應更具韌性。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水利署賴建信署長簡報;隨後致詞時表示,今天我們一起見證「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開工,這也是經濟部「珍珠串計畫」的重要工程。「珍珠串計畫」目標是要串接臺灣西部水庫,有效調度區域內水資源,達到穩定區域供水。 總統指出,未來「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完工後,將串聯石門水庫以及寶山、寶二水庫,成為桃園到新竹第二條備援管線,讓每日供水量可以達到30萬噸,提升水資源調度以及備援能力,更增加產業投資信心。除此之外,水利署將同時增設連接關西淨水場的備援管線以及自來水送水管線;台水公司也規劃擴建關西淨水場,並且推動新埔配水中心改善工程,讓民眾用水更安全、更穩定。 總統說,她要藉這個場合,感謝水利署及台水公司夥伴,這幾年來努力執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持續完成各項重大水利設施,不僅讓臺灣能夠因應氣候變遷挑戰,也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像是已經完工的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板二計畫」以及板新清水池,讓翡翠水庫得以支援新北用水,對於北部供水穩定都有極大貢獻。 總統提到,我們在2021年提前完工的「桃園新竹備援管線」,更是被稱為「一條水管救世界」。當年因為百年大旱,新竹寶二水庫蓄水率最低不到3%,若不是因為有桃竹備援管線及時連接石門水庫,調度支援新竹地區供水,發揮救援功能,當時新竹水庫幾乎已經空了。 總統指出,桃竹備援管線的成功經驗顯示,每項國家建設都需要有遠見和執行力,這也是我們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原因。今天「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開工,代表為臺灣產業發展打基礎。未來新竹還有「新竹再生水廠」、「新竹海淡廠」等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讓工程能夠如期如質完工。政府也會更積極強化區域調水能力,解決人民、產業用水問題,讓臺灣水資源供應更具韌性。 隨後,總統也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祝禱及開工動土儀式。 包括經濟部長王美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新竹縣長楊文科、立法委員林思銘、鄭正鈐及台水公司董事長李嘉榮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11月29日
板新清水池啟用邁向新里程碑 總統盼持續滿足產業基礎建設需求 讓產業更有競爭力 國家越來越好
蔡英文總統今(29)日上午出席台水公司「板新24,000立方公尺清水池新建工程啟用典禮」,肯定工作團隊及參與夥伴們的努力,讓工程提早完成。並表示,2019年政府完成「雙北共飲翡翠水」的最後一哩路,今天板新清水池的啟用更邁向新里程碑,讓北部供水更順暢。期許未來持續滿足產業基礎建設需求,讓產業更有競爭力、國家越來越好。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台灣自來水公司李嘉榮董事長簡報說明工程概況及觀看施工影片。隨後致詞時表示,2010年她競選新北市長時,曾提出「雙北共飲翡翠水」政見,雖然當時沒有當選,但在擔任總統後實現此政見。因此,今天懷著感激的心情,她要特別感謝歷屆行政院長及行政團隊的投入,也感謝台水同仁讓工程提早完成。 總統提到,政府重要的計畫如果沒有在地立法委員穿針引線及督促,就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麼多進度,她也要感謝吳琪銘及蘇巧慧委員,這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未來可以延續過去所做的努力,為臺灣做更多事。 總統指出,2019年政府完成「雙北共飲翡翠水」的最後一哩路,今天「板新24,000立方公尺清水池」的啟用,更邁向新的里程碑。稍早陳建仁院長提到,「雙北共飲翡翠水」工程讓北部從基隆到新竹供水順暢,也確保即使遇到百年大旱都能持續供水。 總統進一步指出,在2016年執政初期,即開始規劃臺灣基礎建設,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當年在立法院提出時,盡力向社會和立法院說明臺灣基礎建設在國際評等上相對不足,影響國際競爭力,因此希望透過新的財政挹注,讓我們的基礎建設可以追上國際社會。 總統提到,這幾年來,因為有「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預算加上一般預算的投入,讓臺灣基礎建設進步非常多。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評比中,臺灣基礎設施項目從第19名進步到第12名,整體競爭力則排名第6名,這是團隊集體努力的成果,順利完成國家許多建設,滿足產業的基礎建設需求,讓產業更有競爭力。 總統說,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讓工程順利完成,她要將榮耀歸於貢獻此計畫的每一個人,並肯定所有工作團隊及參與夥伴們的努力。行政團隊時常接到立法委員的督促與建議,但這些都是為了讓國家更進步,也是政府與人民間最好的連結。她期盼未來大家持續努力,讓國家越來越好。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秦嘉鴻、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長陳建仁、副院長鄭文燦、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林子倫、經濟部長王美花、水利署署長賴建信、立法委員吳琪銘、蘇巧慧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08月05日
參拜接雲寺及慈惠宮 總統:政府投資台灣未來、照顧人民 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盼帶動每個區域都能均衡發展
蔡英文總統今(5)日上午先後前往板橋「接雲寺」及「慈惠宮」參香時表示,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的目標,就是希望讓國家建設能更多、更快、更貼近地方民眾的需求。她強調,國家建設做得更好,就有更好的經濟發展基礎來照顧人民。她也祈願神明保祐臺灣越來越好。 總統抵達「接雲寺」後,首先參香並致贈「海天慈雲」匾額。隨後致詞表示,今天正好是觀音菩薩成道紀念日,她除了來獻上祝福,也要請觀音保佑臺灣平安、國人平安。 總統指出,這幾年,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每年預算都持續增加。她剛上任時,我國整體公共建設預算約為3,000多億,今年2023年,已增加至5,800億,其中有1,000億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目標就是希望讓國家建設能夠更多、更快、更貼近地方民眾的需求,讓城鄉建設可以做得更好,帶動臺灣每一個區域都能均衡發展。 總統舉例,新北市最缺的就是停車場,在地方立委的爭取下,政府將停車場及停車設備納進前瞻基礎建設。目前,板橋已爭取超過新臺幣12億的經費,蓋了7座停車場。除此之外,新北市的軌道建設也進入加速期,希望透過前瞻經費,讓民眾生活所需要的設施可以快速到位,獲得更好的照顧。 總統指出,2016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世界競爭力評比,將臺灣基礎建設評為第19名,今年,臺灣已進步到12名。這表示,國家建設做得更好,我們的經濟發展就能有更好的基礎。過去6年,臺灣年均經濟成長率達到3.4%,高於全世界的平均值。 總統說,政府投入很多錢投資基礎建設,但沒有債留子孫。前任及前前任的總統,執政8年所留下來的債務大約增加1兆4千至1兆7千億;在她執政的這幾年,只增加4,000多億而已,其中包括疫情期間的特別預算8,000億,以及疫後照顧大家的4,000億,加起來總計1兆2,000億。即便增加這麼多的預算,我國財政績效在國際評等裡,一直站在前面幾名,今年依據IMD世界競爭力「財政情勢」的排比,臺灣是全世界的第6名。 總統也提到,長照服務她剛當總統時是一年50億,後來加到6百億,明年預算8百多億,做政府就是要懂得投資未來、要懂得照顧人民。 總統強調,現在的政府是個負責任的政府,我們知道要投資,讓經濟成長,經濟成長以後,國家會有更多的錢,照顧大家。過去的7年多,我們每一天都在投資臺灣的未來、照顧人民,也希望觀音菩薩持續保佑臺灣,讓臺灣越來越好。 接著,總統前往「慈惠宮」參拜,並致贈「霖雨厚澤」匾額。隨後在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立法委員羅致政、張宏陸陪同下,與廟方會晤交流,聽取地方意見。 包括接雲寺主任委員江清秀、慈惠宮主任委員賴春穆等亦分別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04月21日
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竣工 總統肯定為臺灣水利建設寫下重要一頁 並盼中央地方密切合作 團結度過極端氣候挑戰
蔡英文總統今(21)日上午視察「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竣工典禮」時表示,未來,透過阿姆坪防淤隧道,不僅提升石門水庫清淤效率,更強化營運安全和延長水庫壽命,對於穩定北部地區供水,將帶來重大效益。這項建設也將為臺灣水利建設寫下重要一頁。她期盼中央、地方一起密切合作,共同團結度過極端氣候的挑戰。 總統抵達後,先聽取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阿姆坪防淤隧道成果效益」簡報及觀看「掘地重生」紀念影片。隨後致詞表示,上個月,她到南投烏溪,了解中部地區的重大水利建設—鳥嘴潭人工湖進度;今天,她來到桃園石門水庫,參加阿姆坪防淤隧道竣工典禮。 總統指出,國家每一個大型建設都需要有遠見和執行力的團隊,合作無間、全力以赴,才能看到今天的成果。2006年,她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當時的閣揆,蘇貞昌前院長就認為,北部地區供水要穩定,石門水庫非常關鍵。因此投入預算,進行相關工程,一定要把石門水庫整治好。 總統說,再次執政後,2017年也繼續貫徹這樣的方向,提升石門水庫的防淤、清淤功能,維持庫容量能。所以進一步推動阿姆坪防淤隧道計畫,並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擔任桃園市長時,也全力支持這項計畫。 總統說,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今天,阿姆坪防淤隧道竣工。她相信,蘇前院長、鄭副院長和所有投注心力的夥伴,心情都會和她一樣,覺得很感動,終於把當年的理想完成了。她也特別肯定賴建信署長及水利署團隊的辛勞。 總統表示,未來,透過阿姆坪防淤隧道,可以強化水力排砂的能量,再搭配陸挖、抽泥等措施,不僅提升石門水庫清淤效率,更強化營運安全和延長水庫壽命,對於穩定北部地區供水,將帶來重大效益。 總統指出,這項建設會影響國家未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也將為臺灣的水利建設寫下重要一頁。她感謝蘇貞昌前院長當年的遠見以及帶領行政團隊的執行力,讓這項建設可以快速前進。也感謝陳建仁院長和歷任院長的大力支持,中央和地方以及第一線施工廠商辛苦投入、攜手合作,一起達成這項重大的里程碑。 總統說,接下來除了要加強投入清淤,維持庫容,穩定北部地區的供水;也要持續加速推動海淡廠的興建、石門水庫到新竹聯通管的建置,以及油羅溪伏流水的規劃,提供更多元的水源,強化區域調水能力。 總統指出,面對全球極端氣候的挑戰,政府一直在預作準備。從去年8月開始,就提前啟動防旱節水措施。包括伏流水的增加、啟用,以及增加抗旱水井、加快再生水廠的速度與量能,並且預先進行區域用水的相互調度支援。「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可能在這時候已經有好幾個水庫空了」。 總統提到,現場有很多第一線的水利同仁,大家都相信天助自助者,所以全力以赴、想盡辦法。這兩天,我們終於盼來春雨,雖然還未脫離旱象,但稍微可以解渴。 總統表示,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她要請經濟部水利署同仁繼續以高標準來維持抗旱準備,我們必須預想如果梅雨晚到,或是夏天颱風沒來的情境,所以,相關的抗旱準備與穩定供水計畫,要持續進行,繼續努力。 總統也期盼,各地方政府,包括現場的張善政市長以及桃園市府團隊,中央、地方一起密切合作,共同團結度過極端氣候的挑戰。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剪綵儀式及合影,並於現地聽取賴建信署長解說該工程全國最寬弧型閘門特色。 包括行政院長陳建仁、副院長鄭文燦、秘書長李孟諺、經濟部長王美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桃園市長張善政、立法委員呂玉玲、陳瑩、趙正宇、黃世杰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0日
總統接受「NTV日本電視台」及「讀賣電視台」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NTV日本電視台」《NEWS ZERO》節目主持人櫻井翔先生及「讀賣電視台」上海支局長渡辺容代專訪,總統針對就職周年感想、兩岸關係、中國軍事威脅、臺美關係、臺日關係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昨(19)日晚間播出。 總統在專訪中表示,中國企圖改變全球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如果臺灣被侵略,全球供應鏈也會中斷。因此,臺灣會強化國防力量,靠備戰來避戰,達成追求和平的目標。並提到,臺灣發展無人機是基於國家安全與產業需要,並期盼臺日共同合作。總統也重申,中國的威脅是國際問題,希望能尋求美國、日本等民主陣營,共同阻止中國發動戰爭。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您即將迎來就任總統滿一年的時間,請問此刻的心情如何? 總統:我年輕的時候,立志行醫救人;棄醫從政的時候,立志改變臺灣。去年520宣誓就職總統,我立志壯大國家,時間過得很快,已經過了一年,這過程雖然擔子很重,但我深感榮幸,也滿懷感激國人給我這個機會報效國家,未來雖然一定會再次充滿挑戰,但我一定會全力以赴,團結國人,持續壯大國家,這就是我現在的心情。 問:第二次大戰結束即將屆滿80周年,在這期間,時常會聽到臺灣跟大陸,兩岸即將發生衝突的聲音,總統認為兩岸有可能會發生衝突嗎? 總統:國際社會非常清楚,中國企圖取代美國,改變全球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併吞臺灣只不過是第一步。因此當中國的軍力越來越強盛的時候,自然而然國際社會就會有人擔心兩岸會不會爆發衝突。國際社會一定要全力避免臺海發生衝突,因為代價太大,除了會對臺灣跟中國產生直接的災難,對全球的經濟影響更是重大,預估大概光是戰爭就會產生10兆美元的損失,約占全球GDP 10%。 另外,全球航運有五分之一是經過臺灣海峽與周邊的海域,所以如果臺海發生衝突,包括日本、韓國都會受到重大的影響,因為日本與韓國對外運輸有四分之一是經過臺灣海峽跟周邊海域;從外國運回來的各種能源、礦物等有三分之一是經過臺灣海峽跟周邊海域。如果臺灣被侵略的話,全球的供應鏈也會中斷,因此臺灣海峽一定要避免發生衝突。 臺灣海峽的衝突是可以避免的,我非常感謝日本石破茂首相,還有包括安倍晉三前首相、菅義偉前首相、岸田文雄前首相,以及美國川普總統、拜登前總統,還有G7領袖持續在國際場合強調,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全球民主陣營大家共同合作,把力量堆疊到足夠讓中國的目標達不到,或是讓中國要侵略臺灣的代價太大,它沒有辦法承受,臺海的衝突自然而然就可能避免。 問:誠如剛剛總統所言,如果要維持臺海和平穩定,對其他國家而言,也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如何才能避免戰爭?臺灣準備採取何種因應措施防止戰爭的發生? 總統:剛剛櫻井翔先生有提到,二次大戰已經快要80周年,我們可以從二次大戰當中得到教訓。第一個教訓是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從二次大戰整個慘烈的狀況,人類應該要記取教訓,一定要追求和平,不能夠輕易地啟動戰爭,否則對人類是一個非常大的災難,也就是說,我們要有決心守護和平。第二個教訓是我們不能對威權主義者採取姑息主義,因為如果給他們甜頭,威權主義者就會得寸進尺,持續坐大,到最後不僅僅沒有辦法得到和平,反而會導致戰爭。第三項教訓是二次大戰之所以會結束,是因為後來團結起來,二戰才會結束。 臺灣、日本還有印太地區都直接遭受到中國的威脅,我們希望能夠團結合作。臺灣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就是我們會強化國防力量,第二、我們會強化經濟韌性,第三、跟民主陣營肩並肩,發揮嚇阻的力量,第四、只要中國對臺灣能以對等尊嚴的態度,臺灣很樂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追求和平共榮,以以上四個方向達到避免戰爭,達到和平。也就是說,臺灣希望藉由實力來達到和平,靠備戰來避戰,不讓戰爭發生,追求和平的目標。 問:關於無人機的部分,大家都知道臺灣最近積極在研發、開發、引進無人機,請問總統為什麼這個時候必需積極研發及引進新的無人機? 總統: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國家安全的需要,第二是產業發展的需要。因為臺灣、日本及菲律賓同樣在第一島鏈上,我們是民主國家,沒有辦法像中國這樣的極權國家,國防預算可以毫無限制;在這種狀況之下,臺灣、日本及菲律賓等島國,應該要善用本身的科技,發展不對稱和無人載具的國防方式。 特別是從俄烏戰爭當中,我們看到烏克蘭成功善用無人載具保護烏克蘭,阻止俄羅斯毫無限制的入侵。 換句話說,俄烏戰爭已經證明無人機的重要性。所以,發展無人機的第一個目的是基於國家安全需要;第二,是全球已經進入智慧化時代,不管是生成式、代理式或實質式,人工智慧一定會越來越發展,未來汽車及船舶也會發展出無人車、無人艇,也會有無人工廠,甚至無人機未來也可以協助郵政運送,或者Uber、Uber Eats、Foodpanda、農業灌溉、噴灑農藥等也都可以使用無人機。 因此,在未來全面智慧化時代,發展無人載具是必然的,臺灣也是基於產業需要,積極布局無人機及無人載具的發展,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表達臺灣希望與日本在無人載具產業上共同合作,就像半導體產業一樣,日本有原料、設備、科技,臺灣有晶圓製造,兩國可以合作;日本是科技大國、臺灣科技實力也不錯,如果臺日能共同合作,不僅可以捍衛臺海和平穩定及印太安全,也對臺日兩個國家的產業發展很有幫助。 問:總統剛剛介紹的無人機大概都包括俄烏戰爭的例子,臺灣跟中國隔了一個臺灣海峽,我們的無人機是要具備有跨海能力的無人機嗎? 總統:臺灣沒有要反攻大陸、沒有要侵略任何一個國家,臺灣的無人機是想保護自己的國家與國土。 問:美國拜登前總統曾明白表示如果臺海有事,美國會防衛臺灣,但是川普總統到現在都沒有明確表示會協防臺灣,總統您認為一旦臺灣有事,美國會協防臺灣嗎?或是臺灣現在有向美國進行說服工作嗎? 總統:拜登前總統及川普總統回答記者的問題,雖然回答內容不一樣,不過拜登政府及川普政府與臺灣的合作是持續加強,並沒有改變。川普總統第一任期比歐巴馬前總統任期時,與臺灣的合作更廣也更深;拜登前總統上任之後,與川普總統第一任期相比,與臺灣的合作也更多;現在川普總統第二任期與臺灣的合作也比拜登前總統更多。臺美合作持續不斷地增強,並沒有因為川普總統與拜登前總統回答記者的話不同,而有任何改變。此外,川普總統政府公開表達,未來美國將把重心從歐洲移到印太,美國國防部長甚至公開表明,美國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阻止中國侵略臺灣,維持印太穩定,也能維持世界和平。 臺灣有一句俗話「自助人助」。在臺灣面對中國的威脅要求友盟國家協助臺灣之前,臺灣一定要先做好守護國家的決心及準備,這是臺灣的原則,我們也正朝這個方向努力,先做好守護國家的各項準備。 問:想請教總統有關臺日關係的問題。總統在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時,呼籲給予日本許多協助與關懷。特別是您當年有到仙台去慰問;之後青森與熊本的地震,您也都有表示慰問與關懷。對於未來臺日的交流及發展,總統有什麼樣期待? 總統:我來自臺南,我的選區在臺南。臺南跟日本的淵源非常深厚,臺灣當然也跟日本的淵源很深厚。但是臺南是臺灣22個城市裡,與日本關係最深厚的一個城市。我非常希望,兩位以及你們的團隊有機會能來臺南旅遊。我會介紹臺南的風景,包括日治時期在臺南的建設、臺南的美食以及臺南社會獨有的,還可以看到昭和時代的生活文化。 位在臺南的烏山頭水庫是由來自日本金澤市的八田與一先生自東京帝大畢業後來到臺南,率領團隊所完成的,已經有將近百年的歷史,現在仍然在使用。這個水庫,再加上總共1萬6千公里長的嘉南大圳,把15萬公頃的嘉南平原變成臺灣的米倉。臺灣才有可能從農業發展累積的力量,進到工商業,一直到今天的科技業。這座水庫仍然供應臺南市科學園區使用。除了臺南市民使用、農業使用、工業使用,連新市科學園區的科技業,以及台積電也在使用。 因此,臺南市民不僅很感謝八田與一,對日本人也非常親善。另外,臺南在2016年2月6日發生大地震,造成重大的傷亡,那是50年來最大的地震。當時我是臺南市長,非常感謝當時的安倍前首相派了5個日本官員,在地震的隔天就來到臺南的地震現場,非常體貼的詢問我們,需要日本政府怎麼樣的協助。他願意依據我們的要求提供協助來幫忙。我當時很感動,日本安倍前首相可以這麼體貼、做到這種程度,而不是公務性質的送東西過來而已,不管你需不需要。反而是來問你需要什麼,他再來提供什麼協助,讓我很感動。所以2011年的日本東北大地震,或者是之後的熊本地震,我率領的臺南市民,自然而然、義不容辭的去表達關懷。 更早,1999年,臺灣中部大地震,日本也是第一個派救援隊到臺灣現場救援的國家;2018年2月6日花蓮發生大地震,安倍前首相還寫毛筆字、拍影片,「臺灣加油」,來鼓勵臺灣人民,全臺灣都很感動。 這麼多年來,臺灣跟日本,因為地震互相幫助,我們的感情已經像家人一般,不僅僅是鄰居,這個是很可貴的。未來,我希望臺灣跟日本能夠像兄弟,臺灣人民跟日本人民能夠像家人一樣,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就是臺灣有事,大家互相關懷、互相幫助,來面對各種挑戰跟困難,也能夠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問:剛才總統的談話中有提到,「臺灣有事、日本有事」。萬一,當中國武力侵犯臺灣的時候,總統期盼美軍跟日本的自衛隊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 總統:我剛剛有提到,中國併吞臺灣只是第一步。它最終的目的是要改變國際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因此,中國的威脅是國際問題,我非常希望能夠尋求美國、日本,還有民主陣營,共同阻止中國發動戰爭。預防比治療重要。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